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专项检查记录表(含检查标准细则)
职业健康检查评分表

1.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扣5分;
2.制度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扣3分;
3.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危害因素,未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扣5分;(查公司营业执照、申报回执复印件,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岗位分布和申报台账)
5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4
保证项目
职业病防治宣传
教育培训
1.未建立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扣5分;
2.制度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扣3分;
3.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作业岗位、健康危害、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接触限值,扣2-5分;(查施工现场大门入口职业病防治公告栏)
4.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扣2-5分;(查公告栏、警示标识设置图片(现场拍照后打印盖章),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一览表,查对应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3.劳动者超过100人,无专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扣3分;劳动者不超过100人,无兼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扣3分;(查任命文件)
4.未将分包方纳入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扣5分;(查管理机构图和分包合同)
20
《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2
职业病危害
警示与告知
1.未建立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扣5分;
4.职业病防护用品质量、规格、标准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扣2-5分;(查合格证、说明书、检验报告等)
10
《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7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
1.未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扣5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检查记录表

3、施工现场机械遵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4、对电力操作人员实施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率100%
5、漏电保护器必须灵敏有效
6、所有操作人员均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7、作业前均对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合格安全使用
备注:2014年9月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
2、在设备进场前检修、保养设备,机械完好率达到100%
3、电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4、已针对此工程项目操作人员、指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培训率达到100%
备注:2014年9月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检查记录表
NO:
检查内容或标准要求:
1、根据项目工程项目需要,编制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临时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检查结果:
1、电工定期检查公司线路。公司办公室已在部分电源开关处张贴“节约用电”标志
2、保洁拖完地面后放置“小心路滑”标记
3、办公室委派专人对食堂卫生进行监督
4、办公室安检办中安全管理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均合格并张贴合格标志
5、公司在各关键部位都放置了消防器材
6、公司在办公区张贴“禁止吸烟标志”
2014月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检查记录表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普及火灾爆炸和应急知识进行危险品动火管理教育增强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严格用火制度作业前办理所需手续作业时设专人监护严禁违章操作加强人员劳动纪律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检查记录表
2、用电线路的架设必须执行三相五线制标准
3、施工现场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记录表(新)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不合格项分析结果,制 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 培训、完善制度等。
改进效果验证
实施改进措施后,对改进效 果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 有效解决。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与实施
持续改进目标设定
根据公司战略和实际情况,设定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持续改进目标。
改进计划实施与监控
按照改进计划逐步推进,并对实施过 程进行监控,确保计划顺利执行。
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 落实;
检查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的配 备和完好情况;
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 ,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了解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 和演练情况。
03
检查流程与步骤
制定检查计划
明确检查目标
01
确定本次检查的重点和范围,如特定区域、设备或工作流程。
制定检查表
02
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检查表,列出需要检查的项目、标准和要
报告标题
简明扼要地概括本次检查的主题或内容。
引言
简要介绍本次检查的目的、范围和时间等。
检查情况概述
对本次检查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包括检查的项 目、标准和结果等。
问题分析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 因和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 建议。
总结
对本次检查进行总结,强调检查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 出后续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求。
安排检查人员和时间
03
指定负责检查的人员,并确定检查的时间和周期。
现场检查与记录
实地查看
检查人员按照检查表逐项进行实地查看,记录实际情 况。
询问相关人员
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了解设备运行、安全操作等情 况。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表(现场通用部分)

