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装系统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 刮板
焊膏
•焊膏滚动
•印刷时焊膏填充模板开口的情况
•脱模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2. 影响焊膏脱模质量的因素
• (a) 模板开口尺寸:开口面积B与开口壁面积A比>0.66时 焊膏释放(脱模)顺利。 面积比>0.66,焊膏释放体积百分比>80% 面积比<0.5,焊膏释放体积百分比< 60%
• (b) 焊膏黏度:焊膏与PCB焊盘之间的粘合力Fs>焊膏与开 口壁之间的摩擦力Ft时焊膏释放顺利。
•防静电 •生产管理 •设备:印刷机,贴片机,焊接设备,清洗设备(在较早的工艺中使用),检测设备,维修设备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通常先作B 面
•印刷锡 高
•再作A面
•贴装元 件
•再流焊
•翻转
•印刷锡 高
•贴装元 件
•再流焊
•翻转
•双面再流焊工艺
•A面布有大型IC器件
•清洗
•B面以片式元件为主
•充分利用 PCB空间,实现安装面积最小化,工艺控制复杂,要求严格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SMT关键工序的工艺控制
1.印刷工艺 2.贴装元件工艺 3.焊接原理和再流焊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一.印刷焊膏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印刷焊膏是SMT的关键工序
• 印刷焊膏是保证SMT质量的关键工序。目 前一般都采用模板印刷。
• 据资料统计,在PCB设计正确、元器件和 印制板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表面组装质量 问题中有70%的质量问题出在印刷工艺。
会降低焊膏黏度,湿度过大时焊膏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湿度过小时会加速焊膏中溶剂的挥发,环境中灰尘混入焊
膏中会使焊点产生针孔。

(一般要求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45~70%)

表面贴装工艺流程简单说明

表面贴装工艺流程简单说明

表面贴装工艺流程简单说明
表面贴装工艺(SMT)是一种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已成为现
代化PCB制造过程的主流。

下面是SMT工艺流程的简单说明:
1. 基板准备
在SMT工艺中,首先需要准备PCB基板。

这包括清洗和贴膜,为元器件的粘贴和焊接制造一个干净的表面和制造高精度的电气性能。

2. 印刷透镜
接下来,将粘附在基板周围的板上轮廓,然后用印刷技术沉积
粘合剂在金属化焊盘位置上,以便将来粘贴元件。

应该注意粘合剂
的量,确保其均匀涂布。

3. 放置元器件
粘贴元件的机器被称为粘贴机器,可以自动化整个过程,在进
行前必须设置正确的参数,使得支架准确地定位到印刷的相应区域。

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相互之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精度。

4. 它的熔点很高不容易融化
在元件粘贴后,将PCB传送到焊接炉,在高温条件下使焊膏
固化并焊接元件。

其中的元素金属是熔点相对较高的物质,需要耐
温性更好的方法,如冶金焊接,离子键合等。

5. 检查和测试
SMT工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电气和光学检查,以确保组装的PCB没有引线,间隙和冷焊接等缺陷。

在这个阶段,它可以通过X
光检测,AOI和ICT等高端检测设备进行计算机辅助的测试,来增
加生产效率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这是一次完整的表面贴装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

