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词的基本性质1. 词的定义和特点: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并具有独立义项的符号。

词的特点包括:•词是语言的核心单位,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词具有独立发音和意义;•词在句子中具有独立的语法作用。

2. 词的分类:根据词的构成、功能和语法特点,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实义词:具有具体含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虚词:具有虚指功能的词,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混合词:由实义词和虚词组成的词。

3. 词的构成要素:•词根:构成词的核心,具有最基本的意义;•词缀:附加在词根上,用以改变词的意义、语法功能或词性;•词性标志:用以标志词的词性。

4. 词的形态变化:词的形态变化包括:•词的派生: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者词缀,从一个词根派生出多个词。

•词的合成:通过将两个或更多的词合并在一起构成新词。

第二章:词的义项和词义关系1. 词义的定义和特点:词义是词所表示的意义,是词与具体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词义的特点包括:•词义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固定性;•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或者通过其他词来确定。

2. 词义的分类:根据词义的来源和变化特点,词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本义:词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新意义。

•借义:通过借用其他词的义项来表达新意义。

•比喻义:通过用某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的意义。

•种属义:指一个更大概念的一部分,如“狗”是“动物”的一种。

3. 词义与上下文的关系:词义与上下文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关系:•同义关系:多个词拥有相同或相近的词义。

•反义关系:多个词拥有相反的词义。

•上位词与下位词关系:一个词的词义是另一个词的一部分或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章:词语的语法功能1. 词语的语法功能概述:词语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主要包括:•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存在的人或事物。

•谓语: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

•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现代汉语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在学习现代汉语教程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做习题,我们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常见的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请问你是哪国人?
答案:我是中国人。

2. 你喜欢吃中国菜吗?
答案:是的,我很喜欢吃中国菜。

3. 你会说英语吗?
答案:会,我会说一点儿英语。

4. 你家有几口人?
答案:我家有四口人。

5. 你的家乡在哪里?
答案:我的家乡在北京。

二、填空题
1. 我们一起去__学校__。

2. 他们__是__老师。

3. 你__会__说汉语吗?
4. 我__不__会说英语。

5. 你__家__有几口人?
三、翻译题
1. 你是哪国人?
答案:What country are you from?
2. 你家有几口人?
答案: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3. 你会说英语吗?
答案:Can you speak English?
4. 他是老师吗?
答案:Is he a teacher?
5. 你的家乡在哪里?
答案:Where is your hometown?
通过以上的习题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言的基本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课后习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好地应用汉语。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

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

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二、判断说明题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

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第一篇: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1.第1题下面属于象形字的是()。

A.众B.浆C.羊D.亦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2.第2题下面属于会意字的是()。

A.休B.波C.结D.猫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3.第3题下列语素中是成词语素但不是自由语素的是()A.高B.基C.不D.啊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4题“人”和“猴子”两个词属于()A.上下位词B.类义词C.关系词D.近义词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5.第5题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A.上帝、啤酒B.克隆、脱离C.白酒、马达D.芭蕾、萨其马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6.第6题舌面、送气、清、塞擦的辅音是()A.qB.shC.jD.x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双唇、浊、鼻音的辅音是()A.nB.ngC.mD.l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8.第8题舌尖后、清、擦的辅音是()A.chB.shC.zhD.z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9.第9题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A.引擎、积极B.奶酪、盎司C.莫斯科、德国D.摩托、吉普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0.第10题下列复合词的内部结构不具有两层关系的是()A.儿童节B.葡萄酒C.盥洗室D.狮子舞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11.第11题“我来到这个世界,便把真诚奉献给这个世界。

”是()A.解说关系复句B.顺承关系复句C.因果关系复句D.转折关系复句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2.第12题下面属时间名词的是()A.时常、经常B.未来、现在C.刚才、立刻D.从前、刚刚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3.第13题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A.每朵花就像一张张笑脸。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作业 4一、举例解释下列词语1 、比喻义:由比喻引申方式发展起来的派生义叫比喻义。

比喻义所指称的事物、现象与本义指称的事物、现象在某些特征、性状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于是人们在运用词语时,将本义通过比喻方式扩张到其他方面,用来比喻其他事物。

