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漆画之美
浅谈漆画之美

浅谈漆画之美作者:李焉果来源:《神州》2012年第14期摘要:漆画有丰富的表现力,它的包容量优于其他画种;漆画有鲜明的民族性,其中的散点透视、突破时空等重要手段无不属于东方绘画的体系;漆画有强烈的现代感,绘画与工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现代漆画的特征。
关键词:表现力材质工艺技法漆画是传统底蕴很深的一门艺术,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作为一种漆器物的装饰而存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的朱漆绘漆木碗上的髹饰,大概就是中国漆画最早的存在形式。
明代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载:“漆画即古著之文饰,而多为纯色也。
”漆画独特的工具材料、绘制技法构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呈现着独特的美。
现代艺术观念随着漆画家的创作实践融入漆画中,使漆画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在鲜明民族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漆画有丰富的表现力。
它的包容量优于其他画种:描漆有工笔之美,画漆有重彩之美,刻漆有版画之美,堆漆有浮雕之美,刮漆有油画之美,泼漆则有水彩画之美。
它可以如浮雕压缩块面,也可以如镶嵌画分块装饰;可以和油画比厚重,也可以取法国画等其他画种的一些形式。
可纵横挥洒,泼漆如水;可双勾重彩,绵密称丽;可淡擦干敷,雅致轻逸;各种画种的长处,被漆画兼收并蓄,丰富着自己。
皱漆似汉砖的肌理,泼漆似窑变的天趣,金漆如云锦般富丽,蛋壳开片如“哥窑”碎瓷纹理……美术的一切题材形式,被漆画包孕吐纳,化作了自己。
漆画有强烈的现代感。
绘画观念变革,材料与技术翻新,艺术与科学结合,是现代美术的特征。
漆画正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的结合体。
受材料和工艺制约,漆画要求作者从构图、造型、色彩诸方面来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归纳,和现代艺术的某些主张不谋而合。
漆画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漆艺深秀、神秘、含蓄的个性,使漆画的东方韵味几乎与生俱来。
漆画中的平面化、线造型、散点透视、突破时空等重要手段无不属于东方绘画的体系。
现代观念和东方韵味,在漆画中得到完美融合。
漆画的材料多种多样。
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
大美漆画从历史中走来

大美漆画从历史中走来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9年第4期漆画工艺制品饱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一种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艺术精品。
漆画之美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多样的技艺手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
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之美……漆画带着丰富多彩的美从历史中缓缓走来。
大漆艺术穿越历史而来我囯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是大漆髹饰技艺的发祥地,《韩非子·十过篇》即有“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
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的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由于光亮洁净,具有轻便、隔热、耐腐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替代了青铜器。
汉的夹纻,唐的堆漆、金银平脱,宋的素髹与雕漆,清的脱胎,悠悠八千载,大漆艺术穿越历史而来,为中国人的生活增添了千文万华的精彩。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
作为中国大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双重属性,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漆画所依附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有在各种器型上作装饰的,也有在屏风上作寓意故事主题绘画的,更有在建筑家具上描绘的,木制、皮胎、竹胎等日常用具多用漆髹彩绘。
漆画既有装饰性、抽象化的动植物纹样,也有写实性的情景绘画,其内容多与器物造型紧密配合。
漆画所需材料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
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
此外,漆画技法繁多,依据其技法不同,又可分为变涂、堆塑、磨绘、刻填、镶嵌、描绘、罩染、髹凃等八种。
从出土文物看漆画历史中国漆画的历史可以从出土文物中窥见一斑。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朱漆碗已有7 000年的历史,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瑟有2 000余年的历史。
著名的还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棺、山西大同出土的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等。
中国漆艺的历史是从7 000年以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的,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朱色木胎漆碗,这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漆画美不胜收

