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特征及作用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7.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 1地块划分 ①地块划分的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分块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地分成许多地块 ②地块的概念和特性 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的最基本用地 地块的特性:制定文本图则时编码与指标的载体;使用性质相对单一但不排除混合使用;与开发的规模、时序相一致;地块面积根据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决定小至建筑基地大至一个单位、一个厂矿企业不等;根据开发、管理方式的变化地块可以重组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4城市设计引导 ·含义: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甚至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开发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如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群空间组合形式、建筑轮廓线示意图等 ·适用范围: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地带为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城市特色时采用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5.规划控制指标的类型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1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①用地性质; ②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③建筑控制高度; ④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⑤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⑥交通出入口方位; ⑦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Thank you.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整大小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5容积率--规划地块内建筑总面积与规划地块面积之 比 6人口容量--规划地块内每公顷用地的居住人口数 7绿地率--地块内绿地面积与规划地块面积之比以 百分比计 8停车泊位数--规划地块内规定的停车车位数量包 括机动车位数和非机动车车位数 9交通出入口方位及数量--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出入 口的方向、位置和数量 10交通运行组织--规定规划地块内允许通行的车辆类 型作出合理的交通运行组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4.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
• (1)地块划分的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 分块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 地分成许多地块。 • (2)地块的概念和特性 • 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 的最基本用地。 • 地块的特性: • 制定文本图则时编码与指标的载体; • 使用性质相对单一,但不排除混合使用; • 与开发的规模、时序相一致; • 地块面积根据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决定,小至建筑基 地,大至一个单位、一个厂矿企业不等; • 根据开发、管理方式的变化,地块可以重组。
• (3)地块划分的依据:划分地块要考虑用地 现状和土地使用调整意向,考虑建设的控制 引导原则,以规划布局结构为依据,参照下 列因素综合考虑: • 用地功能性质的区别。用以杜绝不相容使用, 尽可能保证地块性质单一; • 用地产权或使用权边界。土地使用单位利益 与土地有偿使用,使产权边界日益重要,一 个基本地块原则上不能跨越这一边界;
• 分图则也可作为文本的组成部分,用分图则 表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省去文本中的控制 坐标一览表。
• 设施配套: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即 对建设用地内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 定量配置要求。 • 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 卫生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配置要求。 • 市政设施配套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 (库)及市政公用设施容量规定,如给水量、 排水量、用电量、通讯等。 • 设施配套控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 做出规定。 • 建筑建造:包括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 导。
• (3)图则标定 • 含义: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 施进行定位控制,如地块边界、道路红线、 建筑后退线、绿化绿线、控制点等。 • 适用范围:当需要对规划地块的划分和建筑 的布置做出标示时采用。 • (4)城市设计引导 • 含义: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 议,甚至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开发 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如建筑色彩、 建筑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群空间组合形式、 建筑轮廓线示意图等。 • 适用范围: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 地带,为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 城道路规划红线、绿地绿线、河 湖水面蓝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 紫线、微波通道橙线); • 考虑土地价值的区位级差、因区位不同地块 管理要求也会不一样; • 不超越分区界或片区界,以利于规划管理; • 与开发规模尽可能一致; • 兼顾基层行政管辖界线,以利于现状资料收 集统计。 上述诸因素,基本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只要7 项因素能考虑周全,用地划分则较为科学合 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 (2)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建筑色 彩要求;其他环境要求。
4.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
• (1)地块划分的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分块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 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地分成许多地块。
业不等; • 根据开发、管理方式的变化,地块可以重组。
• (3)地块划分的依据:划分地块要考虑用地现状和土地使用调整意向,考虑建设的 控制引导原则,以规划布局结构为依据,参照下列因素综合考虑:
• 用地功能性质的区别。用以杜绝不相容使用,尽可能保证地块性质单一;
• 用地产权或使用权边界。土地使用单位利益与土地有偿使用,使产权边界日益重要, 一个基本地块原则上不能跨越这一边界;
• (2)地块的概念和特性 • 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的最基本用地。 • 地块的特性: • 制定文本图则时编码与指标的载体; • 使用性质相对单一,但不排除混合使用; • 与开发的规模、时序相一致; • 地块面积根据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决定,小至建筑基地,大至一个单位、一个厂矿企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 容
•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 是连接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编制层次; • 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的重要环节,更是规划管理的依据; • 是体现城市设计构想的关键。
总体规划 平面、定性、宏观的控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维空间、定量、微观的控制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他。
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土地使用
建筑建造
设施配套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整理课件