107 地面是否无油或其它液体等易滑物
108 是否存在其它隐患 109 压力容器本体及其附件是否无损伤
检查日期: 备注
被检单位:
项目
检查内 容
序号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表(现场通用部分)
检查部门:
检查人员:
检查标准
结果 是否
110
安全附件(压力表、水位表、安全阀、温度计)是 否符合要求,灵敏可靠。
111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表(现场通用部分)
被检单位:
项目
检查内 容
检查部门:
检查人员:
序号
检查标准
1
劳保穿戴是否齐全(如进入车间不戴安全帽、敞怀 、光膀子等)。
2
是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不系带、趿拉着 劳保鞋等)。
3 进入生产区域是否将长发、长辫未置于帽内。
4 进入工作场地是否按规定不穿高跟鞋。
5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等是否戴绝缘手套。
特殊环境(潮湿、粉尘、腐蚀性、易燃易爆)的照 86 明(密封、防爆式)是否使用安全电压;选用合适
的漏电保安器。
87 是否存在其它隐患
88 “安全六有”是否齐全有效
检查日期: 备注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表(现场通用部分)
被检单位:
项目
检查内 容
序号
检查部门:
检查人员: 检查标准
结果 是否
89 各种输送管道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备
131
绳卡压板是否在钢丝绳长头一边,绳卡间距是否小 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132
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是否不小于钢丝直径的15 倍,是否不小于30mm.
133 钢丝绳是否没有打结或扭曲和断丝现象
焊接环形链是否有裂纹、链条发生塑性变形,伸长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核查记录表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核查记录表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记录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核查情况,以确保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查项目
以下是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核查项目列表:
3. 核查记录
3.1 项目1: 职业病检查
- 核查日期: 2021年7月1日
- 核查结果: 符合要求
- 核查人员: 张医生
3.2 项目2: 工作环境评估
- 核查日期: 2021年7月2日
- 核查结果: 符合要求
- 核查人员: 李工程师
3.3 项目3: 职业健康咨询
- 核查日期: 2021年7月3日
- 核查结果: 未实施
- 核查人员: 王健康顾问
3.4 项目4: 健康监测
- 核查日期: 2021年7月4日
- 核查结果: 不符合要求
- 核查人员: 赵监测师
4. 结论
根据上述核查记录,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如下:
- 项目1和项目2符合要求,工作环境和职业病检查完成得较好。
- 项目3未实施,建议尽快安排职业健康咨询。
- 项目4不符合要求,需要改进健康监测工作。
5. 建议
针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4,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重新评估健康监测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符合要求。
- 提供培训和指导,使监测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 定期进行质量核查,持续改进健康监测工作的质量。
以上是本次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核查记录表的内容。
请妥善保存并进行必要的整改和改进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内部审核检查表

4、查阅所涉及到的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和记录?
4.4.7
应急准备和 响 应
1.有那些应急预案,是否建立应急小组?
2.识别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是否遗漏?应急预案中是否明确应急期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应急措施,与外部机构联络?
3.应急设施有那些,是否进行登记?是否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4.文件标识、改版情况及文件换版更改情况如何?
5、是否有作废文件?(结合现场检查)
6.检查文件的控制情况
职业健康安全内部审核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
审核时间
审核员
标准条款
审 核 内 容
审 核 记 录
评 估
( 通过√
不符合 ×
观察项目–)
4.4.6运行控制
1.部门识别了那些需要控制的运行和活动?
2、运行和活动中涉及的危害因素是如何控制的?检查控制是否有效
4.应急预案是否培训?可行时,是否通过定期演练定期测试?
5、事故或事件发生后是否对预案进行评审?是否进行沟通
6.是否曾发生过紧急情况和事件?
4.5.1
绩效监视和 测 量
1.部门主要对那些方面进行监视和测量?
2.部门日常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哪些?查检查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内部审核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
审核时间
审核员
( 通过√
不符合 ×
观察项目–)
4.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 求
1、法规收集的渠道有那些,是否能满足要求?
2、是否建立法规清单?法规收集是否充分?
3、法规在及时更新上是如何规定的?
4、与部门以及相关方有关的法规是如何确定的?
5、采取何种方式将有关的法规及其他要求传递给员工和相关方?
职业健康监测规定评估方法与记录表格

职业健康监测规定评估方法与记录表格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职业活动的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测的管理。
一、评估方法1. 自评:单位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对自身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进行自我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现场评审:各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进行现场评审,检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开展职业健康监测,监测结果是否真实、准确。
3. 专家评审:各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聘请专家,对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记录表格1. 职业健康监测计划表:单位应制定职业健康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等内容。
2. 职业健康监测记录表:单位应按照监测计划,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进行监测,并填写监测记录表。
3. 职业健康监测报告:单位应定期对职业健康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4. 职业健康监测整改记录:单位应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
5. 职业健康监测评估表:各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现场评审和专家评审的结果,对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并填写评估表。
以上记录表格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测情况,以备查验。
三、评估结果处理1. 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 对现场评审和专家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各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单位立即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 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各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查处。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实际规定为准。
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职业健康检查表

