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矿石构造

合集下载

岩浆分结矿床的类型早期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分结矿床的类型早期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分结矿床的类型早期岩浆分结矿床,特点是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上是一致的;矿体与母岩无明显界线;矿石常具自形-半自形晶结构,构造以浸染状为主;有用矿物在动力或重力作用影响下,主要聚集在岩体的底部或边部;矿体形态呈矿瘤、矿巢、凸镜状或似层状。

晚期岩浆分结矿床特点是矿物组成方面:与母岩基本一致,但由于成矿过程中有部分挥发份参与,有时也出现一些含矿化剂的矿物,如铬云母、铬符山石、铬绿泥石等;矿体与围岩间一般界线明显;矿石常具海绵陨铁结构、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可形成脉状或凸镜状的贯入式矿体;有些矿体的围岩出现蚀变现象。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1. 引言1.1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岩浆岩是地壳中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其形成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岩浆的来源与组成、岩浆的运移与堆积、岩浆的冷却与结晶、岩浆岩的变质与变形以及岩浆岩的后期地质作用。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岩浆岩形成的源头是地球深部的岩浆熔体,熔融状态的岩浆在地壳和地幔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

岩浆的组成主要包括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碳酸盐矿物等。

岩浆通过各种方式向地表运移,并在地表或地下某处堆积,形成岩浆岩体。

岩浆岩冷却后,其中的熔体逐渐结晶成晶体,形成各种不同的岩石矿物。

岩浆岩在后期地质作用中可能发生变质作用或变形,增加了岩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岩浆岩的特征描述形成过程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岩浆岩形成过程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和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岩浆岩形成过程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为地质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2. 正文2.1 岩浆的来源与组成岩浆的来源与组成是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岩浆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幔和地壳。

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一层岩石层,主要由榴辉石、辉石等矿物组成,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固体岩石层,主要由石英、长石、斜长石等矿物组成,具有较低的温度和压力。

岩浆的组成一般包括岩浆浆体和岩浆气体。

岩浆浆体是岩浆中的主要成分,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硫化物等组成。

岩浆气体是岩浆中的气体成分,主要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岩浆中的气体含量对岩浆的流动性、喷发性质等都有重要影响。

岩浆的来源与组成对岩浆岩的性质和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来源的岩浆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这会导致岩浆岩的结构、颜色、质地等方面的差异。

岩浆中的气体成分也会影响岩浆的流动性和喷发性,进而影响岩浆的运移、堆积和后续地质作用。

对岩浆的来源与组成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矿床考题~岩浆矿床

矿床考题~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1)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母岩体的冷凝结晶过程,在时间上大体一致;2)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3)侵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则具清楚、明显的界线。

围岩蚀变一般不发育;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6)成矿作用是在岩浆熔融体中大体同时发生,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达1200——1500摄氏度;形成的深度或压力的变化范围也很大,如金刚石矿床是在据地表一、二百公里以下形成的。

形成的地质条件:岩浆岩条件是岩浆矿床形成的首要条件。

其次还有大地构造条件、同化作用、挥发组分作用以及岩浆的多期多次侵入作用等。

(一)岩浆岩条件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

含矿岩浆岩的性质和组成,对岩浆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

(如基性、超基性岩中Cr、Ni、Co、V、Ti、Pt含量高。

)与岩浆矿床有关的岩浆岩主要有基性-超基性岩,金伯利岩,霞石正长岩和碳酸盐杂岩体、花岗岩这几类。

(二)大地构造条件主要包含大洋地壳环境和大陆地壳环境两种类型。

大洋地壳环境是指产于大洋拉张环境(洋中脊)的镁质超基性岩,后经碰撞作用,成为洋壳残片,产于碰撞造山带(缝合带)。

如阿尔比斯型、蛇绿岩型。

而大陆地壳环境则指有厚大的大陆岩石圈作屏蔽盖层,使深部地幔热流在盖层下更好地聚集,形成巨大的层状超基性-基性杂岩体。

多分布于古老的地盾、地台区,可能与板内地幔柱活动有关。

地壳中的不同构造单元交接带,常产生深大断裂,有的切至上地幔,因而有利于基性和超基性岩浆的侵入。

(三)同化作用同化作用是指岩浆向上部地壳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周围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围岩中某些有用组分的加入,使岩浆中成矿成矿元素更富集:如基性岩和含铁地层中的Fe。

