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制度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和陇南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提高学校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争创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我校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1.学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2.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使用规范字和讲普通话,并学习、掌握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
把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3.师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学校和班级设立推普活动小组,做到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地开展活动。
4.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把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
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正确使用规范字,切实掌握《简化字总表》,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汉字规范化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讲普通话,书面作业和试卷书写用字应该规范。
5.加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把普通话合格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资格认定的内容,并作为聘用、晋升和评优的条件,记入业务档案。
各科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标准,语文学科教师达到二级甲等。
6.在各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教师、学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
全校师生要逐步做到在校内外一切场合都说普通话。
7.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正确使用规范汉字,切实掌握《简化字总表》,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汉字规范化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学。
对学生书写的不规范字要加以纠正。
学生规范用语的规章制度

学生规范用语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在校期间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秩序。
第四条学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自觉维护学校荣誉。
第五条学生不得参加非法组织和活动,不得传播违法违规信息。
第六条学生在学校中应当尊重他人,不得进行欺凌、歧视、侮辱等行为。
第七条学生应当尊重教师,听从学校管理,不得对师长进行不敬行为。
第二章学习规范第八条学生应当按时到校,不得早退、迟到。
第九条学生应当认真听课,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不得在课堂上打闹、喧哗。
第十条学生不得抄袭他人作业,不得作弊。
第十一条学生应当爱护学校财物,不得在校园内乱扔垃圾,损坏设施。
第十二条学生应当遵守图书馆规则,不得损坏图书、乱放书籍。
第十三条学生应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增强综合素质。
第十四条学生应当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拖延。
第三章行为规范第十五条学生在校园内应当保持良好的礼仪,不得大声喧哗、乱扔物品。
第十六条学生应当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在校园内违规乱跑、跳墙。
第十七条学生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不得在校园内随地吐痰、乱吃东西。
第十八条学生应当尊重他人隐私,不得偷窥、侵犯他人隐私。
第十九条学生不得在校园内吸烟、喝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学生不得带有违规物品进入校园,如刀具、火药等。
第二十一条学生应当遵守校园电子产品使用规定,不得在课堂上玩手机、烦扰他人。
第四章处罚规定第二十二条学生如违反本规定,将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罚。
第二十三条学生如情节严重,将由学校纪律委员会进行处理,包括暂停学籍、开除学籍等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以上规范用语为学生们在校园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规矩和要求,希望大家能够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学校的秩序和荣誉。
如有违反,学校将依照规定进行处理,望广大学生引以为戒。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规章制度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规章制度一、引言为了规范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基本原则1. 尊重他人,不使用粗俗语言,不侮辱他人;2. 保持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使用网络用语和俚语;3. 尊重师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造谣传谣;4. 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不传播负能量的信息。
三、语言文字规范1. 书写规范(1)练习写字时,字体工整、字迹清晰;(2)书写作文时,语句通顺、逻辑清晰;(3)避免错别字和打字错误;(4)遵守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2. 口头表达规范(1)发言前先思考,避免冲动和不负责任的言论;(2)说话声音清晰、语速适中;(3)面对听众时,要注重礼貌和礼仪;(4)不说粗话,不传播不良信息。
四、禁止事项1. 不得使用粗俗、侮辱性语言;2. 不得造谣传谣,传播虚假信息;3. 不得传播不良信息,包括色情、暴力等内容;4. 不得使用网络用语和俚语。
五、奖惩措施1. 对于言行不规范的学生,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劝导等处罚措施;2. 对于多次违规的学生,将采取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等处分。
六、落实责任1. 学生应当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 班主任和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言行;3.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
七、总结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小学时期是培养良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
希望通过本规章制度的实施,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习惯,提高其语言文字素养,助力其健康成长。
学校语言汉字规范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校作为语言文字传承和普及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重要责任。
为了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2. 规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3. 促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创建文明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三、制度内容1. 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1)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规范书写汉字,避免使用方言、土语、网络用语等不规范语言。
(2)学生:学生应掌握普通话,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积极参加语言文字规范活动。
2. 语言文字规范检查(1)学校定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对教师、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举报箱,鼓励师生举报不规范语言文字现象。
3. 语言文字规范培训(1)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2)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普及语言文字知识。
4. 语言文字规范宣传(1)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站等渠道,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2)开展“文明用语、规范用字”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
5. 语言文字规范奖励(1)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奖励基金,对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2)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制度执行1. 学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各班级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3. 学校将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培养具有良好语言文字素养的学生,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

