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潮州市各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汇总说明

潮州市各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汇总说明

潮州市各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汇总说明为更好保障潮州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45号)、《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粤国土资规划〔2016〕122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2017〕59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市各县区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规划调整完善成果已完成公示、听证、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等工作,并按照相关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上报稿。

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全市规划指标调整情况根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省方案》),对我市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15项指标进行调整,各项指标调整情况如下:1、总量指标根据《省方案》,我市耕地保有量由原65.70万亩调整为47.9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由原56.07万亩调整为40.77万亩;建设用地总规模由原63.60万亩调整为67.3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70万亩。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相应增加3.70万亩,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原45.00万亩调整为48.70万亩,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由原18.60万亩调整为22.30万亩。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保持不变,仍为18.60万亩。

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结合城市扩容提质的需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原11.64万亩调整为11.90万亩。

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牧草地面积根据2014年变更调查数据确定,园地调整为61.05万亩,林地调整为213.64万亩,牧草地调整为0万亩。

2、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相应增加3.70万亩,由原18.30万亩调整为22.00万亩。

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阳春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依据 (1)三、指导思想 (3)四、规划原则 (4)五、规划范围 (5)六、规划期限 (5)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6)一、阳春市概况 (6)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7)三、土地利用特点 (8)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9)五、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一、区域发展定位 (12)二、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12)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6)一、调整原则 (16)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三、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8)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2)一、严格保护耕地 (22)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24)三、统筹安排其它农用地 (25)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7)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7)二、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8)第七章土地利用分区 (30)一、分区原则 (30)二、分区类型 (30)三、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30)四、土地用途分区 (32)第八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8)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8)二、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8)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9)四、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40)第九章土地整治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43)一、土地整治工程 (43)二、资金安排 (44)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9)一、乡镇指标分解方案 (49)二、乡镇土地调控要求 (49)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0)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一、规划实施法律措施 (53)二、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53)三、规划实施经济措施 (54)四、规划实施技术措施 (54)五、规划实施社会措施 (55)附表表1 阳春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56)表2 阳春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7)表3 阳春市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8)表4 阳春市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59)表5阳春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60)表6 阳春市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62)表7阳春市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63)表8 阳春市各乡(镇)预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 (64)表9阳春市规划期间允许占用所预留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清单 (65)表10 阳春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面积表........................... .66 表11 阳春市各乡(镇)建设用地整理复垦面积与资金安排. (67)表12 阳春市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复垦重点项目安排表 (68)附图1、阳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阳春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4、阳春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5、阳春市土地整治规划图6、阳春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为阳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制定本规划。

阳春2017年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阳春2017年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阳春市2017年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一、更新范围本次阳春市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范围为阳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定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和潭水镇、合水镇、春湾镇、三甲镇、八甲镇、岗美镇、双滘镇、河口镇、马水镇、永宁镇、圭岗镇、石望镇、河㙟镇、松柏镇、陂面镇15个镇的建设用地控制范围,总土地评估面积约144.026平方公里,其中阳春市城区土地评估面积约73.655平方公里,15个建制镇的土地评估面积约70.371平方公里。

二、基准地价内涵本次基准地价更新的地价内涵为:土地使用年限为各用途土地法定最高出让年限,即住宅用地70年、商服用地40年、工业用地50年,公共服务用地50年;评估基准日为2017年1月1日;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的容积率为2.0,建筑密度为35%;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的容积率为1.0,建筑密度为45%;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宗地红线外通路、通水、排水、通电、通信)条件下以规划建设用地红线(指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用于项目建设的用地红线,其范围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绿化、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的土地面积)为基础测定的均质区域(均质区域即用地条件相近的区域)的平均地面价格。

三、阳春市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⑴商业用地路线价更新成果商服用地基准地价主要表现为路线价和级别价。

在商服路线价段初步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样点地价差异对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再细划为不同路线价段,以检验后的各路段样点地价的平均值作为商服用地路线价(成果见下表)。

