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1

合集下载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A、5000名学生B、5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3.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状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2500B、2250C、 2100D、22005.某商场2007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工龄C、职业D、工资7.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组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组距B、全距C、组中值D、组距和全距8.下述各项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B、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C、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9.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A、230B、260C、185D、2151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1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5.u型分布的特征是()A、两头大,中间小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1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7.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18.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A、标志B、统计数据C、指标D、文字19.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A、按数量标志分组B、平行分组C、交叉分组D、复杂分组20.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A、两头小,中间大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21.统计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2.某地区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A、5个/千人B、0.5个/千人C、200个/千人D、0.2个/千人23.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4.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5.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26.调查时间是指()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2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28.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29.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0.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31. 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2. 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3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A、9.3 B、9 C、6 D、103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商品库存量D、职工人数36.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联系性原则是指()A、综合考虑管理上的要求和研究目的B、从整体上全面考虑各指标之间的联系C、综合考虑总体内部与外部的联系D、从认识对象本身考虑各运动过程的联系37.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分别是()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二、多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⒈大量观察法⒉统计指标⒊标志表现⒋离散变量⒌统计机构二.填空题(0.5×40=20分)⒈统计具有、和等职能。

其中是其基本职能。

⒉统计一词包括、和三种涵义;其中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⒊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可概括为、、等。

其中基本特征。

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和等阶段。

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和。

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和。

⒍统计总体是由的许多个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它具有、、等特征。

⒎统计标志值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和。

⒏变量按期取其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⒐统计机构是从事、、、、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三种。

⒑.《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年制定,于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年制定,于年修改。

三.单项选择题(1×8=8分)⒈数理学派的代表人是()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⒉在统计学发展过程中,被称为统计学创始人的是()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⒊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在要求总体个单位在某方面具有()①综合性②同质性③变异性④大量性⒋在调查某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时,总体是()①该市全部农民工②该市每个农民工家庭③该市全部农民工家庭④该市农民工家庭户数⒌在调查某校0605班48名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情况时,总体单位是()①该班48名学生②该班每一名学生③该班4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④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⒍某公司员工王海燕的月工资额为2580元,则“工资”是()①标志②品质标志③数量标志④数量指标⒎在进行工业普查时,若以一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那么所有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数量指标⑤质量标志⒏随机抽样某公司六名员工进行调查,获取其月工资额的数据分别为1730、2750、2280、2186、1190、1550元。

这些数字是()①标志②指标③变量④变量值或标志值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质量指标不一定可量②标志必须可量③指标必须可量,标志不一定可量④指标不一定可量,标志必须可量⒑一个统计总体()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指标④可以有多个标志⒒我国的企事业组织()①必须设立统计机构②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立统计人员③是否设立统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④是否设立统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规定⒓()所搜集的统计信息是我国统计信息的重要源头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③企事业统计组织④个人四.多项选择题(2×5=10分)⒈以全国所有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某所高校的“学生人数”是()①数量标志②数量指标③变量④变量值⒉指标的主要特点是()①可量性②综合性③客观性④具体性⒊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①大量性②数量性③同质性④差异性⑤客观性⒋以某校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下列统计数据中()等是统计指标①男生所占比重为54﹪②女生人数为1250人③某学生的身高为1.78米④学生的平均数身高为1.66米⒌连续变量的数值()①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只之间可取无限数值②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③以整数断开的④可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⑤只能用计数方法取得⒍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①工业增加值②从业人数③进出口贸易总额④新增开发区面积⒎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①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数量指标⑤变量⑥连续变量⒏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人口性别②工资级别③考试分数④商品使用寿命⑤固定资产用途⑥企业所有制⒐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是相对的,若研究目的不同,则()①总体有可能变成总体单位②总体不可能变成总体单位③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成总体④总体单位不可能变成总体⑤总体于总体单位可以同时发生相互转化⒑研究某市的工业生产情况,则()①总体是该市的全部工业企业②总体单位是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③该市个工业企业的“工业企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④该市“工业增加50亿元,劳动生产率10000元/人”是统计指标⒒在社会经济统计实践中,总体单位可以是()①自然人②企事业单位③学生④机器设备⒓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有()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③企事业组织统计就够④民间统计机构五..判断题(1×10⑤⑥=10分)⒈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完全相同()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我国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⒊统计是从整体上研究失误的数量表现,不考虑个别事务的特征()⒋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⒌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开始,也是统计人士活动的起点和基础()⒍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⒎统计工作过程有前后之分,但在实践中是不能交叉进行的()⒏统计指标的作用是用具体数量来反映总体现象存在的客观事实()⒐用文字表述的指标是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是数量指标()⒑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都是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但两者在综合性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别()⒒强化统计法治就是为了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⒓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是指国家各部门、各类型的统计机构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或协调下所共同组成的统计机构的统一体()⒔统计学不是研究现象的纯数量关系,而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⒕变量时指标值和数量标志值的统称()⒖数量标志和即为指标()六.简答题(10分)⒈统计为什么要从总体上研究现象的综合数量特征?(分)⒉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分)⒊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分)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何要发挥同级监督职能的作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大量观察法就是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单位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消除个体单位的偶然性差异,使现象的数量表现显示出必然状态和本质特来。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3.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统计学基础第一讲 统计和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权威版本

