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知识

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知识1.什么是山洪灾害?山洪灾害是指由沿河流及溪沟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2.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1)季节性强,频率高。
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富宁县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
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3.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1)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房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页岩、泥质岩、红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
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而形成洪水。
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
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防洪救灾常识

防洪救灾常识防洪救灾是指在遭受洪水威胁或洪水来临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洪水灾害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洪灾频发,因此防洪救灾常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洪灾的危害洪灾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造成水位上涨,超过河岸、堤坝或地势低洼地区,进而淹没田地、农作物、房屋和人类居住区的一种自然灾害。
洪灾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造成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洪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二、防洪的基本原则防洪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减轻和抵御三个方面。
预防是指在洪灾前采取措施,防止洪水的发生或减轻洪灾的危害;减轻是指在洪灾发生后,采取措施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抵御是指在洪灾发生时,采取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洪的基本措施1. 河道治理:对于河道疏浚清淤,加固河岸,修建防洪堤坝等工程措施,可以提高河流的排洪能力,减少洪水的威胁。
2. 水库调度:合理调度水库的蓄水量,根据降雨情况和河流流量,及时泄洪,避免水库过满引发洪水。
3. 防洪堤坝:加固和修建防洪堤坝,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水灾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洪堤坝的完好性。
4. 防洪巡查:定期巡查河道和堤坝,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防洪设施的正常运行。
5. 防洪预警:建立健全的防洪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疏散转移:在洪灾来临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转移,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7. 抢险救援:在洪灾发生后,及时组织抢险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个人防洪常识1. 不要靠近河道或河岸,尤其是在降雨较大时,应尽量避免接近河流。
2.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防洪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在洪水来临时,尽量避免外出,确保自己的安全。
4.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应尽量寻找高处,避免被洪水冲走。
5. 在洪水过后,要注意清理洪水残留物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山洪灾害防御

3、滑坡
土体、岩本土或残坡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 动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坡的情况往往出
现在大于20度的山坡。
滑坡
4、崩塌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坝或较陡斜坡上的岩土 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 沟谷)的地质现象。
(四)山洪灾害的危害
冲毁桥梁
冲毁农田,或使农作物受淹浸,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冲毁农田,或使农作物受淹浸,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此外,山洪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毁坏。
3、城镇进水受淹
山丘区城镇一般都是建在河道、溪流两岸,城镇防洪标准低 ,山洪出现,水位急剧上涨,极易造成城镇进水受淹。
(五) 山洪灾害防御及其基本原则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
经济损失(万 元)
县名
受灾人数(人) 受灾面积(亩) 死亡人数(人)
倒房 (间)
全市
5259252
4922063
548
102024
262460
株洲县
1699600
1837000
47
19902
53525
醴陵市 攸 县 茶陵县
1097367
1312913
81
21450
65162
261200
第三章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加强体系建设
• (一)健全组织体系 • (二)落实防御责任 • (三)编制应急预案 • (四)加强宣传培训
(一)健全组织体系
