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课件PPT
合集下载
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查房ppt课件

入性操作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
感觉障碍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病人食欲
减退、限制蛋白质摄入、透析等因素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氮质血症、酸中毒有关 6.焦虑、恐惧 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担心
预后有关
8
护理措施
(1)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 (2)密切观察有无高钾血症征象。 (3)限制钠盐。 (4)密切观察有无低钙征象;出现低钙血症,摄入
9
(1)及时清除患者大便,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避免刺激皮肤。
(2)加强翻身拍背q2h,适当按摩骨隆突处。 (3)进适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热量
食物。 (4)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修剪
指甲。
10
(1)给予高生物效价优质蛋白、足够热量,钠、钾、 氯均衡、富含维生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生、 冷、硬、粗食物。
(4)人性化,舒适化及家庭化的支持氛围会消除患者的陌 生感、恐惧感和失落感,促进其与医务人员的主动配合。
(5)尊重与重视患者的要求,对患者不歧视,不冷落。
(6)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与病人沟通交流, 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解释、安慰、鼓励、保证等)。
(7)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之得到安全感,从而处于接 受治疗及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
肾性骨营养不良:简称肾性骨病,可出现纤维性 骨炎,尿毒症骨软化,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 但有症状者少见,早期诊断主要靠骨活组织检查。 肾性骨病的发生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继发生甲 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有关。
27
内分泌失调:肾衰出现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如 空腹血胰岛素、肾素、泌乳素及促胃液素水平升 高,促甲状腺激素、睾丸素及皮质醇偏低,甲状 腺和性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障碍。
感觉障碍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病人食欲
减退、限制蛋白质摄入、透析等因素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氮质血症、酸中毒有关 6.焦虑、恐惧 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担心
预后有关
8
护理措施
(1)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 (2)密切观察有无高钾血症征象。 (3)限制钠盐。 (4)密切观察有无低钙征象;出现低钙血症,摄入
9
(1)及时清除患者大便,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避免刺激皮肤。
(2)加强翻身拍背q2h,适当按摩骨隆突处。 (3)进适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热量
食物。 (4)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修剪
指甲。
10
(1)给予高生物效价优质蛋白、足够热量,钠、钾、 氯均衡、富含维生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生、 冷、硬、粗食物。
(4)人性化,舒适化及家庭化的支持氛围会消除患者的陌 生感、恐惧感和失落感,促进其与医务人员的主动配合。
(5)尊重与重视患者的要求,对患者不歧视,不冷落。
(6)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与病人沟通交流, 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解释、安慰、鼓励、保证等)。
(7)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之得到安全感,从而处于接 受治疗及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
肾性骨营养不良:简称肾性骨病,可出现纤维性 骨炎,尿毒症骨软化,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 但有症状者少见,早期诊断主要靠骨活组织检查。 肾性骨病的发生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继发生甲 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有关。
27
内分泌失调:肾衰出现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如 空腹血胰岛素、肾素、泌乳素及促胃液素水平升 高,促甲状腺激素、睾丸素及皮质醇偏低,甲状 腺和性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障碍。
慢性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 把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 • 透析机交换后再回输到体内去,该通路 • 被称为血管通路。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1. 临时性血管通路 • 2. 长期血管通路
• (七)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可出现纤维 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 和骨硬化症,骨病有症状者少见,早期 诊断主要靠骨活组织检查。肾性骨症的 发生与活性维生素D3的不足、继发性甲旁 亢等有关。
