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信托传承

合集下载

财富传承工具之抉择_家族信托模式探析_邱峰 (1)

财富传承工具之抉择_家族信托模式探析_邱峰 (1)

2014总第310期12December 家族信托作为一项家族财富传承工具早已在国际上广泛盛行,但在国内还只是初露端倪。

家族信托是以家族成员作为委托人,将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并向指定受益人定期分配的一种财产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实现家族财富的规划、传承和保护。

家族信托的兴起似乎正为信托业带来一丝曙光,但现阶段家庭信托的生存环境直接影响到其在境内设立的热情,运营模式也有待成熟,不少内地富豪阶层更倾向于将之设立于香港或海外,极大地制约了国内信托业的业务空间。

家族信托若要真正有所作为还为时尚早,短期内尚不能充当信托业“救世主”的角色。

一、家族信托在国内的发展特征(一)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业务所形成的大片新蓝海正吸引信托公司、私人银行、律师事务所和第三方财富等机构争相抢滩,试水家族信托领域平安信托率先在深圳创立国内首单家族信托。

随后,招商银行与外贸信托合作首推境内私人银行家族信托产品;北京银行与北京国际信托合作推出面向双方顶级客户的家族信托服务;建设银行与建信信托合作推出家族信托业务;中国银行则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南京五地启动“家族理财室”服务。

2014年以来,中信信托、上海信托、中融信托等纷纷成立家族信托管理办公室,寻找适合的传承模式和财财富传承工具之抉择——家族信托模式探析邱 峰内容提要:基于诸多现实根源,家族信托应运而生,借此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国内众多机构陆续启动,并大力拓展家族信托业务。

家族信托无疑将使信托业回归投资事务管理工具的本质,并有望成为信托业转型支点。

作为舶来品的家族信托在国内迎来发展蓝海的同时,虽然前景可期,但仍面临“信托登记生效主义”、税收制度不健全、业务管理经验不足等多重障碍,其大规模推广的时机并不成熟。

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家族信托 财富传承 现实根源 发展障碍中图分类号:F8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4)012-034-05富管理平台;民生银行则与重庆某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了家族办公室。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案例分析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案例分析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案例分析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之一,拥有巨额财富
和权力。

他们通过建立信托基金控制着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石油和
化工行业。

该家族最著名的信托基金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该基金会成立于1913年,旨在促进公共利益和解决全球问题。

基金会拥有庞大的资
产和雇员,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慈善捐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活动。

在20世纪初,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最初建立信托基金的主要目的
是控制自己的财产,确保家族财富长期稳定并传承给子孙后代。


种信托结构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最大化资产保护、避免遗产税,确
保家族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等。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信托基金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例如,
家族成员之间可能会出现争端,信托基金可能受到政治干预或慈善
活动中的负面报道等。

总之,洛克菲勒家族信托案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例,说明了
信托基金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建立信托基金时,需要考虑到家族成
员的需求、基金的目标以及可能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
其可持续性和成功性。

信托法实际案例

信托法实际案例

信托法实际案例
以下是一些实际的信托法案例:
1. 美国信托案例:美国信托案例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洛克菲勒信托案”。

该案例涉及到一位亿万富翁约翰·D·洛克菲勒的家族信托,该信托成立于1913年,旨在为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和慈善事业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由于信托管理人的不当行为,该信托被法院判定为无效,导致信托财产被分配给了受益人。

这个案例表明,信托管理人必须遵守信托条款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2. 英国信托案例:英国信托案例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格拉斯哥大学信托案”。

该案例涉及到一位慈善家詹姆斯·贝内特的家族信托,该信托成立于1925年,旨在为格拉斯哥大学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由于信托管理人的不当行为,该信托被法院判定为无效,导致信托财产被分配给了受益人。

这个案例表明,信托管理人必须遵守信托条款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3. 中国信托案例:中国信托案例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中信信托案”。

该案例涉及到中信信托的一笔巨额信托资金被挪用的问题。

中信信托作为信托管理人,未能履行其信托职责,导致信托财产被挪用,引发了一系列法律纠纷。

这个案例表明,信托管理人必须严格遵守信
托条款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这些案例表明,信托管理人必须遵守信托条款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同时,信托财产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信托目的和受益人的利益,否则可能会导致信托财产被挪用或被法院判定为无效。

洛克菲勒家族的传承

洛克菲勒家族的传承

洛克菲勒家族的传承洛克菲勒曾说:―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此前我们和大家聊了两个月的精英俱乐部,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另一种比俱乐部更为传奇的精英价值传承——精英家族。