考虑到山洪灾害从形成到发展,其预见期极短,而且极 有可能因交通或通讯设施遭到破坏而与外界失去联系,因此 ,组织躲灾避灾不可能像大江大河防汛工作那样时间充裕, 按照省、市、县顺序按部就班实施,更多、更重要的是要发 挥乡、村、组的作用,把防御指挥机构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 。 1、乡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建设 乡镇一级成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由乡镇长任指挥,相 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监测、信息、调度、转移、应急 保障等工作组,分别负责雨水情和工险情监测、预警信息收 集、组织调度、应急转移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汇编)

山洪灾害防治宣传培训资料目录1、降雨等级划分 (1)2、什么是山洪? (1)3、什么是山洪灾害? (1)4、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1)5、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诱发山洪灾害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3)7、山洪灾害有哪些破坏作用? (3)8、山洪灾害是怎样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的? (4)9、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威胁? (5)10、山洪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11、为什么说防御山洪灾害必须抓好躲灾和避灾? (8)12、防御山洪灾害为何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对策? (8)13、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应做好哪些工作? (9)14、山洪灾害的群测群防系统是怎样建立的? (10)15、如何观察天气征兆躲避山洪灾害? (11)16、个人应做好哪些山洪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12)17、基层组织如何帮助村民提高自救和救助能力? (13)18、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活动应注意哪些事项? (13)19、深夜凌晨遭遇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14)20、遭遇山洪灾害时怎样报警? (14)21、被洪水围困时怎样求救? (14)22、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15)23、怎样救助被洪水围困的人群? (15)24、救助老幼病残者时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16)25、帮助受山洪灾害袭击者转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6)26、如何临时安置脱险人群? (16)27、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17)28、如何妥善安置灾区群众? (17)29、如何做好灾后的防疫救护工作? (17)30、山洪灾害期间易发生哪些疾病? (18)31、怎样依法防御山洪灾害? (18)32、如何认真落实防御山洪灾害工作责任制? (19)33、如何进行山洪灾害防灾避灾宣传? (20)34、如何做好山洪灾害易发区汛期的防汛值班工作? (21)35、我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2)36、乡(镇)人民政府在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137、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危险区和安全区指的是什么? (23)38、怎样做好山洪灾害的预警和信号传递工作? (23)39、哪些行为是破坏山洪灾害防御的违法行为? (23)40、大便小便进厕所,文明卫生靠你我 (24)1、降雨等级划分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在雨季发生。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迅速性、破坏性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1、防范措施(1)对影响山洪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警戒预防。
(2)对涵洞、拦石坝、拦沙坝、防洪堤、闸门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加固,确保各项设施安全可靠。
(3)加强区域内易发洪水的信息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2、应对措施(1)在预报到来的洪水来临前,应当抢先实施早期防备措施,避免发生灾情。
(2)洪水来临后要维护好各项设施的安全状态,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应尽快组织对受灾地区受灾情况进行核实,协助群众实施自救和互救。
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制定1、制定依据(1)防洪预防工作纲要。
(2)《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2、制定程序:(1)确定防洪抗旱单位及其分工。
(2)制定具体的任务分工计划。
(3)明确指挥体系,确定指挥关系。
(4)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工作程序,组织力量,创造条件。
(5)确定应急通讯机制和人员配置。
(6)加强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实施1、严格按照预案实施。
2、各单位要高度关注天气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山洪情况。
3、应急分队要统一行动,紧急组织人员、物资、工具到达受灾现场。
4、严格遵守指挥部指令,做好应急救援等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措施是必须要采取的,必须要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时,一定要按照预案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山洪灾害的抗击奠定基石,减少灾害损失。