• (八)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可出现 高钾或低钾血症、高钠或低钠血症、水肿或脱水、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 • (九)易于并发感染 : 为主要死因之一,与机 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等有关。以肺 部和尿路感染常见,血透病人易发生金黄色葡萄 球菌败血症、肝炎病毒感染等。 • (十)其他 可有内分泌失调、体温过低、尿毒 症性假糖尿症、高尿酸血症等。
治疗要点
• (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水、钠平衡 • 2、低钾与高钾血症 • 3、高血磷与低血钙 • (三)维持正氮平衡,减轻氮质血症 • (四)对症治疗(护胃、降压、利尿、治 疗贫血等)
治疗要点
(五)血液净化疗法
慢肾衰当血肌酐高于707µmol/L, 且患者开始出尿毒症症状时,便应 透析治疗。
• (五)呼吸系统表现 可出现尿毒症性支 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酸中毒时呼吸 深而长。 • (六)皮肤症状 常见皮肤瘙痒、尿肾衰早期 常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 状,到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 力下降、谵妄、幻觉、昏迷等。晚期病人 常有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可出现肢体麻木、 深腱反射消失、肌无力等。
依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分为四期: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 Ccr: 70---50ml/min, Scr: 133—177umol/L Bun<7.1mmol/L(<20mg/dl)。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 • Ccr: 50---25ml/min, Scr:186—442umol/L(2--5mg/dl) Bun>7.1mmol/L(20--50mg/dl)。 3、肾功能衰竭期 • Ccr: 2 5---10ml/min, Scr:443—707umol/L(5-8mg/dl) Bun>17.1---28.6mmol/L(50--80mg/dl)。 4、尿毒症期 • Ccr: <10ml/min, Scr:>707umol/L(8mg/dl) Bun>28.6mmol/L(80mg/dl)。
肾功能不全 ppt课件

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
学习内容
1
概述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的生理功能
(一) 泌 尿 功 能
• 排出代谢终产物
氮质血症
• 调节水平衡 • 调节电解质平衡 • 调节酸、碱平衡
(二) 内 分 泌 功 能
水中毒 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 肾素、前列腺素、EPO、1,25-(OH)2VD3 等 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等
血管床容量增加
严 重 感 染、神 经 源 性 休 克、败 血 症 休 克、过 敏 性 休 克
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阿 司 匹 林、消 炎 痛
血管收缩药物
α-肾上腺素制剂
肝肾综合征
肾性 ARF
定义:
由于肾脏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ARF (急性肾实 质损伤) 。
病因:1、肾小球、肾间质与肾血管疾病
小管破裂性损伤
肾毒性损伤
两种肾小管坏死性损伤的区别
少尿
肾小管坏死 基底膜断裂 原尿反流至
肾间质 间质水肿
压迫肾小管
大量管型形成 肾小管阻塞
ARF的发病机制
➢ 关 键 是 GFR ↓
(一) 肾 小 球 因 素 GFR
(二) 肾 小 管 因 素
ARF的发病机制
❖ 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 filtration
❖ 肾小管重吸收、分泌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secretion
❖ 尿液排泄
Urinary excretion
Peritubular capillary
Renal tubule H2O H2O H2O
学习内容
1
概述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的生理功能
(一) 泌 尿 功 能
• 排出代谢终产物
氮质血症
• 调节水平衡 • 调节电解质平衡 • 调节酸、碱平衡
(二) 内 分 泌 功 能
水中毒 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 肾素、前列腺素、EPO、1,25-(OH)2VD3 等 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等
血管床容量增加
严 重 感 染、神 经 源 性 休 克、败 血 症 休 克、过 敏 性 休 克
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阿 司 匹 林、消 炎 痛
血管收缩药物
α-肾上腺素制剂
肝肾综合征
肾性 ARF
定义:
由于肾脏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ARF (急性肾实 质损伤) 。
病因:1、肾小球、肾间质与肾血管疾病
小管破裂性损伤
肾毒性损伤
两种肾小管坏死性损伤的区别
少尿
肾小管坏死 基底膜断裂 原尿反流至
肾间质 间质水肿
压迫肾小管
大量管型形成 肾小管阻塞
ARF的发病机制
➢ 关 键 是 GFR ↓
(一) 肾 小 球 因 素 GFR
(二) 肾 小 管 因 素
ARF的发病机制
❖ 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 filtration
❖ 肾小管重吸收、分泌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secretion
❖ 尿液排泄
Urinary excretion
Peritubular capillary
Renal tubule H2O H2O H2O
《慢性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纤维化。
其机制是:
1. 慢性炎症
单核-巨噬浸润并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诱导 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间质纤维化。
精选ppt
13
2. 慢性缺氧
有人提出:慢性缺氧导致肾 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损伤 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后共同 通路。