2 、派生义:是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意义。

派生义并不全都是直接从本义上发展起来的,有些派生义是在本义基础上产生的,有些派生义是以另一项派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派生义可以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三种。

3、同主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同义词不达意可分为等义同义词和近义同义词两类。

4、反义词:是指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词。

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

5、常用义:是一个词中经常使用的那项意义,它的使用频率高,一提到某个词,就会联想到它。

二、填空(10 分,每空 1 分)1、(音译词)。

2、(小菜一盘)。

3、(双音节形式)。

5、(谚语),(称)。

6、(非定位)。

7、(语义轻重)。

8、(比喻引申)。

9、(绝对反度词)。

10、(主谓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 、(B )2 、(A )3 、(A )4 、(C )5 、(B )6 、(D)7 、(C)8 、(B)9 、(A)10、(D)四、综合分析应用题(40 分)1、分析下列词语意义的派生方式(10 分)①连天:本义指接连几天,派生义指连续不断。

②春秋:本义指春季和秋季,派生义指整个一年或人的岁月。

(借代引申)③描摹:本义指照着底样写或画,派生义指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物的形象等。

(直接引申)④花:本义指有香味的草,派生义指健康的文艺作品。

(比喻引申)⑤铁窗:本义指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词义派生方式是(比喻引申)。

2、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10 分)①害怕--恐惧词义轻重不同,害怕词义轻,恐惧词义重。

②玉照--照片适用对象不同,玉照是专门适用于女性的词,而照片男女都应用。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汉语(第四版)》(黄廖本)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现代汉语作业4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4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4题目1改正病句,说明理由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员工的午饭问题。

答: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员工的午饭问题的方法。

原因:成分残缺,“找到”缺少宾语。

题目2“修辞”有哪三个含义?答:“修辞”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语言运用的技巧、方法和规律;二是指语用中积极调整语言以收到最佳语用效果的一种言语行为,即修辞活动;三是指以语言运用技巧、方法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

三种含义不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即修辞规律存在于修辞活动当中,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下面几句话中的“修辞”就体现了不同的含义:①这段话使用了什么修辞呢?(指修辞方法)②对于修辞,我是外行。

(指修辞活动)③这种语言现象是修辞研究的内容。

(指修辞学)题目3说说正确使用“的、地、得”的方法。

答:(1)定语后边必须用“的”,不能写成“地”或“得”。

如“美丽的校园”,不能写成“美丽地校园”、“美丽得校园”。

(2)状语后边通常用“地”,但写成“的”不算错。

不过,不能写成“得”。

如“广泛地传播”,也可以写成“广泛的传播”,但不能写成“广泛得传播”。

(3)补语前边通常用“得”,但写成“的”不算错。

不过,不能写成“地”。

如“来得很意外”,也可以写成“来的很意外”,但不能写成“来地很意外”。

题目4改正病句,说明理由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了起来,使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答:昨天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了起来,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原因:1、词序不对。

2、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题目5改正病句,说明理由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答:我国生产的石油,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原因:搭配不当。

题目6改正病句,说明理由究竟能否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答案是无可讳言的。

答:能否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答案是无可讳言的。

北语 21春《现代汉语(专)》作业1234

北语 21春《现代汉语(专)》作业1234

21春《现代汉语(专)》作业_1一、单选题1.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件事办的不得法B. 这一事实充分显示着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C. 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一个科学种田的新高潮D.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我宁愿选择寂寞答案:D Q:80—500—92612. 下列句子中,()句里有双宾语A. 昨天小王借小张一盒录像带B. 昨天小王被小张借走一盒录像带C. 昨天小王把一盒录像带借给了小张D. 昨天小张向小王借了一盒录像带答案:A3. “这个城市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中的两个“的”()。