编辑:凌霄今天财富派微信(lifeofwealth)后台自动回复关键词是:俱乐部。

世界知名的―彼尔德博格俱乐部‖、诡异隐秘的人类世界最高行政组织―波西米亚俱乐部‖、弄假总统成真的―苜蓿草俱乐部‖、美国最强大兄弟社团骷髅会、牛津大学最臭名昭著的兄弟会,这些好故事,即刻查看。

洛克菲勒一家1937年5月23日,98岁的老洛克菲勒在他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了。

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

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

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

然而,关于这个家族的阴谋论,也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可点击图片后放大查看2008年的洛克菲勒家族老洛克菲勒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1839.7.8 – 1937.5 23)是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的创办人。

出生于纽约州里奇福德镇,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是一个无牌游医,母亲伊莱扎·戴维森是一个虔诚的浸礼会教徒。

洛克菲勒是全球历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

16岁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

19岁,他下海经商,倒卖谷物和肉类。

从这时起,洛克菲勒将每一笔收支记录在册,甚至不漏掉一个便士的慈善捐款。

经过三年积累,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老洛克菲勒然而,洛克菲勒并不满足于这种储蓄式的创富速度,1882年,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

三招选准“家族办公室”

三招选准“家族办公室”

40FINANCIAL CIRCLES在中国,家族办公室还处在初期阶段。

而在西方一些顶级家族之所以能够穿越百年,奇迹般地解决家族继承人缺乏的内部隐患,全球性战争、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政府监管新规和经济衰退等外部变化,就是源于“家族办公室”。

如今,随着第一批富人的逐渐老去,财富传承成为富人考虑的重要因素。

于是,许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和财富管理公司纷纷涉足家庭办公室业务。

西方的家族办公室家族办公室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大“Domus”(家族主管)以及中世纪时期的大“Domo”(总管家)。

现代意义上的家族办公室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一些抓住产业革命机会的大亨将金融专家、法律专家和财务专家集合起来,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管理和保护自己家族的财富和广泛的商业利益。

这样就出现了只为一个家族服务的单一家族办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SFO)。

1882年,约翰·D ·洛克菲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家族办公室。

总体来讲,西方家族对家族办公室,通常有以下八方面要求。

这些宏观或细碎的需求,均需要人品足够好且专业过硬的人士完成。

1、创立责任明确的家族经营管理结构,并将完整的家族价值和文化通过确立遗产体系和持续增长的家族社交网络,完整一致地传达下去。

2、更有效率、更成功地传承家族遗产和家族资产。

3、保证家族事业、财富、盈余、持有股份的有效分割。

4、适应家庭成员需求的中央集权解决管理方法。

5、寻求以个人或家庭方式难以甚至不可能获得的机构、高品质人才、专业顾问、基金管理人和资源。

6、平衡咨询顾问和超富家族之间的需求。

7、集中家族财富的财务管理,可以做出更顾全三招选准“家族办公室”文 _ 本刊记者 李明敬超级富豪数量的激增吸引了金融、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服务机构进入家庭办公部门。

据贝恩和招商银行联合报告,2016年,中国拥有158万高净值人士,至少有1000万元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

预计今年高净值人士将增长18%,达到187万。

那些显赫的财富家族:它们是如何续命的?

那些显赫的财富家族:它们是如何续命的?

那些显赫的财富家族:它们是如何续命的?体会,“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不过,如果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

”自强自立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一贯传统,“人生只有靠自己,靠谁也不行”。

爷爷约翰认为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财富归上帝,人只是管家。

为了培养他的警觉性,父亲颇费心思。

在一次从高椅子上往下跳的游戏中,父亲没有伸出双臂将其接住,而是让他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以此希望他记住,“绝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人,哪怕是你父亲!”父亲小约翰以信托形式传承财富,这种机制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避免分家导致财富变少。

家族企业打破了“子承父业”的传统,后代只能凭借实力担任企业管理职务。

尽管戴维含着金钥匙出生,却不是纨绔子弟。

孩提时的他并没有享受过富豪生活,父母故意将其置于经济压力下。

零用钱需要自己从劈柴、拔草、捉老鼠、擦鞋等家庭杂活中去挣,还要将收支详细记入账本。

精细的财富管理让他看不惯另一位富家子弟的大手大脚,“他是我认识的最不幸的人,结了三次婚,换了数次工作,永远也不会发挥自己的能力。

”至今,洛克菲勒家族已延续六代,在美国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副总统、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等身份都有他们家族成员身影。

