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每年夏季,医院的皮肤科门诊特别繁忙,因为夏季阳光强烈,气候炎热,各种有毒昆虫滋生,皮肤也比较脆弱,不但会发生许多皮肤病,还易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所以夏季尤其应积极预防皮肤病。
愿快乐驱赶你的烦恼,温馨随后跟你奔跑夏季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光敏感性皮肤病这是人体皮肤对夏季强烈阳光暴晒发生的反应,多见于皮肤白皙的人,对光敏感的皮肤,在阳光下暴晒或摄入含光敏感物质的某些食品(如马齿苋、芹菜、香菜等)或药物等,在皮肤暴露处,会发生红斑、肿胀,甚至水疱,瘙痒疼痛,多见于面部、四肢暴露部位,如在烈日下游泳,则裸露的背部也会发生,通常被称为日光性皮炎。
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皮肤病,因为阳光照射也可使病情加重。
治疗原则:避光,外用或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制剂等,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
接触性皮炎由于夏季皮肤问题多,很多人喜欢用花露水、风油精和一些外用药物自己处理皮损,往往导致接触性皮炎。
其症状是接触部位皮肤发生边界清楚的红斑、肿胀、大小不等的水疱等,自感灼热、痒或痛,有时面积很大,非常痛苦。
还有夏季炎热多汗,金属物品接触的部位,如眼镜架、皮带扣、手表、项链等也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疹。
治疗原则:外用或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制剂等,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
虫咬过敏夏天气温高,蚊虫多,皮肤最容易受到各种有毒昆虫的叮咬侵袭。
尤其是裸露在外面部位的面部、手脚、胳膊、小腿等部位,常常发生大小不一的红疙瘩,瘙痒非常剧烈,过敏严重时还会起大疱。
还有一种隐翅虫皮炎比较特别,在皮损上会起密密麻麻的小脓疱,很疼痛。
而�t螨皮炎多见于发生在四肢接触草�t的部位,红色的小丘疹痒得钻心。
治疗原则:外用或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制剂,有感染者外涂夫西地酸或者百多邦等,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
排汗障碍性皮肤病排汗障碍性皮肤病酷暑当头,常见排汗障碍性皮肤病,这是由于排汗过度汗腺管肿胀导致汗液排泄不畅,或汗液过多未及时清除导致皮肤敏感,如痱子、汗疱疹、夏季皮炎等。
如何应对夏日皮肤病

如何应对夏日皮肤病夏季是皮肤病高发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皮肤病的症状,如湿疹、痘痘、过敏等。
这些皮肤病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外貌,还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和不适,所以必须要注意并及时采取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治疗、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为大家分享如何应对夏季皮肤病。
一、预防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夏季很多皮肤病都是由于热、潮湿、汗液和紫外线等因素造成的,因此预防皮肤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持皮肤干燥尽量减少大量流汗,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过敏和湿疹等皮肤病。
2.防晒夏季紫外线比较强烈,长时间的暴晒可以使皮肤变黑,甚至引发皮肤癌等问题,因此出门前必须做好防晒工作。
建议选用SPF 值较高的防晒霜,并做好补水防护。
3.注意饮食夏季应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鱼生肉,以降低患皮肤病的几率。
二、治疗对于已经患上皮肤病的人来说,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皮肤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几种夏季常见的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1.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病,非常痛苦。
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综合治疗,包括内服和外敷。
内服药物通常采用口服抗组胺药和局部抗生素,而外敷方面则可以采用紫药水、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等。
2.痘痘夏季痘痘是由于汗液、油脂和细菌等因素引起的,治疗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并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是平时应该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定期清洗爱面部和使用适当的洁面产品。
3.过敏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食物、药物等引发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找到过敏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摩擦和搔抓皮肤,并建议去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三、注意事项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清除皮肤毒素和废物。
2.妥善护理皮肤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保湿。
在保养皮肤时,不要使用过多的化妆品和护肤品,避免给皮肤带来过多的负担。
大暑如何应对高温引发的皮疹与湿疹