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

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山洪灾害防御的那些事儿。
这山洪啊,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说来就来。
我给你们讲讲我老家的一次经历吧。
我老家在一个小山村,村子旁边就有一条小河。
平常啊,那小河可温顺了,河水清澈见底,我们还经常在河边玩耍呢。
那是一个夏天,雨下得特别大,就像老天爷把水盆打翻了一样。
我在屋子里,听着外面的雨声,感觉就像有人在不停地敲鼓,“噼里啪啦” 的。
我透过窗户往外看,只见那雨水就像无数条白色的线,从天上直直地落下来,打在地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这时候啊,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平常安静的小河开始变得暴躁起来。
河水不再是慢悠悠地流淌,而是像被什么东西追赶着一样,水流变得又急又快。
河水也不再清澈,变得浑浊不堪,里面夹杂着泥沙、树枝,就像一锅大杂烩。
这就是山洪可能要来了的信号啊。
山洪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就是短时间内降雨量太大,山上的雨水来不及渗透到地下,就都汇集到山谷里的河流中。
这就像好多条小溪突然一起涌进了小河,小河一下子就装不下了,水就开始漫出来,而且水流变得特别湍急。
我看到村里的大人们开始紧张起来。
住在河边的几户人家,首先就把家里重要的东西往高处搬。
有一家的老爷爷,他把家里的粮食一袋一袋地往阁楼上扛。
那粮食袋可沉了,老爷爷累得气喘吁吁的,但还是一刻不停地搬着。
他一边搬一边喊着:“山洪要来了,大家快把东西往高处放啊。
”我们村里有个预警员,这时候他就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忙碌起来。
他戴着个大草帽,穿着雨靴,手里拿着个大喇叭,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大声喊着:“乡亲们,山洪要来了,大家赶紧往山上的避难所跑,不要在河边逗留,不要舍不得东西。
” 他的声音在雨声和河水的咆哮声中显得有些沙哑,但却特别有力。
那我们在山洪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就是要及时得到消息,像我们村的预警员通知大家就是很重要的方式。
如果没有预警员,自己也要多留意天气和河水的变化。
就像我看到河水突然变浑浊、流速加快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危险可能要来了。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山洪灾害日益频发。
山洪灾害是指在陡峭的山脉地区,由于较大降雨引起的泥石流、山崩、山体滑坡等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山洪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详细阐述各项安全措施。
1.洪水逃生预案在山洪来临之前,制定洪水逃生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确定逃生路线,选择高地或者建筑物来躲避洪水。
同时,要尽量避免趟过涨水的河流或者水潭,避免被洪水冲走。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保护,避免分散,以便能互相提供帮助和照顾。
2.防止土壤侵蚀在山洪灾害的预防中,防止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土壤侵蚀是导致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栽植树木和植被来保持土壤,修建沙袋堤防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梯田或者植树造林来减少坡面径流速度与冲刷力。
3.提高排水能力为了预防山洪灾害,提高排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区域。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排水能力:修建排水管道和渠道来引导雨水流入河流,清理河道和排水道的杂物及时排除堵塞,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工程建设,以提高排水效果。
4.加强监控预警系统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预防山洪灾害,建立健全的监控预警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设置水位监测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来监测山区降雨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居民,提高警觉性和应对能力。
5.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来实现。
开展山洪灾害防范的宣传活动,包括组织演习、培训课程、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这样能够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损失。
6.加强防淤库泄洪工程建设针对河流的泄洪工程建设是预防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修建防淤库、泄洪道,能够有效地控制山洪的流速、减少洪灾的致灾因素。
这项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配合地质勘探工作,确保泄洪工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一、什么是山洪灾害?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融雪等原因引起的河流、溪流等水体瞬间暴涨,形成猛烈的洪水,冲毁河道两岸的房屋、桥梁、道路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危害1. 人员伤亡: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
