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卷面分析(1)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篇一」本次考试参加人数39人,平均分80分,不及格的只有李世杰一人,考了58.5分.这样的成绩也是喜人的.在上学期刚接班时班里的平均分是72分,不及格的是5人.以前考试从没有及格过的后进生张艳琴经过一次次的进步,这次竟然也考取了79分的好成绩.反复的分析和思考,这次考试成绩提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重视字词句子的教学,创好基础知识关。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所学内容中所需要掌握的字、词、句,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会读、会讲、理解并会运用。

同时,结合课文和练习,使学生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质。

这样,在测试中,学生就很轻松的闯过了基础知识关。

当然,这都与平时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课,走好每一步是分不开的。

二、注重阅读教学,创好阅读理解关。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我仍十分重视词句训练,并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并且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通过背诵、摘抄、作读书笔记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这也是学生轻松闯过基础知识关的原因之一。

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尽量给学生留下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

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同时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

随之,阅读能力也不言而语,有所提高。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常常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特别是注重预习,充分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之中,把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原始成绩分布状况分析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状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

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一)试题资料分析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适宜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取题、决定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潜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潜力的考查。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状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三个分析题从不一样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潜力。

2、试题难度适中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潜力的题目。

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

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潜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

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能够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

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

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

总的来说,贴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潜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期中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欢迎阅读!质量检测试卷分析1根据教育局通知要求,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于4月29日组织了20xx-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

现将四年级语文检测情况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成绩统计本次检测参考18人,平均分74,优秀率44.44%,及格率77.8%。

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得分101.5,得分率81.6%,全对14人。

第二题选择正确读音,得分39,得分率72.3%,全对9人。

第三题形近字组词,得分57,得分率81.25%,全对12人。

第四题积累与运用,第1小题补充词语,得分63,得分率87.5%,全对14人;第2小题查字典填空,得分28,得分率51.9%,全对3人;第3小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得分48,得分率66.7%,全对9人;第4小题古诗词填空,得分83,得分率92.3%,全对17人;第5小题日积月累运用,得分54,得分率60%,全对9人。

第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得分147,得分率68.1%,全对0人。

第六题阅读,第1小题得分68,得分率63%,全对6人;第2小题得分88.5,得分率70.3%,全对11人;第3小题得分130.5,得分率60.5%,全对1人。

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廖家槽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一)总体成绩分析本次考试20人,平均分90分,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100%,优秀人数16人,优秀率80%,最高分100分,最低68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我会认,我会连(6分)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课本生字的掌握情况,都是常见而学生又容易混淆的生字,大部分能够掌握拼读,极少数学生不认真审题、马虎拼读,容易连接错误。

第二题:我会拼,我会写。

(10分)这题错的最主要是的原因是学生对个别生字的笔画掌握不是很好,容易出错。

第三题:比一比,组成词语(1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情况。

总体来看,学生作答的还是不错的,只是个别出现了错误,如:郎。

第四题: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成语的能力,从作答情况看,大部分能够掌握,出错率很低。

第五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生字(3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偏旁部首生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能够掌握。

第六题:我能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句子中(4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本学期的字、词、句还有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从卷面来看,基本掌握。

第七题:照样子,写句子(9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能力,大部分掌握情况良好,部分学生对疑问句的掌握情况不好。

第八题:课文回顾(12分)本题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的熟知程度,部分学生对《村居》和《邓小平爷爷植树》掌握不太好。

第九题: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写下来(8分)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简单简单情景的理解能力,部分学生回答相对简单,不能按照提问的句子回答相应的内容,少数同学不能作答,整体作答情况不理想。

第十题:课外阅读(14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有部分学生因为阅读短文时囫囵吞枣,导致对故事内容不熟悉,不会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填空,写话不能紧扣短文内容回答,个别学生撰写的句子不够通顺或不完整。

第十一题:看图写话(20分)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写作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篇1一、试题分析本次试卷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既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灵活运用,基本覆盖了前半段课文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字音、形近字、反义词、谚语、排列成句、排列成段及课文里的语文知识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

本次二年级测评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内容涵盖了概括、句子理解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写作一题通过观察图,写一段话。

总之,这张试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二、考试情况本次参考39人,平均分71.5分,及格率81.2%,优秀率3%,低分率5%。

