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合集下载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学的漫长发展立场中,经历了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的人物以及观点的出现,那么在萌芽阶段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涉猎多个领域的哲学家,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那么如此传奇的人物,在我们教师招聘的考试中,他都出现在哪里呢?一、关于古希腊三哲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三者并称为古希腊三哲或古希腊三贤1、苏格拉底——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2、柏拉图——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理念不是停留于个人思想中的概念,而是被用于改造社会。

他创作的城邦政治学说的早期论著《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3、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无论古罗马、中世纪,直到近代的大政治思想家,没有一个人能绕过他的思想遗产。

他创作了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政治学》。

他们三人在美学、政治、教育、数学哲学、科学领域的贡献是具大的,有些甚至是开山之祖,影响了几乎所有之后的西方哲学家。

对人类社会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二、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中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200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200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大前提: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 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 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第3课 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 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 认识 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与柏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拉图有什么区别? 拉图有什么区别?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 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 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 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的 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 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 大意义。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大意义。 不彻底, 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 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他的唯物 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4.伦理思想: 4.伦理思想: 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教案

亚里士多德教案

●新课导入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他的睿智,他的博学,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哪些领域有造诣呢?●教法案例1.“北方小驹”一目,建议教师:(1)简单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出身。

(2)讲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师生关系,从他对老师敬重而不盲从的态度得到有益的启示。

(3)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作为重内容和特点入手讲解,讲解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回放”和“历史纵横”,也可再适当补充一些史料,以加深学生对他的思想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已“接近了唯物主义”,这是对其师柏拉图思想的发展,教学时要强调一下。

2.“博学家”一目,教师可根据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等领域对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体系进行解读,不必补充史料,但要利用教材中的“学思之窗”。

讲解时要特别指出他的理论并非全都正确,然而其创立的逻辑学却地位重要。

3.“教师生涯应着重介绍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吕克昂”学园及其“中庸之道”。

通过对“吕克昂”学园的讲解,学生会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学术的敬重及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在讲解他的“中庸之道”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思之窗”中的资料,将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进行比较,以加深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认识。

●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北方小驹1.出身世家(1)常随做御医的父亲出入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

(马其顿)(2)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素养。

(生理学)2.才智卓越(1)求学于学园,师从柏拉图,显示出超凡的才华。

(阿卡德米)(2)敬重老师,但不盲从,代表学园的。

(头脑)3.思想主张(1)内容①人要追求的境界,但并不放弃现实的幸福。

(尽善尽美)②理念属于人的,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思维抽象)③肯定是真实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客观世界)(2)特点①对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484-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484-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学习目标】上课时间:1、知识与能力: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掌握他在学术思想创见方面的主要贡献,认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主张的思想价值、影响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述与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中获取精神启迪,学习他对真理的孜孜以求精神和对科学的不懈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1、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思想主张。

2、对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的理解。

【知识链接(导入)】有位学者死后升天,在天国里,看到到处悬挂着亚里士多德的肖像。

他十分不解,问天国的人:“为什么要悬挂亚里士多德的肖像?”一位天国公民冷冷地回答:“那不是什么亚里士多德,那是上帝。

”问:“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成为西方人眼里的上帝呢?”亚里士多德,这位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人类知识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奠基人,以他深邃的思想和丰硕的学术成果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亚里士多德丰富的精神世界,去品味他坎坷的人生,去领悟他深邃的思想。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活动。

2、组内合作探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学习内容】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1、御医之子(出身):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小城斯塔吉拉,这座城市当时处在北部强国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王室的御医。

2、学园精英:前367年,亚里士多德17岁时来到了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学园求学,师从。

3、被迫逃亡:前347年,雅典受到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威胁,反马其顿情绪高涨。