尽管在实际生
产中可能存在多种技术细节和复杂性。

将合理的方式和技术及时应
用于实践,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能。

SMT详细流程图图示

SMT详细流程图图示

解读步骤2
识别流程图中的各个符号和元素,了解它们 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解读步骤4
对整个流程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对流程的 整体认识,并评估其合理性和优缺点。
03 SMT流程详解
流程准备阶段
确定生产需求
根据客户订单和产品规格,确 定生产需求,包括产品数量、
型号、规格等。
制定生产计划
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详细的 SMT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排程 、物料需求、设备配置等。
对SMT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维护 和清洁,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 行。
04 SMT流程优化建议
提升流程效率
自动化设备
采用自动化设备,如自动 贴片机、自动检测设备等,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生产线布局
合理安排生产线布局,减 少物料搬运距离,降低生 产时间。
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优化 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流程成本
减少物料浪费
优化物料管理,减少物料损耗和浪费,降低生产 成本。
降低人工成本
通过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设备利用率
合理安排设备使用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 生产成本。
提升流程质量
严格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可控。
引入质量检测设备
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回流焊接
将贴装好的PCB板通过回流焊炉进行 焊接,使元件与PCB板牢固连接。
质量检测
对焊接完成的PCB板进行质量检测, 包括目视检查、功能测试等,确保产 品质量。
流程结束阶段
01
产品包装
根据客户要求,对合格的PCB板 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 中不受损坏。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一、概述表面贴装技术的背景与意义二、表面贴装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表面贴装技术2.2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2.2.1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依据一2.2.2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依据二三、表面贴装技术的工艺流程3.1 准备工作3.1.1 设计电路图3.1.2 制作PCB板3.2 贴片工艺3.2.1 贴片工艺的步骤一3.2.2 贴片工艺的步骤二3.2.3 贴片工艺的步骤三3.3 固化工艺3.3.1 固化工艺的步骤一3.3.2 固化工艺的步骤二3.3.3 固化工艺的步骤三3.4 后续工艺3.4.1 后续工艺的步骤一3.4.2 后续工艺的步骤二3.4.3 后续工艺的步骤三四、表面贴装技术的优势与不足4.1 优势一4.2 优势二4.3 不足一4.4 不足二五、表面贴装技术的应用领域5.1 应用领域一5.2 应用领域二六、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趋势6.1 发展趋势一6.2 发展趋势二七、总结一、概述表面贴装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中,表面贴装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将电子元件直接粘贴在PCB板上的技术,它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表面贴装技术,可以使电子产品变得更小巧、更轻便,提高电子元件的密集度,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推动了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表面贴装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是指将电子元件直接贴装在PCB板的表面上的一种电路板组装技术。

与传统的插件技术相比,表面贴装技术不需要通过插孔来连接电子元件和电路板,而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子元件直接固定在PCB板的表面上。

2.2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表面贴装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2.2.1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依据一根据电子元件的封装形式,表面贴装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Chip封装:将电子元件封装在芯片中,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芯片直接贴装在PCB板的表面上。

表面贴装工程3MOUNT介绍

表面贴装工程3MOUNT介绍
环境要求
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等环境因素对3mount工艺影 响较大,需要严格控制。
3mount的工艺难点
元件定位
由于电子元件较小,需要 高精度的定位系统来确保 贴装位置准确。
焊接质量
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虚焊、 焊球等质量问题,需要控 制焊接温度和时间。
基板平整度
基板不平整会导致元件贴 装时出现气泡或脱落现象, 需要保证基板的平整度。
表面贴装工程 3mount介绍
目 录
• 表面贴装工程简介 • 3mount介绍 • 表面贴装工程中的3mount技术 • 3mount技术的发展趋势 • 结论
01
表面贴装工程简介
表面贴装技术定义
01
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指将 电子元器件贴装在PCB板表面的组 装技术。
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 才。
合作共赢
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05
结论
3mount技术的价值
提高生产效率
3mount技术通过自动化和精确的 定位系统,显著提高了表面贴装 工程的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和 错误率。
降低成本
使用3mount技术可以减少对昂贵 的手工劳动力的依赖,从而降低 生产成本。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3mount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 通信、医疗、航空等。
高集成度
随着技术进步,3mount将实现更高集成度,满足更小尺寸、更 高性能的要求。
定制化服务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3mount解决方案,满足个性化需 求。
3mount技术的发展策略
加强研发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 力。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一、什么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是使用自动组装设备将表面贴装元器件贴装和焊接到印刷电路板表面指定位置的一种电子装联技术,简称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二、表面贴装技术的内涵表面贴装技术是一门涉及微电子、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焊接、精细化工、材料、检测、管理等多种专业和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

表面贴装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表面贴装元器件,其发展需求和发展程度也是主要受表面贴装元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