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介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它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与新颖的材质表达。
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
即便如此,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漆画。
漆画的美和价值,是其他材料都无法媲美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漆画艺术。
一、漆画的语言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
掌握和运用画的艺术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漆画艺术语言的产生是十分具体的,不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
成功的漆画作品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熟练地、创造性地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并和自己的想法充分结合创作出来的作品,这是很难达到的。
只有熟练地掌握运用漆画的语言和制作漆画的方法,才能做出精美的漆画作品。
二、漆画之美漆画是具有东方特色的造型艺术。
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的产物。
漆画古代就有,但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虽然也产生过纯粹欣赏性的挂屏,或者由于多是国画的仿制品,或者由于多是程式化的花草图案装饰,而没有形成独立的绘画形式。
到了20世纪60年代,漆画才开始了独立运动,成为从漆器中走出来作为独立的画种。
漆画是美的,它是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的民族画种,漆画是绘画与工艺相结合的画种,漆画之本在于艺术。
中国的漆画,是富有地域性和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在漆画的形成初期,创作特点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它的装饰性和工艺性是吸引人的关键。
同时,漆画材料的使用和漆画技法掌握,决定了漆画艺术的特征。
漆画材料的丰富多彩,工艺的千变万化,使漆画具有独特的个性。
作为视觉艺术,它突出了物质存在的特殊形式,它把视觉语言的材料和工艺的作用提高到重要的地位。
漆画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
漆画工艺性所形成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
漆画的美是独一无二的,是非常珍贵的,表现在其不可复制性。
论漆艺之美

论漆艺之美作者:李德凤曲维元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04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逐渐走向多元化的表现方式。
突破传统绘画形式,敢于创新。
漆画也从依附于漆器7000多年历史的装饰纹样中独立出来。
漆画是画,是古典漆艺传统纹样与现代手法的结合。
漆是“矫情”的,它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要求,调漆要看天气,什么时候进行哪个步骤也要根据天气的。
作品内容包罗万象,入漆材料也是纷繁复杂,技法更是天马行空。
漆画是一门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现代艺术的表现下赋予了时尚气息。
漆画是新的画种,所以它需要传承与发展,漆画体现了材料之美,也因它材料的不同带给我们了不同肌理的感受、感悟。
关键词:漆画;历程;工艺性;绘画性一、漆画艺术的历程(一)漆画的历史中国是产漆最多,也是用漆最多的国家。
中国早在浙江河姆渡时期,就有朱漆碗,至今已经有7000年的历史。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彩漆漆画至今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
汉代和明清等都又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后来民国,漆画发展慢慢的走了下坡路,直到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离开。
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时候,国际上漆艺运动启蒙推动了中国现代漆画。
此后中国的60-70年代里都是漆画的继承发展阶段。
1984年,漆画正式列为独立画种摆出,从此漆画是画了,同时也真正走进中国的画坛。
(二)漆画的新发展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中给世界的经济文化带来了各种交流与碰撞,漆画在近现代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下不断创新,加之中国艺人的不断努力使漆画变为了一种独特艺术,同时形成了漆画的独特入画材料和绘画技巧,也是漆画与其他画种的最大区别。
近些年漆画的独特性渐渐被大家所接受,给漆画的发展创作带来了良好的环境。
二、漆画制作绘画性表现(一)漆画的绘画方式漆画是新的画种,改变了人们对漆的看法,它在绘画方面有着新的理解和诠释。
漆画是独立画种,它有着独立的绘画方法与表达方式,相较其他绘画相较创作材料和技法都与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画面效果和风格。
“漆画”浅析

“漆画”浅析作者:王俊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10期中国是最早使用漆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漆画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漆艺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
漆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由涂料渐渐转变成为颜料,漆器从实用品走向装饰品,最后步入艺术品。
逐渐漆脱离了它的载体,从漆器中跃然于纸上,由此造就了漆画艺术。