2. 财产损失:山洪灾害对沿岸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3. 生态环境破坏:山洪灾害不仅对人类造成危害,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三、如何预防山洪灾害?1. 建立预警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及时监测降雨量和水位变化,提前预警。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岸堤防、护岸、拦沙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河道的排水能力。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山洪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4. 积极开展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林草联合防护等,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四、如何应对山洪灾害?1. 及时撤离:一旦接到预警通知,要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2. 防止溺水:在遭遇山洪灾害时,要尽量避免下水救援或横渡河流等危险行为,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3. 保持冷静:在遭遇山洪灾害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听从指挥和安排。
4. 保持联系:在遭遇山洪灾害时要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自己的情况。
五、山洪灾害防范常识1. 避免在河道两岸建房:在河道两岸建房容易受到山洪灾害的侵袭,应尽量避免。
2. 不要随意砍伐树木:树木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砍伐过多会增加山洪灾害的危险性。
3. 不要在山区游泳:山区水流湍急,水深水冷,游泳很容易发生危险。
4. 不要越过警示线:当地政府会在危险地带设置警示线,不要越过这条线进入危险区域。
5. 保持清洁环境:垃圾和杂物容易堵塞河道,增加山洪灾害的危险性。
六、结语山洪灾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一、何谓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所谓“山洪”是指一种罕见强劲的洪水。
大多发生在山区。
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
江河洪水一般都超过了多年平均洪水位,超过多年平均洪水流量,也超过河道安全泄量。
山洪更具如下特点:暴雨强度特大、洪水峰流量特大、洪峰水位特高、洪流速度特快、摧毁力量特大,破坏力特大。
山洪与大江大河洪水的区别:
1、一般洪水24小时降雨50毫米为暴雨,山洪暴雨24小时降雨200毫米以上,一般雨峰1小时降雨达100毫米以上;
2、一般洪水单位面积(每平方公里),洪峰流量1~2秒立米,而山洪的洪峰流量达11~17立米/秒;
3、一般洪水的洪峰水位超河底地面5~10米,而山洪的洪峰水位超地面10~30米;
4、一般洪水的流速2~3米/秒,而山洪的流速可达10~17米/秒。
总之,山洪是一种迅猛异常,破坏力极大的洪水。
二、何谓山洪暴雨
暴雨一般指势急量大的降雨。
计算降雨强度的时间,一般用分、小时或日为单位。
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统称为暴雨。
其中又分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称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100毫米称大暴雨。
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200毫米称特大暴雨。
“山洪暴雨”是指强度特别大的暴雨。
1小时降雨超50~100毫米。
“山洪临界暴雨”——导致发生山洪灾害的暴雨。
乡村小面积范围内,日降雨暴雨50~100毫米,若均匀降落,洪水较平缓,洪峰流量不大,流速不快,地表条件好,不一定形成山洪灾害;若一小时降雨50~100毫米,迅速形成坡面漫流和沟槽速流,洪峰流量大,流速快,刮削冲击力强,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崩垮泥石流等山洪灾害。
因此,山洪的临界雨量主要看雨峰1小时的暴雨量是否超过50~100毫米,1~3小时暴雨量是否超过200毫米,但在植被破坏、秃山光坡1小时降20毫米,也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
三、暴雨形成条件
降雨时一般当微观条件如气层的凝结核、冰晶、水滴碰撞合并等条件均已具备,但暴雨主要是宏观条件和天气系统的作用。
(一)宏观条件:
1、充沛的水汽。
降暴雨时对流层下部饱和比湿要大,饱和层要厚,还要求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在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后减弱成的热低压、沿着中低层辐合带或锋区移动传播的低涡、副热带高压边缘高温高湿条件下发展形成的强对流云团,容易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
2、强烈的上升运动。
气流上升运动,使对流云发展形成降水。
降暴雨时必须有不断的上升运动,使水汽凝结成云与降水;同时将水平输送来的水汽,不断向高空输送,使形成降水的过程能持续循环地进行。
3、有利的地形作用,由于地形抬升导致雨带集中在山脉迎风坡或平原水网地区、特殊海岸分布、喇叭形河口地带都可促成局地暴雨的形成。
(二)天气系统相互作用
暴雨是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产物。
降持续性暴雨就要有稳定有利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如副热带高压、西风带长波槽脊位置、强度的稳定性;又要有天气尺度系统如气旋、锋面、低槽、低涡、切变线、台风等的活动。
同时还要不断地有中尺度天气系统生成。
暴雨在本质上是中尺度天气现象,在一些中尺度雨团、雨带、中低压、低空急流等中尺度天气系统中上升速度可达数米每秒或更大,它们在高温高湿、位势不稳定条件作用下,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山洪暴雨的特征
1、浓云和气温显著升高容易诱发山洪暴雨
临发生山洪暴雨时,乌云笼罩,天气闷热;当暴雨发生时,雨如瓢泼;若发生在白天,如临夜幕;若发生
在深夜,则漆黑一团。
当临降暴雨之前,身体感觉特别热,汗流浃背,扇风也不解热,特别注意将发生山洪。
2、高山迎风坡容易诱发山洪暴雨
高山地形是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
由于地形抬升导致雨带集中在山脉迎风坡,云团遇山造成不稳定能量释放,因此,在山脉的迎风坡不仅暴雨频次增加,而且暴雨量也增大。
有时候一次暴雨过程在山区造成的降雨量是平原地区的十几倍,甚至更大。
而在背风坡显著减少。
例如我国广西南部特大暴雨多出现在十万大山东南坡;广东特大暴雨则分布在南岭南麓;华北特大暴雨多出现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坡。
居住在高山坡面和山脚或喇叭形河口地带的居民应特别注意防御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