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生平

合集下载

心理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心理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心理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色雷斯的斯塔基拉。

17-38岁,亚里士多德一直在柏拉图学院进修哲学。

这20年的是亚里士多德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给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柏拉图学院学习期间,亚里士多德的成绩十分优秀,各方面才能也比较出色,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灵”。

为了钻研自己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四处收集图书论文资料,久而久之,竟然创建了一个小型的图书室,成为他创造个人学说理论的基础。

因和学院首脑观念不同,亚里士多德毅然离开了雅典,离开了柏拉图学院,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简介,亚里士多德游历到了马其顿,受马其顿国王腓力浦二世的邀请,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腓力浦二世去世,亚历山大上台,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返回雅典。

亚里士多德从马其顿返回雅典,表面上是为了雅典的教育,实际上还有可能担负着说服雅典人屈服马其顿统治的任务。

来到雅典后,亚里士多德受到了多方优待,不仅拥有了比较显赫的政治地位,还得到了足够的财物和土地。

依仗这些,亚里士多德占用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创办了哲学学校。

亚里士多德在教学期间成立了自己的学派——逍遥派(因这一学派的老师和学生在上课学习的时候,喜欢一边在花园漫步,一边商讨学术问题而得名)。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抗马其顿的统治。

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土多德也被牵涉其中。

因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学校占用了阿波罗神庙周围的土地,因此亚里士多德简介,人们便控诉他犯了“不敬神”罪。

当初,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处死的。

亚里士多德为活命,只能匆忙逃出雅典。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病逝世,终年63岁。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因,主要有三种猜测:①因长期劳累,久病成疾而病逝;②亚里士多德得罪了统治者,被人毒死;③亚里士多德无法解释出潮汐现象的原因,终日郁郁寡欢,最后自杀而亡。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这是雅典的一个商业港口。

他父亲是马其顿君主的宫廷御医,虽他童年丧父,但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7岁时,亚里士多德赴雅典柏拉图学园求学,他博览群书,刻苦用功,据说他每夜手握一只球,球下放一铜制容器,打盹时球便坠入容器,发出叮当声,以此鞭策自己,颇象中国的头悬梁、锥刺股。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批判老师柏拉图的学说,被柏拉图称为“吃足母奶后用蹄子踢母亲的小驹”,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始终对老师都非常尊重。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前去小亚细亚的爱索斯办学,公元前342年,接受马其顿王腓力之聘,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历山大当时13岁,天资聪慧,雄心勃勃,十分敬重这位素有盛名的老师,他曾对别人说:“生我身者是我的父母,给我智能者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广招门徒,他习惯于在宽大的回廊下面边散步边讲学,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他在这里讲学、著述,大部分著作都产生于此时。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染疟疾病死在巴比伦,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的风潮,亚里士多德作为统治者的老师,被人刻骨仇恨,雅典人以不敬神的罪名通缉他,他逃到优卑亚岛,准备风潮平息后重返雅典,但第二年就暴病身亡,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当时雅典的民主制逐步瓦解,祸乱频起,希腊的艺术也日渐衰微,思辨哲学却达到高潮,哲学家们在认真地探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问题,受这种思想背景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养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他没有柏拉图那种恢宏的“理想”,也没有柏拉图那种神秘而玄虚的“理式”哲学,他从资料入手,进行冷静、严肃的分析,通过归纳、概括、分类、推理,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在他著作中专门研究文艺理论的有《诗学》和《修辞学》,其他像《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也有涉及文艺问题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一、生平经历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367年在柏拉图主持的学院里学习长达二十年左右,但与柏拉图的观点有分歧。

公元前343年开始任马其顿王子(即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柏拉图逝世后,他离开雅典来到亚洲的密细亚的阿索斯城,建立学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

3年后,波斯帝国攻陷城池,亚里士多德逃到累斯博岛的米提利尼城。

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由此,他的学园被称为“吕克昂”。

与柏拉图的学园相比,它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被作为政治打击的对象,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

他把学园交给泰奥弗拉斯多,避难于卡尔基,次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二、思想观点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贡献:1.哲学观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是第一个公开批评柏拉图的人。

【精选】亚里士多德简介

【精选】亚里士多德简介

亚里士多德简介亚里士多德简介(一):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简介(二):亚里士多德简介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必须的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透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已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土多德出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靠于实物而独立存在。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

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

但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理解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构成物体的主要物质。

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

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带给的机构和作用。

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到达的目的。

名人故事: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名人故事: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名人故事: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所以他的家庭应该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是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亚里士多德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

这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

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

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武。

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

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武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

他写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鲁迅认为念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统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年夜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鼓吹仙人方药、鬼魅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阐述人世得失踪、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谈吐,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谁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谁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谁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师承柏拉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

亚里士多德18 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那里学习长达20 年之久,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 年去世才离开。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 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关于两人之间究竟是否是师徒关系,一直存有争议。

