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空天飞机返回地球
研究空海联合突击行动中空中力量作战运用分析的目的

研究空海联合突击行动中空中力量作战运用分析的目的对未来联合作战中空天力量作战使用的展望。
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未来的战争将怎么打?在联合作战中空天力量怎样使用?这是世界各国,特别是空军必须面对的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在美国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使用的共同特点。
从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历史往往能昭示未来。
透视近年来爆发的四场战争,我们可以窥见未来战争的轮廓。
这些战争虽然背景、对象、时间、地区和规模各不相同,但也存在不少共同之处:42天的海湾战争,有38天是空中打击,空中打击摧毁了伊拉克军队60%的防御能力,迫使伊拉克撤军、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决议。
而4天的地面作战,按美军的说法,陆军只是“打扫战场”,从此,空中力量在联合作战中的使用从“配角”变成“主角”。
78天的科索沃战争,空中打击贯穿战争始终,成为唯一的进攻样式。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仅仅依靠空中打击就达成了战争目的,实现了“以炸迫降”。
阿富汗战争,美军通过强大的空中打击,摧毁了塔利班的防御设施,使其迅速垮台,仅派出特种部队进行地面的侦察、搜捕行动,为尔后的地面清剿行动创造了条件。
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爆发,到4月11日攻占巴格达,美军仍然是首先使用、全程使用、全功能使用空中力量,直到绞死一个主权国家的总统——萨达姆。
分析这4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在联合作战中,再一次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今后作战,空军第一。
陆军、海军、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都打不下来”的英明论断。
从这4场战争中我们发现,空中打击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科索沃战争。
正如美国国防部在战后所下的结论:“联盟力量行动”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空中联合战役。
由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强大的空天力量,就很难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没有对称的空天力量,主权国家将始终面临强权的威胁;没有威慑的空天力量,就不能履行一支军队的使命任务。
美国空天飞机方案

航天飞机的失望
起先美国宇航局的预算部门向美国国会许诺的方案是,航天飞机将可以更低廉且更可靠的方式将载荷送入轨道。当时给出的具体数字是:以1972年价值计算,每次发射费用约1004天飞机的每次发射都超过了这一数字,平均值大约是15亿美元。而快速发射的期望也没有达到预期,即便在发射最频繁的1985年,航天飞机也只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9次。然而就在第二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了美国宇航局沉重的打击,它证明了,即便是在这样不算高的发射频次下,航天飞机仍然不经济,并且不安全。
经济上的不确定性
但不管你有多么中意某个方案,经济才是决定一切的。而很多批评人士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认为应当发展航天飞机或空天飞机。
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院经济学家亨利·赫兹菲尔德(Henry Hertzfeld)表示:“在这一切的背后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能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太空。”他说:“我不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这样的方案,并且我也不认为我已经看到这样的方案即将出现。”
1963年,一项设想以火箭发射的空天飞机设计方案——X-20“动力滑翔飞行器,Dyna-Soar”被国防部取消。莱纳斯表示:“毫无疑问,这项承载着无数梦想的飞行器从未能真正实现起飞。”
然而在阿波罗时代过去之后,美国宇航局很快便决定抛弃笨重的土星5号火箭,并转而研制航天飞机。作为一种较保守版本的空天飞机,美国宇航局设计了一种虽然以火箭形式发射,但可以像飞机那样滑翔着陆的飞行器,希望其可以实现可重复的快速发射。
从理论上来说,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将会比一次性使用的火箭要更加经济。因为它只需要重新加注燃料即可,并且它还不需要海军来进行海上搜救行动。
这样的想法的确非常具有吸引力。于是美国一家私营航天公司便推出了一款名为“山猫”(Lynx)的空天飞行器方案,而美国宇航局也正在资助研发一款名为“追梦者”(Dream Chaser)的空天飞行器,其主体将是可重复使用的,非常类似微缩版本的航天飞机。而美国空军在今年来也已经连续进行了3次保密性质的空天飞机发射。他们的这款空天飞机代号为“X-37B”,似乎也是一种类似微型航天飞机的设计。
阿波罗11号

CHINA 阿波罗11号登月资料|目录阿波罗11号 (3)阿波罗11号登月十大发现 (3)阿波罗11号登月的故事(图) (6)任务介绍 (9)任务成员 (9)替补成员 (9)支持团队成员 (9)任务介绍 (10)发射与登月 (10)踏上月球 (11)返回地球阿波罗计划 (11)回复: (11)回复: (18)伟大的人类.神奇的宇宙================== (18)※来源: 青岛新闻网-青青岛社区发表于:10-10 22:54 (18)阿波罗11号“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
1.指挥舱——宇航员在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
指挥舱为圆锥形,高3.2米,重约6吨。
指挥舱分前舱、宇航员舱和后舱3部分。
前舱内放置着陆部件、回收设备和姿态控制发动机等。
宇航员舱为密封舱,存有供宇航员生活14天的必需品和救生设备。
后舱内装有1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和贮箱,还有姿态控制、制导导航系统以及船载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
2.服务舱——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
舱体为圆筒形,高6。
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
主发动机用于轨道转移和变轨机动。
姿态控制系统由16台火箭发动机组成,它们还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服务舱分离等。
3.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地面起飞时重14.7吨,宽 4.3米,最大高度约7米。
①下降级:由着陆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4个仪器舱组成。
②上升级:为登月舱主体。
宇航员完成月面活动后驾驶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指挥舱会合。
上升级由宇航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
宇航员座;舱可容纳2名宇航员(但无座椅),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电源等设备。
4.登月飞行——"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
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
空天飞机简介

