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加强专制的措施
第3单元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4.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C.外国人滋扰生事 B.统治者夜郎自大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25.清政府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只开广州商埠,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的是( A ) A.广州十三行 C.市舶司 B.市舶使 D.理藩院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在内廷还专设“议政处”,作为议政王大臣的办公处所。凡
16.(百色中考)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 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B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17.(广东中考)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 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 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D )
10.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哪一机构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 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C ) A.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B.六部 D.行中书省
11.清朝时期,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以下是清朝的机构,且按设立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③ C.①④③ ②中书省 ③军机处 B.②④③ D.①③④ ④南书房
历史 七年级 下册•R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康熙时设立了 南书房 ;雍正时设立 军机处 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 ,
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销。
2.明清时期,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措施的是 ( D ) A.废除行中书省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措施:
1、推行断代统治,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统治者拥有独立的权力来发展相应的经济政策;
3、建立帝国内务府,进一步增强封建统治者的权力;
4、实行严格的宫廷管理,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5、实行保守的外交政策,以防止大国间的冲突;
二、经济措施:
1、推行实行诸铺田的分裂耕种制度;
2、严格控制官府的收入和支出,限制官府对百姓的不合理征收;
3、开展名士诞辰宴,用来招揽一些有才干的人才;
4、大量建设城镇和官署,加强清政府的行政管理;
5、积极开展海外扩张,形成驰名中外的帝国形象。
3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P106--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 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 况?
养鸟的旗人
和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权臣总共贪污了11亿两的白 银,相当于大清国15年的财政收入,要知道八国联军 的赔款总额是9.8亿两,这和珅贪污也太狠了。
• 和珅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 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 之王”。和珅亦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 梅耶·罗斯柴尔德。
P106 1.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 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 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 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对于八旗子弟来说斗蛐蛐、养花、养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玩 鹰、捧角儿这种高消费的活动才能满足他们他们的虚荣心。
想把一只鹰养好是很困难的,就拿鹰的日常饮食 来说,那均是以鲜肉为主,普通百姓可能一年都 吃不到一次的肉,这些鹰一顿就要吃掉半斤。为 了保留鹰的野性,还要在空旷的场地上放进兔子、 鸡等活物供鹰来捕食。和养鹰比起来养花遛鸟确 实显得朴实无华的多了。
明朝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明朝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明朝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一是极力维护封建统治,为此建立了完备的内务府制度;二是设置关公马腾及大臣,加强对地方行政机关的中央管理;三是发布一系列专制制度,例如《律令制度》、《章程制度》以及《诏令敕行制》等;四是强化宗法制度,规定文官慎言,禁绝君主反面言论;五是严格官案惩治,加强对文官的查禁制度;六是采取严厉的审查制度,要求官员上奏审批文件;七是加强宗教管理,限制宗教活动;八是制定法令管治,强调服从君权绝对的思想。
清朝加强专制的措施

军机处本身没有独立性,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实权。军机处 只有直庐,没有官署;成员又都是兼职,没有专官,具有很大 的临时性,难以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这一机构既便于君 主集权,又难以产生与君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是皇帝推行专 制政治的理想工具。 军机处的设立,侵夺了原来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的 权力。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直接剥夺了诸王议政的权力,架空 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 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 ——《清史稿》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
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矣。 材料三:
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 其间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1. 空 间 位 置
军 机 处
50 米
皇帝寝宫
1000 米
内阁
文书
票拟
通政司
内阁
司 礼 监
批红
皇帝
奏折
请旨
述旨
过朱
奏事处军机处跪受源自录皇帝1.内阁有票拟权,可拟出意见;而军机大臣只 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成谕旨。 2.明朝奏折要经过司礼监传给皇帝,有时甚至 由司礼监代皇帝“批红”,清朝奏折由军机处 直接交给皇帝,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
清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一、政治
1.承袭明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务 2.议政王大臣会议 • 有利于充分发挥满洲贵族 的集体智慧, • 但对君权构成极大束缚。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凡军国大 事均由议政王大臣共同裁定,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基础巩固
1.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
D
)
D.雍正
2.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 ( ①顺治②康熙③雍正④乾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
一、军机处的设立
时间:雍正
作用: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 1.乾隆帝时,彻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2.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君臣礼仪是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 图三的变化反应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改变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集权的强化
答:原因:清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 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以达 到钳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 后果:文字狱的推行,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 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课后活动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 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 的社会状况?
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锁国政策
社会危机重重,中国落后于世界
清 朝 君 主 专 制 的 强 化
军机处的 设立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字狱与文 文字狱目的: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化专制政策 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
唐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4)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一)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二)教学难点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2.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三)知识结构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背景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②明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过程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丞相胡惟庸。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秦以来一直被告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易错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易错点】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在:秦朝(秦始皇——赢政)、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例题: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B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圧众臣。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首页 末页
解题技巧
正确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统 治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 贸易,这种严格限制并非和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注意是“限制”而非“禁止”。清政府闭关锁 国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实行主要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从长久来看,不仅 不能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而且使中国落伍, C项不正确;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符 合史实,清政府保留“广州十三行”唯一一处 通商口岸与外国通贸,故正确答案选A。
3.易混淆:
明清两朝加强皇权措施的概括:政治措施可以
概括为“一废三立”(废丞相、设立特务机构、
廷杖制度、军机处);文化措施可以概括为“八 股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历史图片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首页 末页
历史图片
养鸟的旗人
广州十三行
解题技巧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
的首要条件。”结合下图,下列对清朝前期
过关训练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使 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 诸侯王表》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 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 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 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于海娣《中国通史》 材料四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 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明清两朝的政治统治有哪些特点?
权力的集中。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
集中到皇帝。因此皇权的加强是明清两朝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 其间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1. 空 间 位 置
军 机 处
50 米
皇帝寝宫
1000 米
内阁
文书
票拟
通政司
内阁
司 礼 监
批红
皇帝
奏折
请旨
述旨
过朱
奏事处
军机处
跪受笔录
皇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内阁有票拟权,可拟出意见;而军机大臣只 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成谕旨。 2.明朝奏折要经过司礼监传给皇帝,有时甚至 由司礼监代皇帝“批红”,清朝奏折由军机处 直接交给皇帝,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
军机处本身没有独立性,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实权。军机处 只有直庐,没有官署;成员又都是兼职,没有专官,具有很大 的临时性,难以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这一机构既便于君 主集权,又难以产生与君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是皇帝推行专 制政治的理想工具。 军机处的设立,侵夺了原来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的 权力。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直接剥夺了诸王议政的权力,架空 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一、政治
1.承袭明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务 2.议政王大臣会议 • 有利于充分发挥满洲贵族 的集体智慧, • 但对君权构成极大束缚。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凡军国大 事均由议政王大臣共同裁定,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3.南书房
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
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 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 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 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 入”。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 势日崇”。
4.军机处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
可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 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 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 ——《清史稿》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
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矣。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