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

不过,有些后代却舍弃了洛克菲勒家族的金字招牌,隐姓埋名闯荡世界。

从事慈善事业是家族传统。

戴维也承诺,自己的过半财产都将捐赠给慈善事业。

洛克菲勒基金会以时间跨度长、规模大、成就广泛著称于世界慈善界。

它的投资项目多元,生物、化学、物理、考古、遗传、农学、经济学都有涉猎,曾援助建设北京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生物系以及周口店“北京人”考古项目。

肯尼迪家族:诅咒缠身第一个踏入美国的是老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30岁去世时他留下了5个孩子,唯一的男孩白手起家积累财富,当上了马萨诸塞州的议员。

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信托传承

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信托传承

洛克菲勒家族“六代帝国”的财富秘密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将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总资产还多10%。

这些惊人的财富除了用于慈善,大部分被他传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

小洛克菲勒又分别在1934年、1952年设立一系列信托,分别把财富传给妻子、子女和孙辈。

在信托委员会和别名“5600房间”的家族办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当年积累的财富已传递到家族第六代成员。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简称“老洛克菲勒”),标准石油(Standard Oil)的创始人,他是美国第一个财富达到10亿美元的富豪,他所积累的财富至今仍然在为家族服务,现在这一家族已经走到了第六代。

在财富内部传承之外,洛克菲勒家族更是运用他们的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使家族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各地。

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是如何传承及管理的?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财富增加家族影响力的?创富传奇出生于普通家庭的老洛克菲勒第一份工作是簿记员,年轻时每个星期挣5美元,而在他此后人生的一长段时间内,他平均每半分钟就能赚5美元。

就算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注重技术、成本以及营销,把石油事业做成了标准化的连锁企业,他的公司经常送出灯笼,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煤油。

他是一个低调的富豪,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个邪恶的资本家,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他又是善良的慈善家。

在生意上,他壮大自己,打击对手,建立托拉斯;而在慈善上,他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他的资本服务着很多有需要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并严格按照浸礼会的教条生活,所以他相信没有善举的信仰是没有意义的。

老洛克菲勒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而这一切都始于1870年其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他本人持股25%。

老洛克菲勒在商业上是一个冷血的天才,他和合伙人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这让美国政府不得不专门立法来阻止他们的垄断。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从而将公司拆分成34家小公司,而老洛克菲勒的持股也被平均替换成了这34家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此后成为洛克菲勒家族财富的主要成分。

20个家族信托典型案例

20个家族信托典型案例

20个家族信托典型案例1.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 (Rockefeller Family Trust):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们设立的家族信托用于管理家族企业、传承财富和慈善事业。

2. 华尔顿家族信托 (Walton Family Trust):创始人为沃尔玛超市的华尔顿家族通过设立信托来传承家族企业和财富,并进行慈善捐赠。

3. 甘迺迪家族信托 (Kennedy Family Trust):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管理家族财富和支持政治活动。

4. 福特家族信托 (Ford Family Trust):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家族通过设立信托来管理家族企业和传承财富。

5. 爱迪生家族信托 (Edison Family Trust):发明家爱迪生的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管理家族企业和支持科学研究。

6. 萨克奇家族信托 (Sackler Family Trust):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主要捐助者之一,药企制造商萨克奇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慈善事业和科学研究。

7. 邓肯家族信托 (Duncan Family Trust):美国能源企业能源集团创始人邓肯家族设立的信托用来传承家族企业和管理财富。

8. 格鲁姆家族信托 (Groom Family Trust):英国有名的酿酒家族格鲁姆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家族企业管理和传承。

9. 埃斯特尔家族信托 (Esther Family Trust):巴西石油公司的创始人埃斯特尔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管理家族企业和支持慈善事业。

10. 罗斯柴尔德家族信托 (Rothschild Family Trust):欧洲最为著名的富豪家族之一,罗斯柴尔德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管理家族财富和进行投资。

11. 德·拉伯家族信托 (De La Rue Family Trust):英国特许印刷公司的创始人德·拉伯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管理家族企业和传承财富。

12. 格雷厄姆家族信托 (Graham Family Trust):美国价值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家族设立的信托用于管理家族财富和进行慈善捐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菲勒家族“六代帝国”的财富秘密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将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总资产还多10%。

这些惊人的财富除了用于慈善,大部分被他传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

小洛克菲勒又分别在1934年、1952年设立一系列信托,分别把财富传给妻子、子女和孙辈。

在信托委员会和别名“5600房间”的家族办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当年积累的财富已传递到家族第六代成员。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简称“老洛克菲勒”),标准石油(Standard Oil)的创始人,他是美国第一个财富达到10亿美元的富豪,他所积累的财富至今仍然在为家族服务,现在这一家族已经走到了第六代。

在财富内部传承之外,洛克菲勒家族更是运用他们的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使家族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各地。