表1-1阳春市市区商业用地路线价区段表⑵各类用途级别价更新成果表1-2 阳春市市区商业用地级别价表表1-3 阳春市市区住宅用地级别价表表1-4 阳春市市区工业用地级别价表表1-5 阳春市市区公共服务用地级别价表四、阳春市镇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⑴商业用地路线价结果⒈潭水镇⒉合水镇⒊春湾镇⒋三甲镇⒌八甲镇⒍岗美镇⒎双滘镇⒏河口镇⒐马水镇⒑陂面镇⒒永宁镇⒓圭岗镇⒔松柏镇。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3.3
定点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告
有限公司
广东粤达资产评估
TOP5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资产评估服务 与 土 地 房 地 产 估 价
1.6
定点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告
有限公司
广东鸿泰资产土地
TOP6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资产评估服务 房 地 产 评 估 有 限 公
1.5
定点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告

广东粤达资产评估
TOP7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资产评估服务 与 土 地 房 地 产 估 价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阳春市自然资 源局复印纸直接订购采购
阳春市讯和电脑有 限公司
1.3
TOP2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阳春市自然资 源局复印纸直接订购采购
阳春市讯和电脑有 限公司
1.1
TOP3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电子卖场直接 订购成交公告
阳春市讯和电脑有 限公司
阳春市正丰华数码 印刷有限公司
0.3
TOP5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印刷服务定点 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45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45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4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国土资源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5年3月18日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为扎实做好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广东省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工作方案》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立足于中长期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战略部署的用地需求。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严守底线、保护资源。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等生态用地,切实解决城市建设占用优质耕地问题,确保生态安全。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阳春市(澳洲坚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21年)阳春市⼈民政府⼆○⼀⼋年⼗⼆⽉⽬录第⼀章总则 (1)1.1产业园概况 (1)1.2建设范围与规模 (1)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1.4建设依据 (2)1.5技术路线 (4)第⼆章产业园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5)2.1建设背景 (5)2.2建设意义 (8)第三章发展现状与园区条件分析 (10)3.1区位交通 (10)3.2⾃然资源 (11)3.3社会经济 (12)3.4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3)3.5旅游资源 (13)第四章产业园创建条件分析 (15)4.1规划布局合理 (15)4.2产业基础较好 (15)4.3⽣产⽅式绿⾊ (17)4.4增收机制完善 (18)4.5注重品牌营销 (18)4.6政策⽀持有⼒ (18)4.7管理机制健全 (20)第五章战略定位与⽬标 (21)5.1指导思想 (21)5.2规划原则 (21)5.3发展理念 (23)5.4发展⽅向与发展定位 (23)5.5发展⽬标 (24)5.6绩效⽬标 (24)第六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8)6.1总体布局 (28)6.2功能分区 (27)第七章建设任务和建设规划 (31)7.1六⼤创建任务 (31)7.2建设规划 (35)第⼋章投资估算与资⾦筹措⽅案 (39)8.1 投资估算依据 (39)8.2 投资估算 (39)8.3 资⾦筹措与使⽤计划 (40)8.4 财政资⾦管理 (40)第九章效益分析 (40)9.1 经济效益 (40)9.2 社会效益 (42)9.3⽣态效益 (42)第⼗章产业园运营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 (42) 10.1 组织管理模式与实施主体 (42)10.2 创建产业园⼯作领导⼩组 (47)10.3设⽴产业园管委会 (48)10.4 技术团队 (48)10.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8)10.6资⾦筹措机制 (48)10.7⼟地流转机制 (48)10.8科技研发与应⽤机制 (49)10.9 园区经营机制 (49)第⼗⼀章保障措施 (51)11.1加强组织领导 (51)11.2完善⽀持政策 (51)11.3强化资⾦投⼊ (51)11.4强化科技和⼈才⽀撑 (52)11.5加强产业园管理 (52)11.6强化宣传引导 (52)附图: (53)第⼀章总则1.1产业园概况项⽬名称:阳春市(澳洲坚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地点:阳春市岗美镇、河朗镇、三甲镇、合⽔镇建设期限:2019-2021年,共三年。

《阳春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方案

《阳春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方案

《阳春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方案)公示简介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阳春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4053平方公里,包括2个街道办和15个镇的共309个行政村、5289个自然村。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