(1)缺氧致RAS激活,出球 小动脉强烈收缩,肾小管及 肾间质严重缺血。
精选ppt
11
血磷
肾单位 GFR
磷排 泌
尿磷
健存肾单位 磷重吸收
枉
矫
血磷 血钙 PTH
骨磷释放 入血
溶骨 活性
衡
矫 枉 失
肾性骨营 养不良
图3 以钙磷代谢障碍精选为ppt 例说明“矫枉失衡”12
(四)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学说
典型病理改变:肾小管肥大或萎缩,小管上 皮细胞增生、堆积堵塞管腔,肾间质炎症和
该学说强调多种因素导致系膜细 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聚集 是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机制的关 键。
肾小球的纤维化和硬化会压迫周 围的毛细血管,导致肾小球的滤 过率降低,加重肾功能损害。
精选ppt
10
(三)矫枉失衡学说
(trade – off hypothesis)
是指机体对肾小球 滤过率降低的适应和代 偿过程中发生的新的失 衡,这种失衡使机体进 一步受到损害。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nal failure,CRF)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16.04
精选ppt
1
主要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原因及发病过程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尿毒症的概念、主要的尿毒症毒素及其对机 体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防治原则
其机制是:
1. 慢性炎症
单核-巨噬浸润并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诱导 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间质纤维化。
精选ppt
13
2. 慢性缺氧
有人提出:慢性缺氧导致肾 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损伤 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后共同 通路。
(1)缺氧致RAS激活,出球 小动脉强烈收缩,肾小管及 肾间质严重缺血。
精选ppt
11
血磷
肾单位 GFR
磷排 泌
尿磷
健存肾单位 磷重吸收
枉
矫
血磷 血钙 PTH
骨磷释放 入血
溶骨 活性
衡
矫 枉 失
肾性骨营 养不良
图3 以钙磷代谢障碍精选为ppt 例说明“矫枉失衡”12
(四)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学说
典型病理改变:肾小管肥大或萎缩,小管上 皮细胞增生、堆积堵塞管腔,肾间质炎症和
该学说强调多种因素导致系膜细 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聚集 是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机制的关 键。
肾小球的纤维化和硬化会压迫周 围的毛细血管,导致肾小球的滤 过率降低,加重肾功能损害。
精选ppt
10
(三)矫枉失衡学说
(trade – off hypothesis)
是指机体对肾小球 滤过率降低的适应和代 偿过程中发生的新的失 衡,这种失衡使机体进 一步受到损害。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nal failure,CRF)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16.04
精选ppt
1
主要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原因及发病过程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尿毒症的概念、主要的尿毒症毒素及其对机 体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防治原则
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ppt课件【101页】

•血容量不足 •感染 •尿路梗阻 •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 •肾毒性药物 •急性应激状态 •高血压: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的降压过快过剧 •高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
28
治疗
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一)饮食治疗 (Diet therapy) 1.限制蛋白饮食(Protein restriction) 2.限制蛋白饮食的方法: GFR降至50ml/min以下时,蛋白质限制 每日用0.6~0.8g/kg; 50%~60%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尿毒症症状
尿毒症毒素积蓄
肾的内分泌功能障 碍,如不能产生 EPO、骨化三醇等
7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钠、水平衡失调
体液过多 (摄入过量的钠和水)
慢性肾衰竭
GFR↓ 浓缩稀释功能↓
钠水潴留 肾调节钠水的功能差
体液丧失 (呕吐、腹泻)
49
合理饮食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适当的动物蛋白( 50%以上)和植物蛋白+EAA+ɑ-酮酸
蛋GF白R<质50m的l/ 量GFR
min,限制 蛋白质摄入 量,
蛋白量
<5 ml/min
20g 0.3g/kg
5-10 ml/min
25g 0.4g/kg
10-20 ml/min
35g 0.6g/kg
>20 ml/min
14
临床表现
2.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钠、水潴留(Natrium and water retention) 高血压(hypertension) 尿毒症心肌病(uremic myocardiopathy) 贫血(anemia)
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少尿型ARF-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增加到 400 mL/d 以上,可达 3~5 L/d
肾血流量和GFR逐渐恢复 肾小管上皮新生,但钠水重吸收功能依然低下 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 代谢产物滤出,渗透性利尿
危险: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大量失水失钠,低血压、 休克、低钾。 意义:多尿期持续时间约2周,可转入恢复期。
• 肾后性(postrenal)
肾后性
•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原因:肾灌流量急剧下降 (常见于休克早期)
