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导论
第一讲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1. 课程的必要性1.1现代社会,人们发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上升1.2心理健康是幸福和成功的前提2.心理健康的标准2.1 智力正常2.2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5独立、自主、有责任心2.6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
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
3.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学习问题–自我要求过高(学习压力过大)–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方法不当•自我认识问题–不自信、不了解不接纳自我、自我发展目标模糊•人际问题–寝室人际冲突–自我封闭–恋爱问题•就业问题–就业形势困难但自我期望高–毕业生社会支持系统差4.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性质上不一致——重性精神病•程度上不一致——神经症–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重性精神病–幻觉(知觉障碍)•幻听(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幻视•幻嗅等–妄想(思维内容障碍)•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无自知力•神经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有充分的自知力–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等•抑郁症:–“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六无”症状•无趣—无兴趣;无助—失落感;无望—悲观感;无用—无能力;无力—疲乏感;无价值—低自尊5.什么是心理咨询?•关于心理咨询的几个误区–心理咨询=有病;心理咨询=算命;心理咨询=讨教–第二讲认识自我和自尊1.寻找自己1.1自我概念的定义•自我概念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
即个体关于“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的理解。
1.2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影响有多大?•自我概念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记忆、归因和对任务的选择1.3 自我概念形成途径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2为何自己2.1我们的过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2.2我们一生中四次重要的认同A.童年期与父母的认同B.学龄期与老师的认同C.青春期与朋辈的认同D.成年期与社会的认同3.成就自己3.1自我价值感的定义自我价值感: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伴随这些认识和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即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 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大学生涯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无法 割舍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不管你愿意与否,都 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都要自主地解决 自己的人生难题。但是,当你以极大的热情去直 面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 舟是那么的复杂,有时甚至是那么的难于驾驭。 在痛苦的反思之后,有人开始调整目标、重塑生 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有的人则选择 了逃避与自暴自弃,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去对抗 生活。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 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新的开始, 我们要有所准备!起点之美就在于积极的适应新 的学习环境和新的生活环境。
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个人的所 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 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 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对 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 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 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心理咨询流程:Step1 预约心理咨询 方法一、电话预约: 57460208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陈老师 57460134 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 方法二、现场预约:图书馆203,图书馆205 方法三:网上预约()
Step2 安排咨询时间 与咨询接待人员确定咨询的时间和地点 Step3 进行咨询 与咨询室见面,进行心理咨询,约45分钟左右
程,而成长是快乐的。
• 环境适应的困难:如何自立 如何与人相处
• “专业成才”的困难:对教学方式不适应 学习方法不对头 缺乏足够的学习自律能力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心理 学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心理学的基 础技能来认识自我和他人。
心理学与生活
想一想:我身边的心理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哪些与心理学相 关的现象?
健商,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 指的是一个人已具备和应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 识和健康能力。
密集恐惧症候测试图:如果你是密集恐惧症候群,会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 体很敏感,就算这是一张美女的脸,你还是会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密 集恐惧症几乎人人都有,程度因人而异。
上图里的横线都是平行的!涉世越深的人,受社会侵蚀越严重,看 到的直线越变形。你还是单纯的你吗?你能看出几条笔直的横线?
