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

合集下载

美国最富5大家族兴衰证明:不读书钱再多也会败光

美国最富5大家族兴衰证明:不读书钱再多也会败光

美国最富5大家族兴衰证明:不读书钱再多也会败光美国很多最古老家族的巨额财富都是在十九世纪初积累起来的,当时这个国家虽动荡不安但却非常年轻,非常生机勃勃。

洛克菲勒家族,建立在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创建的标准石油所带来的财富的基础上。

凭借精明、远见,以及独有的魄力和手段,这位大实业家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并在51岁时达到事业巅峰,当时美国几乎所有的原油都是在他的企业炼制的。

在“淘金热”时期,靠着发明耐穿且耐脏的工装裤——蓝色牛仔裤,李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成为超级富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代人过后,有些曾经富可敌国的家族,钱口袋越来越瘪,家族财富最终烟消云散。

这样的财富流失,可能会发生在短短的一代人之间,也可能会发生在1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内。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财富流失,是由错误的决定(比如过度支出和债务)、失败的投资,以及家庭财产大战等因素造成的。

或许,我们不是腰缠万贯的超级富豪,甚至连百万或十万富豪都不是,但是,我们仍能够从以下这五大美国最富有家族的财富兴衰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引以为戒。

1.范德比尔特家族(The Vanderbilts)一栋栋极尽奢华的豪宅、挥金如土的派对以及一辆辆的豪车,让这个家族成为美国“镀金时代(,通常指美国内战之后至19世纪末的几十年,这段时间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的典范家族。

1810年,这个家族的创始人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又被称为“商船队队长”),从母亲那里借了100美元,驾驶着一艘大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轮渡服务,后又将业务扩大到蒸汽船运输,接着又创建了铁路王国。

直至1877年去世时,顶着“铁路大王”、“航运大王”头衔的科尼利厄斯积累了1亿美元的财富。

范德比尔特家族曾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

然而,经过几代人的疯狂“败家”,挥金如土地购买艺术品和豪宅,以及豪赌,这个家族走向衰落。

六代洛克菲勒,每一代都是怎么影响世界的

六代洛克菲勒,每一代都是怎么影响世界的

六代洛克菲勒,每一代都是怎么影响世界的19世纪第一个亿万富豪,洛克菲勒家族有太多传奇,翻阅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影响并代表着财富望族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控制该产业的人,非洛克菲勒莫属。

全美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场,一度由洛克菲勒旗下企业掌控。

漫步纽约街头,人们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人寿保险、西屋电气、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

甚至青霉素能够普及成为一种通用药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渊源。

洛克菲勒家族产业分布在世界各地,而美国只是主要的投资地区。

如果加上这个家族在世界各地拥有房产、工厂、矿产、基金和存款,其总资产将达到30万亿元。

第一代: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创始人)洛克菲勒的家族传奇始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他出生于纽约州的里奇福德镇,洛克菲勒一生钟情于记账和算账,他出身贫寒,瞄准了能源革命的商机,在石油开发技术仅诞生十年之际大举投资,一跃成为后来的石油大亨。

他曾说过:“即使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

”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家故事,演绎了另一段美国梦。

有人说他是唯利是图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慷慨大方的慈善家,但在比尔·盖茨看来,“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

第二代: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的独子,唯一的二代)1937年老约翰•洛克菲勒去世时,小约翰洛克菲勒继承了14亿美元的资产,当年美国的GDP为920亿美元。

每天了解一个人——洛克菲勒(3)

每天了解一个人——洛克菲勒(3)

每天了解一个人——洛克菲勒(3)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慈善家、资本家。

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在全盛期他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十亿富豪与全球首富。

他也普遍被视为人类近代史上首富,财富总值折合今日之3000亿美元以上。

(他也是比尔·盖茨唯一崇拜的偶像)标准石油最后被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违反反托拉斯法并且在1911年被勒令拆分为34家公司(事实上,反托拉斯法正是针对标准石油而制定的)。

其拆分企业:艾克森美孚、埃莫科、康纳科和雪佛龙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数家石油公司。

成立标准石油公司——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的同类者,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标挑战!——洛克菲勒185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的人潮水一样涌向采油区。

一时间,宾夕法尼亚的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

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盲目行动。

经过实地考察,他决定先不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116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

