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加快在粤西地区率先崛起
“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是一场伟大变革和创业

— —
确定总任务要顺应时代发展 南 人继 续 发 扬敢 于 担 当 的精神 ,谱 写
体现在两型社会建设 由局部
的客观要 求。 当今世界 , 随着全球气候 更 多精 彩篇章。 在这种大使命下 , 确定 试 点 向全 省推 进 的走 势上 。 自长 株 潭
变化 和 资 源短 缺 的 日益 加剧 ,节 约资 未来发展 的总任务 ,一定要体现我们 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 源 能源 、保 护 生态 环 境 日益 成 为全 球 肩 负的两种政治责任 :体现湖南在 中 试验区4 年多来 , 试验 区建设取得显著 的共 识 , 碳 技 术 、 色 经济 成 为推 动 部 崛起 中“ 低 绿 敢于领 先” 的政治责任 , 率 成 效 ,一 些 重点 领域 和 关键 环 节 的 改 世界 经 济可 持 续增 长 的 新 引擎 。 当今 先在 中部 建成 全面 小康 ;体 现湖 南 在 革取得 了新的突破。第一阶段改革建
确 定 总任 务 要 符合 全 省人 民 来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上最 要 的战 略机 遇期 :国 际 国 内产业 转 移 ,r
的 共 同愿 望和 根 本利 益 。 近年 来 , 我省 好 时期 , 济 总 量稳 居 全 国十 强 , 合 加速 ,国家促进 中部地 区崛起政策支 , 经 综 1 进 入 了综 合 实力增 长最 快 、城 乡面 貌 实 力大 幅跃 升 , 持力度加大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 ” 经济 社 会发 展 进 入 “ 快 变 化最 大 、人 民群 众得 实 惠最 多 的时 车 道 ” 0 1 , 省 生产 总 值 由2 0 试 验 区 、 湘 南承 接产 业 转 移 示范 区 、 。2 1年 全 07 大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5日至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党中央和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出席会议的2923名全国人大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把大会开成了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七)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温总理指出,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报告指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4%。二是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
阳春

阳春市经济总量 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 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二、 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明显增大,工业化、 城市化、信息化步伐加快, 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 步完善,对外开放上新水 平,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 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 建设有新的进展,人民生 活水平逐步提高。
粤西地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粤西地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概述粤西地区是指位于中国广东省西南部的一片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和云浮等市,地理位置处于广东省的海岸线一侧,面向南海,是广东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地区。
本报告将对粤西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提供决策者详细的信息和参考。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在工业方面,重点发展石化、电力、钢铁、机械等行业。
湛江市拥有广东省最大的港口,是中国石化产业的重要基地,茂名市则以石化和钢铁产业为主。
阳江市以机械、电器、食品等轻工业为主要支柱产业,云浮市则以农业和食品加工为主要产业。
经济增长粤西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2019年全区GDP总量达到7800多亿元。
其中,湛江市和茂名市是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两座城市拥有广东省内大量的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对全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阳江市和云浮市也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粤西地区的交通发达,拥有多个港口和高速公路,有利于区域内外的物流和人员流动。
湛江市的湛江港是中国最大的石化港口之一,茂名市的茂名港也是广东省内重要的港口之一。
此外,粤西地区还有多个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形成了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互动和资源流动。
水电能源粤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电能源。
湛江市的东山水电站是全国最大的潮汐发电厂,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大量廉价的水电能源。
茂名市的茂名核电站是广东省内重要的核电基地,对满足区域电力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粤西地区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各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提高了环境质量。
湛江市和茂名市的石化企业都实行了严格的环境监管,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工作。
同时,粤西地区也加强了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和修复,提高了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发展教育和医疗粤西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高。
广东阳春简介