由于与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受到雅典人的敌视,被迫离开雅典,逃往小亚细亚。

4、王子之师: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接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邀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5、逍遥学派: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希腊。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课件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课件
.
▪ 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尊师并不盲从 2、真理越辩越明
.
▪ 三、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1、哲学思想: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 可分割,思想来源事物
2、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类
3、 逻辑学: 4、政治思想:
《政治学》
5、伦理思想: 中道理论
.
亚里士多德的的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影 响最大的是他的逻辑学。传统逻辑学 研究的是认识一般和特殊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演绎法, 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上。着重研究 和总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 段论法。
四、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 “学者中的大师” ▪ “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
.
探究:
结合本课内 容,我们应 该怎么评价
他呢?
.
我们的评价:
▪ 1、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 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 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 长久深刻的影响。
▪ 2、是古代伟大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取 得巨大贡献,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
落寞辞世
.
▪ 17岁的亚里士多德进入柏拉图的雅典 学园,在这里天资聪颖的他象鱼儿遇 见了水,欢快地畅游,充满活力;象 花儿遇见了雨露,拼命吸取,更加芬 芳。这里因为有了他,亮丽了学园风 景一片,这里因为有了他,旖旎了学 园风光无限。20年的时光,造就成学 园最博学的人,柏拉图称他为“学园 的灵魂”。
.
▪ 公元前340年亚历山大摄政,亚里士多德 回到家乡。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创 办了一所吕克昂学院,独树一个新的哲学 学派。由于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常常 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讨论问题,当时人们 就称它为逍遥学派。
.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
哲学思想
孔子
敬鬼神而远之 1、敬:怀疑鬼 神的存在 2、远:把探讨 和解决人世间的 实际问题放在优 先位置
柏拉图
1、唯心主义, 认为理念是世界 的本质,现实世 界只是理念世界 的反映 2、研究物质世 界只能获得不确 定的“意见”, 而不能获得知识
亚里士多德
1、思想来源于 具体事物,物质 世界和精神世界 不可分割 2、物质世界值 得研究,尽管认 识中有错误,但 也有真理成分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治学、因材施教、 即重视政治的 教育 有教无类、 研究,又重视 启发式教学、 自然科学知识, 思想 当仁不让于 既培养政治家, 师等 又培养科学家 开办 创办私学, 学校 广收门徒 阿卡德米学园
1、教学方法 别具一格逍 遥学派 2、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克里昂学园
伦理思想
孔子 中庸 柏拉图 伦理学主题: 正义 亚里士多德 中道
• ①学术争鸣与讲究科学方法,做到收集材 料、分门别类、分析综合、条理论断。 • ②科学分类:理论、实践、创造三类。 • ③创立众多学科、有开创性著作,著作等 身,遗产丰厚。逻辑学、哲学、政治学、 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 学、医学和物理学等。
【助读资料】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 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 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 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 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 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 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

19-20版: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创新设计)

19-20版: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创新设计)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学习目标方法点拨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领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2.概括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分析其观点与柏拉图观点的异同。

3.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明确其科学成就的价值。

4.概括亚里士多德的历史贡献,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1.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主要是通过了解他对柏拉图的态度和他的哲学观点,体会其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而学习其高贵的品质。

2.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和教育思想时,建议采用比较的方法,同柏拉图的文化贡献相比较,进而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3.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要把古代希腊重要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放在特定的背景下,认识他们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1.优越家境(1)出生在希腊北方小城斯塔吉拉,常随父亲出入马其顿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

(2)作为医学世家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

2.才智超群(1)17岁那年,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

(2)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

(3)敬重老师,但并不盲从,被誉为学园的头脑。

3.思想主张(1)内容⎩⎨⎧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

②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③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2)特点:“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1.成就(1)哲学领域: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他提出了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

(2)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领域: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岳麓书社版选修四教案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岳麓书社版选修四教案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岳麓书社版选修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其思想特点。

2.理解亚里士多德对于哲学、科学、政治、美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3.掌握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二、教学内容1.亚里士多德生平及其思想特点。

2.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

3.亚里士多德科学思想。

4.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

5.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

6.亚里士多德逻辑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思想及其对于哲学、科学、政治、美学等领域的贡献。