23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 考虑土地价值的区位级差。因区位不同地块管理 要求也会不一样。 • 不超越分区界或片区界,以利于规划管理。 • 与开发规模尽可能一致。 • 兼顾基层行政管辖界线,以利于现状资料收集统 计。
上述诸因素,基本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只要7项 因素能考虑周全,用地划分则较为科学合理。
行政办公设施
文娱体育设施
附属设施
其他
整理课件
7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交通活动控制
行为活动 环境保护规定
交通组织 出入口方位及数量
装卸场地规定 噪声振动等允许标准值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 废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固体废弃物控制 其他
整理课件
8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②土地使用
包括土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
第二讲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整理课件
1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
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 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 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 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 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 制。
(14)建筑间距--为满足日照、消防、卫生、安全 和建筑保护等要求而规定的与相邻建筑之间 的距离。
整理课件
21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 (1)地块划分 ①地块划分的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分块
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地分成许 多地块。
②地块的概念和特性 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PPT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②土地使用
包括土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 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作出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土 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的相容性、用地边界、用地 面积等。土地使用性质按用地分类标准规定建设用 地上的建设内容,土地使用相容性通过土地使用性 质宽容范围的规定或适建要求,为规划管理提供一 定程度的灵活性。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③设施配套 包括公共设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设施配套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即对建设用 地内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 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配置要求。
市政设施配套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库) 及市政公用设施容量规定,如给水量、排水量、用电 量、通讯等。设施配套控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 (标准)作出规定。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城市良好的环境质量, 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 理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 量、绿地率等。
容积率为空间密度的控制指标,反映一定用地范 围内建筑物的总量;建筑密度为平面控制指标,反 映一定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的覆盖程度;人口容量 规定建设用地上的人口聚集量;绿地率表示在建设 用地里绿地所占的比例,反映用地内环境质量和效 果。这几项控制指标分别从建筑、环境、人口三个 方面综合、全面地控制了环境容量。
·适用范围: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地带, 为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城市特色时采用。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5.规划控制指标的类型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前
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1)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①用地性质; ②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③建筑控制高度; ④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⑤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⑥交通出入口方位; ⑦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详规划)定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详规划)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规划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⑴ 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⑵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⑶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求;⑷ 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⑸ 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⑹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应当包括:⑴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则、分图图则,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⑵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
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理论

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理论第一篇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理论第一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特征与作用第一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总体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管理。
分区规划 district planning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工程设计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上海市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各层次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建设的目标,对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具体控制性规定的规划。
第二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以下特征:一、控制引导性和灵活操作性1.控制引导性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控制: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及其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主要公共设施与配套设施控制;道路及其设施与内外交通关系控制;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控制;工程管线控制。
控制型详细规划

6
用地边界
是规划用地和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用来划分用地的权属。
地块的用地边界划分原则
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 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
2)以单一性质划定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 一种使用性质;
3)建议有一边和城市道路相邻;