三、答题分析(一)字词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能写得漂亮。

此题是出现错误较多,一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2、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生掌握较好,“钉着”的“钉”的读音有大部分学生读错。

3、写反义词。

“宽”“贵”二字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4、形近字组词,音同字的运用,词语搭配,选词填空。

学生完成较好。

(二)句子8题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

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学生错别字较多。

9、10、11题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句子排列成句,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会上下文连起来理解,答案是五花八门;还有的学生是都课文不熟,需要反复的背诵课文;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拼音不过关,用拼音代替的大部分都是错的。

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只注重了学生字词的训练,而对课文的渗透还不到位,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段落阅读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习作学生对助人为乐的主题都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短文。

但大部分学生内容平淡,语言罗嗦。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

70中学初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次考试,满分120,题量不大,试题难易适中。

但是本次考试整体成绩不理想。

最高分104分,最低分25分,没有优秀,100分以上仅3人。

平均分:78 及格率65%。

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积累与运用本次考试大多数同学能够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规范。

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算牢固,但是是所有题型中准确率最高的一题。

默写填空满分的同学能够达到50%,十分以上的同学在80%。

名著阅读由于比较简单,学生练过,所以大多数都能得满分。

从此次的积累与运用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个别同学在考试中能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可是平时的作业简直是惨不忍睹,都是在画符号,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规范化要求不够高。

(二)文言文阅读初一同学对文言文的答题还不能够掌握到重点,例如:解释词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学生只回答“愉快、高兴”的意思,翻译句子也同样,有些文言字词翻译不准确,甚至不翻译。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大部分同学在翻译的过程中都没有把“新”这个字的意义分析出来。

所以,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以及规范答题方式。

课外文言文的分数差距较大,有些同学能够得到8—9分,有些只能得3、4分,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平时课外文言文的训练较少,对文言字词的解释积累较少,有些字句不能够理解,导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出现差池。

翻译: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有的同学会翻译成王羲之去削木头。

断句题甚至断了6到7处,可以看出对文章完全不理解并且不排除侥幸的心理。

(三)现代文阅读《花边饺里的母爱》本次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看似容易理解,但是学生们的丢分情况却比较严重,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审题不够仔细。

例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含义。

例如:“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有些学生直接把最后一整段抄在答题卡上。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必备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必备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必备5篇)1.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第1篇本次为了真实了解毕业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毕业班教师和学生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补缺补漏,全面做好语文复习工作。

我们把去年六年级毕业考试卷作为本年语文期中试卷。

本张试卷内容逛,难度大,题型灵活。

这份试卷充分体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强调积累运用,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难易、分量适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通过检测,让全体语文老师能正确把握《课程标准》中的六年级学段要求,树立大语文关,平时设计练习,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扎实双基,培养语文素养;同时我们旨在通过测试的导向功能,使教师了解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我校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下面,我就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做质量分析:一、语文试卷成绩(具体数据略)六年二班有35人参加考试,总分2737分,平均分78.2分.最高分92.5分,最低分17分。

其中不及格人数有1人;及格数有34人,占97.2%;优秀人数为10人,优秀率31.4%。

二、卷面分析:1、“拼音和字”部分分为四道题。

第一题“看拼音写字词”主要检测学生识记字词能力,这道题得分率大约占90%,平时我们比较注重生字教学,强化学生识记,只是在“蘸墨水”这个词中,学生出现写错的比较多,这个词是课文生字组成的词语,没在词语盘点中,所以学生写不上的很多;第二题“写同音字字”主要检测学生同音字的掌握程度,这道题得分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在领域这个词上错的较多,说明我们要在平时注重同音字的训练。

第三题“选择正确读音”这道题得分率较高,平时注重多音字的指导和这方面的练习。

第四题“抄写古诗”考察学生的语文书写工整程度。

大部分学生写的很好,但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在工整书写的意识上还有所欠缺,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书写中就加以严格要求的。

2、“词语部分”共分为五道题。

第一题“组词”这道题主要是检测学生词语积累和形近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区别,正确组词,我们平时对于形近字一定要让学生区分,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形近字;第二题“选词填空”这道题错的很少;第三题“找规律,再仿写”这道题有不少同学失分,主要出现在含有比喻词的词语上。

期中考试教师试卷分析与总结(5篇)

期中考试教师试卷分析与总结(5篇)

