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一、外观检验: 二、组装性能: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
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
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 五、端面几何形状(3D)标准:六、合格品标识:合格产品标识包括:出厂编号(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出厂编号,由生产任务计划号加流水号组成)、型号规格、条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可选)、产品说明书(根据客户要求可选)、3D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可选)、环保标识(根据客户要求可选)、插/回损测试数据等。
七、产品包装:7.1产品基本包装是:将光纤连接器盘绕成15-18cm直径的圈,连接头两端用扎带固定于线圈的对称中部,根据产品的不同型号扎紧方式有“8”和“1”字型扎法,以不松脱为原则,不能在光缆上勒出痕迹,0.9光缆使用蛇形管绑扎。
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将绑扎好的连接器头朝下放入对应已贴好标识的包装袋中封好袋口,并将包装袋中的空气尽量排除但不能将连接器挤压变形。
7.2基本包装完成后以整数为单位装入包装箱内,包装箱内部用卡板或气泡袋或珍珠棉或其他防挤压保护辅料隔开,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包装箱外贴上装箱清单和其他产品标识后封箱打包并放置到指定成品区。
八、各零部件技术标准: 8.1插芯: 8.1.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198-2002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Telcordia GR-326-CORE 8.1.2详细技术要求见附录2《常规插芯技术标准》。
8.2光纤/光缆: 8.2.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258.1-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一部分总则》YDT 1258.2-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YDT 1258.3-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 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五部分光纤带光缆》YDT 1258.3-2009 《室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8.2.2性能、尺寸、材质、颜色、环保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连接器——安全要求和试验

连接器——安全要求和试验连接器是连接电子设备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连接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主要是为了防止其在工作中造成短路、过热等危险。
本文将介绍连接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
连接器的安全要求1.绝缘性能连接器的绝缘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要求。
连接器应该具有适当的绝缘强度,能够在额定电压和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
在制造和使用连接器时,应该保证连接器绝缘材料的良好性能,避免因绝缘材料老化、磨损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
2.导线插拔力度连接器的插拔力度应该适中,既不要过于紧固、难以拆卸,也不应该过于松散。
若插拔力度过大,会导致连接器与插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容易造成插头断裂。
相反,如果插拔力度过小,则会出现接触不良甚至脱落的风险。
3.电流承受能力和可靠性连接器的电流承受能力是连接器安全性的关键要求之一。
在选材和制造连接器时,应该考虑使用高强度、高导电性的材料,保证其电流承受能力,避免插接引起的电流过载,导致连接器过热、爆炸等风险。
此外,连接器的可靠性也是安全性的重要要求,为此需要考虑连接器的寿命、接触压力等因素,保证其长期稳定工作,减少连接器失效的风险。
连接器的试验为了保证连接器的安全性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
下面将介绍三种连接器的试验方法。
1.绝缘性能试验绝缘性能试验是用来检验连接器的绝缘性能,防止绝缘材料老化、磨损等缺陷的出现。
该试验通常采用电压升高和耐电压下降两种方法。
在电压升高试验中,通过逐步提高电压来检测连接器的绝缘性能;在耐电压下降试验中,相反地,通过逐步降低电压来检测连接器的绝缘性能。
2.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是用来测试连接器的插拔力度、接触压力等机械性能的试验。
通常可以采用拉力试验、压力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确保连接器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
3.电流承受试验电流承受试验是用来测试连接器的电流承受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的试验。
测试时需要用到高电流、高电压等设备,以模拟实际工作中的电流负载情况,确保连接器在工作时不会因电流过载引起的危险。
连接器的测试标准

连接器的测试标准
一、引言
二、连接器的物理特性测试标准
1.外形尺寸:包括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公称尺寸、总长度、总宽度、厚度、外壳厚度、把手高度、窗口宽度等;
细节要求:公称尺寸精度为±0.3mm,总长度精度为±0.5mm,总宽度
精度为±0.2mm,厚度精度为±0.1mm,外壳厚度精度为±0.1mm,把手高