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文明素养,制定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势在必行。
二、尊重他人的言行1. 尊重师长:小学生在与老师交流时,要保持适当的尊敬和礼貌,称呼老师应使用合适的称谓如“老师”、“老师好”等,并遵循师长的教导和指示。
2. 尊重同学:小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不使用侮辱、挖苦或歧视性语言。
要帮助他人并愿意分享知识,共同进步。
三、正确使用语言文字1. 文明用语:小学生要避免使用粗俗或不雅的语言,要讲究文明礼貌,用正确的语词表达自己的意思。
2. 语法规范:小学生要尽量遵守语法规则,减少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问题,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说话声音:小学生在交流时应注意音量适中,不吵闹、喧哗,不说话过于嘈杂,以免影响他人的学习和休息。
四、书写规范1. 书写整洁:小学生在写字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工整有序,字迹清晰美观,避免乱涂乱写、字形不清的情况。
2. 笔画规范:小学生要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写字技巧,使字迹工整,避免生描摹式的书写方式,造成习惯上的错误。
3. 标点使用:小学生在书写时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切忌漏标、乱标或重复标点,使文章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五、规范课堂用语1. 抢答礼让:在课堂上,小学生要尊重师长安排,不主动抢答,遵循老师指定的提问顺序,表现出礼貌和合作精神。
2. 提问礼貌: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应礼貌用语,如“请问…”、“我想说…”,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不伤害他人感情。
3. 合理发言:小学生要遵循课堂纪律,轮流发言,不打断他人发言,听取他人意见并合理反驳,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鼓励与激励为了推动学生积极遵守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和规定,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对遵守规范的重视程度和自觉性。
结语: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的制定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小学语言文字规章制度

小学语言文字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的语言文字使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明素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生应当尊重他人,文明用语,不得使用脏话、粗话等不文明语言。
第三条学生应当尊敬师长,不得对师长使用不礼貌的语言,不得恶语相向。
第四条学生应当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不得编造谣言、造谣传谣,不得传播不实信息。
第五条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倡导用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打造文明校园氛围。
第二章语言文字规范第六条学生在校园内交流时,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口头语、方言等,可以采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
第七条学生应当注意语言文字的书写规范,字体端正工整,书写规范清晰,不得使用错别字、乱码等。
第八条学生应当尊重语言文字的规范,不得随意篡改他人的文字作品,不得抄袭他人的作品以及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九条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应当遵守老师的指导,不得插话、自言自语等不端正的表达方式,要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第十条学生在文字作业中应当注意用词准确、逻辑清晰,不得写错别字、语句混乱等。
第三章语言文字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将组织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第十二条学校将建立语言文字监督机制,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字习惯。
第十三条学校将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
第十四条学校将定期举办语言文字比赛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生应当遵守并加以执行。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理,并视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罚。
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以上为小学语言文字规章制度,学生应当认真遵守,共同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
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技能,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品德。
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

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瓦窑明德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各部门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努力开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校园内应自觉使用普通话1、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不夹带方言,不转变语音、语调,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用语。
2、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
3、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
4、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宜传广播用语。
5、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止说粗话、高声喧哗。
6、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要说普通话,并督促父母、长辈学说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用语。
7、使用电话或网络等通讯工具,必须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
二、校园内要规范用字1、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2、学生参与制作的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奖状、奖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3、学生参与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海报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范。
4、班级黑板报、考试答卷等用字要规范,不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
5、作业、学习笔记等要求书写规范,第二课堂活动中要规范用字,减少错别字。
6、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禁止使用不伦不类的、格调粗俗的网络语言,禁止在网络中使用别字、自创字、怪字等。
三、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检查、督促力度I、使学生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意识,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并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2、学校对普及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 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普及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师资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湾红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

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湾红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湾红小学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行为,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
具体规定如下:一、基本原则1. 尊重他人:对他人要保持尊重,不使用攻击性、歧视性或侮辱性的语言文字。
2. 文明用语:提倡使用准确、简洁、得体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粗俗、低级、不雅的词语。
3. 正确用词:使用符合标准汉语规范的词语和语法,不使用拼音、网络语言或方言。
二、师生用语规范1. 教师语言规范: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举止要符合公共场合的要求,尤其要注重在学生面前规范用语。
2. 学生语言规范:学生应文明、礼貌地与师生、同学交流,不使用粗鲁、侮辱性的语言,不进行恶意揶揄或攻击性表达。
三、书面语规范1. 书写规范:学生书写作业、文章等要按照规范的汉字书写,避免错别字和写字不工整带来的困惑。
2. 语法规范:学生要尽量遵守语法规则,准确运用句子结构、词语搭配等,不使用网络语言、俚语或口语化的表达。
四、语言文字使用指导1. 提倡口头表达:鼓励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提升表达能力,练习清晰、流利、有条理的口语语言。
2. 阅读培养:推广阅读,通过阅读丰富词汇量,培养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
五、违规处理和奖惩措施1. 违规情况处理:对违反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如口头警告、书面批评或其他纪律处分。
2. 积极表现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表扬、荣誉称号或奖励证书。
六、宣传教育和监管机制1. 宣传教育:学校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教育讲座等,向师生宣传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监管机制:学校将建立监管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师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并针对情况开展必要的教育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