统计学基础第一讲 统计和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权威版本
和应用,即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 数据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4
课程简介:推荐书目*
• 贾俊平,2012,统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吴喜之,2013,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人大社 • McClave, James et al, 2010, 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建议从教材每章“思考与练习”中随机选取2-3个题目练习)
• 通过实际操作熟悉Excel和/或SPSS统计软件 • 注意观察身边事例(报刊、网络)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9
内容
• 简介 • 概念 • 数据 • 软件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统计学基础
第一讲:统计和统计数据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甄峰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2015年3月
1
学习目标
• 什么是统计 •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关系 • 数据的分类 • 统计指标及其要素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so on
15
基本概念:统计学-应用举例1
• 对失业农民工数量的调查:农业部2009年2月完成的一次 抽样调查显示,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约占总数的38.5%。其 中,60.4%的农民工是正常春节回家探亲,他们在城市的 工作仍保留,节后会回去正常上班。剩余39.6%的农民工 则属于失去工作或还没找到工作而提前返乡。据此测算, 失业返乡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量的15.3%,即约2000万人。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1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1

任务二 统计学研究对象和作用
本节的重点: 统计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的作用
本节的难点: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27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
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就是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来表 明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 效益等,揭示现象发展的本质规律。
概率论 (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
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反映客观 现象的数

样本数据
描述统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
总体数据 理、显示和分析等)
推断统计
(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 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
行估计和检验等)
总体内在的 数量规律性
统计学探索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
理论统计
▪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 ▪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23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是统计学的研究工具,统计研究要
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研究理论统计学 的人需要较深的数学功底,使用统计方 法的人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统计学 与数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24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一方面,统计学的产生先于数理统计学,从一
12
历史上各国对统计学的译法
法国: Statistique
意大利: Statistica
英国:
Statistics
日本:
政表、政算、国势、形势等
中国: ,,,,,,,,,,统计(钮永建、林卓南于1903译)
13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 .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 .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普查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变异指标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小于100%B .大于100%C .等于100%D .小于或大于100%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中位数B .众数C .算术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A .x y 246000ˆ+=B .x y 24.06ˆ+=C .x y 624000ˆ+=D .x y 600024ˆ+=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9.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7% B.107.4% C.97.1% D.110%10.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但是只有()。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1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1