此外,CaO3的同化作用也会对铬铁矿矿床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岩浆岩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岩浆岩

闪长岩
角闪石 斜长石
辉长岩
橄榄岩 辉岩
细粒 中粒 粗粒
辉 石 橄榄石 斜长石 辉 石
块状
粗粒花岗岩
中粒花岗岩
中粒花岗岩
细粒花岗岩
花岗斑岩
流纹岩
流纹岩
闪长岩
闪长岩
闪长玢岩
安山岩
安山岩
安山岩
闪长岩
辉绿岩
辉绿岩
致密块状玄武岩
致密块状玄武岩
拉斑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杏仁状玄武岩
超基性岩
辉石
基性斜长石 基性岩
角闪石
中性斜长石 中性岩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正长石570º白云母 Nhomakorabea英酸性岩
第三节 岩浆岩
2. 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 晶体形态、相互关系。
(1)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火山玻璃)
第三节 岩浆岩
(2)颗粒大小: 粗粒结构: >5mm 中粒结构: =1-5mm
绝对大小: 细粒结构: =0.1-1mm 微粒结构: <0.1mm 隐晶质结构: 肉眼不可见颗粒 等粒结构
相对大小: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不等粒结构
粗粒结构
粗粒结构
中粒结构
细粒结构
微粒结构
杏仁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浮岩
浮岩
珍珠岩(半晶质)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橄榄岩
辉岩
隐晶质结构

金属矿物的常见结构构造总结(图)

金属矿物的常见结构构造总结(图)

交代作用:条带状构造
铅锌硫化物沿硅化大理岩微层理交代,形成黑白相间的条带 岩性有差异的条带状灰岩和矽卡岩、蚀变强度不同的岩石
交代作用:网脉状构造
铅锌硫化物 沿硅质岩网 状裂隙交代
交代作用:脉状构造
辉锑矿集 合体沿石 英-白钨 矿的网状 裂隙穿插 交代
交代作用:块状构造
交代作用强烈形 成的由铅锌硫化 物(80%以上) 和少量黄铁矿及 脉石矿物组成的 块状矿石
构 石 物颗粒内部的结构特点,包括双晶、解理、环
结 带、包裹物等(粒内结构)

微观概念,显微镜下研究,粗大颗粒可在肉眼
下观察,如伟晶结构
二.矿石构造的主要成因类型
按照成矿作用类型,将金属矿石构造划分5个主要成 因类型:
1.岩浆矿石构造; 2.气水热液矿石构造; 3.变质矿石构造; 4.风化矿石构造; 5.沉积矿石构造
⑤浅成-超浅成,充填矿石及交 ⑤热液矿石,矽卡岩矿石,
代矿床中以充填方式形成的 某些伟晶岩矿石,热液叠
矿石
加改造的矿石
充填作用:角砾状构造
围岩角砾被辰 砂-方解石脉 胶结
(贵州低温热液 矿床)
充填作用—角砾状构造
早期的铅锌 矿石破碎成 角砾并被石 英、萤石胶 结
(湖南桃林)
充填作用:角砾状构造
岩浆分异矿石:块状构造
由磁铁矿和 钛铁矿(80 %以上)及 少量的硅酸 盐矿物组成
(四川攀枝花 晚期岩浆矿床)
岩浆分异矿石:块状构造
磁铁矿和钛铁矿(80 %以上)及硅酸盐矿 物(黑色)组成
(河北大庙晚期岩浆矿床)
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和 熔离矿石中常见块状 构造
岩浆分异矿石:豆状构造
铬铁矿集合体外形 呈豆粒,表面光滑、 无同心环带,大小 变化较大,分布无 固定规律。分布于 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青海铬铁矿矿床)