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

后来真正把洛克菲勒拉进石油行业的,是克拉克的朋友安德鲁斯。

他是照明油方面的专家,认为煤油的市场非常广阔。

为了寻找赞助人,安德鲁斯经常去克拉克和洛克菲勒的办公室转悠。

但是每当谈起提炼石油的事情,心存疑虑的克拉克便打断他说:“我告诉过你,这事没希望,我们不会拿出钱来。

”安德鲁斯转而闯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把他的想法又推销了一遍。

洛克菲勒头一次投资铁路股份获利了,正好手头有一笔钱,他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动员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元,创建了安德鲁斯-克拉克炼油公司,尤其在美国内战期间,煤油灯的销量突飞猛进。

洛克菲勒简介

洛克菲勒简介

洛克菲勒简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是美国著名的商人、慈善家和政治家,他是现代财富积累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的职业生涯,从一个小养蜜蜂的男孩起步,最终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使他成为了美国商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下面是他的简要介绍。

一、早年生活洛克菲勒于1839年7月8日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小镇。

他的父亲威廉·洛神父亲是一个旅游医生,母亲埃拉·戴维斯是一名宗教狂热者,希望将自己的信仰传递给后代。

洛克菲勒是家里的二哥,在他的家庭中,他的父亲经常将神学、音乐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带入日常生活中。

二、成为企业家在年轻时的洛克菲勒的职业生涯中,他擅长于竞争和掌控市场。

然而,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并不像其他一些富有的商人那样显然非常有前途。

在铁路公司拒绝雇用他之后,他开始在生意场上尝试运营自己的石油精炼厂。

在1863年之前,洛克菲勒几乎没有任何身家。

他在尝试过多种商业模式之后,最终在石油加工方面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他在1863年与23位合伙人组建了一家名为“洛克菲勒劳伦斯公司”的化工企业,在成功的掌握了石油产业之后,开始着手掌控全美的石油市场。

三、石油巨头崛起在资源垄断、价格控制和市场占有所能起到的作用方面,洛克菲勒几乎是石油行业中的第一人。

劳伦斯公司的成功也使洛克菲勒成为了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的石油精炼工厂在火车、汽车和船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他的每日稳健计划,他的公司CTEC成为了美国第一家上市公司。

此外,他还创建了美国的第一个大型财务机构,方便了投资者的投资,并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四、慈善活动在他的财富的积累过程中,洛克菲勒非常关注慈善活动。

他及其家族捐赠了大量资金,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他创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经捐赠了超过15亿美元的慈善款项,并帮助全球各地的贫困人口、医药研究和环境保护。

他们的捐赠使许多重要的项目得以建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洛克菲勒家训: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洛克菲勒家训: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洛克菲勒家训: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

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的政治经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家干货店干活。

后来,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实际上就是美国石油业的开端。

1910年,当约翰·D·洛克菲勒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的时候,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

于是,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绝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投资铁矿生意。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到第六代了,却依然是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他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是什么原因使得洛克菲勒家族在世界上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呢?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家族教子有方。

他们教育后代: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并把这作为一条家训衍传下来。

众所周知,洛克菲勒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慈善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商战精英。

他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是第一位依靠白手起家的“实干家”。

洛克菲勒是凭借着什么使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的呢?他又是如何教育他的下一代的呢?一天,约翰·洛克菲勒让自己7岁的孙子站在一米多高的桌子上,自己则站在离桌子稍远一点的地方,伸出双手,面带笑容地对孙子说:“跳下来吧,爷爷会接住你的。

”孙子看着笑容可掬的爷爷,便毫不犹豫地跳了下来。

可是这位爷爷并没有接住孙子,而是一闪身躲开了。

小洛克菲勒重重地摔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老洛克菲勒抱起孙子,对他说:“记住,以后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即使是你的爷爷,你也不要轻易相信。

洛克菲勒:从穷小子到逆天改命!改变一生的居然是不起眼的账本

洛克菲勒:从穷小子到逆天改命!改变一生的居然是不起眼的账本

洛克菲勒:从穷小子到逆天改命!改变一生的居然是不起眼的账本约翰洛克菲勒是亿万富翁,跟其他亿万富翁相比,他有一些不同寻常,特特别节俭,小儿子8岁之前没买过新衣服,穿的全是姐姐剩下的衣服。

但是他是一个喜欢慈善的人,他成立慈善基金,为了帮助中国发展医疗事业,捐款1000万美元,建设了协和医院。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创始人是约翰·洛克菲勒。