这种画科是集材质、技术、工艺为一体的艺术创造形式,在各种材料及独特技法的运用中,产生朦胧、神秘的美感。
漆画曾作为文化交流赴苏联、日本、韩国、越南等地进行展览,受到广泛赞誉,使各国开始模仿我国绘制漆画。
由此中国传统的漆艺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绘画的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漆画在漆艺的基础上得到空前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的一个新画种。
漆画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性,精美的图案、幻化的色彩、怪异的肌理、含蓄神秘的效果,使之产生了无限的视觉震撼。
而漆画的制作却要经过多种繁杂的工艺技法,就像其本身从漫长、曲折的远古漆艺历史中走出。
一、漆画绘制的工序1.制板选用胶层板,刷漆,刮漆泥做底漆,打磨平整,一般底漆为黑色。
2.拷贝拷贝图案,也可用白色特殊铅笔在板上直接起稿。
3.材料镶嵌贝壳、蛋壳、色漆粉、金、银、铜、箔等,镶嵌的媒介材料可使用漆液,亦可使用白胶,粘贴成型。
待干燥后用刻刀切去多余部分,处理后保留完整的形象。
4.填漆按形象的主次,使用笔等工具进行色漆的填充,并采用不同表现手法描绘。
色漆未干时可根据需要撒贴蛋壳粉、金属粉、贝壳粉、色漆粉等材料。
5.罩漆根据画面要求,使用透明漆或透明色漆,在画面上罩染或局部渲染、描绘。
6.研磨研磨是漆画创作过程中重要的表现手法。
研磨后画面的形象和肌理若隐若现、或明或暗,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7.抛光使用花生油、茶油、菜油等植物油,用脱脂棉摩擦漆画,再采集推光细瓦灰均匀擦拭漆面,后用脱脂棉把泥灰擦净,画面即可光亮,有条件的可再次罩漆、抛光,阴干24小时后,效果更佳。
浅谈关于漆画的一些感悟和看法

浅谈关于漆画的一些感悟和看法在没有上过陈老师这个课的时候,我对于漆画的看法是非常浅薄的,就读于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对于漆画并不算了解,但是也在各种展览中有看过一些漆画,在之前的一些漆画展中每次观赏总会产生许多搞笑的思考和问题,漆画是用油漆画出来的吗?相信在没有接触过漆画艺术之前很多人肯定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上了这个课程之后才发现漆画远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逐渐了解到许多关于漆画的知识,我发现漆液、矿物颜料、漆板这些材料是漆画独特之根本。
漆画材料涵盖之广,是其他绘画艺术种类难以比拟的。
大自然造物力量之神奇给我们的视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视觉美感。
不同材质的属性决定了其展现的美的艺术价值,艺术家在漆画的创作中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加工、创新代表了个体的艺术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尤其是对材料选择和加工的主观性、偶然性更增加了漆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
当然艺术家的创作观念是统领整个艺术创作的根本。
总之漆画材质的属性美与材质的独特性是漆画艺术的一大特点。
漆艺是中国农耕社会舒缓心态下产生的静观艺术,一代代工匠,凭着经验积累和自身悟性,一点点地学到手艺,再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历代工匠在学、创、传的过程中,既体验一个造物的流程,又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同时在其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心灵。
因此,一件好的漆艺作品往往有近乎诗的意境,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能带给使用者人性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
一件代代相传的漆艺有时会铭记着家族的兴衰变迁,甚至能勾起人们的历史沧桑感慨。
这些是跟我们之前所知道的是完全不同的,懂得欣赏一幅好的漆画作品,感受漆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你会发现漆画真的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艺术,它其中每一道线条、每一块漆、每一份色彩就好像活生生的脉动和血液在时空中流淌,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生命和宇宙的天窗,里面充满了丰富的情绪、情感、故事、神秘和冥想。
一幅幅漆画扩展了灵魂的空间,近在眼前又那么遥不可及,骨肉丰满却又难以捕捉。
简谈杨柳青木版年画

体现 丰 富华 丽 的美 。如 此廉 价 的物 品运 用 到 漆 画 当 中毫 不 逊 色 漆 画 以 天 然 大漆 为 主 要材 料 的绘 画 形 式 , 除漆 之 外 ,还 有 与其 他 材 料 。 金 、银 、 铅 、 锡 以及 蛋 壳 、 贝 壳 、石 片 、 木 片 等 。 它 既 是 艺 黑漆 固然 很 美 ,却 不 免 沉 闷单 调 。历 代 的漆 艺 匠师 们 ,创 术 品 , 又 是 实 用 装 饰 品 , 成 为 壁 饰 、屏 风 和 壁 画 等 的表 现 形 造 性 的把 螺 钿 、玉 石 、 兽 骨 等镶 嵌 于漆 面 之 上 。它 们 华 美 的材
式 。漆 画越 来 越 走 进 人 们 日常 生 活 中 了, 它 增添 了 艺术 感 。 质 与 黑漆 相 得 益 彰 。金 、 银 、 铝 也 是漆 画 的重 要 材 料 。有 时 单
用 蛋 壳 的 裂 纹 表 现 光 的 美 感 , 用 金 银 的 反光 表 现 画面 的辉 独 使 用 , 有 时 和 漆 、 色 在 一 起 , 出 现 各 种 金 光 银 辉 的 美 丽 色 煌 , 用 大 漆独 有 的漆 黑 之 美 表 现 它 的 深 沉 与 高 贵 , 它就 是 一 漆 彩 。有 时 以 “ 贴 ” 的方 法 ,像 马 赛 克 一样 。他 们 都 以金 银 的本 画 。 漆 画 的主 要 材 料 大 漆 ,它 晶 莹 而 深 沉 , 它 宽 阔 的 胸襟 既不 来面 目出现 , 以制 造 金 壁 辉 辉 煌 的 效 果 。有 时和 其 他 颜 料 调 在 嫌 弃 廉 价 的蛋 壳 、 贝 壳 。 又 可 包 容 高 贵 的 玉 石 金 银 , 它 不 但 起 , 出现 含 有 多 种 含 有 金 属 光 泽 的彩 漆 。其 华 贵 、典 雅 、柔 没 有 被 埋 没 反 而 映 衬 得 更 加 动 人 。 一 个 长 于 黑 白 的版 画 家 曾 和 、 含 蓄 的风 采 ,赢 来 的是 材 料 本 身 的 美 感 , 这种 厚重 的分 量 说 : 世 上 最 美 的 黑 是 漆 黑 。 的 确 ,漆 黑 是 世 界 上 最 黑 最 美 的 感 , 除 了 由于 大 漆 的 浑 厚 性 能 之 外 ,还 应 该 归 功 于 金 光 银 辉