特点:功能性损害 及时复灌可恢复
•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原因:肾以下的尿路梗阻 双侧输尿管结石、炎症、 肿瘤、前列腺肥大
特点:早期属功能性损伤 晚期出现器质性损害
• 肾性急性肾衰竭
原因:肾实质的损伤 特点:器质性损害
少尿型ARF-恢复期
尿量恢复到正常 非蛋白氮含量下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
肾小管功能恢复需要数月甚至更长,少数患者 转变为慢性肾RF
• • • • 少尿不明显,1280 mL/d 左右 尿渗透压和相对密度较低 尿钠高 尿中细胞和管型少 GFR降低,出现氮质血症和代酸,部分患者 有高钾血症 肾小管损伤程度低,预后较好 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少尿型
指标
相对密度
尿渗透压 尿钠 尿 / 血肌酐 排钠分数(%)
功能性肾衰竭
> 1.020
> 500 mOsm/L < 20 mmol/L > 40:1 <1
器质性肾衰竭
< 1.015
< 350 mOsm/L > 40 mmol/L < 20:1 >1
肾衰指数 尿沉渣镜检
<1 基本正常
肾功能不全 PPT课件

终末肾病——透析、移植
50
CRF和尿毒症的防治
祛除病因、诱因 低盐饮食 抗纤维化 降压、纠贫血 透析——腹膜、血液 肾移植
51
复习题
名词解释: 急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1.阐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少尿机制)。 2.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 3.阐述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尿的机制。
早期——多尿、夜尿、低渗尿等 晚期——少尿、等渗尿等
氮质血症(内生肌酐清除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低血钠 早期低血钾、晚期高血钾 晚期高血镁 钙磷代谢障碍
高血磷(矫枉失衡) 低血钙(高血磷、肠道吸收钙减少)
代谢性酸中毒
43
CRF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肾性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
(二)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Intra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损伤 肾实质损害
肾间质疾患
GFR↓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器质性肾衰)
(三)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Post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37
三、CRF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假说和肾小球过度滤过假说
健存肾单位/受损肾单位的比值逐渐↓
38
三、CRF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假说和肾小球过度滤过假说
矫枉失衡假说
是指机体产生的某种代偿机制,在发挥维持 某种溶质平衡的适应性反应的同时,对其他系统产 生有害作用,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
例如:血液PTH升高,早期增加排磷,但代偿 作用有限,晚期产生溶骨作用,内环境失衡
肾小管阻塞的损伤作用
50
CRF和尿毒症的防治
祛除病因、诱因 低盐饮食 抗纤维化 降压、纠贫血 透析——腹膜、血液 肾移植
51
复习题
名词解释: 急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1.阐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少尿机制)。 2.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 3.阐述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尿的机制。
早期——多尿、夜尿、低渗尿等 晚期——少尿、等渗尿等
氮质血症(内生肌酐清除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低血钠 早期低血钾、晚期高血钾 晚期高血镁 钙磷代谢障碍
高血磷(矫枉失衡) 低血钙(高血磷、肠道吸收钙减少)
代谢性酸中毒
43
CRF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肾性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
(二)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Intra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损伤 肾实质损害
肾间质疾患
GFR↓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器质性肾衰)
(三)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Post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37
三、CRF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假说和肾小球过度滤过假说
健存肾单位/受损肾单位的比值逐渐↓
38
三、CRF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假说和肾小球过度滤过假说
矫枉失衡假说
是指机体产生的某种代偿机制,在发挥维持 某种溶质平衡的适应性反应的同时,对其他系统产 生有害作用,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
例如:血液PTH升高,早期增加排磷,但代偿 作用有限,晚期产生溶骨作用,内环境失衡
肾小管阻塞的损伤作用
慢性肾衰竭]PPT课件
![慢性肾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ab75bfbe23482fb5da4c5d.png)
60~89 估计肾病进展的快慢
3 肾损害,GFR中度下降
30~59
评估和治疗并发症
4 GFR严重下降
15~29
为肾脏替代治疗做
准备
5 肾功能衰竭
<15或透析 如果存在尿毒症,
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ppt精选版
4
发病机制(pathophysiology)
(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机制 1.肾小球高滤过(high filtration) 2.肾小球高代谢 3.血压增高(hypertension) 4.脂质代谢紊乱 5.肾小管间质损伤