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是如何传承及管理的?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财富增加家族影响力的?创富传奇出生于普通家庭的老洛克菲勒第一份工作是簿记员,年轻时每个星期挣5美元,而在他此后人生的一长段时间内,他平均每半分钟就能赚5美元。

就算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注重技术、成本以及营销,把石油事业做成了标准化的连锁企业,他的公司经常送出灯笼,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煤油。

他是一个低调的富豪,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个邪恶的资本家,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他又是善良的慈善家。

在生意上,他壮大自己,打击对手,建立托拉斯;而在慈善上,他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他的资本服务着很多有需要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并严格按照浸礼会的教条生活,所以他相信没有善举的信仰是没有意义的。

老洛克菲勒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而这一切都始于1870年其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他本人持股25%。

老洛克菲勒在商业上是一个冷血的天才,他和合伙人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这让美国政府不得不专门立法来阻止他们的垄断。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从而将公司拆分成34家小公司,而老洛克菲勒的持股也被平均替换成了这34家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此后成为洛克菲勒家族财富的主要成分。

被分拆后的那34家公司并没有从此衰落而走向消亡,其中的一些公司通过重组合并,逐步演化成了如今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雪佛龙(Chevron)、BP以及康菲(ConocoPhillips,表1)。

老洛克菲勒到底有多少财富?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答案,因为他的财富基本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

老洛克菲勒去世那年,外界对他财富的估值是14亿美元,当年美国的GDP是920亿美元,他的财富占GDP的1.5%。

1906年有一个统计学家预测,如果老洛克菲勒继续让财富利滚利30年,他将拥有900亿美元。

2006年,《福布斯》参照各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历史上富豪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结果显示洛克菲勒的资产为3053亿美元,而当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位富豪的总资产为2774亿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比全球前10大富豪的资产合计总数还多10%。

2012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康菲四家石油公司的市值在8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洛克菲勒家族仍然持有25%股份,那仅仅股票就值2000亿美元。

老洛克菲勒的资产价值是惊人的,而资产还会带来收入。

有一份数据显示了老洛克菲勒在当时的真实收入情况,在1882-1906年的24年间,老洛克菲勒共从标准石油公司获得分红1.45亿美元,平均每年600万美元,而当时一个工人的年收入为700美元,老洛克菲勒一年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8500倍(表2)。

如此巨大的财富要如何处置,也成了老洛克菲勒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财富传承触发点1917年,老洛克菲勒78岁,这一年之前,他累计给了子女价值3500万美元的资产。

当时他唯一的儿子小洛克菲勒43岁,其个人资产在2000万美元左右,而那时一个美国人的平均工资是800美元/年,这些财富应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然而在接下来的6年内,小洛克菲勒还将从他的父亲那里收到总价值将近4.7亿美元的股票,他也将成为拥有5亿美元资产的全球第一富豪。

在那个时点,用这么快的速度把那么多的财富传给小洛克菲勒,原因应该有两点。

第一,拉德洛事件。

1913年,科罗拉多燃油与铁矿公司(CF&I)的工人举行罢工。

CF&I是全美第二大钢铁公司,洛克菲勒家族持有其40%股份,家族虽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小洛克菲勒仍然在董事会任职。

罢工事件导致公司警卫与工人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致使当地州长派遣国家警卫队增援,1914年,双方在一次激烈的冲突后发现,11名妇女和儿童在一个燃烧的小帐篷中死于窒息,工人们的愤怒让事件进一步升级,直到威尔逊总统派遣联邦军队镇压才宣告结束。

一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对拉德洛事件是采取强硬措施的,这也是老洛克菲勒一贯的作风,因为他厌恶工会。

这导致了民众极大的愤怒,他们情绪激动,在洛克菲勒家门口游行,洛克菲勒家族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压力最大的是小洛克菲勒,因为他一直致力于净化洛克菲勒这个姓氏,而拉德洛事件却有可能让他过去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经过艰苦的思考,小洛克菲勒承认,他一直依赖的父亲在劳工关系方面的思想是陈旧与不正确的,他必须脱离老一辈的思想禁锢从而作出自己的决策。

小洛克菲勒也明白,凭他一个人要处理好拉德洛事件是不够的,所以他找来了日后成为加拿大总理的麦肯齐·金(Mackenzie King)。

金在25岁时就成为了加拿大劳工部副部长,34岁成为部长,不过小洛克菲勒找到金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1911年,他所在的加拿大自由党竞选失败,他也随之失去了部长的职务。

金在拉德洛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工作后,他和小洛克菲勒一起处理好了拉德洛事件,重塑了家族和劳工的关系,这一事件也被后人认为是洛克菲勒家族以及小洛克菲勒的转折点。