2.岩浆岩的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

2.岩浆岩的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

(一)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化学成分分类
包括游离的SiO2及富含钾、钠的铝硅酸盐 矿物,如石英、 斜长石、钾长石、副长石 等。大部分是架状结构,SiO2 和 Al2O3 含 量较高,不含铁镁。这些矿物颜色均较浅 ,比重较小,所以又叫浅色矿物。 富含二价Fe、Mg阳离子的矿物,SiO2含量 较低,大部 分呈岛状、链状、层状硅酸盐 以及少数金属氧化物。 包括橄榄石、 辉 石类、角闪石类 、黑云母类及磁铁矿、铬 铁矿等。 这些矿物颜色一般较深,比重较 大,所以又叫暗色矿物。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过渡族元素及稀土元素(5771,La、Ce、 Pr、Nd、Pm、Sm、Eu、Gd、Tb、 Dy、Ho、微量元素
不同的岩石,随主要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其微
量元素也呈有规律的变化。
岩石酸度增高,K和Na的含量也增高,能够以类质同 象代替K、Na离子的第一族碱金属微量元素Li、Rb、 Cs的含量也随之增加。 相反,对于亲铁元素如V、Co、Ni、Cr,随着岩石酸 度增高,其含量急剧减少;但随着岩石基性程度的增 高,而明显增加。 岩石中碱度的增高,明显地有利于稀有元素的富集。 由此可见,微量元素在不同类型岩石中的分布,也体 现有规律的变化。
帮助阐明岩石的成因,如岩浆的起源,岩浆演
化过程中是否发生过变化,某些成分特殊的岩石是 否属于岩浆成因等等问题。
元素周期表中大部分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 素都可以在岩浆岩中找到踪迹。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Isotope Geochronology):
强调时间概念,根据放射性成因同位素随时间变化 的定律,测定地质体的年龄与活动历史,研究地质 事件的计时,或地质运动、地球演化的时间序列; 另外,放射性成因同位素示踪,可研究成岩成矿的 物质来源,探讨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的演化。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 研究地质体中稳定同位素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条 件下的运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释岩石和矿 石的物质来源、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成因机 制及岩矿石形成后的地质作用影响等地质问题。

岩浆矿床实习报告(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

岩浆矿床实习报告(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

矿床学实习报告矿床类型:岩浆矿床典型矿床: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班级:020151姓名:崔勇辉实习日期:2017.09.29一、矿床地质背景简介1、大地构造位置四川省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位于攀枝花境内,在四川省渡口市东北12Km处,是我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床。

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中段西缘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上,西邻丽江台缘坳陷北段,西南接滇中坳陷,该区域岩浆活动非常活跃,构造极其复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岩浆-构造带。

(如图1中方框内)2、区域主要地层、岩浆岩、构造(1)地层区内中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层为上震旦系,分两层,下部是蛇纹石化大理岩;上部是透辉石和透辉石大理岩互层。

上三叠纪底层在本区最发育,分布在矿区北部和西北部,其底部是紫红色砂砾岩,上部为灰色砂岩与黑色砂页岩互层,含煤。

老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之上。

基底为下元古代早期的米易群,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以及角砾状混合岩,夹少量的变粒岩;围岩地层为震旦系—寒图1(据25万综合)武系一套陆表海沉积[1],下部为观音崖组砂岩以及片岩,分布较少,上部主要为灯影组白云岩、夹硅质条带的白云岩,呈断层接触于基底地层之上。

矿区缺失寒武系—石炭系的地层,推测是由于基底地层的抬升,导致了寒武—石炭系地层变薄至消失[2],晚二叠世由于裂谷中裂隙构造发育到达顶峰,形成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主的大陆溢流相火山岩,以及研究区层状含矿辉长岩体。

在晚三叠世-晚侏罗世的裂陷盆地中,堆积了厚度巨大的陆相类磨拉石—含煤建造,在矿区中主要以丙南组(T3b)和大荞地组(T3d)为代表,主要岩性为砂岩、砾岩以及上部的页岩和含煤层。

