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二是词语的解释与运用;三是写景作文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景物描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景作文方面,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生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会用本课的生字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写景作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景物描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作文纸:用于学生写景作文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操练(1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景物描写。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
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舍己为人、宁愿牺牲自己而救助别人的哈尔威船长,有为了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黄继光,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 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七》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一首古诗、一篇童话故事、一篇科普文章和一篇议论文。
本节课主要学习古诗《春晓》和童话故事《丑小鸭》。
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古诗《春晓》,理解诗意,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读懂童话故事《丑小鸭》,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
3. 学习科普文章和议论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境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春晓》的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把握童话故事《丑小鸭》的主题,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
3. 阅读科普文章和议论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古诗《春晓》和童话故事《丑小鸭》的插图。
2. 科普文章和议论文的相关资料。
3. 学生自备笔、纸、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2. 引导学生分享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二、学习古诗《春晓》1. 朗读古诗,感知诗意。
2. 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4. 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三、学习童话故事《丑小鸭》1. 学生自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2. 教师讲解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分析故事主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
4. 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感受故事魅力。
四、学习科普文章和议论文1. 学生自读科普文章和议论文,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讲解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文章表达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强调古诗《春晓》和童话故事《丑小鸭》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1. 古诗《春晓》的诗意和情感。
2. 童话故事《丑小鸭》的主题和描绘手法。
3. 科普文章和议论文的基本表达方式。
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春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本节课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但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发言稿。
3.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践活动的话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进行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可以采用讨论、采访、观察等方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不同的文章和练习,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古诗、现代文、寓言故事等,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短篇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但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例如:讲一个关于语文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思考语文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口语交际、写字练习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简单的文章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
但是在口语交际和写字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
学生对于古诗和现代文阅读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点。
2.教学难点: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字方面的能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练习题和测试题4.写字练习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用PPT或黑板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面或口头操练。
例如,可以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些小组任务。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提出请求,并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意愿。
2. 通过阅读《一包货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学会写作“我学会了__”,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学生在向同学借书的场景,引导学生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 口语交际:让学生两人一组,模拟情景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恰当的表达。
3. 阅读教学:带领学生阅读《一包货物》,讲解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故事寓意。
4. 写作教学:让学生以“我学会了__”为主题进行写作,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学生完成初稿。
5. 语文园地:对《词语盘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词语。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可以吗?2. 阅读:《一包货物》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寓意3. 写作:《我学会了__》写作技巧:观察、表达4. 语文园地:《词语盘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学会了__”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收集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示例作文:我学会了做饭。
示例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环节,学生对礼貌用语、阅读方法、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口语交际环节,部分学生的表达仍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礼貌用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天地等板块。
教材以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拓展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碰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口语交际,进行角色扮演。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二课时教学设计
你喜欢这些古诗吗?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马篇》三国·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
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
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
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
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
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
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
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关山月》
宋·陆游
拓展提高开阔视野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
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六.课堂练习
默写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老子》不怨天, 不尤人。
——《论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