期中考试教师试卷分析与总结(5篇)期中考试教师试卷分析与总结(精选5篇)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关于考试的结果怎么做好个人分析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期中考试教师试卷分析与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期中考试教师试卷分析与总结【篇1】一、试卷评析整份试卷六大题31小题,满分120分。

试题注重基础又适度开放,紧扣文本而重在运用。

第一部分“检阅我们的家底”共25分,由选择题和填空题组成。

选择题包括字音、字形、成语、标点、文学常识等知识,考点恰当,难度适中。

填空题10空,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

第二部分“遨游阅读的天空”共24分,考查的是现代文阅读,语段一个课内一个课外,课内阅读题紧扣课本,题目要求明确,重点考查对语段主要内容和重点词语的把握,针对性强,得分率较高。

课外阅读文章易懂,贴近现实,给人启示,学生对此认同感强,得分情况理想。

第三部分“感受诗歌的魅力”9分,先填空题后简答题,难度有层次。

第四部分“重温国学的经典”12分,在考查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又有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是比较好的一道题目。

第六部分“运用自己的语言”10分,突出基础性、实用性、开放性,紧扣教材。

第六部分“直面心灵的写作”40分,是提供一段材料后的半命题作文“玛莎的”。

所给材料选自《濒临灭绝》一文,内容颇具震撼力,但所设题目的立意指向却过于单一,学生只能就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问题做文章,所以离题作文少,佳作也寥寥,作文得分很多都是以语言功底的高下来判定。

二、答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1、选择题第2题选A的较多,对常用错别字的辨析还有困难,第5题选B 的较多,对文学常识还不是很了解。

填空题的默写主要错在诗句记忆不准确以及写错字上,例如“不尽长江滚滚流(来)”、“自古多情伤离别(多情自古)”、“蜀道难(漏了‘之’),难以(于)上青天”、“渔歌(舟)唱晚”、“灯火阑珊(写成‘澜斓栏姗栅)”等。

其中“阑珊”写错的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单从试卷分数方面来看,分数段是这样的:90——100分 7人,80——89分 9 人,70——79分 6人。

从做题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字掌握不扎实。

尽管生字、词语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学校也多次强调得分率应追求100%,但真正能做到不失分的没有几个孩子,这里面有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老师课堂上强调的还不够多,尤其是那些容易写错的形近字,没有做到让学生在比较中识记,另一方面巩固生字的工作做得也不够,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听写作业就奢望每个孩子都能烂记与心,我个人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孩子存在有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如果没有反复的识记要求,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缺乏主动复习并养成习惯的自觉性,在这方面,我一直在努力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争取让每个孩子,尤其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孩子人人过了这个生字关。

2、课文背诵掌握不牢。

尽管考试前,老师曾用试卷的形式把每篇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一一打印出来,但此道大题的时分率依然很高,没有教不会的孩子,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的潜力,这样的巩固练习太少,平时没有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不是很清楚究竟是容易在哪个字上出错,强化记忆又没有很好的跟进,学生对知识的不求甚解就很容易回答了。

3、阅读理解不深入
这是小学生读书的症结所在,有的孩子甚至于连基本的知识点就没有形成概念,比如:什么是方位词,怎么给一个词找近义词,还有一个问题究竟几问,有些问题是和学生基础有关的,有些是因为没有形成很好的应试技能,欠缺应试方法与技巧是可以通过考试来逐步培养的,但如果欠缺思考的东西的话,学习是无效的,也是在低层次上不断徘徊的,我还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能逐步培养孩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技能,也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用好教材每篇课文的例子,给学生渗透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思维的方式和能力。

4、口语交际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说上
这是以前教学中的误区所在,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动笔写交际语言的能力很欠缺,甚至有的都搞不懂交际的语言场是什么,没有答题的模式可以具体操作,平时的课堂上个个都是能言善语的,可真正让写起来就未必让人乐观,今后教学中会加强口语训练的同时再强化动手环节的。

5、作文方面
此次作文情况让人乐观,原因在于我自定题目:《2009年的第一场雪》,因为是亲身体验过的,孩子们就感觉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基本上都能做到把自己的真切体会表达出来,唯一让人不满的是字数还有待于达标,今后的作文训练中会有意关注此项问题。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希望以上问题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尽快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