A. 都是结构助词B. 都是语气词C. 分别是结构助词和语气词D. 分别是语气词和结构助词答案:C4. 选出与其他三组词性不同的一组。

A. 各B. 都C. 每D. 谁答案:B5. 下列词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

A. 品质作风茶色晚上信件B. 战争动静将来前面阴谋C. 衣服风格万能文化前天D. 精力长期临时衣物过去答案:B6. “上、山、工、人”这几个字的笔画组合方式是()。

A. 相离B. 相接C. 相交D. 混合答案:B7. 属于略语的是()。

A. 课桌B. 礼堂C. 环保D. 学校8. 选出下列词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 勇气愿望友谊木本独幕B. 准备以为吓唬同情讨厌C. 相对新颖灿烂雪白感激D. 等于集合民办内服毕业9. 据句子内部结构模式划分句子的结构类型,是()。

A. 句型B. 句类C. 句式D. 句法10.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是()。

A. 汉语B. 英语C. 俄语D. 日语二、多选题1. 下列句子中不是复句的有()。

A.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谦虚谨慎B. 我们爱祖国,爱人民C. 你想听,我就唱D.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计划2. 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是()。

A. 楷书B. 隶书C. 行书D. 草书3. 比喻主要可以分为()。

A. 明喻B. 暗喻C. 借喻D. 代喻4. 下列各项中,每个音节的韵母都有韵头、韵尾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

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

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

“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

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

“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4.“北京大学”和“中文系”是上下义词,也是一组类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上下义词是概念上具有包含被包含关系的一组词。

北京大学包含中文系,中文系是北京大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它们只是组成关系的包含关系,而且不能说“中文系是北京大学”,所以不是上下义关系,也不存在类义关系。

三、简述题1.汉语吸外来词有哪几种方式?汉语倾向于哪一种方式?(1)直接全部或部分采用外文标记字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完全采用外文字母。

1例如:UFO CDROM CPU②部分采取外文字母。

例如:T恤衫(英语Tshirt)卡拉OK BB机B超。

(2)音译外来词借用外国或不同民族语言的词,按照它们的声音形式翻译过来,这叫做音译。

例如:沙发(sofa英)模特儿(modele法)布尔什维克(бодъшевик俄)。

(3)音译兼表意的外来词①音义双关的外来词。

例如“俱乐部”、“引擎”、“幽默”、“逻辑”、“乌托邦”、“维他命”等。

②音译兼意译的外来词。

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冰淇淋romantic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③音译加意译的外来词。

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例如芭蕾舞、香摈酒、法兰绒、沙丁鱼、啤酒、拖拉机。

(4)日文外来词近代日本文里,有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新造或意译的词,汉语就按照汉字的形式把这样的词借来应用,这是一种从日本来的借词。

例如:“哲学”、“博士”、“硕士”、“学士”。

意译词是根据外族语词的意义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按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造出来的词语。

这种纯粹用意译方法来仿造别种民族语言的新词,虽然代表着新的概念,但仍用汉语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法造出来的,因此不是真正的外来词。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当外来词输进来以后,往往开始产生借词,后来另造新词来代替借词。

例如“哀的美敦书”改成“最后通牒”,“瓦斯弹”改成“毒气弹”,“徳谟克内西”改成“民主”,“康拜因’改成“联合收割机”,“麦克风”改成“扩音机”等等。

所以,汉语倾向于意译外来词。

2.结合语汇发展的具体事例,说明语汇发展变化的原因。

(一)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

例如,“火车、火箭、卫星”等。

现代汉语语汇的数量不断增多。

数量由少到多是语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随着旧事物的消亡,一些历史词语逐渐消亡。

例如,随着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变革,很多文言词语退出了现代汉语语汇。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已知的事物加深了认识,这种认识反映到语言中来,促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例如,古代汉语中有“妇”这个词,人们往往把“妇”解释为“妇着,女子持帚扫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头脑中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

今天,妇女解放了,人们的概念也变了。

所以,今天人们解释“妇女”这个词语的时候,往往只从婚姻状况的角度进行解释:“已婚的女性”。

(三)语言各个要素的相互制约性语音、语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语言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每个要素的各个单位之间都处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果某个要素或某个单位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一个要素的变化就会推动另一个要素也跟着发生变化,语言各个要素的关系就会受到重新调整,以实现新的平衡。

例如,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语音明显简化了,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字。