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
19
树冠覆盖面积
绿地 住宅 住宅用地中的绿地 公共绿地
20
绿化率: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共绿地率:为公共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
分比 绿化覆盖率 公共绿地:如组团绿地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
面积不小于400m2,与相应道路相邻,绿化面积 不低于70%,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 简直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儿童游 戏和成人游憩。
城市开发费用构成主要有前期投资费用、开发利用总 额以及开发资金的循环速度等。
前期投资费用:土地的有偿使用;场地平整;基础设
施建设等。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支出
增加容积率,以利于降低分摊成本。
容积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过高,造成过分拥挤和环境恶化,将引起人们心理上 的紧张和不安定感;同时,环境质量下降,也会引发 地租及房价下跌,降低开发利润。
去控制作用。 适建范围规定由用地的适建兼容表反映(用地使
用性质兼容表)
10
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
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 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减少环境干扰 确保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 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设施混
合布置 提高应变能力的同时,又不和总体规划相违背。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
一、涵义(含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 (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
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摘自: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
第三节 控详的作用与重要性
一.作用 (一)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以量化指标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意图、宏观的控制转化为对城市用地及空间的定性、定量控制,确
保规划的完善和连续。
(二)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将抽象的规划原理和复杂的规划要素简化、图解化。将规划控制要点明确,增强了可操作性。为 土地批租、开发建设提供了正确的引导,是规划管理的必要手段和主要依据。是建设项目许可的重 要前提条件。直接为管理人员服务。
第二十一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 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005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第七条 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 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是规划不对吗?并不是。
这是规划设计方案缺乏灵活性和弹性。
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教材P300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 政工程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 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 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二.重要性:
2008年《城乡规划法》关于控详的要求
第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 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条 镇人民政府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 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镇总体规划的 要求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三)体现城市设计构思。
按照美学和空间艺术的处理原则,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提出综合性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并直接 指导修详的编制。为管理提出准则和设计框架。
(四)城市政策的载体
控详作为管理城市空间、土地资源和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公共政策。包含了广泛的社会、经济、环 境等方面的要素。对诸如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分布、城市环境保护等的政策内 容。在引导上述各方面的具有综合作用。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
4.内容要求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没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 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也有人对控规本身的名称就有不同意见:城市规划本身就有控制的意义,并且规划也并不只有控 制,还有引导等。但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这个名称。控规——相对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而言, 还是比较贴切。(同济大学 郑正老师观点1991年第六期汇刊)
谢谢
一、概述
(一)背景:最早产生的原因和理由:
从方案的产生和最终的实施完成,往往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而在较长的时间中,很多问题
会因条件变化而发生改变,将规划作为最终实施的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实例说明,如:某城 市编制了一个城市中心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已经作了规划设计模型,效果很轰轰烈烈, 但最后并没有按此实现。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乡规划法》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出了要求 。有内容要求, 但没有概念和定义。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征
1.不以具象的空间环境设计来指导建设,而以控制要素(要求)来控制引导建设。 2.以文本、图则、说明书来作为规划运作的载体和工具。——规划成果 3.可以方便建立电子档案和数据库,便于管理。更科学严谨。(采用CAD、和GIS等计算机软
二.不同 1.上位和下位规划的关系。控详是修详的上位规划。 2.规划方案的具体表达方式不同,内容上有差异(重点) 3.法规性更强,更多地适用于政府管理。对开发建设的单位(开发者)的活动进行管理。 城市规划活动涉及的社会层面或人员:规划师、政府、开发者、民众。 开发建设者为自己的建设活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而不需要编制“控详”。对开发活动有利。 4.现很多地方政府要求将控规全覆盖于城市范围。但修详不需要。
夏南凯教材《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各层次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 建设的目标,对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具体控制性规定的规划。深圳市于1998年在《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中将控制 性详细规划的内容转化为法定图则,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和控制的依据,这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 的探索。法定图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与过程,有关各方达成共识而形成的相互之间共同遵守 的“规划实施图则”,其本质为“公共契约”。
件。)
夏南凯书:P4
1.控制引导性和灵活操作性 2.法律效应(法规效应) 3.图则标定
第二节 控详与修详的相同与区别
一.相同 1.同属于详细规划范畴。即对城市局部地区的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深化。 2.用于指导下一步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从建设程序上,一般主要为下一步的建筑设计和工程设
计。但更直接的是指导下一步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3.同样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方案经审批后,必须按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