说拉德洛事件是小洛克菲勒的人生转折点,是因为他在金的帮助下增强了对自己判断力的信心,他在严峻形势下表现出来的坚毅果断以及能力与勇气,也证明了他有资格担负起管理整个家族的重担。

老洛克菲勒决定通过把财富集中在儿子一人身上的方法,让他的财富影响力在后世发扬光大,而在拉德洛事件之前,他曾经考虑过把绝大部分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

第二,遗产税以及馈赠税。

1916-1917年,美国政府三度上调了遗产税的税率,从最初的10%上调到25%。

由于担心未来继续上调遗产税以及征收馈赠税的可能,老洛克菲勒加快了传承财富的速度。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完全正确,美国政府在1924年首次开征馈赠税,最高税率40%,而此之前,馈赠是不需要交税的,也就是说,老洛克菲勒在1917-1922年的6年间传给小洛克菲勒的4.7亿美元都不用交税。

小洛克菲勒继承的财富是巨大的,他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按照他的传记作者的说法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被置于非正常的环境中”,他后半生的时间基本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以及家族管理上,沉重的工作以及压力使他长期受到头痛的折磨。

1917-1960年间,小洛克菲勒为慈善事业投入将近11亿美元,其中的5.37亿美元为直接捐赠,另有5.4亿美元投入了各个慈善机构。

此外,他还上缴了3.7亿美元的税收,并留给后代将近2亿美元的资产以及举世闻名的洛克菲勒中心。

神秘的家族信托小洛克菲勒传承财富的主要方式是信托,而信托资产的主要组成是老洛克菲勒留下来的石油股票,也正是他设立的这些信托让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能够传承至今。

小洛克菲勒有6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儿,其余是5个男孩。

小洛克菲勒在1934年他60岁时,为妻子以及6个孩子设立了信托,他的妻子得到1800万美元,6个孩子分别得到1600万美元。

小洛克菲勒又在1952年他78岁时为孙辈设立了信托,注入“1952年信托”的具体资产数额不详,但相对“1934年信托”要少(图1)。

关于信托的具体信息属于家族机密,并不为外人所知,不过还是有一些其他信息来源让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一有点神秘的财富传承工具。

这些信托的受益人是小洛克菲勒的后代,一份信托协议对应一个受益人,每份信托的本金自动传给其受益人的子女。

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例外的是,小洛克菲勒的妻子和女儿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用信托的本金,只能获取收益。

这些信托的委托人是小洛克菲勒,形式是不可撤销信托,即信托协议不可以被更改或终止,除非受益人同意。

这意味着,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这样可以在有效避税的情况下,把家族财富至少传至第四代。

“1934年信托”的受托人是大通国民银行,“1952年信托”的受托人是Fidelity Union Trust (后被收购为美联银行的一部分,美联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富国银行以150亿美元全盘收购)。

虽说受托人在信托协议中被授以处置信托资产的权力,但小洛克菲勒另外指定了一个由5人组成的信托委员会,并给予其处置信托资产的绝对权力,包括有权指示受托人按其指令行动以及在信托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更换受托人,这个委员会也将成为日后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传承的核心。

由于第一任信托委员会成员包括三个小洛克菲勒的心腹:福斯迪克(Raymond Fosdick)、德贝沃伊斯(Thomas DeBevoise)以及温斯洛普·奥尔德里奇(Winthrop Aldrich),小洛克菲勒事实上仍然间接控制着他设立的所有信托(表3、4)。

信托委员会作为信托资产的实际受托人,在家族财富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小洛克菲勒的儿子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曾经在自传中对信托委员会强大的权力颇有抱怨,因为在处理有关洛克菲勒集团有限公司的事项时,信托委员会绕过了公司的董事会,直接向管理层传达了指示并得到了执行。

关于信托资产的信息外界一直知之甚少,直到1974年洛克菲勒家族应要求提供给政府一份文件,才显示了家族信托资产当时的情况(图2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信托的总资产价值为7亿美元,包括1934年的6亿美元资产及1952年的1亿美元资产,其中股票资产占90%。

从持股情况中可以看出,受托人对信托资产进行了分散化的投资,但石油资产仍然占到股票资产的44%。

从信托资产的持股明细来看,负责投资的信托经理是保守随大流的,信托所持有的基本都是蓝筹股,例如默克制药、IBM、通用电气等,当时的评论认为这反映了当时整个信托行业的投资习惯。

家族办公室除信托之外,还有一个机构在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传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它为人所知的名字叫“Rockefeller Family & Associates”,又被称为“5600房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