其中,近期为2018-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三、规划原则(1)整县统筹,多规协调。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3)项目带动,注重实施。

四、总体目标统筹协调309个行政村的规划建设,避免平均用力、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使村庄各具特色,指引下一步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

到2020年,切实改善省定贫困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农民脱贫奔康致富,全县乡村地区村庄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面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和乡风文明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特色美丽乡村、城乡统筹示范发展。

到2035年,全县乡村地区建成富有岭南特色的“秀美、幸福、魅力”美丽乡村,实现全县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五、乡村体系规划(1)分区体系规划城镇引导区。

靠近中心城区等重要发展组团的乡村地区,受到城镇地区的影响和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与城镇地区在经济产业、公共设施、用地功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积55314公顷。

表1城镇引导区村庄表乡镇名称城镇引导区数量(个)春城街道城北村、城郊村、城南村、垌尾村、岗脊村、高朗村、黎湖村、七星村、头堡村、新云村10河西街道龙岩村、牛肚朗村、升平村3春湾镇那星村、前进村、山角村、自由村4合水镇军塘村、平西村、潭震村3潭水镇旗鼓村、石根村、双凤村、镇郊村、新风村5陂面镇南河村、三朗村、同乐村3岗美镇岗北村、黄村村、荔朗村、新圩村4圭岗镇圭岗村1三甲镇曲江村、三圩村、双和村、中心村4八甲镇大坡村、合路村、罗城村、徐屋村4双滘镇旱田村、双滘村2河口镇河口村、河南村、曲水村3河朗镇河朗村、中联村2松柏镇大车村、松柏村、新联村3永宁镇红光村、三岸村2马水镇陂湖村、龙田村、新风村3石望镇石望村1合计——57优化提升区。

《阳春市新基准地价标准》(春府办〔2008〕164号)

《阳春市新基准地价标准》(春府办〔2008〕164号)

关于实施《阳春市新基准地价标准》的通知(春府办〔2008〕164号)各镇人民政府,春城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保证我市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体系适应城市建设和土地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稳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制定及更新基准地价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利用)字〔2002〕28号〕有关规定,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评估工作,更新评估成果已通过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并经市政府第十四届二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将实施新基准地价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基准地价的重要意义。

实施基准地价是政府宏观调控地价水平和制定地价政策的依据,是进一步评估宗地价格和确定国有土地出让底价的参考依据,是反映土地市场中地价变化趋势,为土地使用者投资与开发决策提供依据,是企业改制、清算和政府征收土地税赋的依据,对土地利用、流转进行引导,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土地交易行为,维护土地市场稳定。

二、正确理解基准地价的内涵以及其构成。

本次公布基准地价的土地使用年期为各用途土地法定最高出让年限(其中:商业用地40年、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评估基准日为2007年1月1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为2.0;工业用地容积率为1.0;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宗地红线外通路、通水、排水、通电、通信)条件下,商业、居住工业用地的级别价是以规划建设用地红线(指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用于项目建设的用地红线,其范围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绿化、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的土地面积)为基础测定的均质区域(指用地条件相近的区域)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