“漆彩流芳”——浅谈漆艺术的创作与感悟

天工|2021年第4期漆是绘画艺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是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精髓。
中华民族使用漆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原始的漆器工艺,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韩非子·十过篇》中就曾记载:“尧禅天,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染(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奢,国之不服者十三。
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摘 要]随着陶瓷的发展,这一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艺术形式。
特别是在机器生产时代,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漆艺在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由于其材料的局限性、工艺的复杂性、生产的长期性、生产环境的恶劣等原因,更加难以传承。
而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期,坚持发展漆艺,继承传统,遵循传统漆艺的生产过程,肩负漆艺传承创新的历史责任就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漆器;艺术;传承[中图分类号]J527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4-0090-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吴思冬.“漆彩流芳”:浅谈漆艺术的创作与感悟[J].天工,2021(4):90-91.吴思冬 闽江学院作者简介:吴思冬(1976—),男,福建福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漆艺。
《尘封》 吴思冬 /作“漆彩流芳”—浅谈漆艺术的创作与感悟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由此可见,漆器在古代就已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战国至秦汉的五百多年间更是出现了漆文化高潮。
制作漆器的原材料十分昂贵,且工艺复杂、工期漫长。
正因如此,漆器才有了精美的外观以及被王公贵族追捧的地位。
修漆工艺沿袭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
漆器在国际上并没有响当当的名头,也没有人们口耳相传的声誉,但是如果说瓷器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温润大气,玉器代表着中国人气质的典雅高贵,那么漆器应该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华文化里最为看重的低调涵养和超然洒脱的品质。
现代人对于奢侈品的认知在于其从选材到加工制作无不体现着高贵的品质和奢华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漆画之美论文关键词:漆的个性工艺性绘画的共性论文摘要: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1. 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性,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
2. 以炫耀技法为主,堆砌,使漆画的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本文从几个角度论述了只有将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
它属现代漆艺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
漆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还要从越南磨漆画说起。
早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学院的师生们开始尝试把漆艺技法与绘画相结合。
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现了一批反映独立解放运动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从此越南磨漆画走进了现代绘画领域。
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使中国艺术家们从中受到了启示。
他们学习传统漆艺技法,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
当前,世界各国的漆艺家都在研究漆的现代性,探讨漆的可能性。
中国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也同样面临着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1. 否定漆画的传统性、工艺性而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
2. 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的个性是指漆画的工艺性,绘画的共性是指漆画的绘画性。
一、工艺性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
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说过: “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技法去搞艺术创作。