广东阳春简介广东省阳春市位于广东省中部,东临韶关市,南接河源市,西邻清远市,北靠江西省上饶市。
全市总面积为2,146.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和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为63.1万人。
阳春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据考古专家研究,早在七千年前,阳春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阳春是楚国的领土,随着历史的变迁,先后属于东汉、南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清朝时期,阳春曾是广东省的首府之一,有“南方名城”之称。
阳春市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市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如万绿湖、白水洞、仙人洞等,是一个旅游胜地。
此外,阳春还盛产优质的柑橘、茶叶、竹笋等特色农产品,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基地。
近年来,阳春市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力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阳春市已成为广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如康佳集团、惠普(中国)有限公司、韶钢集团、华能阳春电厂等。
除了经济发展,阳春市还注重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景点和活动,如杨岐公馆、阳春书院、阳春花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此外,阳春市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如广东工业大学阳春校区、阳春市第一中学等。
总的来说,阳春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
未来,阳春市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阶段中,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布局。
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新的特点和要求。
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主要动力,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要任务。
在新发展阶段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的全面提升相统一。
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在新发展阶段中,我们要坚持的发展思想和指导原则。
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
1. 创新: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2. 协调:要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3. 绿色: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4. 开放:要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
5. 共享:要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指在新发展阶段中,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新发展格局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在新发展格局中,我们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新发展格局还要求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和扩大开放,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和互利共赢。
学习主持词

学习主持词学习主持词主持词要注意活动对象,针对活动对象写相应的主持词。
在如今这个中国,我们对主持词已经不再陌生,现在你是否对主持词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主持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主持词1纪律1.会议开始前将手机调为静音或者震动状态,并保持安静。
2.要求同学们带好本子和笔,在交流会中注意记笔记。
开场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转眼间,学弟学妹们已度过了大学的第一个学期。
相信在这一个学期中,你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
而检验你们的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你们也已进入期末复习阶段。
面对即将来临的大一期末复习考试,大家面对各种的复习压力以及困难,根据辅导员老师的指示和广大同学的要求,作为大二学长、学姐的我们,力所能及的给大家简述我们中间学习优秀同学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帮助他们一些,故决定开展本次20xx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期末学习经验交流会。
为使大家以良好的姿态面对期末考试以及接下来的大一下半学年学习生活,我们今晚与会特邀请大二学习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给大家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今天晚上希望大家提出自己对于学习的不明白之处,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大家提供必要的学习信息和经验,希望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活动内容1、分享环节:本次活动采用交流会的形式进行,由学长学姐们现场为大家讲述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
2、互动环节:大家可针对自己的疑惑提出疑问,让学长学姐们解答。
介绍到场学姐学长串词1、听过xxx带来的丰富经验,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信念,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或许正是这些成就了他们的优秀。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过。
的分享我想大家此时一定受益匪浅吧!他的发言很实在很切合实际。
希望同学们对照自己的学习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正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
”我们取其精华,应用到生活中,我相信以我们的热情我们一定会成功!3、诸葛亮曾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从这位。
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好的学习经验,那么从现在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定努力方向,充实大学生活,为未来而努力奋斗!同学们都很有热情,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我们的互动环节就到此结束,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在散会后留下同学长学姐们继续交流。
广东阳春简介