❖ 营养与代谢失调
ppt精选版
9
发病机制(pathophysiology)
(二)尿毒症症状的发病机制
❖ 3. 矫枉失衡学说(trade-off hypothesis)
GFR↓→P↑ 、 Ca ↓→PTH ↑ (矫枉) ↓
继发性甲旁亢 (失衡)
❖ 4. 内分泌异常
EPO ↓ 1,25(OH)2D3 ↓ 胰岛素抵抗
皮肤搔痒、色素沉着、尿素霜、转移性钙化
ppt精选版
13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骨骼系统表现
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
(Renal Osteodystrphy)
高转化性骨病(high-bone turnover disease) 低转化性骨病(low-bone turnover disease) 混合性骨病 透析性骨病(β2微球蛋白淀粉样物质沉积)
是CRF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免疫功能紊乱、白细胞功能障碍; 致病微生物毒力增强; 常见的感染部位: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ppt精选版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骨质疏松症 代谢性酸中毒动员骨钙进入体液 多见于长期透析者
(4)肾性骨硬化症 较少见,同继发甲旁亢致骨重塑或骨质重分布有关
(5)软组织钙化 细胞外液钙、磷浓度CaP>75
临床表现
肾性骨病早期多无症状 有时可表现为以下症状:
搔痒 骨病和骨折 生长发育停滞 软组织钙化
自发性跟腱断裂 骨髂变形 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
尿毒症性心包炎 心衰 贫血
肾性骨病 感染
治疗
充分透析
充分透析 透析超滤
补充足够造血原料 EPO 输血
针对病因对因对症处理
根据药物选药 避免肾毒性药物 根据GFR调整用药剂量 注意透析对药物的影响
内容
• 概论
定义 病因 疾病分期
• 发病机理
主要发病学说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要求
1.了解发病机理、病因、肾脏替代治疗的 适应症。
2.掌握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临床症状产生原理。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7.皮肤症状
搔痒: 钙盐沉积/甲旁亢 尿毒症病容
临床表现
8.内分泌系统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多相对正常 (1)RSA系统异常 (2) 1,25(OH)2D3 相对、绝对不足 (3)EPO生成减少 (4)胰岛素、PTH等降解减慢 (5)性功能障碍
成人:阳萎 性欲↓ 不孕 儿童:性成熟期延迟
临床表现
主要分成两大类: 1)毒素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临床表现
(一)毒素影响
1. 消化系统(最早、最常见) 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尿臭味(氨味) 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 具体发生机理不明
临床表现
2.血液系统
(1)贫血: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 红细胞生成受抑制 造血原料缺乏 溶血、毒素(PTHRBC脆性增加)
治疗
需要紧急透析的指征:
高钾血症 >6.5 mmol/L 难于控制的水钠储留或心功能衰竭 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严重的尿毒症并发症
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症状
血 液 透 析 治 疗
换液过程 Titaneum/连接短管
腹 膜 透 析 治 疗
肾移植示意图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和纠正可逆因素
2. 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ECM)蓄积
AⅡ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ECM产生过多
AⅡ刺激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生成
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被抑制
纤溶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产生减少 ECM降解减少
ACEI阻断了AⅡ的上述作用,减少ECM蓄积
治疗
(3) 肠道“清除”方法 口服吸附剂:氧化淀粉、活性炭 腹泻疗法:口服甘露醇、大黄 中药灌肠:大黄 中医药:大黄制剂 辩证施治
临床表现
10. 感染 为尿毒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免疫功能 抵抗力 主要见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 透析患者还易发生肝炎病毒感染 占27%
临床表现
(二)水、电解长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代谢失调 (2)钠代谢失调
(3)钾代谢失调
失水/水过多 既易失水又易水过多是尿毒症的特征
失钠:肾小管重吸收 消化道丢失 利尿剂
低蛋白 根据肾功能而定 高热量 125.5 J/kg/d(30 kcal/kg) 低磷 ≯600mg/d 控制钠、钾、水、补充足够维生素
治疗
慢性肾衰病人低蛋白饮食应用方法
Ccr(ml/min) Scr(mmol/L) 蛋白摄入量(g/kg.d)
40~100 20~40 10~20
<10
<177 177~355 355~707
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al failure, CRF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肾 内科 周咏明
内容
• 概论
定义 病因 疾病分期
• 发病机理
主要发病学说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肾脏的组织学
肾单位结构及功能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球囊
肾小管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髓襻 远
直部
端
远端小管
主要扩张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球囊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囊内压 白蛋白排出率
Valentino VA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1;151:2367-2372.