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特征漆树生活在繁茂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
在劳作中,远古的祖先们发现,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树液——漆,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从此揭开了中国漆艺史的序幕。
日本发现的绳文时期的漆木梳大约在六千年前,比中国晚一千年左右,这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2. 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的感受天然漆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
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种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
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润。
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触觉上均给人以很舒适的感觉。
而人生理上的愉悦往往会转换成心理上的美感。
天然漆本色为棕红色,它给人以温暖、亲切、质朴之感。
黑漆代表了漆最为本质的特征,漆黑是黑的极致。
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 “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
朱红漆极具华彩而又沉稳,且经久不变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安康。
3. 漆的人工美中国传统漆艺技法渊源流长,仅明代黄大成所著《髹饰录》就记载上百种漆艺技法。
概括地讲,漆画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漆的粘性可以粘贴天然美材漆呈现棕褐色,即使调成色漆它也不会很鲜亮。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用蛋壳来代替漆画中的白色。
白色蛋壳在黑漆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洁白可爱。
螺钿。
在光线的照耀下能发出有如宝石般的五彩光,它可以弥补漆画中色彩的不足。
镶嵌金银片。
将打磨推光的金银片镶嵌在漆板上,它会在画面里显得十分夺目。
除了以上材料之外,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镶嵌其它材料。
日本著名漆艺家高桥节郎就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昆虫标本镶嵌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
(2)利用漆的半透明性产生一种朦胧美漆是一种半透明状的液体,通常用它来罩金属粉,可使画面中的色彩既有变化又协调统一,从而产生一种朦胧之美。
(3) 莳绘这种技法源于唐代,后传入日本,主要是在漆胎上施以金属粉或色漆粉,然后打磨推光。
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显得金碧辉煌。
(4)沈金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的漆器上就出现过这种技法,1315年传入日本。
打磨推光后的漆板乌黑铮亮,本身就是一件绝好的艺术品。
在漆板上用刀刻针划,再戗金银或色漆,金银的光泽与漆的光泽相互对应更显得富丽堂皇。
也可加入一些天然美材以丰富画面的色彩,呈现出铁线银钩、单纯明快的画面。
二、绘画性漆画具有双重属性,即纯艺术性和工艺性。
对于漆画而言,其艺术性的创造是首要的。
1. 漆画是通过漆这一媒材来表现的绘画艺术美国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 “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把我们的感受扩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识,那么媒介的这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
”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材而进行的绘画艺术。
乔十光先生的漆画《水乡》以漆为黏粘合剂,用蛋壳镶嵌表现出了中国江南的白色房子,漆黑的屋顶,银灰色的水天,使画面呈现出一个黑白灰的世界,诗一般的意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乔先生将漆的材料美、人工美,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发挥出来。
2.漆画具有一切纯绘画的共性人类美感意识是在满足生存需求的手工中萌生的。
纯艺术绘画这一概念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才被确定的。
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曾说过: “假如你对某种事物有过强烈的体验,而且想和他人分享这一体验,就已开始了艺术的创作(表现和宣泄)。
……一种艺术的感受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大的愉快,可以创造出一种近乎宗教感受的情感。
”现代人对纯艺术共性的要求是它既要有个性的精神意蕴,又要有视觉形式美感,是作者对生活体验的再现,其目的是升华人类的精神。
中国的漆画是精神创造的产物,所以它也必然具有一切纯艺术的共性以及作用和目的。
乔十光先生的漆画《信徒》描绘了三个虔诚信教的藏女。
黑漆的神秘感与宗教的神秘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出了信徒虔诚的心态,捉住了漆本身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其与人的心灵的联系。
他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和的精神内涵,创造了比它们自身更深刻的精神和意境。
3. 从绘画角度来说,漆画有着与自身相适应的表现范围(1)构图漆画的构图由于受到漆与工艺的限制,一般来讲比较适合表现二维空间的平面构图,构图的平面性有利于漆画色彩造型的平面处理。
