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一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初一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自主学习1、(1)铁木真成吉思汗(2)1206年蒙古政权2、(1)成吉思汗1227 1234 对峙3、(1)忽必烈(2)1260年(3)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治国安民注重农桑年号大都(4)陆秀夫文天祥(5)全国分裂割据合作探究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摆脱了金政权的压迫和奴役。

他统一蒙古草原,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因此,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一方面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蒙古政权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另一方面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元朝对于天下的大一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的,也符合广大底层人民的需求,更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元统一天下事历史必然,是人心所向。

但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任何人类群体都有他的思想核心和价值取向,文天祥的抗元运动,是符合那个时期,中原及南方地区的思想核心和价值取向的,所以,他是民族英雄,他受到世人的尊重,所以说,英雄不一定是成功的,失败也可以是英雄,是封建时代忠君思想的伟大写照,是两千年中华文明的璀璨反射,当然也必须受到人们的敬佩!当堂达标1、A2、C3、A4、A5、(1)当时蒙古族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有。

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蒙古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3)元世祖忽必烈。

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政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4)远大的抱负、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部编版七下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导学案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部编版七下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金人兴起、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2.正确认识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东北部边境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3.分析岳飞抗金的性质。

4.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的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后,完成知识填空和自学检测,并记录好你的疑惑)(一)自主预习,夯实基础(阅读课文,完成并记录好疑惑)知识点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统一:女真族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女真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他就是金太祖。

3.发展壮大: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二:金灭辽及北宋4.金灭辽(1)背景: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

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2)概况: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

而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年,辽被金灭亡。

5.金灭北宋(1)背景: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2)概况: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 ,北宋灭亡。

知识点三:南宋的偏安6.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

7.岳飞抗金(1)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2)概况: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习题(含答案)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1、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A、南宋B、辽C、西夏D、金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寇准B、秦桧C、阿保机D、岳飞3、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A、辽B、西夏C、金D、蒙古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学习目标:1、掌握女真崛起、宋金战争、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史实。

2、知道岳飞抗金胜利的原因,学会评价岳飞。

三、自读文本,预习评价1、女真族生活的地域在哪里?找出女真族建立政权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2、找出金灭辽的时间和过程、金灭北宋的时间。

3、找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4、说出岳飞抗金的事迹,找出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能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岳飞?2、如何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议和?五、学习小结我的问题与收获: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检测题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2、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划定双方的边界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3、在美丽的西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几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来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样的感慨()A.文天祥宁死不屈B.王彦抗金C.秦桧谋害岳飞D.韩世忠抗金4、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匈奴是指()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5、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

在岳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珅 C.戚继光、兀术 D.岳飞、秦桧6、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导学案七年级下历史零五网答案

导学案七年级下历史零五网答案

导学案七年级下历史零五网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原因不包括()?[单选题] *A. 作战双方没有变化(正确答案)B. 性质一样C. 原因一脉相承D. 结果大同小异2、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

[单选题] *A.“望闻问切”四诊法B.《唐本草》C.《伤寒杂兵论》D.麻沸散(正确答案)3、61.以下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州牧割据(正确答案)B.州牧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州牧割据—黄巾起义D.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州牧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93.西汉时人们多斥责秦始皇为暴君,《史记》敢于肯定其统一天下“成功大”;对于汉武帝也揭露他迷信方术,任用酷吏的过失。

这反映司马迁()[单选题] *A.勤奋好学,饱读书籍B.公正记事,秉笔直书(正确答案)C.开创纪传体史书体裁D.在文学上有崇高地位5、“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材料反映了唐朝()[单选题] *A.繁荣的经济交流(正确答案)B.开放的社会风气C.融洽的民族关系D.多彩的文学艺术6、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和采集民歌的官府,最早是由()设立的。

[单选题]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正确答案)D.汉明帝7、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单选题] *A.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正确答案)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8、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单选题] *A.陆路交通便利B.社会风气开放C.科学技术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正确答案)9、78.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单选题]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正确答案)D.明清工商业繁荣10、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12—22课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12—22课答案

12——22课导学案答案12课答案(合作探究部分)一、明清专制统治比较见教学用书P145二、(本题主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需要写)左图:取自《中国历代帝后像》,画中的朱元璋相貌堂堂、仪态端庄威严又不失和善,当属美化过来的画像。

右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上的朱元璋满脸麻子,下巴突出,面露凶相,非常丑陋。

反映了人们对他的不同看法。

朱元璋自己是农民起义说白了自己以前是暴民,是造反派。

自己当权了他十分害怕自己的朱姓政权被推翻,一方面采取文化高压政策,钳制读书人的思想,采取八股取士的方法,这个行动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深远的极其消极的影响,导致中国文化科技人才逐渐落后于西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

同时又加强特务统治,让人民官员人人自危,社会恐怖。

另一方面朱元璋也治国有方,在中央取消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设六部统一中央行政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分财权军权这一系列措施对维护中国长期统一独立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些措施并沿用至今。

三、见教学用书P146 检测反馈部分一、1、A 2、C 3、C 4、C 5、B 6、C 二、7、(1)雍正帝(2)使我国封建郡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3)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成为皇帝处理全国军政和发布命令的中枢。