常用降压药对尿微量白蛋白 的降低作用比较*
0.40 0.20
蛋白尿 白蛋白尿
与基线比的对数改变
0.00
-0.20
钠过多:GFR
高钾血症 酸中毒 输血 分解代谢 含钾食物、药物
临床表现
(4)代谢性酸中毒 酸性代谢产物潴留 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能力 肾小管泌氢功能受损 肾小管制造氨的能力
(5)钙磷代谢失调 低钙血症 磷的潴留 1,25(OH)2D3产生 PTH对骨骼钙的动员有抵抗作用 高磷血症 (GFR<20min/ml时明显) 饮食、肠道吸收磷慢性肾衰竭 Nhomakorabea展的危险因素
1.慢性肾衰竭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 素: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低
蛋白血症,贫血,高脂血症。
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危险因素
2.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1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加重。 2)低血压、脱水、大出血等使有 效血容量减少。3)肾脏局部血供 急剧减少(如肾动脉狭窄患者用 ACEI、ARB类药物)。4)严重高 血压未控制。5)泌尿道梗阻等。6
临床表现
5. 神经、肌肉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乏力、记忆力 失眠幻觉、谵妄、昏迷
(2)周围神经病变 75% 缓慢进展、远端对称的感觉一运动神经病变 “袜套样感觉”“不安腿”“烧灼足”
(3)尿毒症肌病 易于疲劳、肌无力、肌肉萎缩、肌痛
临床表现
6.呼吸系统
尿毒症肺:肺部充血、水肿 肺部感染 尿毒症性胸膜炎
鉴别:高血压脑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再障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和纠正可逆因素
2.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3. 并发症的治疗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和纠正可逆因素
2.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3. 并发症的治疗
治疗
1. 保守治疗 (1) 饮食治疗 总原则包括:
治疗
饮食治疗的好处: 减轻氮质血症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减轻继发性甲旁亢 改善营养状况
治疗
(2)ACEI/ARB
控制血压对肾损害进展速度的影响
80
60 GFR ml/min
40
20 Bp 165/110
ACEI
非ACEI
Bp 135/85
0
5
10
15
时间(年)
ACEI对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的扩张
9. 代谢失调
(1)体温过低 基础代谢率 (2)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血糖 称“尿毒症性假糖尿病” (3)脂质代谢异常
VLDL、1DL、LDL / HDL (4)旦白质、氨基酸代谢失调
低旦白血症、负氮平衡 (5)代谢产物潴留
尿素霜:尿素在皮肤表面析出 尿毒症性口臭:尿素 →碳酸铵+氯 高尿酸血症:GRF<20ml/min时
(4) 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栓素药物 抗氧化剂
治疗
2.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肾移植
治疗
透析治疗的指征:
维持性透析 SCr>707umol/L CCr<10ml/min 双侧肾脏萎缩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尽早开始透析 有明显尿毒症症状 严重贫血 原发病糖尿病肾病或结缔组织肾病 年龄>60岁 有明显周围神经病变
2尿毒症毒素的毒性作用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发病机理
“三高”: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 可导致:足突融合、基质增多、小球肥大
内皮损伤、微血栓形成 小管间质损伤
发病机理
引起尿毒症症状的主要原因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尿毒症毒素
小分子物质 中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500d
500-3000d >3000
无症状 消化道症状
尿毒症症状 尿毒症症状
临床表现
• 水电解质紊乱 • 1代谢性酸中毒. • 2水钠潴留 • 3钾代谢紊乱 高钾血症 • 4钙磷代谢紊乱
3. 循环系统
临床表现
(1)尿毒症性心包炎 18%-51%,多为血性 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骨后压迫感
(2)心力衰竭 水钠潴留/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病 冠状动脉硬化 糖代谢、脂代谢异常 高流量状态 贫血、A-V痿
(6)高镁血症
诊断
(1)病因诊断 (2)程度判断 (3)急、慢性肾衰竭的判断 (4)是否有可逆因素
尿毒症的可逆因素 肾前:感染、高蛋白饮食、血容量不足、 心衰、高血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肾性:肾毒性药物、造影剂 肾后: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诊断
1.不明原因出现的消化道症状 2.多尿或少尿,伴皮肤苍白、搔痒 3.不明原因腹痛、腹泻 4.嗜睡、呼吸深长 5.高血压 6.抽搐、昏迷
尿素、肌酐 β-葡萄糖醛酸 内分泌激素
胍类、酚类
核糖核酸酶
胺类、吲哚类