空天飞机空天飞机是既能航空又能航天的新型飞行器。
它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公里高空的飞行速度为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飞行器,返回大气层后,像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
在此之前,航空和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技术领域,由飞机和航天飞行器分别在大气层内、外活动,航空运输系统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系统一般是不能重复使用的。
而空天飞机能够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和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费用的目的。
美国空军的X-37B空天飞机原型机被称之为“轨道试验飞行器1号”,将于2010年4月上演处女航。
空天飞机是航空航天飞机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尚在研发阶段的既能航空又能航天的航天运输系统,集飞行器,太空运载工具及航天器于一身,也可以作为载人航天器,可重复使用。
空天飞机上同时有飞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它起飞时也不使用火箭助推器,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从飞机场上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飞行,并直接进入太空,成为航天器,降落时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在飞机场降落。
空天飞机将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夺制空权和制天权的关键武器装备之一。
目前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德国都在研究空天飞机,其中美国已经研制成功,并已于2010年试飞。
空天飞机能自由往返于天地之间,凡是航天飞机能干的事,它几乎都能胜任。
它可以把大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一次投放多颗卫星更是它的拿手活儿;它能对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进行维修或回收,也可以对敌国的卫星实施破坏,甚至收为己有;它能向空间站运送或接回宇航员和各种物资;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执行各种诸如拦截、侦察和轰炸等军事任务。
空天飞机飞行速度很快,便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客运,地球上任何两个城市间的飞行时间都用不了2个小时。
[1]空天飞机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人对空天飞机作过一些探索性试验,当时它被称为“跨大气层飞行器”。
由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相差太远,且应用需求不明确,因而中途夭折;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阿尔法”号永久性空间站计划的刺激下,一些国家对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热情普遍高涨,积极参加阿尔法号空间站的建造。
美国太空军建设的进展和动向

美国太空军建设的进展和动向一、概述2019年12月2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2020 年国防授权法案》,这标志着美军太空军正式组建成立,这也意味着美军在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之外,出现了第六大军种。
作为未来外太空作战的核心力量,2020年是美国太空军建设和发展的元年。
在这一年内,美国太空军的许多建设和发展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预示了美国太空军事战略的未来走向。
二、组建发展过程美国太空军的组建和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自身战略理念先行美国成立太空军的初衷和其长期重视天基作战力量的发展战略是一脉相乘的。
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海顿(John Hyten)曾表示:“正因为有太空,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气象条件下打击地球上任何目标”。
美国的太空军事化理论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 电镜之鹰过程,从早期的星球大战计划到后来提出的太空高边疆理论,美国军界始终高度重视太空的战略价值,始终积极致力于谋求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太空新秩序。
尤其是2002年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后,开始大力发展太空军事能力。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太空战略更加明显地追求这一目标,2017-2019年,特朗普政府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太空战略》《太空作战条令》等文件,将太空战略从避免冲突转向备战太空;把太空视为作战疆域,首次确立“太空联合作战区域”概念。
太空战略的调整和太空理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备战太空的新动向。
2.注重顶层设计美太空军成立之前,美国做了大量的顶层准备工作。
2018年,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颁布了新版的《联合太空作战条令》,对太空作战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将“太空作战”从美空军的“空天作战”理论中正式独立出来,用以推进太空力量由“作战保障”向“作战运用”转变。
2019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太空政策指令-4》,要求提升太空部队“在太空、从太空、向太空”投送兵力的能力,太空力量的作战职能将进一步强化。
_空天战机_未来世界安全吗_

“空天战机”:未来世界安全吗?“Space Plane”:Will It Be Safe in the Future World?■杨新摘要:美国空军试飞X-37B空天飞机,显然是“太空军事化”的开端。
“空天飞机”成功试飞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
文章论述,“空天飞机”是不是“空天战机”?它对未来战争将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会不会引发新的太空军备竞赛?未来的世界安全吗?关键词:空天飞机X-37B太空安全中图分类号:E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547(2010)04-0004-06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22日19时52分,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将美国研制的人类首架空天飞机X-37B成功发射到太空,预计其将在太空中飞行270天。
当地时间22日16时许,美国还用“人牛怪IV 型”火箭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8号航天发射台发射了“猎鹰”飞行器(即HTV-2)。
美国《空军时报》说,HT V-2被火箭加速推入外层空间与火箭分离,然后以近2.19万公里的时速掠过太平洋上空,在30分钟飞行了6700公里后,坠入距夏威夷群岛约3400公里的中太平洋的夸贾林环礁附近海域。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3日报道,美国空军试飞X-37B空天飞机,显然是“太空军事化”的开端。
“空天飞机”成功试飞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
人们纷纷议论,“空天飞机”是不是“空天战机”?它对未来战争将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会不会引发新的太空军备竞赛?未来的世界安全吗?一、充满悬念:是空天飞机还是空天战机?美国成功试飞X-37B太空飞机及20倍于音速的返回地球的HTV-2飞行器,从人作者简介:杨新,男,副教授,南京陆军指挥学院,210045类太空技术的角度看,这是一次重大进步。
但世界各国媒体都严重怀疑,美国开发这项技术,很可能像以往的太空技术研发一样,将被很快用于军事,并被用于实现美国在一个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角落的战略野心。
美军积极准备太空作战

