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烈女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濂溪先生墓志铭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既擢第①母亡,庐墓倒,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②流,能食乃止。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

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爨③,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

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注】①擢第:科举考试得中。

②湩(dóng):乳汁,这里指汤汁。

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庐基侧________②会虎为暴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 数日湩流,能食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 无乃为累乎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C. 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D. 陶然弹琴以自娱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②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4)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答案】(1)搭建庐舍;适逢,正赶上(2)B(3)①哥哥有儿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要娶妻呢?②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却不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

(4)①尊老爱幼;②诚信务实;③廉洁爱民。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和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和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和答案迂公修屋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

篱败不修,瓦裂不葺。

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

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

妻且号且诟①,诘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

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

旦日,延人治屋。

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

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注】①诟,责骂。

②适,指女子出嫁。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⑴篱败不修修_整治修理____⑵妻且号且诟号大声叫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旦日,延人治屋第二天,迂公请人整修屋子14.文中直接表现迂公性吝啬的言行有:(4分)⑴_篱败不修,瓦裂不葺⑵_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15.迂公修屋故事的寓意是_讽刺了缺乏远见的人,批评了一种目光短浅,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2分)附译文:有一个姓迂的人,世人称他迂公,性格吝啬,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补救。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妻子满身污垢的大骂,质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如何为文人,如何为人夫? 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找来工匠将屋子修好。

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将要下雨的征兆。

迂公叹息道:刚刚将屋子修好,却又不见下雨,这不是白白浪费许多工钱吗?七.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为分宁①主簿②。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

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ugrave;)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解析(1)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案详细解析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答案详细解析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支诺皋上》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

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

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

”母亦疑之。

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

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注】①赪:红色。

②郁栖:粪土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乃易其弊.衣弊:破旧B.女觉遽.反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答案】D。

林运使墓志铭(杨万里)阅读答案附翻译

林运使墓志铭(杨万里)阅读答案附翻译

林运使墓志铭(杨万里)阅读答案附翻译杨万里公讳孝泽,字世传,莆田人也。

少好词章,卓然自立,一时流辈罔不推表。

宣和六年,登进士第。

建炎初,调南剑州顺昌县尉。

会有告某贼欲犯城邑,公不谋同僚,不檄旁援,独计以为可先未发禽也,提兵宵征,黎明至其所,贼方槌牛酾酒,聚神祠中,乃突掩之,无一人免者。

未几,丁太夫人忧,当论功,而郡僚有沮格者,通判吴建曰:使贼而张,州且不保,况邑乎?是不可不赏!乃以闻。

服除,授左承事郎,监建阳县麻沙镇税。

秩满,调泉州晋江县丞。

太守器其详整,讼有积岁不决者,一以属公,靡不立断,人情服焉。

知漳州,公年弥高矣,听决益精明。

北边有衅,敛兵于漳以戍焉。

前守匮于赋,故事戍者既行,居者增餐钱,而州不时给。

其徒族立庭下不去,有猘①色,公不为动,徐曰:若辈欲反,必先杀我。

餐钱极无几尔,独不可强取。

叱令还营,取一二尤者置之法,而令月庚之,众服其暇。

岁大疫,为糜粥药饵,赒路界。

死不能掩埋者,官为棺敛。

部使者上最,进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力辞不就。

天子高之,改除直秘阁,主管建宁府武夷冲佑观。

训词曰:循良之吏吾所重,止足之人吾所敬,重秘之直吾所惜。

朝廷方行综核之政,切齿污吏。

有言于丞相者曰:林公虽老,持节乡部,肃清一路,独不可耶?丞相然之,白上,除公本路转运副使。

命下,八郡耸然曰:此真监司也。

公即以乡里引嫌,有旨趣公入奏,公谓所知曰:广南之命既得辞矣,顾拜今命,辞远乐近,非人臣义。

章再上,朝廷知不可强致,复俾祠禄②,是岁乾道六年也。

明年正月十八日疾终,得年八十有三。

公性淡然,无外嗜。

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

南康、临漳岁倚山泽之入以佐公币,公尽捐以俾民。

遇过使客,燕享俭而敬,宾亦欣然满意。

公自律清苦,一夕视事,竟有持烛送公至闑③内者,公曰:此官烛也,亟命持去。

注释:①猘zh ,狂犬,猛犬。

②祠禄,官名。

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③闑,ni 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

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

知州①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

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公休矣,毋多言取困②。

”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

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

或对语问其故,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

狐是日即去。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知州:官职名称。

②取困:自取尴尬。

(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闻其事。

闻:________②故我不敢击公。

故:________③或对语问其故。

或:________④狐是日即去。

去:________(2)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刘士玉“令仆妇居此室”的原因。