表面贴装技术从20世纪60、70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

三、表面贴装技术的基本组成表面贴装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含表面组装元器件、表面贴装电路板、材料、组装工艺、组装设计、检测技术、组装和检测设备、控制和管理等技术。

SMT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结构尺寸、端子形式、耐焊接热等(1)表面贴装元器件制造——各种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包装——编带式、棒式、散装等(2)表面贴装电路板——单(多)层PCB、陶瓷、瓷釉金属板等(3)组装设计——电设计、热设计、元器件布局、基板图形布线设计等组装材料——粘接剂、焊锡膏、助焊剂、清洁剂等(1)组装工艺组装技术——各种组装设备的工艺参数控制技术包装——编带式、托盘示、棒式、散装等四、表面贴装技术的优缺点1.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THT)通孔插装技术,是一种将元器件的引脚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通孔中,然后在电路板的引脚伸出面上进行焊接的电子装联技术,简称THT(Through Hole Packaging Technology)优点:工艺简单,可手工焊接,可用于高电压、强电流电路板的装联缺点:体积大,重量大,难以实现双面组装2.表面贴装技术的优缺点优点:组装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缺点:使用专用设备组装,设备成本投入高,工艺复杂五、典型表面贴装生产流程印刷电路板锡膏印刷元件贴装回流焊接电子产品。

表面..贴装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

图片
表面贴装技术
通孔插装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势
与表面贴装技术相对应的,则是通孔插装技术,即Through Hole Technology,简称THT。通孔插装技术是将电子零件引脚插入印刷 电路板的通孔,然后将焊锡填充其中进行金属化而成为一体; 1.由于印刷电路板有两面,显然,表面贴装可在板子两面同时进行焊接,而 通孔插装则不能。零件集成度提高。 2.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缩小。 3.电子产品功能更完整,所采用的集成电路(IC)已无穿孔元件,特别 是大规模、高集成IC,只能采用表面贴片元件。 4.零件脚及接线短,可提高传输速度。 5.产品批量化,生产自动化,低成本高产量,产品更优质,市场竞争 力强。
特点
1. 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 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 40%~60%,重量减轻60%~80%。 2.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3. 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4.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 节省材料、 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工艺流程
5.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 用设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6.清洗:其作用是将组装好的PCB板上面的对人体有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除去。 所用设备为清洗机,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线,也可不在线。 7.检测:其作用是对组装好的PCB板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的检测。所用设备有放 大镜、显微镜、在线测试仪(ICT)、飞针测试仪、自动光学检测(AOI)、XRAY检测系统、功能测试仪等。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 地方。 8.返修:其作用是对检测出现故障的PCB板进行返工。所用工具为烙铁、返修工作站 等。配置在生产线中任意位置

表面贴装工程简介

表面贴装工程简介

功能测试方法论述
在线测试(ICT)
01
可检测元器件的开路、短路、错件、反向 等故障。
03
02
通过专门的测试治具和测试程序,对印制板 上的元器件进行电气性能测试。
04
功能测试
对整个电路板或系统进行功能验证,确保 各项功能正常。
05
06
可采用自动测试设备(ATE)或手动测试方 法进行。
可靠性评估指标和方法论述
刮刀角度与压力
刮刀角度和压力影响焊膏的印刷 质量,应调整到最佳状态。
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焊膏不足, 过慢则可能产生桥连现象。
钢网清洗频率
定期清洗钢网,保证网孔畅通, 提高印刷质量。
贴片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设备精度
贴片机的精度直接影响贴片质量,应选用高精度 设备。
元件引脚共面性
引脚共面性差会导致贴片时引脚与焊盘对位不准。
关键参数
印刷精度、重复精度、印 刷速度等。
贴片机
作用
将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 贴装到PCB的指定位置上。
分类
按照贴装头数量可分为单 头和多头贴片机;按照贴 装方式可分为顺序式和同 时式贴片机。
关键参数
贴装精度、贴装速度、贴 装范围等。
回流焊炉
作用
关键参数
通过加热使焊膏熔化,实现元器件与 PCB之间的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发展历程
SMT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SMT技术不断成熟 和完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THT),成为现代电子制造领域的 主流技术。
SMT优势及特点
01
优势:SMT技术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 本等优点,能够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化 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贴装系统详细介绍贴片机:又称“贴装机”、“表面贴装系统”(Surface Mount System),在生产线中,它配置在点胶机或丝网印刷机之后,是通过移动贴装头把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置PCB焊盘上的一种设备。