β2-MG
溶菌酶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定义
GFR(ml/min) Scr(mmol/L) 临床
代偿期 失代偿期 (氮质血症期)
肾功能衰竭期 (尿毒症期)
尿毒症晚期
50~80
<177
25~50
>177
贫血
<25
>445
(4)肾性骨硬化症 较少见,同继发甲旁亢致骨重塑或骨质重分布有关
(5)软组织钙化 细胞外液钙、磷浓度CaP>75
临床表现
肾性骨病早期多无症状 有时可表现为以下症状:
搔痒 骨病和骨折 生长发育停滞 软组织钙化
自发性跟腱断裂 骨髂变形 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
尿毒症性心包炎 心衰 贫血
肾性骨病 感染
治疗
充分透析
充分透析 透析超滤
补充足够造血原料 EPO 输血
针对病因对因对症处理
根据药物选药 避免肾毒性药物 根据GFR调整用药剂量 注意透析对药物的影响
内容
• 概论
定义 病因 疾病分期
• 发病机理
主要发病学说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要求
1.了解发病机理、病因、肾脏替代治疗的 适应症。
2.掌握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临床症状产生原理。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7.皮肤症状
搔痒: 钙盐沉积/甲旁亢 尿毒症病容
临床表现
8.内分泌系统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多相对正常 (1)RSA系统异常 (2) 1,25(OH)2D3 相对、绝对不足 (3)EPO生成减少 (4)胰岛素、PTH等降解减慢 (5)性功能障碍
成人:阳萎 性欲↓ 不孕 儿童:性成熟期延迟
临床表现
主要分成两大类: 1)毒素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临床表现
(一)毒素影响
1. 消化系统(最早、最常见) 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尿臭味(氨味) 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 具体发生机理不明
临床表现
2.血液系统
(1)贫血: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 红细胞生成受抑制 造血原料缺乏 溶血、毒素(PTHRBC脆性增加)
治疗
需要紧急透析的指征:
高钾血症 >6.5 mmol/L 难于控制的水钠储留或心功能衰竭 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严重的尿毒症并发症
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症状
血 液 透 析 治 疗
换液过程 Titaneum/连接短管
腹 膜 透 析 治 疗
肾移植示意图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和纠正可逆因素
2. 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ECM)蓄积
AⅡ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ECM产生过多
AⅡ刺激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生成
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被抑制
纤溶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产生减少 ECM降解减少
ACEI阻断了AⅡ的上述作用,减少ECM蓄积
治疗
(3) 肠道“清除”方法 口服吸附剂:氧化淀粉、活性炭 腹泻疗法:口服甘露醇、大黄 中药灌肠:大黄 中医药:大黄制剂 辩证施治
临床表现
10. 感染 为尿毒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免疫功能 抵抗力 主要见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 透析患者还易发生肝炎病毒感染 占27%
临床表现
(二)水、电解长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代谢失调 (2)钠代谢失调
(3)钾代谢失调
失水/水过多 既易失水又易水过多是尿毒症的特征
失钠:肾小管重吸收 消化道丢失 利尿剂
低蛋白 根据肾功能而定 高热量 125.5 J/kg/d(30 kcal/kg) 低磷 ≯600mg/d 控制钠、钾、水、补充足够维生素
治疗
慢性肾衰病人低蛋白饮食应用方法
Ccr(ml/min) Scr(mmol/L) 蛋白摄入量(g/kg.d)
40~100 20~40 10~20
<10
<177 177~355 355~707
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al failure, CRF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肾 内科 周咏明
内容
• 概论
定义 病因 疾病分期
• 发病机理
主要发病学说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肾脏的组织学
肾单位结构及功能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球囊
肾小管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髓襻 远
直部
端
远端小管
主要扩张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球囊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囊内压 白蛋白排出率
Valentino VA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1;151:2367-2372.