13
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是否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4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是否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9
第二十四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1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是否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9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保
相应的制度,明确维修的响应时间 岗位点检表 、责任人、维护周期等。
2 是否根据频次要求点检,记录准确、完整 3 出现异常的记录,是否提供完整的改善记录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符合 要求
维保计划
1 是否有具体维保要求的清单 2 各项维保要求是否有对应的维保频次
○
○ 生产车间
当年度或 上年度
下发调离通知后,一定时间内完成
4.8调离随 调离人员随访工作,了解这些员工
访
的新岗位是否涉及不应接触的职业 车间反馈的员工转岗记录
车间反馈的转岗记录中是否有车间经理的签字
●
● 生产车间
当年度或 员工:至少1份/生产车间 上年度 相关方:至少1人/生产车间
符合 要求
病危害因素
现场确认当年体检不合格人 员新岗位信息
单
细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车间
符合 要求
4 职业健
4.6职业健 康检查档 案
每年均应完成职业健康检查归档工 作(包括电子版档案和纸质版档 职业健康检查个人档案 案)
1 当年的体检报告是否已归入个人档案; 2 是否一人一档; 3 每份职业性体检报告结论是否清晰; 4 是否有医院盖章、参检员工签字项。
车间
符合 要求
1 必要基础信息:工号、姓名、进厂时间、接害岗位上岗
体检时间、接害因素名称、历年在岗体检时间、离岗体检
时间、离岗时间、离职时间、既往不合格信息等。
● 职业健康检查监护档案一览 以上基础信息需清晰明确,监护史需完整,即有岗前、岗
表(电子版)
中和离岗时的信息;
4.2职业健 康检查电 子档案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电子档案-职业 健康检查监护档案一览表
2 接害因素信息(要求:在“监护档案一览表”中的有害 因素必须与“有害作业区域信息清单”中员工所从事的作 业区域对应的有害因素完全一致)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车间
符合 要求
● 汇总的有害作业区域信息清 是否包含各有害作业区域名称、对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明
符合 要求
车间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符合 要求
车间
3.3劳动防 护用品使 用
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 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现场抽查
1 员工是否具备相关意识,知晓PPE配戴要求 2 现场员工是否正确佩戴使用PPE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结合生产工艺,在产生粉尘、毒物 防护设施台账 2.9防护设 的岗位及设备,需安装通风排毒除
○ 2 防护设施台账内是否至少包括设备名称、编号、投入使
用时间、分布地点(安评要求)
○ 生产车间 当年度 每个生产车间
符合 要求
施设置及 尘装置。应及时维护、检修。建立
1 岗位点检表内是否包含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点检内容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或 上年度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车间
符合 要求
康监护
当年体检不合格人员随访记 1. 是否有体检不合格人员调离后岗位信息
录
2. 日常抽查是否有进行调离的检查记录
●
● 生产车间
当年度或 员工:至少1份/生产车间 上年度 相关方:至少1人/生产车间
符合 要求
2.4检测结 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
果告知 果向劳动者公布。
门厅/工段醒目位置公告栏
1 公示内容是否为该车间最新检测数据 2 公示内容是否清晰,便于阅读
○
● 生产车间 当年度 每个生产车间
符合 要求
1 警示标识图例是否符合国标要求(主要检查所设置警示
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在醒 现场查看 2.6警示标 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车间
符合 要求
3 劳防用 品管理
3.2劳动防 护用品发 放
有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发放标准
按要求发放劳防用品,发放记录做
到个人签收。
签收记录
发放是否与PPE配备标准相匹配 是否100%签收至个人
1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2 至少1个相关方岗位/生产
1 职业卫 1.4业务培 每年有职业健康的培训计划、并根 培训材料、培训签到表、果评价
2 是否有对应的培训材料
○○
当年度或 相关方:至少1份/相关方 上年度 (车身点焊、油漆CPU、清
符合 要求
3 是否有培训效果评价;如果有考题,是否进行打分
扫班)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符合 要求
2 职业病 危害因素
3 告知牌是否设置在醒目位置
1 生产时防护设施是否正常开启(局部排风设施有风)
防护设施主体
2 局部排风设施管道是否完整,无破损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符合 要求
3 局部排风设施罩口处是否无堵塞,无杂物
1 防护设施台账是否与现场实际保持一致
标识与标准要求的是否有差异) 2 警示标识是否与岗位风险相对应
○
● 作业岗位 当年度 每类职业危害岗位
符合 要求
识牌/告知 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
3 警示标识是否设置在醒目位置
卡
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
1 告知牌图例是否符合国标要求(主要检查所设置告知牌
置措施等内容。
现场查看
与标准要求的是否有差异) 2 告知牌是否与岗位风险相对应
业务模块: 受查部门:
检查内容
职业卫生 检查要求
检查区域: 检查时间:
检查证据
职业卫生专项检查记录表
关键要素
检查方式: 版本:
提前审 相关方
抽样原则
阅 覆盖度 抽查层级 时间跨度
抽样规则
现场检查+部门自查 v 4.0
检查记录
状态 评价
1 培训签到表中员工是否逐一进行签到,是否有潜在的代
员工:至少1份/生产车间
车间现场的新岗位是否含有其体检不合格的有害因素
○
●
生产车间
当年度或 上年度
员工:调离的员工,当天当 班的100%抽查; 相关方:至少1人
每个生产车间
符合 要求
维保记录
○ 每项维保内容均按频次实施,是否有对应记录,设备技术
员签字确认结果
○ 生产车间
当年度或 上年度
每个生产车间
符合 要求
3.1劳防用 品配备
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险等为劳动者配备合适的劳动防 护用品。
1 2
现场职业危害与风险情况 现场配备情况检查
1 配备标准是否覆盖和匹配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和风险 2 现场PPE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