美军积极准备太空作战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附近的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首次代号为“ 施里弗-2001” 的太空作战模拟演习,其目的是探索在未来太空作战中有效夺取制太空权的方法。
国外军事分析家认为:此次太空作战模拟演习清楚表明,美军正在加紧准备实施太空作战。
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军就提出了太空作战的思想。
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过海湾战争、“ 沙漠之狐” 行动和科索沃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实践后,美军更加重视太空作战的准备。
建立健全太空作战指挥机构美军认为健全的指挥机构是成功实施太空作战的关键。
早在80年代,美军就先后组建了各军种的航天司令部以及统管各军种航天力量的联合司令部--航天司令部。
1982年9月,美军成立了空军航天司令部,下辖第14航空队和第20航空队,前者主要负责航天发射、监视、预警及卫星控制等,后者主要负责全美洲际弹道导弹的指挥控制与日常维护。
1983年10月,成立了海军航天司令部(由海军作战部长直接领导),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维护海军航天资源,向海军部队及美军航天司令部提供航天支援,并为“ 国家航天能力战术利用计划” 提供舰队支援。
1958年9月,成立了具有联合指挥能力的航天司令部,下辖空军航天司令部和海军航天司令部,是美军九大联合司令部之一,该司令部在战时具有指挥各军种太空作战力量实施太空作战的权力。
1998年4月,为进一步完善太空作战指挥体系,美军又成立了陆军航天司令部,仍由联合航天司令部管辖。
9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未来太空作战的需要,美军对其太空作战指挥机构作了进一步调整、改革和优化。
1992年,美军将陆军航天司令部与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合并组建为陆军战略防御与航天司令部,主要担负参与国防部的航天活动、领导反弹道导弹防御方面的研究计划等职责。
1993年12月,美军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组建了由空军航天司令部领导的太空作战指挥中心。
1999年底,又将太空作战指挥中心和航天与指挥控制局合并,组建为太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中心,由美军航天司令部直接领导。
载人航天60年过去与未来

【视点】I 太空探索载人航天60年:过去与未来文/黄志澄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 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 运行一圈后安全返回,开启了人类载人 航天的历史。
1962年2月20日,美国 航天员欧约翰.格伦乘坐水星6号飞船 绕地球飞行3圈安全返回。
格伦因此成 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2003 年10月15曰9时整,我国航天员杨利 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绕地球美苏载人登月竞争的教训飞往月球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自苏联卫星上天后,苏联的航天发展_ 直领先于美国,在月球探测方面也是如 此。
早在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 号无人探测器进行了绕月飞行,开始了 人类对月球的探测。
1961年5月,美 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在60年代末将人 送到月球的“阿波罗计划”,其任务包 括研制土星5号火箭和阿波罗登月飞 船。
美国发射了“阿波罗” 1〜10号为 载人登月作准备,发射“阿波罗” 11~17 号进行载人登月。
1969年7月20曰,“阿 波罗11号”的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实 现了人类首次登月活动。
3位执行此任 务的航天员为指挥长尼尔.阿姆斯特朗、 指挥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 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
到了 1972年, 美国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初 步考察,带回了约440千克的月岩样品, 获得了大量月球照片、月球表面的科学 数据等,大大提高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就在美国实现载人登月的第二天, 苏联的月球-15号探测器却在月球表面 坠毁。
此后,苏联载人登月计划宣告失飞行丨4圈后,干16日6时23分成功 返回。
从此,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发展 载人航天的国家。
载人航天6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 以分成两个阶段,在苏联解体以前的 30年和苏联解体以后的30年。
本文 将分析载人航天前后30年的发展特 点、经验和教训,并展望其未来30 年的发展。
败。
苏联之所以会输给美国,是因为他 们所研制的N 1大推力火箭的发动机, 在4次试射中都以失败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空天飞机返回地球
这张由美国军方发布的照片显示,12月3日,技术人员走向刚刚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着陆的X-37B空天飞机。
当日,美军一架X-37B可重复飞行无人空天飞机在结束220天的旅程之后成功返回地球。
空天飞机项目是美军秘密太空探测项目之一。
这架空天飞机自2010年4月发射升空以来,美军对其探索成果避而不谈。
新华社/法新
1 23456下一页
美军空天飞机返回地球
这张由美国军方发布的照片显示,12月3日,X-37B空天飞机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着陆。
新华社/美联
上一页1234 5 6下一页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