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冷与热1、知冷知热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二.活动感觉冷热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刻度、玻璃管、玻璃泡)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

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

让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

再测4杯水的温度。

(安全教育)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2.热胀冷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湘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汇总梳理

湘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汇总梳理

目录Unit 1 How are you ? (2)一、单词: (2)二、句型: (2)Unit 2 Are you Lingling? (3)一、单词: (3)二、句型: (3)Unit 3 What color is this balloon? (4)一、单词: (4)二、句型: (4)一、单词: (5)二、句型: (5)Unit 5 What’s the time ? (6)一、单词: (6)二、句型: (6)Unit 6 How many pens are there? (7)一、单词: (7)二、句型: (7)Unit 7 Is this an orange? (8)一、单词: (8)二、句型: (8)Unit 8 I like a sunny day (9)一、单词: (9)二、句型: (9)Unit 9 What’s the weather like? (10)一、单词: (10)二、句型: (10)Unit 10 Is he a farmer? (11)一、单词: (11)二、句型: (11)Unit 11 What’s he? (12)一、单词: (12)二、句型: (12)Unit 12 I go to school by bus (13)一、单词: (13)二、句型: (13)Unit 1 How are you ?一、单词:how 怎样 well 好 glad 高兴的 see 看见again 再次 fine 好的 too 也 now 现在evening 晚上 night 晚上 begin 开始二、句型:1.Good morning, Peter. 早上好,彼得。

2.I’m glad to see you again. 很高兴再次看到你。

3.How are you? 你好吗?4.I’m fine.And you? 我很好。

你呢?5.I’m fine, too. 我也很好。

Unit 2 Are you Lingling?一、单词:boy 男孩 girl 女孩 baby 婴儿 man 男人 woman 女人二、句型:1.Here you are.给你。

湘教版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 第6课 谁的窗户最干净(教案)

湘教版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  第6课 谁的窗户最干净(教案)

湘教版《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活动目的:
学会擦玻璃的技能,主动承担家务.为长辈减轻家
务负担。

3、活动步骤:
(1)选择一种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将家中
的窗户玻璃、镜子清洁干净。

(2)劳动结束后让爸爸妈妈给你:的劳动成果打分
吧!(满分l00分)
窗户(100)分
镜子(100)分
课堂练习和同组的同学将班里的玻璃擦干净,并分享技巧。

完成练习巩固所学内容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擦玻璃的技能,希望同学们主动承
担家务,与父母一起将家里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
让阳光洒满家中吧。

板书。

(完整版)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课设计班级:三年级教师:**第一课小黄帽教课目的1.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黄帽》《三轮车》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前锋队队歌》,并感觉到歌曲所表达的爱党、爱国、踊跃英勇的诚挚感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1)教课内容:1.学唱歌曲《三轮车》。

2.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前锋队队歌》。

3.唱一唱。

教课要点:教唱《三轮车》教课过程:一、学唱歌曲《三轮车》1.听赏歌曲。

指引学生认真倾听歌曲,领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诵歌词。

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感觉歌曲所表达幽默,快乐的感情。

3.学唱旋律。

采纳听唱法和视唱法相联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

第一让学生听旋律,而后依据乐句特色,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 1.2 小节与3.4 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正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前锋队队歌》。

1.认真倾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觉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3.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练一练朗诵歌词,划出朗诵节奏和小节线例:小豆豆,背书包,高快乐兴上学校。

(1)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

(2)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识声好。

(3)安全校园我的家,漂亮暖和我爱她。

四、讲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课内容:学习歌曲《小黄帽》教课要点:学会歌曲《小黄帽》,进行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思想教育。

教课难点:正确掌握领唱,齐唱的节奏。

教课过程:一、新课引入:小朋友们,交通图标你都知道哪些?(斑马线,红绿灯等等),引入课题小黄帽也是一种安全帽,下边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奖下学路上注意安全的一首歌。

二、学习新歌1.听一听。

老师弹奏旋律。

2.读歌词,正音。

3.读谱,试一试4.跟着琴声弹唱三、稳固训练1.齐唱2.小组比一比3全班表演唱:选一个同学领唱,其余同学表演齐唱部分。

第二课春来了教课目的:1.能踊跃参加听赏活动,能感觉到《杜鹃圆舞曲》的不怜悯绪,并能用不同标记划分不同乐段。

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第一课森林王国教材分析:本课设计从学生爱用拟人的方式来看待和动物的心理特点出发,安排了三个与森林王国相关的活动:1.画兽中王,2.剪纸动物,3.画森林运动会。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情景设置:森林王国的老狮子大王过世了,森林里要挑选新大王主持森林大会,现在有五只动物自荐国王的王位,究竟谁才能真正坐上王位的宝座,还得通过同学们的鉴定。