2.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逻辑思维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以授课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2.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亚里士多德思想及逻辑思维方法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1.介绍亚里士多德及其生平(10分钟)。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亚里士多德哲学、科学、政治、美学思想及其贡献(30分钟)。

3.小组发言: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20分钟)。

4.授课:教师讲授亚里士多德逻辑思维方法的相关内容(20分钟)。

5.课堂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练习,并进行答疑和解析(30分钟)。

六、教学参考1.《亚里士多德全集》2.《亚里士多德哲学原著》3.《亚里士多德的辩证逻辑学》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5.《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听课态度、参与讨论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读书笔记和练习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亚里士多德及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教学目标课标: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掌握他在学术思想创见方面的主要贡献,认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主张的思想价值、影响和地位。

本课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文献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述与评价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中获取精神启迪,学习他对真理的孜孜以求精神和对科学的不懈探索精神;从亚里士多德的嘉言懿行中吸取科学智慧和人生经验,从而促进个人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重点、难点: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思想主张是本课的重点,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古代希腊,自由人往往让奴隶读书给他们听,亚里士多德却喜欢自己读,人们讽刺他是个“读书者”。

但是,亚里士多德-----这个特立独行的人---成了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人类知识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奠基人讲授新课:一、生平经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几个阶段即:御医之子(出身)、学园精英(求学)、王子之师(为师)、吕克昂学园—“逍遥学派”(办学)、落寂辞如何?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这种特殊的身世,即决定了他人生历程的辉煌,又导致了他命运的多舛。

凭借与马其顿王室的特殊关系,他得以成为王子之师和创办吕克昂学园;也因为这种关系,他两次从雅典逃离并落寂辞世。

有关亚里士多德的介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公元前384年诞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特基拉城。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对自然科学特别爱好,也很钻研。

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和医学的知识,他有时也帮助父亲作一些外科手术。

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前往雅典,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

他好学多问,才华横溢,成绩突出,柏拉图夸他是“学院之灵”。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担任了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宫廷教师。

公元前340年亚历山大摄政,亚里士多德回到家乡。

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创办了一所吕克昂学院,独树一个新的哲学学派。

由于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常常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讨论问题,当时人们就称它为逍遥学派。

公元前323年夏天,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回师巴比伦的途中病故。

从此,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开始不得志。

他决定离开雅典,离开吕克昂学院回到母亲的故地过隐居生活。

公元前322年因病逝世,葬在卡尔基,终年62岁。

二、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尊师并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

1.尊师而不盲从亚里士多德在治学当中,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决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去世后,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挽歌,赞颂其师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只有他或者说他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论证,清楚地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是幸福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盲从崇拜自己的老师,结合教材12页插图和材料,指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争辩一个什么哲学问题?他们持怎样的观点?他们在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认为,在具体的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尽管对自己的老师怀有高度的敬意,但经常把老师作为批评的对象。

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恰恰体现了他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思考:“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提示: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

2.真理越辩越明勇于与当时著名的学者激烈争论,如和伊索克拉底学派商榷,和斯伯西波斯辩难,和智者学派交锋,和主张苦行的哲学家论争。

通过争论,亚里士多德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学术思想,同时也扩大了他的学术影响。

三、主要贡献及思想主张亚里士多德在学术思想方面的成就,包括科学分类、逻辑学、政治学和伦理学1.科学的研究方法(1)特别注重对材料到收集。

为了搜集材料,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各种信息,并从别人的著作中选出有用的知识,制成一览表,然后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论题下。

为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对收集材料进行精心的分析、综合,并结合自己的见解,得出有条理的论断。

(3)对科学进行分类。

首次将科学分成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创造的科学三类。

并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开创性著作。

2.逻辑学与“三段论”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分析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3.《政治学》:“法治优于人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专门讨论政治问题和原理,他把希腊各城邦的政制体制分为六种,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及平民政体。

还对政体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法制优于人治”的思想。

4.伦理学:“中道”思想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道”理论,鼓励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以理性为准绳。