度精度为±0.2mm,窗口宽度精度为±0.2mm。
2.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构件、插芯、拔插件、凸块、锁定元件等;
细节要求:如果有多个插芯,则所有插芯必须都是弹性的,拔插件必
须能够很好的与插芯连接,凸块的位置及尺寸与插芯的设计有效空间及性
能有关,锁定元件必须能够稳定的锁定连接件,以保证整个连接结构的牢
固可靠。
3.连接器连接件:包括连接器的导线、连接片、金属导线、接地片等;。
连接器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

连接器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
连接器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类型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般的连接器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参考:
1. 防水测试方法:
- 静态水压测试:将连接器置于装置中,逐渐增加压力,观察连接器是否泄漏。
- 动态水压测试:连接器通过水流或水喷射装置,观察连接器在不同压力下的耐水性。
- 冲击水流测试:连接器通过高压冲击水流,观察连接器是否泄漏,测试其防护等级。
- 浸水测试:将连接器完全浸入水中,观察连接器是否泄漏。
- 淋雨测试:连接器通过模拟雨水的淋浴,观察连接器是否泄漏。
2. 防水测试标准: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IEC 60529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防护等级(IP等级)以及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气设备及其连接器的防水性能。
- 国家标准:根据不同国家的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防水测试标准。
- 行业标准:一些特定行业,如汽车、航空航天、军事等,会有自己的防水测试标准。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连接器的防水性能符合要求。
连接器测试规范范文

连接器测试规范范文一、引言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连接元件,用于连接或断开电子电气信号传输线路。
连接器的质量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连接器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连接器测试规范是对连接器进行测试的一套具体规定,旨在确保连接器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性能。
二、测试对象三、测试设备1.物理测试设备:包括连接器引出线、测试电缆、夹子以及测试工具等。
2.电气测试设备:包括电阻测量仪、绝缘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3.环境测试设备:包括温度测试仪、湿度测试仪、震动台等。
四、测试项目1.物理测试项目:1.1连接器外观检查:检查连接器外壳、引脚、插头、插座等是否完好无损。
1.2连接力测试:测试连接器的插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3引线拉力测试:测试连接器引线的拉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4机械寿命测试:测试连接器的机械寿命,包括插拔次数和连接力的变化情况。
2.电气测试项目:2.1电阻测试:测试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绝缘电阻测试:测试连接器的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3信号传输测试:测试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包括信号波形、噪声抑制等。
2.4电流负载测试:测试连接器的电流负载能力。
3.环境测试项目:3.1温度测试:测试连接器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性能。
3.2湿度测试:测试连接器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性能。
3.3震动测试:测试连接器在振动和冲击环境下的性能。
五、测试方法1.物理测试方法:采用目测、测量和机械测试等方法进行。
2.电气测试方法:采用测试仪器进行接线连接,按照测试规范进行测试。
3.环境测试方法:根据测试要求设置相应的环境参数,采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六、测试结果评定测试结果根据设计要求和连接器特性来评定,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修复等结果。
七、测试记录和报告测试记录和报告应包含测试样品信息、测试环境参数、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评定等内容,并进行归档保管。
八、测试频次和范围测试频次和范围应根据连接器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FPC连接器规格说明及测试条件和方法

耐电压
在规定的时间内无击穿、闪烁或电弧
相临两端子之间加电压
500V AC,保持1分钟
8
温度急变
没有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的损伤,接触电阻≤0.04Ω
参照MIL-STD-202-210方法。在
-55±3℃(30min)25±3℃(5min)85±3℃(30min)25±3℃(5min)- 55±3℃(30min)
额定电流:0.5A
额定电压:50V AC,DC
温度范围:-40℃~ +85℃
耐压:200V/min
接触电阻:≤0.06Ω
绝缘电阻:≥500MΩ
适用FPC/FFC尺寸:
导体间距:0.5mm
导体宽度:0.3mm
配合部分厚度:0.3mm
配合部分长度:3.0mm
4.外观形状、寸法(参照产品图)、材质:
名称
材质
温度:245±5℃
时间:3±0.5S
14
耐焊接热
连接器无变形、损伤,机械性能无影响
温度:260±5℃
时间:10±0.5S
15
燃烧性
连接器的绝缘材料应符合
UL94V-0级要求
垂直燃烧实验法
6.