分为手动和全自动两种。

贴片机概念高速贴片机全自动贴片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地全自动地贴放元器件的设备,是整个SMT生产中最关键、最复杂的设备。

贴片机是SMT的生产线中的主要设备,现在,贴片机已从早期的低速机械贴片机发展为高速光学对中贴片机,并向多功能、柔性连接模块化发展。

著名的贴片机典型的贴片机有富士的NXTⅡ,XPF,松下CM602;西门子的D系列;富莱恩(FULLUN)EP系列;JUKI系列等;主要厂商SONY索尼(日本)Assembleon安比昂、Siemens西门子(德国)、Panasonic松下(日本)、FUJI富机(日本)、YAMAHA雅马哈(日本)、JUKI(日本)、MIRAE(韩国)、SAMSUNG三星(韩国)、FULLUN富莱恩(新加坡)、EVEST元利盛(中国台湾)、环球UNIVERSAL(美国) 科亚迪TYDREASM(中国大陆)等贴片机的种类贴片机的生产厂家很多,则种类也较多。

贴片机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贴片机分类形式贴片机种类特点按速度分中速贴片机3千片/h~9千片/h高速贴片机9千片/h~4万片/h,采用固定多头(约6头)或双组贴片头,种类最多,生产厂家最多超高速贴片机4万片/h以上,采用旋转式多头系统。

Assembleo-FCM型和FUJI-QP-132型贴片机均装有16个贴片头,其贴片速度分别达9.6万片/h和12.7万片/h按功能分高速/超高速贴片机主要以贴片式元件为主体,贴片器件品种不多多功能贴片机也能贴装大型器件和异型器件按贴装方式分顺序式贴片机它是按照顺序将元器件一个一个贴到PCB上,通常见到的就是该类贴片机同时式贴片机使用放置圆柱式元件的专用料斗,一个动作就能将元件全部贴装到PCB相应的焊盘上。

产品更换时,所有料斗全部更换,已很少使用同时在线式贴片机由多个贴片头组合而成,依次同时对一块PCB贴片,assembleon-FCM就是该类按自动化程度分全自动机电一体化贴片机目前大部分贴片机就是该类手动式贴片机手动贴片头安装在Y轴头部,X、Y、e定位可以靠人手的移动和旋转来校正位置,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具有价廉的优点贴片机的原理拱架型贴片机(Gantry)元件送料器、基板(PCB)是固定的,贴片头(安装多个真空吸料嘴)在送料器与基板之间来回移动,将元件从送料器取出,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然后贴放于基板上。

由于贴片头是安装于拱架型的X/Y 坐标移动横梁上,所以得名。

拱架型贴片机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方法:1)、机械对中调整位置、吸嘴旋转调整方向,这种方法能达到的精度有限,较晚的机型已再不采用。

2)、激光识别、X/Y坐标系统调整位置、吸嘴旋转调整方向,这种方法可实现飞行过程中的识别,但不能用于球栅列陈元件BGA。

3)、相机识别、X/Y坐标系统调整位置、吸嘴旋转调整方向,一般相机固定,贴片头飞行划过相机上空,进行成像识别,比激光识别耽误一点时间,但可识别任何元件,也有实现飞行过程中的识别的相机识别系统,机械结构方面有其它牺牲。