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80% 的富二代都不能守住父辈创下的财富。

可是,洛克菲勒家族并没有,反而一直到至今六代了,还是一直非常富有。

洛克菲勒家族不仅在商业上有巨大的资产,而且还在石油、地产、银行等等好多领域都有资产。

而如今的成功,也与老洛克菲勒的自身经历和教育理念分不开的。

01约翰.洛克菲勒的童年1893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

他的童年过得并不轻松,父亲和母亲是完全不同的人。

他的父亲是一个兼职业务员和花花公子,母亲艾莎则是一个虔诚的教徒。

父亲经常以药贩身份在外面流浪,家庭十分困难,父亲还在外面有私生子,家里五个孩子所有的开支主要依靠母亲。

洛克菲勒和母亲所以洛克菲勒从小就知道赚钱的重要性。

洛克菲勒7岁开始赚钱。

有一次,他尾随火鸡进入森林发现火鸡蛋,后来将其孵化成火鸡,养大之后放在集市上卖,赚钱补贴家用。

这孩子从小学开始经商,身边的同学们都是他的顾客。

他善于积蓄,读中学的年纪就攒够做生意的启动资金。

母亲艾丽莎从不娇惯孩子,也不会在戾气中乱打乱骂——她理性地教育,算账一般地管教。

一次,洛克菲勒被母亲艾丽莎打了一顿。

后来,她发现自己错怪了他,便说:'今天我错怪你,下次你该挨打的时候,可以用来抵消。

'母亲这种严格理智的教导,塑造了五个孩子美好的品格。

02 记账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传统在距离高中毕业还有3个月的时候,他听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退学,花了40块在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里夫兰分校读了一个三个月的课程。

洛克菲勒家族及机构介绍

洛克菲勒家族及机构介绍

------------------------------------------------------------------------------------------------------------------------------------------------------- 1 洛克菲勒家族及机构一、J.D.洛克菲勒及家族 (2)1、J.D .洛克菲勒(1839-1937)John D. Rockefeller (2)2、洛克菲勒人生重大事件Important Events in Rockefeller Life (2)3、洛克菲勒家族谱 The Rockefeller Family Tree (3)二、洛克菲勒百年企业传承 (4)1、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4)2、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 (4)3、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 (5)4、芝加哥大学Chicago University (5)5、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 (5)6、纽约世贸大厦(双塔)New York World Trade Center (6)三、洛克菲勒家族公益机构 (7)1、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und (7)2、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 (7)3、洛克菲勒档案中心The Rockefeller Archives Center (8)4 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8)5 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 (9)------------------------------------------------------------------------------------------------------------------------------------------------------- 2一、J ·D ·洛克菲勒及家族1、J·D·洛克菲勒(1839-1937)John D. Rockefeller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是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

洛克菲勒:石油大亨的财富传奇

洛克菲勒:石油大亨的财富传奇

洛克菲勒:石油大亨的财富传奇作者:BW中文网来源:《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10期·BW中文网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洛克菲勒”这四个字就象征着权力和金钱。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豪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中出现过副总统、参议员、董事长,但他们的锋芒都没能超越过一个人,就是他们的祖辈、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

从一个小小的经纪人到全球石油业的霸主,他成就了一个传奇,而他的道路是美国梦的典型代表。

少年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约翰·戴·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

他的父母个性截然不同: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勤快、节俭、朴实,家教严格:而父亲却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险,善交际,任性而又以自我为中心。

洛克菲勒作为长子,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讲求实际的经商之道,又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一丝不苟的优点,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约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学毕业后,便决定放弃升大学的机会,到商界谋生。

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

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

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1855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

此后,洛克菲勒始终都把9月26日当做“就业日”来庆祝,那热情胜过他自己过生日:‘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

”他追忆道。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工作十分认真刻苦,账簿做得清清楚楚,没有差错,这让老板休威对他刮目相看。

洛克菲勒除了记账认真外,还经常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

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

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三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三家公司分别提出了赔偿损失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菲勒家族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
1839年7月8日,约翰·戴·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里士满的一个农场。