黑格尔就认为亚历山大在事业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可能师承亚里士多德。

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亚里士多德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因为亚历山大任性而且冲动,不像是受过教育的人。

即使亚里士多德做过他的老师,他也不把这位父王派来的老师放在眼里。

而且在政治方面,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几乎没有交集,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国家是城邦制的,而在亚历山大那里,却是帝国制。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创立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传授哲学。

作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独特的,他的教学方式是教授式的。

他非常重视教学方法,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在学园的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学园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漫步的哲学”。

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传记

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传记

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传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学术贡献以及他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一、生平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希腊王国马其顿的斯塔吕达(Stagira)。

他是当地医生纳刻索拉的儿子。

在他的父亲及其他导师的指导下,亚里士多德接受了全面的教育。

公元前367年,他前往雅典学习,并成为了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的学生。

二、学术贡献亚里士多德以其丰富的学问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于世。

他对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领域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关于伦理学的研究对于道德和人类行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他将伦理学定义为"追求幸福"。

他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的感觉,而是在实现人类潜能和完善个体品质的过程中获得的。

他提出了道德行为的黄金中庸理论,主张在各种行为中寻求平衡和适度。

2. 逻辑学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逻辑学体系形成了经典逻辑学的基础。

他通过研究命题和推理的规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推理系统,被后世学者广泛应用。

3.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著作《政治学》是对古希腊城邦政体的研究。

他认为政治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和人类幸福。

他从不同政体的优劣出发,提出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缺点,并主张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平衡利益关系。

4.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他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提出了"存在即实在"的理论,认为存在的实在性是事物的本质。

三、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贯穿在中世纪的欧洲哲学和科学研究中,为现代科学和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思想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等。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一、导论在哲学和科学领域,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被公认为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

他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解释为后世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文将分别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和贡献,并探讨他们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

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导者。

亚里士多德广泛研究了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他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1. 生平和教育经历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斯托亚地区的斯提亚格鲁斯(Stagira),他的父亲是马刺东尼鲁斯(Macedonius Antonio),是属于雅典马刺家族的成员。

亚里士多德在父亲去世后,前往亚里士多德斯学院攻读哲学和科学。

2. 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自然哲学、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形而上学理论主张一种实在论,认为存在本身具有变化和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潜在和实际两个层次。

他的逻辑学主要研究命题和论证,提出了“法则中的第三排除”和“四位论”的观点,对后世逻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生命、物质和运动。

他提出了“万物都有目的”和“四原因”的观点,认为事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完美和发展。

他的生物学研究深入探讨了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性,对后世的生物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伽利略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1642年)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也是科学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错误,提出了日心说,并为后世的观测学和运动学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1. 生平和教育经历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比萨市一个贫穷的家庭。

他在佛罗伦萨大学学习医学和数学,并开始对物理学和天文学产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诞生在斯塔基拉希腊移民区。

曾经跟随父亲学医。

17岁时,被送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前427-前347)学园学习。

成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但是他的许多学术观点跟柏拉图并不相同。

他喜欢独立思考,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他都要寻根究底地仔细研究,绝不盲从。

他说:“教师是可敬的,但真理更可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逝世。

4年以后,亚里士多德被国王腓力召去做王储亚历山大的教师,因此他在马其顿居住了7年。

亚历山大当政后,年近半百的亚里士多德又回到了雅典。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建了一所名为吕克昂的学校,建立了有名的学派,即后人称为逍遥派。

他在校教书12年,同时对植物、动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写成许多书。

据说有一段时间里,在他手下工作的有1000名学者,帮助他编辑各种科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一生的著作有1000部之多,他研究成果之多、范围之广,是前无古人的。

研究科学论证和公理推导形式的逻辑学著作,如《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范畴学》、《对诡辩的驳斥》等等,在古代就被汇集成为《科学的工具》。

《动物志》、《动物的构成》、《动物的起源》、《动物的活动》等著作,直到19世纪还吸引着科学界。

他的《心灵》为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他研究物理及相邻自然科学的著作更为恢宏,有《物理学》、《天论》、《起源与消亡》、《气象学》、《力学问题》及14卷巨著《玄学》(意思是“物理之后”)。

亚里士多德力图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这是他的进步之处。

但由于当时研究物理只是依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所以他的很多关于物理方面的论述,显然今天看来是错误的,然而在当时,能够摆脱神的意志,特别是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体系,这是很不简单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没有现成的根据,没有可照抄的模型,我是一个开拓者,所以我是很渺小的。

我希望读者诸君承认我已成就的,原谅我未能成就的。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王朝被希腊人推翻。

这时亚里士多德也遭不幸,失去了他苦心搜集的各种标本和资料,失去了他的全部书稿。

第2年,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这位科学的始祖饮毒而死。

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第46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