常用降压药对尿微量白蛋白 的降低作用比较*
0.40 0.20
蛋白尿 白蛋白尿
与基线比的对数改变
0.00
-0.20
钠过多:GFR
高钾血症 酸中毒 输血 分解代谢 含钾食物、药物
临床表现
(4)代谢性酸中毒 酸性代谢产物潴留 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能力 肾小管泌氢功能受损 肾小管制造氨的能力
(5)钙磷代谢失调 低钙血症 磷的潴留 1,25(OH)2D3产生 PTH对骨骼钙的动员有抵抗作用 高磷血症 (GFR<20min/ml时明显) 饮食、肠道吸收磷慢性肾衰竭 Nhomakorabea展的危险因素
1.慢性肾衰竭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 素: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低
蛋白血症,贫血,高脂血症。
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危险因素
2.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1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加重。 2)低血压、脱水、大出血等使有 效血容量减少。3)肾脏局部血供 急剧减少(如肾动脉狭窄患者用 ACEI、ARB类药物)。4)严重高 血压未控制。5)泌尿道梗阻等。6
临床表现
5. 神经、肌肉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乏力、记忆力 失眠幻觉、谵妄、昏迷
(2)周围神经病变 75% 缓慢进展、远端对称的感觉一运动神经病变 “袜套样感觉”“不安腿”“烧灼足”
(3)尿毒症肌病 易于疲劳、肌无力、肌肉萎缩、肌痛
临床表现
6.呼吸系统
尿毒症肺:肺部充血、水肿 肺部感染 尿毒症性胸膜炎
鉴别:高血压脑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再障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和纠正可逆因素
2.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3. 并发症的治疗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和纠正可逆因素
2.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3. 并发症的治疗
治疗
1. 保守治疗 (1) 饮食治疗 总原则包括:
治疗
饮食治疗的好处: 减轻氮质血症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减轻继发性甲旁亢 改善营养状况
治疗
(2)ACEI/ARB
控制血压对肾损害进展速度的影响
80
60 GFR ml/min
40
20 Bp 165/110
ACEI
非ACEI
Bp 135/85
0
5
10
15
时间(年)
ACEI对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的扩张
9. 代谢失调
(1)体温过低 基础代谢率 (2)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血糖 称“尿毒症性假糖尿病” (3)脂质代谢异常
VLDL、1DL、LDL / HDL (4)旦白质、氨基酸代谢失调
低旦白血症、负氮平衡 (5)代谢产物潴留
尿素霜:尿素在皮肤表面析出 尿毒症性口臭:尿素 →碳酸铵+氯 高尿酸血症:GRF<20ml/min时
(4) 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栓素药物 抗氧化剂
治疗
2.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肾移植
治疗
透析治疗的指征:
维持性透析 SCr>707umol/L CCr<10ml/min 双侧肾脏萎缩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尽早开始透析 有明显尿毒症症状 严重贫血 原发病糖尿病肾病或结缔组织肾病 年龄>60岁 有明显周围神经病变
2尿毒症毒素的毒性作用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发病机理
“三高”: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 可导致:足突融合、基质增多、小球肥大
内皮损伤、微血栓形成 小管间质损伤
发病机理
引起尿毒症症状的主要原因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尿毒症毒素
小分子物质 中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500d
500-3000d >3000
无症状 消化道症状
尿毒症症状 尿毒症症状
临床表现
• 水电解质紊乱 • 1代谢性酸中毒. • 2水钠潴留 • 3钾代谢紊乱 高钾血症 • 4钙磷代谢紊乱
3. 循环系统
临床表现
(1)尿毒症性心包炎 18%-51%,多为血性 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骨后压迫感
(2)心力衰竭 水钠潴留/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病 冠状动脉硬化 糖代谢、脂代谢异常 高流量状态 贫血、A-V痿
(6)高镁血症
诊断
(1)病因诊断 (2)程度判断 (3)急、慢性肾衰竭的判断 (4)是否有可逆因素
尿毒症的可逆因素 肾前:感染、高蛋白饮食、血容量不足、 心衰、高血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肾性:肾毒性药物、造影剂 肾后: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诊断
1.不明原因出现的消化道症状 2.多尿或少尿,伴皮肤苍白、搔痒 3.不明原因腹痛、腹泻 4.嗜睡、呼吸深长 5.高血压 6.抽搐、昏迷
尿素、肌酐 β-葡萄糖醛酸 内分泌激素
胍类、酚类
核糖核酸酶
胺类、吲哚类
β2-MG
溶菌酶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定义
GFR(ml/min) Scr(mmol/L) 临床
代偿期 失代偿期 (氮质血症期)
肾功能衰竭期 (尿毒症期)
尿毒症晚期
50~80
<177
25~50
>177
贫血
<25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