:
循环10次
9
耐高温
外观无变色起泡变形的现象;尺寸在管控范围内
参照MIL-STD-202-210方法,产品过260±5℃的高温
10
耐低温
外观无变色起泡,没有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的损伤
参照MIL-STD-202-210方法,连接器在插合状态下,放置在-40±2℃的恒温恒湿机中96小时
11
恒定湿热
接触电阻:≤0.04Ω
绝缘电阻:≥500MΩ
连接器在插合状态下进行测试:
连接器测试规范

1.公(母)芯吊重,公(母)芯冲压好后首件吊重310N。
测试吊重时间1分钟。
(IEC60352-2:1990+A1+A2)2.插头吊重,插头冲压好后首件吊重500N。
测试吊重时间1分钟。
(IEC60352-2:1990+A1+A2)3.连接器的插拔力测试。
测试要求插入力≤50N,拨出力≥300N。
4.止退圈的拔力测试。
测试要求止退圈的拔力≥100N。
5.接触电阻测试。
测试要求连接器的接触电阻≥0.5mΩ。
6.连接器螺母的扭矩测试。
测要求连接器螺母的扭矩≥1.5Nm。
7.防水测试。
测试要求直接将对插好的公母连接器浸在水中,充入0.1Mpa气压看是否有气泡。
8. 耐压测试。
测试电压时6000V,测试时间1分钟。
宁波岚宝电器工程部:刘良2010-8-31.防水圈的检验。
把O型圈装配到好,将上盖和底盒(底盒底部是封起来的)装配好,把盒子浸在水中15分钟。
打开盒子观察里面是有水滴。
2.耐压测试。
测试电压时6000V,测试时间1分钟。
3.防水接头螺杆安装。
防水接头螺杆锁紧的扭矩≥2Nm。
4.防水接头螺母安装。
防水接头螺母锁紧的扭矩≥1.5Nm。
5.连接器螺帽的安装。
连接器螺母锁紧的扭矩≥1.5Nm。
6.十字机械螺钉的安装。
十字机械螺钉锁紧的扭矩≥2.5Nm。
7.把锡带夹在盒子的GV10弹片,锡带的拉力≥40N。
8.二极管的检查,测试仪器是二极管图示仪。
观察二极管的伏安特曲线是否跟规定是是否一致。
9.利用二极管的综合测试仪检查二极管有无反装,漏装,极性的是否搞错,整个接线盒的整体导通性能。
宁波岚宝电器工程部:刘良2010-8-3。
连接器基础知识及检验标准

结构:由插头 和插座两部分 组成,插头插 入插座形成连
接
工作原理:通 过插头和插座 的接触,实现 电流、信号等
传输
连接方式:有 线连接和无线
连接
连接器类型: 根据用途和性 能,可分为电 源连接器、信 号连接器、数
据连接器等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医疗等领域 优势:提高连接效率,降低故障率 优势: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降低干扰 优势:提高设备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接触不良:检查连接器是否松动或损坏,必要时更换 信号干扰:使用屏蔽线或屏蔽连接器,减少电磁干扰 连接器过热:检查连接器是否过载,必要时更换更大容量的连接器 连接器损坏:检查连接器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新的连接器 连接器安装错误:检查连接器是否安装正确,必要时重新安装 连接器防水问题:检查连接器是否防水,必要时使用防水连接器或采取
外观检查:观察连接器的 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变形等现象
尺寸测量:测量连接器的 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如长 度、宽度、高度等
电气性能测试:测试连接 器的电气性能,如电阻、 电容、电感等
机械性能测试:测试连接 器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 度、抗弯强度、耐磨性等
环境适性测试:测试连 接器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 如高温、低温、湿度等
安全测试:满足安全要求,如绝缘电阻、 耐压测试等
连接器检验标准的 应用
确定检验标准: 准备检验工具:
根据连接器的 根据检验标准,
类型、用途和 性能要求,选 择合适的检验
准备相应的检 验工具和设备。
标准。
检验样品:按 照检验标准, 对连接器样品
进行检验。
记录检验结果: 将检验结果记 录在检验报告 中,包括检验 项目、检验方 法、检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知识】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连接器依照其产品功能和使用环境,将规范要求分为四大部分。
1. 电气规范要求2. 机械规范要求3. 环境规范要求4. 环保要求一、电气规范要求电气特性是连接器实现连接功能的主要特性。
确定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连接器满足连接功连接器的电气特性有:1. 接触阻抗(Contact Resistance)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
测试要点:a. 测试电流/电压100mA@20mV,被测试连接器(连接系统)无负载。