2.a .请同学欣赏这五只动物的背面,根据他们的体形特征你能猜出它们是谁吗?.(大象,狮子,老虎,狗熊,眼镜蛇),并推荐你理想中的森林之王。

b. 小结:略似圆形的狮子的头,似半圆形的是大象,似三角形的是熊,似水滴形的是老虎,蛇的身体卷曲。

c. 除了这五种动物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做国王的资格?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突出特征?分析鳄鱼,恐龙照片。

d. 欣赏学生作业,指导画法:外形特征突出,形象大胆新颖,色彩鲜明独特。

(突出威猛,抓住基本形)3. 每个人心目中的森林之王都不一样,请你们帮它们打扮一番,比比谁画出的森林之王最威武。

学生自己思考画森林之王。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评价交流:同学之间相互欣赏所画的森林之王。

把你认为画得好的作品拿到讲台上来,给同学们欣赏并说说你的意见。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1. 出示剪纸作品,任意形和有特征的剪影,同学们猜猜这里有些什么动物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从外形及特征分析,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明确外形的重要性。

)2. 添剪纹样:欣赏已剪好各种纹样的剪纸动物作品,分析纹样的类型:三角形类,齿形类,圆形类,菱形类······小结:纹样主要是强化动物特征的需要,如梅花鹿身上的圆形斑点,羊身上的毛,老虎头上的“王”字等,可以采用对折剪或局部对剪的方法。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20页)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20页)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20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形状组合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形状组合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2. 教学辅助材料:彩色卡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四、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形状组合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个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2.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

4. 学生的作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够体现他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5.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指导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湖南版(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全套PPT课件(247张)

湖南版(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全套PPT课件(247张)
返回
这位老爷爷玩偶,除了用到蛋壳制作 外还用到什么材料呢?
眉毛、胡子 胡子 衣服 拐杖
出★
有丰
趣富
卷筒纸 的 的
蛋材
壳料
毛线 偶 , 人能
!帮

彩纸



蜡笔
返回
分别说说这些小玩偶都用了哪些材料来 制作?你觉得材料运用得够巧妙吗?
返回
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
瓶盖
小礼帽
蛋挞盒
遮阳帽
包装袋
裙子
返回
学习活动: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
泥板成型法较为自由,不需要很多工具便可成型, 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个人创意的陶艺成型方法。
学习体验
返回
第10课 拼泥板 活动一
请同学们动手捏一捏、拍一拍、做一做、玩一玩。
学习体验
返回
第10课 拼泥板 活动一
制作泥板是泥板成型的第一步,要制作一块好的 泥板可以采用手压法、滚压法、拍打法······
造型表现
返回
风的方 向有什么不 同吗?
返回
这幅画主要通过什么来表现风 ?
风真是变化莫测,有时温柔,有时霸气。虽 然我们看不见它,但却能用画笔抓住它。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学习活动: 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
象画一幅与风有关的画, 注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
返回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幅 与风有关的画通过描绘物体形 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 表现对风的感受。
造型表现
返回
第10课 拼泥板 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 运用切割、拼接等方法,将多块泥板拼接成一个独 特的形象。
返回
返回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故乡的芦苇》优秀教案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故乡的芦苇》优秀教案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故乡的芦苇》优秀教案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湘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下册《家乡的芦苇》优秀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家乡的芦苇》课文原文生我养我的家乡,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记忆,尤其让我不能忘记的,是那家乡的芦苇。

是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芦苇。

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如同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漂亮的风景。

几乎全部的河沟港汊、小湖池塘,都被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

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在融融的春风中,愉快地伸展它那狭长的叶子。

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喜爱摘片芦叶,放在嘴边,吹出鸟鸣似的歌声。

孩子们为这奇妙的音乐沉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欢乐地奔跑着,召唤着……我们还喜爱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

手巧的伙伴,还从旧火柴盒上剪下小木片,当做舵,安在小船的尾部,再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银色帆叶。

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伏在河滩上,当心翼翼地把芦叶船移到水面上。

“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常带弟弟到芦苇丛中捉纺织娘。

纺织娘通体透亮,头上长着两根瘦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玻璃纸似的羽翼。

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放进小竹笼子,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黄色的南瓜花。

然后把竹笼挂在蚊帐架上,让纺织娘的歌声伴我们进入梦乡。

啊,家乡的芦苇!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醉在童年甜美的回忆之中。

《家乡的芦苇》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芦丛美景和童年。

2、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精确、形象的语言和喜爱家乡的情感,揣摩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3、培育同学从小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
Unit1 How are you?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中心句型How are you? I’m fine. /I’m not very well. 自由灵活的进行日常口语问候交流。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句型
在课的开始,我呈现了一位新朋友Mary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跟她打招呼,然后非常自然的引出句型How are you? 以及答句。

在情境中引入话题,让语言自然渗透。

二、巧设活动,灵活运用语言
为了让孩子们尽量多的运用主题语言进行交流,我创设了很多游戏活动,有“Miss Yang点将”,“小配音演员”,以及两人一组模仿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见面打招呼的组合表演。

孩子们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内化了语言表达。

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养成书空的习惯,读课文的时候用手点读的习惯,以及仔细听录音的习惯。

四、渗透情感意识教育
本课的教学主题与日常问候有关,我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实现了本课的情感价值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