商业路线价是以临街宽度为5米,进深为13米的标准宗地为基础测定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阳春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依据 (1)三、指导思想 (3)四、规划原则 (4)五、规划范围 (5)六、规划期限 (5)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6)一、阳春市概况 (6)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7)三、土地利用特点 (8)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9)五、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一、区域发展定位 (12)二、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12)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6)一、调整原则 (16)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三、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8)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2)一、严格保护耕地 (22)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24)三、统筹安排其它农用地 (25)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7)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7)二、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8)第七章土地利用分区 (30)一、分区原则 (30)二、分区类型 (30)三、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30)四、土地用途分区 (32)第八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8)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8)二、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8)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9)四、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40)第九章土地整治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43)一、土地整治工程 (43)二、资金安排 (44)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9)一、乡镇指标分解方案 (49)二、乡镇土地调控要求 (49)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0)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一、规划实施法律措施 (53)二、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53)三、规划实施经济措施 (54)四、规划实施技术措施 (54)五、规划实施社会措施 (55)附表表1 阳春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56)表2 阳春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7)表3 阳春市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8)表4 阳春市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59)表5阳春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60)表6 阳春市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62)表7阳春市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63)表8 阳春市各乡(镇)预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 (64)表9阳春市规划期间允许占用所预留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清单 (65)表10 阳春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面积表........................... .66 表11 阳春市各乡(镇)建设用地整理复垦面积与资金安排. (67)表12 阳春市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复垦重点项目安排表 (68)附图1、阳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阳春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4、阳春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5、阳春市土地整治规划图6、阳春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为阳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一)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后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6、《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2009年3月1日起施行);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制图规范等三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国土资发〔2009〕26号);9、《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1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11、《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10〕30号);12、《关于有效保障用地支持重点项目和绿道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规划发〔2010〕206号);1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14、《广东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指引》(试行)(粤国土资规保发〔2008〕251号);15、《关于印发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67号);16、《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17、《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335号);18、《关于印发<限制建设区用地项目目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法〔2009〕395号);19、《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农田调整补划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0〕121号);20、《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22号);21、《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

(二)省和市相关规划、计划1、《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3、《广东省阳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4、《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5、《阳江市环境保护纲要(2006-2020年)》;6、其它相关规划、计划。

(三)其他相关规划、计划1、《阳春市区总体规划(2003-2020年)》;2、《阳春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3、其它相关规划、计划。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阳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出发点,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用地控制指标为约束,以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转变粗放的用地方式,既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服务,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原则(一)依法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广东省和阳江市有关土地管理文件要求,结合阳春市实际进行编制。

(二)统筹兼顾全面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和土地供需状况,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土地利用。

(三)上下结合在确定土地利用政策、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土地利用布局与用途分区过程中,注重上下级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四)充分协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园地山坡地开发补充耕地专项规划、“三旧”改造规划等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五)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方案、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

五、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阳春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春城街道和合水镇、陂面镇、春湾镇、河塱镇、松柏镇、石望镇、圭岗镇、马水镇、潭水镇、三甲镇、八甲镇、双滘镇、永宁镇、岗美镇(含岗侨工业园)、河口镇等15个镇,规划土地总面积4037.80平方公里。

六、规划期限规划基期:2009年;规划期限:2010-2020年;规划近期:2010-2015年;规划远期:2016-2020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一、阳春市概况(一)自然地理条件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阳江市北端,处于东经111°16′40〞~112°09′19〞,北纬21°50′23〞~22°41′42〞,东连恩平市,东南与电白县相邻,西接信宜、高州市,西北与罗定市相连,北与云浮市、新兴县接壤。

全市土地总面积4037.80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市。

全市属于南亚热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日照时间长,光热条件好,无霜降期,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水热同季,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文化古迹众多,风光绮丽,奇峰幽洞,绿水秀山,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

(二)经济社会条件2009年末,全市人口110.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6.36亿元,同比增长12.0%,人均生产总值13490元。

三大产业稳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14.6%和13.9%。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8.5%、40.6%、30.9%调整为26.6%、40.9%、32.5%。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全市土地总面积403779.85公顷,其中:农用地364287.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22%;建设用地23793.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9 %;其他土地1569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9%。

(一)农用地全市耕地56002.50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5.37%;园地35604.3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9.77%;林地258760.60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1.03%;其他农用地13919.9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83%。

(二)建设用地全市城乡建设用地21140.8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8.85%;交通水利用地2416.5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16%;其他建设用地235.8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9%。

(三)其他土地全市水域面积为9159.08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58.34%;自然保留地面积6540.17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41.66%。

三、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大趋势全市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2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最大。

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996年的4.60%上升到2009年的5.89%,仅次于农用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逐年扩大,建设用地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灌溉水田在耕地中的比例较大灌溉水田在全市耕地中的比例最大,达74.46%。

加上具备灌溉条件的水浇地,具备灌溉条件的利用类型占耕地的74.49%,旱地仅占耕地的25.51%。

充足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保障了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

(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全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岩矿、铜矿、铁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