b. 测试电流为低电流是为了避免接触阻抗受到端子(导体)热电效应影响。
c. 测试电压为低电压是为了避免端子(导体)之间接触界面绝缘薄膜被击穿和熔化。
规范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寿命测试或环境测试後)。
定义接触阻抗此参数是为了减少信号和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或衰减,电流就像水流一样。
阻小,能量的损失和衰减就越少。
就连接器的接触处而言,影响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对於弹性接触结构而言),接触环境端子(导体)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方式(如电镀的金属特性和致密性),端子与端子(或其他导的结合方式(是焊接or铆合or弹性接触等)。
从电学理论角度来说,接触阻抗为C点绿色圈接触处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来说,连接器提供到B点的导通(连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应包含从A点到B点的所有导体本身的阻抗和接触处的阻(包括焊接、铆合等接触方式)如图一示。
(图一)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oltage)目的:确认两导体(或两回路)之间的绝缘介质(包含气体)及其间距是否适合和足够,以确保器在开关冲击电压或意外过载(一定时间内的过电压)状态下能维持正常功能,确保安全性。
测试方法:EIA-364-20 or MIL-STD-1344A,。
測試要點:a. 一般,測量點放在距離最近的兩導體(或兩回路)之間,或指定兩導體(或兩回路必要時測量每兩導體(或兩回路)。
b. 測試電壓可用AC (60Hz; sine wave ; 有效值=*峰值) or DC。
c. 負載速度:500V/second;持續時間:60second。
d. 在要求測試電壓下出現擊穿(火花)或漏電流大於5mA為不良。
規範要求:手機連接器一般為100VAC Min./minute。
定義耐電壓此參數是確保連接器在過載電壓下的安全性。
避免意外過載下產生短路,導致火災等事故。
測試結果和許多因素有關,包括測試環境,如氣壓、濕度;測試時的作用壓力、作用頻率和持續時電極形式;測試電壓的頻率&波形;產品幾何結構(和應力作用);兩導體(或兩回路)間介質條件距等等。
耐電壓值一般設定為工作額定電壓的3倍或為擊穿電壓的3/4,針對手機連接器而言,100VAC Min./minute已能滿足要求。
3. 絕緣阻抗(Insulation Resistance)目的:確認連接器中兩導體(或兩回路)間維持足夠高的阻抗以防止產生足以影響信號(特別是高輸)和能量傳輸的弱電流。
測試方法:EIA-364-21 or MIL-STD-1344A,。
測試要點:a. 一般,測量點放在距離最近的兩導體(或兩回路)之間,或指定兩導體(或兩回路必要時測量每兩導體(兩回路)。
b. 測試電壓等級有DC 100V,500V,1000V,1500 V;依產品功能需求確定。
c. 持續時間:2minutes(如果時間對結果有影響,則需確定測試持續時間)。
d. 必要時需對測試樣品進行清洗,烘烤後再做測試。
e. 測試過程不得有火花或絕緣體被擊穿現象。
規範要求:手機連接器一般為100MΩ Min.。
定義絕緣阻抗此參數是為了減少弱電流對信號╱能量傳輸的影響。
絕緣阻抗在高阻抗回路影響特別大,藉以絕緣阻抗值可確定熱電效應、電磁感應等產生的弱電流試電壓一般為產品的工作額定電壓。
測試環境如壓力、溫度、濕度會對結果有影響。
4. 溫升測試(Temperature rise)目的:確認連接器中導體(回路)的電流負載能力,確保連接器在長期負載下的安全性。
測試方法:EIA-364-70。
測試要點:a. 整個回路在負載電流下達到熱平衡方可開始測量溫度變化。
b. 測試電流/電壓為額定工作電流,工作電壓。
c. 加載電流電壓持續時間依照回路達到熱平衡所需時間。
規範要求:在25攝氏度室溫,1個大氣壓的環境下,通過@250VAC Min.的電流,系統導體(回任何一點的溫升不超過30攝氏度。
溫升要求的目的是避免溫升帶來的不良效應(如熱電效應,加速彈性件蠕變等),維持連接器在負載下的功能和壽命,同時避免產品溫度升高對消費者的影響。
例如:手機使用時間過長導致手機表度升高,使消費者感到不適。
5. 電容(Contact Capacitance)目的:確定連接器導體間的電容值,避免電流或信號穿透而產生干擾。
測試方法:EIA-364-30。
測試要點:a. 測試頻率一般為1k Hz或1M Hz。
b. 一般,測量點放在距離最近的兩導體(或兩回路)之間,或指定兩導體(或兩回路必要時測量每兩導體(或兩回路)。
規範要求:電容值一般為2pF Max.。
二、機械規範要求連接器在使用過程中會作用力產生,確定連接器的力量要求,保證連接器能穩固連接。
連接器的特性有:1. 插拔力(Mating and Unmating force)目的:確認連接器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力量足以維持連接器功能和適合消費者的手感。
測試方法:EIA-364-13 or MIL-STD-1344A,。