为了表义明确的需要,现代汉语的词汇出现了双音化的发展趋势,单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也在交际中取得了新的双音节形式。

例如,“兵-士兵”“在-在于”“桌-桌子”“衣服架子-衣架”,“人民警察-民警”。

三、分析题1.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分析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和联系。

破釜沉舟星罗棋布泼冷水开倒车成语是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

四言是基本格式,例如“发号施令”、“舍生取义”。

惯用语是结构比较定型、意义有所引申、具有浓郁口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三言是惯用语的基本格式。

(一)成语和惯用语都具有长期习用性,但是,成语往往有着漫长的历史,有的流传了几千年,而惯用语往往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内流传,时间上明显没有成语那么长。

(二)成语和惯用语都具有结构的凝固性,但是这种结构的凝固程度也存在着差别。

由于长期习用,成语在结构上逐渐定型化,没有特殊表达需要,其结构成分不能增减、替换或2颠倒。

例如:“破釜沉舟”不能改成“沉舟破釜”,也不能改成“破锅沉船”。

惯用语的凝固性比不上成语,例如,“泼冷水”可以说成“泼冷水”,也可以说“冷水泼不得”。

“开倒车”可以说成“开历史的倒车”。

(三)成语和惯用语都具有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意义非常凝炼,它的整体意义一般都不等于各语素意义的相加。

成语往往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含蓄精辟,褒贬鲜明。

例如:“破釜沉舟”来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表面看来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但实际上是表示“下定决心干到底”的意思。

惯用语往往也存在字面意思和整体意义,但是,惯用语的意义远没有成语那么丰富。

(四)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书面语,因而具有浓厚的的书面语体色彩。

惯用语是通过口头传播的,因而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

2.指出下列词的构造方式,并辨析各组同义词:(1)公布揭晓(2)解散散伙(1)揭晓、公布这两个都是动词,“揭晓”是动补关系,“公布”是偏正关系。

[1分]两者都含有“机关、团体把决定、法令、指示、成绩等公之于众”的意思。

“揭晓”指“公布事情的结果”;“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公布”相对来说比“揭晓”正式,比较庄重。

“揭晓”侧重于结果,而“公布”侧重于方式。

[2分] (2)解散、散伙这两个都是动词,“解散”是动补关系,“散伙”是述宾关系。

[1分]二者都有“团体、组织解体”的意思。

“解散”指“集合的人分散开或者取消(团体或集会)”,“散伙”是指“(团体、组织)解散”。

“解散”比“散伙”较为正式。

“解散”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散伙”只能作不及物动词。

[2分]2. 下列对于“吊”的义位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结合这个例子说明义位分析的基本原则。

吊①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

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把和好的水泥~上去。

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

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吊销。

(一)这里“吊”总共划分了“①悬挂”“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等五个义位,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五个义位既不过于烦琐,也不过于笼统,做到了简要明确,符合简明性原则的要求。

(二)划分出来的义位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概括各种一般性用法。

如果划分的结果时一部分常见的一般用法无所归属,就说明划分出来的义位是不周延的。

“吊”的义位划分违背了周延性原则,它遗漏了以下两个重要的义位:把球从网上轻轻打到对方难以接到的地方:近网轻吊|打吊结合把皮桶子加面子或里子缝成衣服:吊皮袄(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吊”有七个义位。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其中的“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之间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它们也和其他的义位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它们不能看成是同一个词的义位,而应该是不同词的义位。

这就说明“吊”的义位划分违背了系统性原则。

(四)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吊”的义位调整如下:吊1①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

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把和好的水泥~上去。

③把球从网上轻轻打到对方难以接到的地方:近网轻吊|打吊结合④把皮桶子加面子或3里子缝成衣服:吊皮袄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吊销。

吊2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吊3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

总之,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义位的划分是语义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现代汉语“吊”的义位分析,我们知道,它必须遵循简明性原则、周延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3. 分析下列一组词语的义素,并以这组词语为例说明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组词的义素分析如下:{哥哥}=[+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弟弟}=[+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姐姐}=[-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妹妹}=[-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二)义素分析必须遵循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依存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