这种形式由于贴片头来回移动的距离长,所以速度受到限制。

现在一般采用多个真空吸料嘴同时取料(多达上十个)和采用双梁系统来提高速度,即一个梁上的贴片头在取料的同时,另一个梁上的贴片头贴放元件,速度几乎比单梁系统快一倍。

但是实际应用中,同时取料的条件较难达到,而且不同类型的元件需要换用不同的真空吸料嘴,换吸料嘴有时间上的延误。

这类机型的优势在于:系统结构简单,可实现高精度,适于各种大小、形状的元件,甚至异型元件,送料器有带状、管状、托盘形式。

适于中小批量生产,也可多台机组合用于大批量生产。

[1] 转塔型拱架型贴片机元件送料器放于一个单坐标移动的料车上,基板(PCB)放于一个X/Y坐标系统移动的工作台上,贴片头安装在一个转塔上,工作时,料车将元件送料器移动到取料位置,贴片头上的真空吸料嘴在取料位置取元件,经转塔转动到贴片位置(与取料位置成180度),在转动过程中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将元件贴放于基板上。

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方法:1)、机械对中调整位置、吸嘴旋转调整方向,这种方法能达到的精度有限,较晚的机型已再不采用。

2)、相机识别、X/Y坐标系统调整位置、吸嘴自旋转调整方向,相机固定,贴片头飞行划过相机上空,进行成像识别。

一般,转塔上安装有十几到二十几个贴片头,每个贴片头上安装2~4个真空吸嘴(较早机型)至5~6个真空吸嘴(现在机型)。

由于转塔的特点,将动作细微化,选换吸嘴、送料器移动到位、取元件、元件识别、角度调整、工作台移动(包含位置调整)、贴放元件等动作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完成,所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度。

目前最快的时间周期达到0.08~0.10秒钟一片元件。

此机型在速度上是优越的,适于大批量生产,但其只能用带状包装的元件,如果是密脚、大型的集成电路(IC),只有托盘包装,则无法完成,因此还有赖于其它机型来共同合作。

这种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最新机型约在US$50万,是拱架型的三倍以上。

编辑本段相关术语SMD是Surface Mounted Devices的缩写,意为:表面贴装器件,包括CHIP、SOP、SOJ、PLCC、LCCC、QFP、BGA、CSP、FC、MCM等SMT就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它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从而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产的自动化。

这种小型化的元器件称为:SMD器件(或称SMC、片式器件)。

将元件装配到印制板PCB 上的工艺方法称为SMT工艺。

相关的组装设备则称为SMT设备。

编辑本段相关生产设备上下板机、丝网印刷机、回流焊、波峰焊、多功能机等。

编辑本段相关检测设备AOI(光学检查机)、X-Ray检测仪、在线测试仪(ICT)、飞针测试仪等。

编辑本段日常维护及工艺要求每周检查部件名过程备注吸嘴夹具检查缓冲动作,如果动作不平滑涂上薄薄的一层润滑剂,如果夹具松弛,紧固。

移动镜头清洁镜头上的灰尘和残留物。

X轴丝杠检查丝杠有无碎屑或残留物,必要时进行清洁。

X轴导轨检查润滑油脂有无硬化和残留物粘附。

Y轴丝杠检查丝杠有无碎屑或残留物,必要时进行清洁。

Y轴导轨检查润滑油脂有无硬化和残留物粘附。

W轴丝杠检查丝杠有无碎屑或残留物,必要时进行清洁空气接口检查Y形密封圈和O形环有无老化,必要时进行更换。

每月检查此部分应按吸嘴类型和换嘴站进行。

部件名过程备注移动镜头的LED灯检查每个LED 亮度是否足够,如果不明亮,应更换整个LED部件。

吸嘴轴检查用于每个吸嘴轴的O形环,发现老化应及时更换。

X轴丝杠抹去灰尘与残留物,用手涂上薄层油脂X轴导轨抹去灰尘与残留物,用手涂上薄层油脂Y轴丝杠抹去灰尘与残留物,用手涂上薄层油脂Y轴导轨抹去灰尘与残留物,用手涂上薄层油脂Z 轴齿条和齿轮检查其动作,必要时用手在齿条传动部件上抹上薄层润滑剂。