直 图 方
30 25 20 15 10 5 0 120% 100% 80% 60% 40% 20% 0%
频 率 累 % 积
频率
5.55 7.05 8.55 10.05 11.55 13.05 14.55 16.05 17.55 其 他
蔗 含 % 糖 量
第三节 统计特征数
反映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或分散程度的一些特 征数字,统称为统计特征数。 平均数,方差。 征数字,统称为统计特征数。如,平均数,方差 。 平均数: 一、集中性趋势的度量--平均数: 集中性趋势的度量 平均数 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 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 , 反映资料的一般水 平及中心位置, 平及中心位置,并可作为资料的代表跟其它资料 比较。 比较。
(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由很多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由很多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 分析测试中: 分析测试中: 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性、仪器、环境、 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性 、仪器、 环境、操作等各个 方面的偶然变化。 方面的偶然变化。 生物试验中: 生物试验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 供试材料的不均一性如种子质量、 供试材料的不均一性如种子质量、秧苗素质不可能完 全一致; 全一致; 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也可能随时 光照、温度、 随地发生的变化; 随地发生的变化; 农时操作的不一致性; 农时操作的不一致性; 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 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
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1.8 14.1 12.8 14.6 14.9 10.1 11.6 11.0 15.1 13.4 1 13.1 11.9 15.3 10.4 15.0 12.4 12.2 13.0 14.9 10.6 2 9.2 16.7 12.6 13.4 12.1 10.8 7.5 9.2 12.6 6.5 3 8.7 7.4 16.1 14.6 12.6 11.3 13.4 7.0 14.1 11.0 4 12.9 10.0 17.2 10.5 13.0 6.3 14.7 13.2 11.4 11.9 5 13.7 4.4 13.5 8.6 14.1 15.7 14.2 9.0 9.4 11.8 6 9.6 13.2 11.9 15.2 14.4 14.3 14.0 14.0 12.4 12.6 7 13.7 13.8 16.7 11.1 13.1 15.0 15.1 13.2 15.0 9.5 8 8.5 9.1 9.6 14.5 13.3 12.5 6.5 15.0 9.4 12.2 9 15.7 11.9 15.1 12.1 15.0 11.8 8.7 13.8 12.9 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①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②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③同质(homogeneity):根据研究目的给研究单位确定的相同性质。

(同类个体具有共性)
④变异(variation):同质研究单位中变量值间的差异。

(同类个体间的差异)
⑤参数(parameter):统计学中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如总体均数、
总体标准差、总体率。

⑥统计量(statistic):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如样本均数、样本标
准差、样本率。

⑦误差:是指观测值与真实值、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
➢系统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
➢抽样误差
⑧概率P:是度量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具有预测性。

取值(0 ≤ P ≤ 1 )
➢必然事件的概率P= 1,
➢随机事件:0<P<1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0
⑨小概率事件:概率P≤0.05 或P≤0.01的随机事件,表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在一次
抽样中,可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统计推断的基础
⑩变量: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特征
⑪资料:变量的观察值
资料的类型
➢定量资料离散型连续型
➢定性资料无序分类(二项分类,多项分类)有序分类
定量→有序分类→无序分类(单向)✳血压数值→几级血压→血压正常与否
⑫频率:某现象发生的频度(频繁程度)或强度,具有回顾性(已发生)
⑬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设计(关键一步)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分析资料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是用统计图(表)、统计指标来描述资料的分布规律及其数量特征。

统计推断: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样本) ,然后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即统计推断。

⑭统计推断
➢参数估计:指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相应的指标
➢假设检验:指由样本之间的差异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异
几个重要的统计指标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应用场合 算术均数
方差、标准差 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 几何均数
几何标准差 等比资料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 四分位数间距 适用于任何分布资料,特别是偏态分布、分布不
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
变异系数
适用于均数相差太大或度量衡单位不同的资料 ① 算术均数x ̅
➢ 直接法:x ̅=∑x
n i=1n
➢ 频数表法:x ̅=Σfx 0
n
x 0为各组段组中值 f 为各组段的频数 离均差:Σ(x −x ̅)=0 各变量值与均数的 各变量值与均数的离均差之和等于零: ② 几何均数
➢ 直接法:G =l g−1Σlgx n
➢ 频数表法:G =lg −1(Σf lg x
n ) x 为单个对数值或组中值
③ 中位数M
➢ 直接法:n 为奇数:M =X (n+12) ;n 为偶数:M =(X (n 2)+X (n 2+1))∕2
➢ 频数表法:M =L m +ⅈ
f m (n ×50%−Σf L )
Lm 为刚好大于50%的组的下限,Σf L 为中位数组以前的累积频数 i 为组距 fm 为中位数组频数
④ 极差R :R =X max −X mⅈn
⑤ 四分位间距Q :Q =Q u −Q L =Q 75−Q 25
⑥ 方差:σ2=Σ(x−u )2
N (总体) s 2=Σ(x−x ̅)z
n−1(样本)
⑦ 标准差:s =√s 2
⑧ 变异系数CV: s x ̅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