【答案】(1)听说,听闻;所以,因此;有的人,有人,有的;离开(2)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3)鬼神见了她都要回避,何况我呢?(4)因为刘士玉想让狐离开自己的书房,而狐遇到真正孝顺的妇人会躲避,所以为了赶走狐狸就让妇人住书房。

【解析】【分析】(1)“闻其事”的意思是:听说这件事,“闻”的意思是“听说”;“去”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2)这句话的意思是: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

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3)“犹”“敛”“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根据文中狐狸所说的畏惧刘士玉的原因来概括即可。

狐说:“汝虽下役,乃真孝妇也。

鬼神见汝犹避之,况我乎”,可见主人是因为刘士玉是个真正的孝顺之人,狐狸鬼神都怕她,所以让她入住以赶走狐狸。

《钱烈女墓志铭》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及翻译

《钱烈女墓志铭》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及翻译

《钱烈女墓志铭》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及翻译,钱烈女墓志铭·(清)王猷定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

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

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

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

”父如其言。

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

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

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缳,丝绝,缳又断。

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

’”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

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

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

女泣谓余曰:‘儿必死,无援儿为也。

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

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2],当与母勉图归计耳。

’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

目瞪,口泻水如注。

是时雨甚,门外马蹄践血与泥,声溅溅[3]。

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

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衣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

闻足击床阁阁[4],呜呼,死矣!”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

公善医,活人者众。

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不死,兵缚公欲杀,以手格之,皆仆地,反得免。

卞时病甚,亦受刃,久之复苏,人以为女之阴助云。

铭曰:三光绝,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

瘗尔于忠贞之旁,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

[1]卞忠贞祠:在扬州南门内,为纪念晋代人卞壶而建。

卞壶字望之,晋永嘉年间苏峻称兵叛乱,卞与苏苦战身亡,两个儿子也被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烈女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濂溪先
生墓志铭答案
钱烈女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钱烈女墓志铭(清)王猷定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 [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

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

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

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

”父如其言。

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

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

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
积薪以焚,余又夺去;
结缳,丝绝,缳又断。

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

’”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

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

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

女泣谓余曰‘儿必死,无援儿为也。

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

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 [2],当与母勉图归计耳。

’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

目瞪,口泻水如注。

是时雨甚,门外马蹄践血与泥,声溅溅 [3]。

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

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衣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

闻足击床阁阁 [4],呜呼,死矣”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

公善医,活人者众。

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不死,兵缚公欲杀,以手格之,皆仆地,反得免。

卞时病甚,亦受刃,久之复苏,人以为女之阴助云。

铭曰三光绝,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

瘗尔于忠贞之旁,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

[1]卞忠贞祠在扬州南门内,为纪念晋代人卞壶而建。

卞壶字望之,晋永嘉年间苏峻称兵叛乱,卞与苏苦战身亡,两个儿子也被害。

谥忠贞。

[2]江南指镇江。

镇江在长江南,扬州在长江北。

[3]溅溅( jiān)水流声。

[4]阁阁象声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父如其言。

如依照。

B、辄为诗文吊之。

吊悼念。

C、女以纸渍水塞口鼻。

渍沾染。

D、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

比等到。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钱烈女“必死决心”的一组是( 3 分)()①无葬此土,以尸投火。

②己持刀欲自刭。

③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④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⑤目瞪,口泻水如注。

⑥又解衣带,强母缢之。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⑥ 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烈女死于明朝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天后火化。

因为家住忠贞祠,靠近那块地修了墓。

B、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率领军队奔向东门,烈女执意要自杀,于是持刀自杀,被家人拉住。

C、烈女由父母生养十六年,却不能扶持他们到老,由此深感愧疚。

D、烈女死后,他的父亲遭到棍棒兵刃数十创伤,但没死去,士兵绑着他想杀他,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1)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

”( 4 分)( 2)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

( 3 分)( 3)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当与母勉图归计耳。

( 3 分)参考答案 5、 D.(比并,连。

)( 3 分) 6、 B.(①钱烈女遗言。

③钱烈女对不能赡养父母深感自责。

)( 3 分) 7、 D.(“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错。

)( 3 分) 8、①我恐惧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实在没有办法,
就把毒药给她,说“你姑且看事态发展的缓急情况(再做决定)也可以啊。

”(“皇急”、“所出”、“予以药”、“缓急”各 1 分)②我和老妻抱着她悲伤痛哭,用水强迫她喝下,她得以不死(或没有死掉)。

(“恸”,“强饮以水”句式,“不死”主语补充,各 1 分)③(家族的)老祖宗们不能接受祭祀,家庭的世业(或我们的籍贯)在镇江,你应当与母亲尽力图谋回归的计划。

“血食”、“家世江南”、“勉”各 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