是皇帝独断专行的工具。

13课答案(合作探讨部分分)1.略2.原因: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四是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区别岳飞与戚继光的关键在于,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抗击外国侵略,岳飞抗金属于国内民族间的战争。

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日本)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捍卫了祖国的边疆以及本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3.从天时(为抗击清军南下建立抗清基地)、地利(渡海成功,讯速收复赤嵌城)、人和(何廷斌献台湾地图,充当向导,台湾人民奋起反抗)等几个方面。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附答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附答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附答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基本情况和运河地图的内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581年,杨坚建立,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统一南北和度量衡制度;加强,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5.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二、合作探究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年B.601年C.605年D.611年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A.才能B.财产C.门第D.民族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A.儒家经书B.学识C.科技知识D.风俗民情6.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7.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与党项族的兴起、辽和西夏建立的史实。

2、掌握辽和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认真朗读课本P34-36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

(9分钟)2、完成自学思考题。

(8分钟)(1)填表: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民族政权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2)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3)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内容各是什么?(4)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9分钟)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1、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澶渊之盟?2、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些议和?唐朝和北宋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什么明显不同?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

”这一段话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耶律阿保机B.元昊C.松赞干布D.完颜阿骨打2.大型史诗纪录片《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对西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西夏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发展过程为历史线索,生动翔实地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短暂却又神秘的西夏王朝。

建立西夏王朝的是()A.鲜卑族B.契丹族C.藏族 D.党项族3.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唐高祖——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B.鉴真——盲目航东海,唐风洋溢奈良城C.武则天——文治武功,建立李唐基业D.元昊——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4.下列与辽、西夏和北宋对峙局面相符的是()5.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

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劝说下列哪位皇帝亲征()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6.下图所示纪录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使()A.辽宋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B.辽宋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C.宋夏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D.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7.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族官吏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这突出地说明了( )A.辽统治者重用汉人做官 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 D.辽与北宋的关系逐渐缓和8.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答案【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1-10课】p class=txt>34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二、【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一、唐玄宗的统治政策:1、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即位,才稳定了局面。

2、唐玄宗的统治政策:二、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1、农业方面:?? ? 452、手工业方面:(1)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

(2)瓷器有..................的青瓷和................的白瓷最有名;.....................是艺术的珍品。

3、商业方面:唐朝著名的大都市有:.........、洛阳、..........和成都。

...................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4、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天宝年间的............和..................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的唐末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年唐朝灭亡。

合作探究:1、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为什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统治的后期却使唐朝由盛转衰?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自我检测】1、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

2、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5【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朝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隋朝经济的繁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2005年冬天,北京、杭州、苏州等多个城市的市长都收到一封90岁古建筑专家的信,信中提出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

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

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强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闻名沟通的奇妙代码。

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教学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年,北周外戚建立( )朝,定都()。

()年,隋灭掉陈,统一全国。

2、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是个()的皇帝。

他改革( ),发展(),注重(),国家安定,经济繁荣。

3、隋朝大运河:(1)开凿运河的目的(或意义,或作用):a: 。

b: 。

c:。

(2)开凿时间:()年,帝在位时开凿。

4: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 ),南至(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渠、()渠、()和()。

二、合作探究: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达标检测】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年b、601年c、605年d、611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5、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第2课贞观之治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建立。

2.分析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内容,能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3.通过学习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魏征是唐朝时期的大臣,魏征逝世后,太宗对朝中大臣们说:?我派人到魏征家中,在他的书信中发现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

人,有好人有坏人,任用了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那么,唐太宗时怎样?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呢?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一)快乐自学,完成下列内容1、()年,()建立唐朝,他就是()祖,定都()。

2、唐太宗叫(),他在位期间的年号为()。

3、唐太宗重用富于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敢于向唐太宗上谏的大臣是()。

4、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经济(),国力(),史称??。

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后人称她的统治? , ?。

(二)合作探究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说的?你怎么评价唐太宗?【达标检测】1.唐朝建立于:()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a.房玄龄 b.李世民 c.魏征 d.杜如晦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

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什么?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第3课“开元盛世”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唐朝衰亡的表现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唐玄宗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一位帝王,他稳定社稷、励精图治,开创太平盛世。

杜甫曾写《忆昔》,歌颂他执政时国家的繁荣昌盛。

他贪图享乐,疏于政事,断送大好河山。

白居易曾作《长恨歌》,感叹他揪人心痛、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褒贬不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寻求答案吧?【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12页-13页,?开元之治?,完成练习: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善于用人,任用()为相,重视吏治,提倡节俭,史称? ?。

二、阅读教材13页-15页,?盛世经济的繁荣?,完成练习:1、农业方面:兴修(),南方广泛种植(),()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2、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技术高超(2)陶瓷业:()、()和()最为著名。

其中,()造型美观,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方面:唐朝的大城市有()、()、( )和( )。

其中,()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城内分为()和(),()是住宅区,()为商业区。

4、唐宗统治期,()清明,()繁荣,()充实,()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5:唐玄宗后期发生的? ?,使唐朝由盛转衰。

6:唐朝(年至年),前后共年。

(二)合作探究1、想一想,前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篇三: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课堂导入】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

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

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进步之处:四、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