測試要點:a. 測試對像為整個連接器,full ass'y。
b. 測試作用軸為連接器正常使用的方向。
c. 除非特別指定,測試速度定義為minute。
規範要求:a. 插入力一般設定最大值。
(35N Max.)。
b. 拔出力一般設定最小值。
(7N Min. initial;3N Min. Final),也有客戶要求設定最大定義插入力是為了適合消費者的手感,定義拔出力是為了保證連接器在收到意外力的狀況下保持接,不產生因意外力量使兩連接產品脫離而發生斷信。
插入力為互相匹配的兩個連接器從完全分離到工作狀態所產生的力量;拔出力為互相匹配的兩個器從工作狀態到完全分離所產生的力量。
插拔力是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時候產生,只是有對接端(io/pl jack/plug)方會產生插拔力,一般無對接端的,如battery/sim conn.不定義插拔力。
(參考圖二)測試過程產出的力量曲線圖包含很多資訊,可以從力量曲線圖上瞭解到連接系統在插拔過程中的狀況,找出異常點進行設計改善。
(圖二)2. 鎖緊力(Locking force)目的:確認連接器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意外狀況(力量)下,接觸界面不分離,以確保意外狀況(力下的功能。
測試方法:N/A。
測試要點:a. 測試對像為整個連接器,full ass'y 。
b. 測試作用軸為連接器正常使用的方向。
c. 除非特別指定,測試速度定義為minute。
規範要求:一般設定最小值(30N Min.)。
鎖緊力為鎖緊機構仍在作用的狀況下硬使互相匹配的兩個連接器從工作狀態到完全分離所產生的量。
此測試為破壞性測試,對於自鎖或半自鎖系統中的鎖緊力等同於拔出力。
3. 保持力(Retention)目的:確保連接器在製造或使用過程中接觸端子(導體)的狀態(位置),避免外力(如製造過線時的拉扯;SMT過程的熱變形力量;插拔時的力量,使用過程衝擊或振動產生的力等)使接觸端子體)偏離工作位置,導致連接功能喪失。
測試方法:EIA-364-29 (EIA-364-05)。
測試要點:a. 測試對像為整個連接器,full ass'yb. 測試作用軸為連接器正常使用的方向(端子組裝的反方向)。
c. 除非特別指定,速度為minute。
e. 為破壞性測試。
規範要求:一般設定最小值(Min.)。
定義端子保持力是為了確保端子(導體)固定在塑膠內,已組裝在塑膠內的端子在製造過程中(接/產品搬運過程中的拉扯/SMT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如公母對插過程,或產品受到振動和衝擊)均收到外力作用,所以端子和塑膠的保持力必須足夠,不會使端子在受到意外力後產生退PIN,導致連斷,連接功能失效。
(參考圖三)(圖三)4. 正向力(Normal force)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過程中的正向接觸應力,以確保連接器在使用過程中保持足夠低的接觸和磨擦;確保連接功能(不發生瞬斷)。
測試方法:N/A。
測試要點:a.系統中彈性接觸件在工作狀態下產生的正向接觸應力。
b.除非特別指定,速度為minute。
規範要求:一般定義在60-150gf之間(工作期限內)。
定義彈性端子正向力是為了維持足夠低的接觸阻抗和避免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振動或其他意外產生斷信。
正向力是指使彈性端子從初始狀態到工作狀態所需的力量(參考圖四),必須確保連接器向力在壽命測試或環境測試前後保持足夠。
端子正向力和接觸阻抗之關係,呈類倒數關係。
正向力增大,接觸阻抗減少,當正向力增大到60時,接觸阻抗減少的幅度變得非常小。
另外,正向力越大,接觸過程產生的摩擦力就越大(f=F*u;f 摩擦力,F----正向力,u----摩擦係數),對接觸界面的磨損就越利害,因此一般正向力定義不超過150(參考圖五)(圖四)(圖五)5. 壽命(Durability)目的:確認連接器在使用限期內滿足功能要求。
測試方法:EIA-364-09 or MIL-STD-1344A,。
測試要點:a. 測試作用軸為連接器正常使用的方向。
b. 除非特別指定,速度一般為200-500cycles/H。
c. 測試過程一般沒有電流負載。
(除非額外要求)。
規範要求:a. 測試過程和測試後需確定的參數:插拔力(或正向力)、接觸阻抗(端子or鐵殼)絕緣阻抗、耐電壓、密封性等符合產品規範要求。
b. 外觀檢查:磨損、鬆弛或疲勞、金屬碎片,端子移位或彎曲破壞等。
壽命也叫耐用性(耐久性),指產品的使用期限。
通常定義為使用次數,以評估連接器經連續使用拔或正壓)後,端子電鍍層的磨損狀況以及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在插拔前後的變化。
在壽命測試過程的力量曲線圖可分析壽命前後插拔力量的變化和趨勢,以協助進行設計修正。
壽命測試前需確認樣品完整的製程,例如:板端類產品需先過SMT,方進入測試程序。
6. Cable Pull-out目的:確保cable與connector聯結穩固,避免對cable的外力作用牽連到connector而使cable connector遭破壞測試方法:EIA-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