R轴传动带检查其磨损与松紧程度,必要时更换皮带或高速其松紧度。

W轴丝杠抹去灰尘与残留物,用手涂上薄层油脂供料阀检查其电磁阀能否正常工作。

传送带检查其磨损与松紧程度,必要时更换皮带或高速其松紧度。

贴片机视觉系统[2] 图1 元件贴装的有关坐标系高性能贴片机普遍采用视觉对中系统。

视觉对中系统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当贴片头上的吸嘴吸取元件后,在移到贴片位置的过程中,由固定在贴片头上的或固定在机身某个位置上的照相机获取图像,并且通过影像探测元件的光密度分布,这些光密度以数字形式再经过照相机上许多细小精密的光敏元件组成的CCD光耦阵列,输出0~255级的灰度值。

灰度值与光密度成正比,灰度值越大,则数字化图像越清晰。

数字化信息经存储、编码、放大、整理和分析,将结果反馈到控制单元,并把处理结果输出到伺服系统中去调整补偿元件吸取的位置偏差,最后完成贴片操作。

那么,机器通过对PCB上的基准点和元器件照相后,如何实现贴装位置自动矫正并实现精确贴装的昵?这一过程是机器通过一系列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来定位元件的贴装目标的。

我们通过贴装过程来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PCB通过传送装置被传输到固定位置并被夹板机构固定,贴片头移至PCB基准点上方,头上相机对PCB上基准点照相。

这时候存在4个坐标系:基板坐标系(Xp,Yp)、头上相机坐标系图2 元件贴装偏差补偿值确认原理(Xca1,Ycal)、图像坐标系(Xi,Yi)和机器坐标系(Xm,Ym)。

对基准点照相完成后,机器将基板坐标系通过与相机和图像坐标系的关联转换到机器坐标系中,这样目标贴装位置确定。

然后贴片头拾取元件后移动到固定相机的位置,固定相机对元件进行照相。

这时同样存在4个坐标系:贴片头坐标系也是吸嘴坐标系(Xn,Yn)、固定相机坐标系(Xca2,Yca2)、图像坐标系(Xi,Yi)和机器坐标系(Xm,Ym)。

对元件照相完成后,机器在图像坐标系中计算出元件特征的中心位置坐标,通过与相机和图像坐标系的关联转换到机器坐标系中,此时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元件中心坐标和吸嘴中心坐标。

两个坐标的差异就是需要的位置偏差补偿值。

然后根据同一坐标系中确定的目标贴装位置,机器控制单元和伺服系统就可以控制机器进行精确贴装了。

元件贴装的有关坐标系如图1所示,元件贴装偏差补偿值确认原理如图2所示。

贴片机完好标准主要性能指标1、可贴装元件的种类、规格、贴片方向、基板尺寸、贴片范围符合说明书指标;2、贴片速度:以1608片状元件测试CPH贴装率不小于标称的IPC9850速度的60%,或SPC速度不大于标称速度的2倍;3、飞片率不大于3‰;操作系统1、各种指示灯、按键、操作手柄外观完整,操作、显示正常;2、计算机系统工作正常;3、输入输出系统工作正常;机械部分1、各传送皮带、链条、连接销杆完整,无老化损坏现象;2、各传动导轨、丝杠运转平稳协调,无异常杂音,无漏油现象;空压控制部分1、驱动气缸、电磁阀以及配管、连接头无异物堵塞、无松动漏气。

驱动气缸及电磁阀工作正常,无杂音;2、压缩空气的干燥过滤装置齐全完好;3、贴片头真空度不小于500mmHg;贴装精度即元件中心与对应焊盘中心线的最大偏移量,不超过元件焊脚宽度的1/3(目测);或异常偏移发生率不大于3‰。

仪器、仪表外观完好,指示准确,读数醒目,在合格使用期限内;设备内外定期保养,保持清洁,无油污,无锈蚀,周围附具备件等排列有序,设备润滑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