而到第三系主要为薄层砂页岩沉积,厚度巨大。

[3](2)岩浆岩该区位于康滇构造-岩浆带上,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呈南北向分布于地轴内,形成四川省内著名的岩浆杂岩带[4]。

①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含矿岩体以及研究区两侧的正长岩。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 2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 2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2008-8-6 17:01:1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86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岩浆是自然形成于地下深处的一种黏度较大的熔融体,其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并含有重金属和挥发组分等物质。

极少数的岩浆为碳酸盐熔融体。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动力作用下,在向地壳上部运移和定位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分异现象,而使某些组分富集成矿的作用,称为岩浆成矿作用。

按照岩浆分异的性质和作用的特点,可将岩浆成矿作用分为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及爆发作用三种基本类型。

一、结晶分异作用及其矿石(一)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的组分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结晶出来。

结晶顺序一般是按照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进行的。

结晶分异作用就是指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

结晶分异作用成矿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用矿物较早地从熔浆中结晶出来。

与其同时结晶或稍晚结晶的矿物是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硅酸盐矿物。

这些已结晶的矿物在重力作用以及岩浆内部对流作用的影响下,密度大的往下沉,密度小的往上浮。

从而,在岩浆下部或底部形成有用矿物和暗色硅酸盐矿物的富集带。

如有用矿物的含量达到了工业要求,即成为矿石(图1)。

岩浆发生结晶分异时,分异程度除了取决于矿物的密度外,还与晶出矿物的颗粒大小有关。

尤其是各种矿物的密度差异不大时,颗粒大小就起决定性作用,通常大颗粒比小颗粒易沉降。

此外,岩浆结晶过程中,若地壳构造活动强烈,侵入体规模较小,岩浆冷凝较快,则先结晶的有用矿物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不规则的条带状异离体,停积在岩浆流速减缓和流动受阻的地段富集成矿。

这种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矿物成分的分异和聚集的作用,称为流动分异作用。

图1 结晶分异作用示意图a—岩浆开始结晶;b—早结晶的铁镁质矿物和金属矿物(黑色)向下沉,随后结晶的硅酸盐矿物(白色)位于上部;c—不同密度的矿物按重力关系占据各自的位置,含矿残浆向下集中; d—底部形成矿体,含矿残浆(点状图案)受动力作用形成贯入矿体上述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调了有用矿物先结晶这一特点,形成的矿床称为早期岩浆矿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岩浆矿石构造(KAS0001—KAS0200)
KAS—0001 中文名称:浸染状构造
英文名称:disseminated structure
构造特点: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一般<0.3cm,含量少,一般<30%,呈星散状较
均匀的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矿石类型:铬矿石
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异矿床
矿床产地:内蒙锡盟
采集人:徐国风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
描述:王苹
数字化:陆建培
KAS—0002 中文名称:稠密浸染状构造
英文名称:dense disseminated structure
构造特点: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一般<0.3cm,含量>30%而<80%,集合体可相互接触,密集均匀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矿石类型:铬矿石
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异矿床
矿床产地:内蒙锡盟
采集人:徐国风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
描述:王苹
数字化:陆建培
KAS—0003 中文名称:斑杂状构造
英文名称:taxitic structure
构造特点: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且分布不均匀,某些部位呈团块状,
某些部位呈浸染状。

矿石类型:铬矿石
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异矿床
矿床产地:内蒙锡盟
采集人:徐国风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
描述:王苹
数字化:陆建培
KAS—0004 中文名称:气孔状构造
英文名称:vesicular structure
构造特点:磁铁矿矿石中具有形态不规则的气孔,气孔大小不一,孔壁上布满磁铁矿的晶体。


孔有时被后期黄铁矿、石英或方解石充填。

矿石类型:铁矿石
矿床类型:岩浆贯入矿床
矿床产地:湖北大冶
采集人:林新多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
描述:王苹
数字化:陆建培
KAS—0005 中文名称:豆状构造
英文名称:pisolitic struc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