他是6个孩子中的老二。

父亲威廉·艾弗里·洛克菲勒拥有田产,并做些木材及成药生意。

家里经济困难的时候,老洛克菲勒就会神秘地消失,不久后驾着马车得意洋洋地归来。

他一个一个抱起跑来迎接他的孩子们,往他们手中放几个硬币,再亲亲他们的小脸蛋。

洛克菲勒后来才知道父亲神秘消失的去向——做推销杂货和行骗的货郎。

老洛克菲勒总是装得又聋又哑,向印第安人推销货物。

他还风尘仆仆地奔波几百英里之远,推销治疗癌症的“万灵药”,每次收费25美元,足足抵得上当时人们两个月的工资。

1855年,由于父亲触犯刑律,洛克菲勒一家不得不迁居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洛克菲勒也不能继续上学,只好听从父亲建议,花了40美元在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利夫兰分校读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课程。

虽然个人行径并不光彩,老洛克菲勒在教子上却很有一套。

他一有空就教儿子如何写商业书信,如何准确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记账。

他深知社会的现实和世道的冷酷,所以常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学会坚强和精明。

洛克菲勒16岁开始做店员,19岁时,他结识了比自己大12岁的莫里斯·克拉克。

克拉克对他很信赖,把自己在商行做事的许多生财诀窍都传授给他。

不久后,两人合伙办起一家公司——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仅经营了一年,就获得45万美元的盈利。

19世纪60年代,随着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开采,铁路一直修到了克利夫兰。

洛克菲勒主张与懂得石油提炼技术的塞缪尔·安德鲁斯一道,将公司的业务扩展到炼油业,却遭到合伙人克拉克的反对,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

洛克菲勒以更高的标价取得了公司股权,将其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干起了石油事业。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兄弟和安德鲁斯等5人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

1872年,洛克菲勒开始计划垄断炼油厂,抑制价格的大起大落。

他下令在全国不惜血本地收购炼油厂,越快越好。

这时候的他,野心勃勃,恨不能一夜之间荡平全美国,独霸世界石油市场。

短短3个月,洛克菲勒就打败了克利夫兰、费城和匹兹堡石油区的一切竞争对手。

据 1878 年的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的石油总产量为3600万桶,标准石油公司产量就有3300万桶,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人们惊呼,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还没有谁能像洛克菲勒这样,独领工业王国风骚。

这时的约翰·戴·洛克菲勒刚满40岁。

随着财富的积累,洛克菲勒的诸多行为也开始遭到批判。

他善用铁路回扣(行贿铁路运输商)等不公平竞争手段,切断小企业的原油供应和铁路运输,从而击败竞争者,形成托拉斯帝国。

遭到纽约州参议院、美国联邦众议院的调查和惩罚后,他又采用了新的“持股公司”制度,吞并大量小企业。

洛克菲勒的行业垄断和利润压榨,激起了公众对标准石油的反对情绪。

1904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女作家艾达·塔贝尔撰写了《标准石油公司的来龙去脉》,在客观记录洛克
菲勒和他领导的公司如何成功的同时,也痛斥了其欺骗、高压、利用特权和苛刻的交易。

她还说,自己父亲经营的石油公司也被洛克菲勒鲸吞,全家濒临破产和绝境。

这本书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和共鸣,多次重印后仍销售一空。

在那一段时期,洛克菲勒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

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冷酷、贪婪、剥削、掠夺的同义词。

1905年,一群基督新教的牧师在波士顿集会时听说,他们的国外布道团理事会收到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当得知这笔巨额捐款来自洛克菲勒时,教会里掀起了愤怒的议论,甚至有人高呼,要立即把这笔“肮脏钱”退回去。

事实上,冷酷、贪婪等形容词用在洛克菲勒身上,是不确切的。

从做售货员起,洛克菲勒就把自己收入的1/10捐赠给慈善事业。

随着财富的增长,他的捐赠也不断增加。

1890年,洛克菲勒出资创立芝加哥大学,并在余生持续向芝加哥大学捐款,总额超过8000万美元。

洛克菲勒还在纽约设立了洛克菲勒药物研究学院(即今天的洛克菲勒大学),1902年又创建了普通教育委员会。

在洛克菲勒的一生中,贡献给慈善事业的金额估计超过55亿美元。

由于金额巨大,他不得不请专家来协助其慈善事业。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宗旨是“促进世界范围内全人类的幸福”。

时至今日,许多学校、医院、科学研究基金会、教会组织、残疾人基金会等机构,仍在接受来自洛克菲勒家族的捐赠。

1937 年5 月23 日,近98岁的洛克菲勒与世长辞。

这时,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在冶金、军火、汽车、飞机、化工、橡胶、食品、保险等行业都拥有巨额股份。

其家族的实力甚至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