(1)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引起,并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失落、愤怒 等);
(2)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 以下;
(3)短暂地失去理智,后来痛苦情绪有所减弱,但单 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 难以解脱,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
(4)出现泛化,即痛苦情绪不但被最初的刺激引起, 而且与最初的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 可引起此类痛苦
第三类型-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不健康状态,接近神经衰弱、神经症 或者是神经衰弱、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 事严重心理问题,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但 没有严重人格缺陷列为这一类。
心理不正常,异常,心理变态,确诊的神 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心理压力测试: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点闪动得就越快。
大学生健康导论绪论

生物遗传 综合健康 生活方式
消费形式
遗传
康复
环境因素
自然 职业 因素
卫生保健 治 疗
预防 生活习惯
23
心血管的表观遗传学
• 一般认为疾病的发生如肿 瘤、心血管病等都是外在 因素(危险因子)与遗传 因素(基因)相互作用引 起DNA序列变异所产生的。 其实不然,绝大多数疾病, 基因序列并没有改变,只 是基因的修饰加工和表达 的异常所引起的,这就是 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11
第一模块 正确认识健康
绪论 (1学时)
第一讲 塑造形体和器官 健康(1学时)
12
第二模块 认识疾病本质
第二讲 疾病发生的共性表现(2学时)
第三讲 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2学时)
13
第三模块 常见疾病的预防
第四讲 让呼吸畅通无阻(2学时)
第五讲 让生命的“泵”—心脏正常运转 (2学时) 第六讲 让机体的能源(营养)供应正常(2学时)
依乎天理,因其固
• 爱因斯坦
生命在于运动。
5
中国启动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科技行动 倡 导健康生活方式
• • • • • 2010年3月16日下午, •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居民的健 康知识素养总体水平仅为6.48 中国科学技术部 %。通过这项活动,目的是让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亿万民众学习健康科学知识, 卫生部 掌握健康科技技能,建立科学 14部门联合推出“全民健康科技 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意识,促 行动”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 进科学生活。 • 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共同启动公众 健康知识普及科技行动,并举办 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知识普及高层 论坛 • 旨在进一步普及健康科技知识、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5
第五模块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总结(通用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总结(通用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总结(通用9篇)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总结(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总结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
在今年的学生工作中,我就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我所带班级财管08010804、会计1011班,每个班均选一名心理健康委员,和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有效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特别是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作到让特殊群体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困难,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他人的快乐;在这里,学生可以得到心情的调节、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
从而,也构架起了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班级之间的心灵沟通的桥梁。
二、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培养,逐步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辅导员。
开学初到现在,一直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按照心理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己所带的形势政策课程中,在课堂上不仅有效运用举例,而且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展。
三、开展系列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利用班会和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讲座,进行心理健康阅读,针对大三学生的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对心理困惑学生,学习吃力学生有效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并不断与学校领导和上课老师进行协调,采取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1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意义:
1、能够确保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和完善 3、防止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对全民素质提升含有潜在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12页
大学生心剪发展阶段: 适应 成长 成熟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13页
第1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学习方面 人际交往 情绪方面 恋爱与性 求职择业 其它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18页
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
一、掌握必要心理健康知识 二、预防与消除亚健康状态 三、培养良好人格品质 四、主动接收心理辅导与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1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荡,豁达乐观。
7.良好处世能力: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含有很好自控能力,能适
应复杂社会环境。
8.良好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自然融洽,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
热情。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7页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心理疾病比起生理 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
自己专业, 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有差距, 面对这些
差异, 有些学生就会产生失落心里, 产生埋怨情绪,
采取消极态度应付生活和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第16页
3. 人际关系难以适应抑郁心理
4.
大学新生来自四面八方, 彼此性格不一样, 生活
习惯不一样, 相互不了解, 不知道怎样相处, 难免会
第20页
第15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躁狂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1.4.2 心理因素
(1)情感因素 (2)个性特征 (3)心理冲突
1.4.3 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2)文化教育因素 (3)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1.4.4 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讲究心理卫生
(1)要注意用脑卫生 (2)切莫讳疾忌医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 各种负性情绪 4.培养完善健全的人格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100 88 80
100
97 92
71 60
40
20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年 龄
图1-2 动作反应速度和年龄的关系
记 忆 发 展 水 平
100
95
100 92 83
80
60
55
40
20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年 龄
图1-3 记忆能力水平与年龄
(4)思维更具独立性与批判性 大学生的思维已经能够离开客观事物 和具体形象,从具体现实中解放出来,触 及事物的本质,用抽象的理论体系把认识 与解答统一起来。
抽象推理与形式思维使得大学生具 备了反省思考的能力,具有独立性与批 判性。 在大学生看来,反省思考似乎是全 能的,似乎世界也应服从于一个观念的 格式,而不应服从于现实的格式。
1.2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2.1 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1.大学生感觉的发展与特点 2.大学生记忆力的发展与特点
感 觉 发 展 平 均 水 平
100
95 93 76
80
60 46 40
20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年 龄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该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对自