广东阳春简介广东阳春,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和经济中心。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座美丽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资源。
历史与文化阳春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在古代,阳春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曾经是汉朝的一个州。
在唐朝时期,阳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并成为了广东的首府之一。
在宋朝时期,阳春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有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在这里活动,如欧阳修、苏轼等。
此外,阳春还是一个重要的红色革命基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阳春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其经济主要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
其中,工业是阳春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以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
农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主要以种植水果、蔬菜、茶叶等为主。
此外,阳春还是一个服务业发达的城市,主要以旅游、餐饮、金融、医疗等行业为主。
近年来,阳春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使得阳春的经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旅游资源阳春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值得一游。
其中,自然景观主要以阳春温泉、姑婆山、荷花山等为主。
阳春温泉是广东省最大的温泉之一,其水质清澈、温度适宜,是一个非常适合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姑婆山和荷花山则是阳春的两个著名的山峰,山势险峻,景色秀美,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登山探险的好地方。
人文景观则主要以阳春古城、梁祝文化园、欧阳修故居等为主。
阳春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是一个非常适合游览的历史遗迹。
梁祝文化园是一个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文化主题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出游的好地方。
欧阳修故居则是一个展示欧阳修生平的博物馆,是一个非常适合文化爱好者的好地方。
总结阳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资源都非常值得一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春市加快在粤西地区率先崛起
过去的5年,阳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这5年成为全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5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5年。
5年来,阳春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大跨越。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17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14亿元,均比5年前翻了一番多;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比5年前翻了两番多。
2011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预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3.73%,增速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此外,阳春在抗灾重建方面成效显著。
成功抗击“黑格比”、“巨爵”、“凡亚比”强台风和2009年“9・16”永宁洪灾、2010年“9・21”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特别是面对超500年一遇的“9・21”特大洪灾,全市党政军民众志成城,取得重大胜利,得到省、阳江市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对此高度评价,认为“正是我们有了这样好的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干部,才使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我们的党和政府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
过去的5年,阳春市还成功打造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等系列“名片”,政务公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辉煌点击
近年来,阳春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优势,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工业项目进园区活动、引进大项目,推动全市经济大发展。
2011年,全市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5.6%,5年年均增长28%。
钢铁、水泥、机电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设南山钢铁生产基地和春湾水泥生产基地。
投资80多亿元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启动;首期投资4亿元的阳江市睿想通信技术等一批工业大项目正在兴建中。
5年来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013个,合同投资总额837.28亿元,完成投资131.7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91个,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2个,列入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2个。
与此同时,阳春市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成效明显,5年来全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近5年来,是阳春市对城乡建设投入最多的时期,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比5年前翻了两番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6亿元,年均增长32.7%。
阳春共投入资金40.2亿元,建成云阳高速公路阳阳段,完成一批省道、县道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铺设村委会通自然村硬底化道路565.6公里。
共投入资金17亿元,规划建设“一江两岸”一期和二期、兴华路一期和二期、育德路、育才路、春南大道、漠阳江四桥及连接道路、中心广场地下隧道、名树公园、东湖公园生态绿道、市自来水厂二期等一大批市政项目,兴建城区防洪工程一期和二期,完成市区城东大道、南新大道、城西大道、春江路、朝南路、迎宾大道、府前路等主要道路路面改造。
市区空间大幅拓展,市区建成面积由2006年的18.8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28平方公里。
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阳春5年来共投入资金5.3亿元,新建阳春市一中新校区、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民族希望学校和云凌小学,扩建市实验中学、阳春二中、阳春四中等一批学校。
5年来,阳春市新增就业岗位5.2万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实
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开展。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突出,两年来落实帮扶资金2.4亿元,72条贫困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率达95%。
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宗,受益人口达24万人。
五年来建成廉租房473套、渔民安居房354套;改造农村贫困户泥砖房2.84万户,受惠人口达10多万人。
阳春5年来共投入资金3.38亿元,建成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资金1.19亿元,建成市图书馆综合大楼、市广播电视播控中心等文化项目,阳春根雕、高流河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文化先进市”“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双拥模范市”。
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未来展望
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新阳春
今后5年,阳春市将围绕“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目标,以“坚持科学跨越,建设幸福阳春”为统领,按照“发展为先、民生为重、生态为大”的总体思路,在更高起点、更大力度上实施“工业富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科教兴市、品牌立市、生态逸市”六大发展战略实现富民强市,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新阳春、加快在粤西地区率先崛起。
未来5年,阳春将努力打造广东钢铁水泥基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国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宜业山水园林城市。
城乡建设,要打造“一江两岸”魅力风情长廊、河东商贸中心和现代化商住旅游文化区、河西现代商住区“三大板块”,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工业发展方面,阳春将继续做强做优钢铁、水泥、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机械装备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业方面重点打造“十大基地”:优质粮食基地、南药基地、水果基地、蚕桑基地、甜玉米基地、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禽畜基地、淡水养殖基地、商品林基地。
旅游业重点打造“三大板块”:以凌霄岩风景区为龙头的春北旅游区,以阳春国际温泉度假村和春都温泉度假区为龙头的春中旅游区,以八甲景区为龙头的春南旅游区。
毕式明伍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