所谓的“中道”意即“中庸”。

他在《尼可玛可斯伦理学》中对“中道”作了论述。

他认为宇宙万物过了就不好,不及也不好,过犹不及。

他一贯主张,太过与不及之间取其中就为善,适中就为德。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的实质,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准绳为人处世,这和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异曲同功之妙,对和谐人际关系有积极意义。

四、亚里士多德的影响(1)亚里士多德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令人惊叹,因此有人称他是“学者中的大师”,还有人称他是“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的巨人”。

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马克思曾经称亚里土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思考: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首先,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对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并在逻辑学、政治学等众多个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著作,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

第二:他以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为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有利于建构新自然和社会秩序。

如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中道”理论成为人类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政治学中“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名言,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智慧和真理的热爱和追求,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板书设计: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小传出身---求学---为师---办学---去世二、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不懈追求1.尊师而不盲从2.真理越辩越明三、主要贡献及思想主张1.科学的研究方法2.逻辑学与“三段论”3.《政治学》:“法治优于人治”4.伦理学:“中道”思想四、亚里士多德的影响附: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贡献:亚里士多德全部作品的数目大得惊人,有47部留存下来,古代书名册上记录表明他写的书不少于170本。

但是令人吃惊的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数量,而且在于他知识的博大精深。

实际上他的科学著作构成了他所在时代的一部科学知识百科全书。

其中包括天文学、动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几乎古希腊人所掌握的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所不有。

他的科学著作一部分是对其他人已经获得的知识的汇编,一部分是他雇用助手为他收集资料所获的创造成果,一部分是他自己通过大量的观察而获得的成果。

有能力做每一个科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这就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将来可能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人物。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他还是一位有创建的哲学家,对推理哲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论著有伦理学和形而上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神学和政治学,修辞学和美学。

他写了有关教育、诗歌、野蛮人的风俗习惯和雅典宪法的作品。

他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收集许多不同国家的宪法,以进行比较研究。

也许在亚里士多德的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他的逻辑学。

一般认为他是哲学中这个重要分支的创立人。

实际上就是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具有逻辑性,才使他对如此众多的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有组织思想的才赋,他提出的定义和建立的范畴为后来许多不同领域产生的思想提供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从来不搞神秘主义和极端主义,总是实用主义的代言人。

当然他犯过错误,但是在如此大部头的思想百科全书中,他犯下的愚蠢错误却寥寥稀少。

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响。

在古代和中世纪期间,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法语、希伯来语、德语和英语。

后来的希腊作家都研究他的作品,赞美他的作品,拜占庭的哲学家也是如此。

他的著作对伊斯兰教哲学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许多世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

阿维罗伊斯①──也许是所有阿拉伯哲学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努力把伊斯兰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加以综合。

中世纪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麦孟尼底也为犹太教做了类似的综合。

但是这类著作中最著名的是基督教学者圣·汤姆斯·阿奎奈的伟大著作《神学大全》。

受亚里士多德深刻影响的中世纪学者多不胜举。

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羡慕如此之深,以致于在中世纪末期到了近乎崇拜偶像的地步,他的作品已不再是一盏指路的明灯,而是成了一件禁止人们进一步探索知识的紧身衣。

亚里士多德喜欢进行独立观察和思索,无疑他不会赞成后世人对他的作品所做的崇拜。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些是极其反动的。

例如,他支持奴隶制度,认为它符合自然规律;他相信妇女生来就低贱(当然这两种思想都反映了他所在时代的流行观点)。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许多显然非常摩登,例如“贫穷是革命和罪恶的根源”,“所有冥想过治人艺术的人都认为皇帝的命运取决于对青年的教育”(当然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里没有公共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错误就是把是说成不是,把不是说成是。

真正的求知,是为了求知而求知。

一个勇敢的人,工作中是精明的,处世时是冷静的错误全在开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开始的阶段即使只有一些小错,也堪与其他诸般大错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