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 弃,而是能够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对自己也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 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6 社会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也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 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表现为: (1)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 (2)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又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3)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5)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交往动机端正。
7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
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 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为都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发展的要 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能迅 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需要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 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
8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表现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等,
一个大学生应具有与自己年龄和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生理因素主要有
四种: 1 2 3 4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入院诊断为胎膜早破、巨大儿,经医生与家属商议决 定实施剖宫产手术,中午12点05分剖出一男婴。
• 胎儿娩出后,产妇出现呕吐、呛咳症状,初步诊断为 “羊水栓塞”可能。
• 医院邀请湘潭市中心医院专家参与抢救,不幸的是, 产妇因羊水栓塞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全力抢救无 效于当晚9点30分左右死亡。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 预防在于预知,
• 预知在于学习,
• 学习在于用心。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4
中国人减寿“黑名单"
一项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牵头完成 的研究,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 1990年~2013年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后,给出了造成 每个国家和地区健康损失的前10大因素。
29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30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31
(三)损伤的修复
定义:
修复过程
损伤造成机体 起始于炎症,炎症渗出 部分细胞和组 处理坏死的细胞、组织 织丧失后,机 碎片,然后由损伤局部 体对所形成缺 周围的健康细胞分裂增 损进行修补恢 生来完成修复过程。修 复的过程,称 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 为修复(repair) 。 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位:高血压 第三位:高盐饮食 第五位:大气颗粒物污染 第七位:高体质指数 第九位:饮酒
第二位:吸烟 第四位:水果吃得太少 第六位:室内空气污染 第八位:高空腹血糖 第十位:粗粮吃得太少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5
病例:羊水栓塞导致产妇死亡
• 2014年8月10日早上6点10分,湘潭县产妇张某到湘潭 县妇幼保健院急诊待产。
24
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cell death)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累及 细胞核时,呈现代谢停 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 失等不可逆的变化。包 括坏死和凋亡。
坏死是指活体组织 内局部组织、细胞
的死亡。
急性肝坏死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5
坏死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 A.核改变(重点) 核浓缩: 核脱水、缩小、染色加深 核碎裂: 核膜破裂、崩解 核溶解:DNA分解,染色变淡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0
变性的定义
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 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 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 形态学改变。
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 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 物质或者过多的正常 物质积蓄,一般伴有 功能低下。
变性的分类
• 细胞水肿 • 脂肪变 • 玻璃样变 • 淀粉样变 • 粘液样变 • 病理性色素沉着 • 病理性钙化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32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33
再生(regeneration)
修复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过程及结局:
①由损伤部 周围的同种 细胞来修复,
6
关于羊水栓塞病例的思考题
1. 何谓羊水栓塞? 2. 栓子运行的途径。 3. 为什么羊水栓塞死亡率极高?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7
第二讲 认识疾病发生的共性表现
一.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会 发生哪些适应性变化吗?
二.在发生疾病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的表现是什么?
三.你知道炎症发生时的共同表现吗?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1
肝脂肪变性
脂肪滴主要分 布在小叶周边 部,小叶中央 静脉位于图的 左上角。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2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肾小球动脉 壁呈无结构 均匀红染
23
垂体淀粉样变性:
团块状淀粉样 物质沉积在垂 体组织中。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大学生健康导论
认识疾病发生的共性表现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王莲芸 教授
李开复被爆“熬夜多压力大” 患淋巴癌
• 李开复:“世事无常, 生命有限。原来,在癌 症面前,人人平等。”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
健康是一种平衡
致病因素
抵抗因素
健康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3
• 健康在于预防,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8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一)细胞适应和老化 (二)细胞、组织的损伤 (三)损伤的修复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9
1.细胞的适应
肥大(hypertrophy)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 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萎缩(atrophy)
器官或组织体积 变小称为萎缩。
16
正常细胞
适应细胞
萎缩、肥大、 增生、化生
死亡细胞 死亡、凋亡
可逆性损伤的细胞
变性(细胞内外 异常物质沉积)
正常、适应、可逆性损伤和死亡细胞间的关系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7
(二)细胞、组织的损伤
1.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2.细胞、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8
1.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1)缺氧 (2)化学物质
和药物因素 (3)物理因素 (4)生物因素
(5)免疫反应 (6)遗传性缺陷 (7)营养失衡 (8)其他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9
2.细胞、组织损伤的 形态学改变
• 变性(degeneration) • 细胞死亡(cell death)
增生(hyperplasia)
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 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化生(metaplasia)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 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 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0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1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3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4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15
2.细胞的老化
老化
(aging)
随着年龄的增大, 几乎所有的器官系 统均发生生理和组 织结构的退行性变。
老化时钟
(aging clock)
细胞增殖的次数是 由基因中的记时器 (与端粒和端粒酶 有关)所控制。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6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7
坏死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 B.浆改变 嗜酸性增强: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 颗粒状:胞浆内结构崩解,胞浆溶解、
消失(溶解性坏死) • C.间质改变
基质崩解、液化;颗粒状无结构物质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
28
坏
死
区
大学生健康导论--疾病的共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