此外,漆画的构图也比较讲究画面的视觉和上的对比和均衡。
例如疏与密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以及多样性的均衡与统一;形象处理富有次序感、节奏感。
“计黑当白”在漆画中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传统中国画处理空间的观念在漆画中的运用。
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的漆画《拉网》是郑力为先生的作品,他选用了平面无透视构图,将主观想象与客观实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面积不等的黑与红的对比给人以心理的平衡,画面中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渔女拉网规律化的节奏美,都突出了漆画的构图特点。
(2) 造型主要是以与构图相适应的平面装饰造型为主,以渲染和平涂相结合来表现结构。
它更适合东方的平面化无透视的、富于主观想象的造型方法。
从生活的原形中提炼,再运用主观想象的进行艺术再现。
要求结构清晰明确,同时也要注意实形与虚形的关系。
(3) 色彩经过加工后用来调制色漆的透明漆不可能调出很鲜亮的色漆,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表现很微妙的色彩变化。
漆画的色彩特点是以平涂为主,追求色彩单纯明快的艺术效果。
代表中国古代漆艺最高成就的汉代漆器,红与黑是它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符号。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运用红黑两色创造出了灿烂的漆。
黑漆是世界上最美的黑,而且它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除了黑漆很容易与各种色彩形成协调关系外,也可与金银相配。
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浑然一体,素白的蛋壳与黑漆的对比既醒目明快而又素雅,具有七彩宝石光的螺钿在黑漆的衬托下更加绚丽多彩。
总之,漆可以赋予一切天然美材以丰富的色彩,使漆画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美。
4 . 意境之美是漆画的灵魂地反映外界景物或直露无遗地宣泄内心情感都不能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将虚实统一,情景交融,使的主客体融为一体,才能产生美的艺术、美的意境。
家们把它视为评判艺术作品成败的尺度。
笔者认为美的意境应该是一切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灵魂。
漆画的意境是通过漆的材料美、工艺美以及美的艺术形式构图、色彩、造型等诸多因素来体现的。
三、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关系一幅好的漆画应该是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完美结合。
只强调工艺性不讲究艺术性的是工匠。
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对手工艺人(工匠)与手工艺术家的评判是这样说的: “手工艺人常常把自己分为两类,一部分人只是为了设法谋生,而制作别人喜欢的工艺品。
另一部分是手工艺术家,他们怀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制作出有艺术特色的工艺品,这第二部分人倾向于在设计创新和媒介用法方面做开路先锋。
”就此我们推论:工匠是为别人而制作,他们往往是保守的;而艺术家是为自己而创作,他们勇于创新,是开路先锋。
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地生产和模仿那些审美趣味不高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往往为了掩饰其艺术水平的不足,而过分地在工艺上下“功夫”,以炫耀技艺为主。
笔者认为,漆画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绘画,它的材料美和工艺美是蕴藏于绘画性之中的,其艺术性的追求是首要的。
因为人们在欣赏它的精神意义时,往往超越了工艺的本身。
意境是一切艺术也是漆画的灵魂。
所以过分强调工艺不讲究艺术性,不加强对漆艺精神内涵的开发,中国的漆画就不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无法与国际接轨。
引用杜安的一句话: “单纯的手工技法是不能成为艺术的。
”过分追求“绘画性”而忽视了其工艺性,会使漆画失去其独特魅力而渐渐走向消亡。
当今工艺已争得了与纯绘画同等的地位,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被公认。
乔十光先生说过:“漆画作为一个画种必然要有材料的限定,必然要有自身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否则画种的地位就很难巩固。
”“离开了材料、离开了技法而空谈艺术奢论精神,艺术精神都往往会落空。
”在我国漆画界同样也存在着另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否定工艺、否定传统,追求所谓的“绘画性”。
例如用漆来模仿油画、水墨画、版画等。
由于漆材料与油画材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所以只能用廉价的化学漆聚安酯等材料来代替。
结果使其既不像漆画也不像油画,不伦不类,完全丧失了漆的朴实淳厚的美感和特色。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赖以生存的优势,没有特色的艺术就不是精彩和成功的艺术。
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漆的语言优势,突出它的材料美、人工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一个画种一旦失去了其特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使漆画这一新兴的画种得而复失或逐渐走向消亡。
只有将工艺性和绘画性完美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漆工艺与绘画结合的产物。
它的特点决定了漆画家要具有漆工艺和绘画两个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