大暑如何应对高温引发的皮疹与湿疹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7月22日至8月6日之间。
随着大暑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高温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皮疹和湿疹是高温引发的常见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大暑时如何应对高温引发的皮疹与湿疹,帮助读者在炎热的夏天保持皮肤的健康。
一、加强个人卫生在高温强烈的大暑季节,人们的皮肤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为了避免皮疹和湿疹的产生,我们首先需要加强个人卫生。
这包括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
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拍皮肤,避免擦拭过度。
另外,我们应该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高温的大暑季节,阳光强烈。
如果我们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皮肤晒伤,从而引发皮疹和湿疹。
出门前应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霜,戴上太阳帽和遮阳伞,减少阳光直接接触皮肤的时间。
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避免中午时分阳光最为猛烈的时间段。
三、调整饮食习惯高温天气下,调整饮食习惯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缓解皮疹湿疹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多喝水,补充体内的水分。
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西瓜、葡萄等,这些水果除了能够补充水分,还有利于皮肤的保湿和修复。
另外,我们应尽量避免辛辣食物、海鲜、酒精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皮肤的过敏症状。
四、合理选择衣物在大暑的高温环境下,我们需要合理选择穿着的衣物来避免皮疹和湿疹的发生。
棉质衣物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能够保持皮肤的干燥。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以免摩擦皮肤,加重过敏症状。
对于患有湿疹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选择纯棉衣物,并避免穿着粗糙的纤维服装或羊毛制品。
五、保持室内卫生和通风在高温季节,室内湿度较大,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
为了预防皮肤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室内的卫生和通风。
夏日高发皮肤病预防妙招

夏日高发皮肤病预防妙招
夏天由于持续高温、闷热潮湿,恼人的皮肤病又会出现,瘙痒难耐、红肿疼痛。
归纳一下,夏季高发的皮肤病大致可分六类。
★
1、晒斑
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猛然在强烈日光下暴晒易患晒斑。
肤色越淡的人,更易引发晒斑。
预防妙招:经常参加室外活动,不断增强皮肤的耐光性,是最简单的捷径。
淡肤色或未被晒黑的人,不妨尝试着逐渐到日光下晒一晒、享受日光浴的方法,提高耐光性。
但为防止晒过头引发皮肤癌,不宜在上午十时至下午两时外出。
若到海边游泳或参加野外活动,则别忘涂防晒霜。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下).docx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下)昆虫及其它动物性皮肤病1.蚊虫叮咬:蚊虫喙刺入皮肤可以出现刺痛感,刺伤处可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中央可有一针头大暗红色瘀点,在瘀点周围出现特征性苍白色晕。
皮疹反应因人而异,有人被叮咬后毫无症状,但对一些敏感者可出现明显红肿,伴剧烈瘙痒和烧灼感。
预防蚊虫叮咬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虫的孳生场所,室内可喷洒一些对人畜无害的杀虫剂或点燃蚊香;有条件者可安装纱门纱窗或挂蚊帐;皮肤上涂驱蚊药水或驱蚊油等也可防止蚊虫叮咬。
您的皮肤一旦被蚊虫叮咬,局部可外涂各种止痒剂,如风油精、清凉油、薄荷水和炉甘石洗剂等,如瘙痒剧烈或皮疹严重时可酌情使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赛庚定等。
此外应避免搔抓,以防抓破后继发感染。
2.毛虫皮炎:是由于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后由毒毛释出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炎。
常见的致病毛虫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
皮损常发生于暴露部位,桑毛虫皮炎基本皮损以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淡红或鲜红色斑丘疹和丘疹为主,可有少量丘疱疹,中央常有毒毛刺伤的痕迹,自觉剧痒,以夜间为甚。
松毛虫皮炎的表现与桑毛虫相似,但可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刺毛虫皮炎临床表现为水肿性红斑、风团及大片水肿,间有水疱或大疱,自觉剧烈灼痛。
毛虫皮炎的预防重在灭虫,采用农药或生物灭虫,加强个人防护,如夏天不要在有毛虫的树下及下风口纳凉、晒衣服被褥等,遇到大风天气,应关好门窗,以防毒毛进入室内。
治疗以止痒、消炎、预防继发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可用橡皮膏反复粘贴患处以拔除毒毛。
3.隐翅虫皮炎:为接触隐翅虫的毒液而致的皮炎,好发于面颈等暴露部位,皮损常呈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针头大小的水疱或脓疱,周围淋巴结常肿大。
自觉明显瘙痒和灼痛感。
预防主要为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切勿直接在皮肤上拍死或压死。
夜间睡眠时应息灯,纱窗应关好,蚊帐应放好。
一旦发生了皮炎,应立即用清水、肥皂清洗患处,并进行对症处理,如外涂炉甘石洗剂等。
夏季皮肤病的防治

夏季皮肤病的防治夏季来临,阳光明媚,气温高,许多人选择户外活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皮肤问题。
夏季皮肤病是指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由于日晒、汗液、灰尘等因素造成的一系列皮肤病。
如何对夏季皮肤病进行防治呢?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衣着夏季穿衣要透气、宽松、吸汗、快干,避免紧身、粘贴的衣物影响皮肤的透气性和汗液的散发。
运动后要及时更换干燥的衣物,避免长时间穿着湿润的衣物,以免引发皮炎、丹毒等皮肤病。
2.日晒夏季阳光强烈,日晒会损伤皮肤,同时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出门前要涂抹防晒霜,选择SPF值为30以上、UVA/UVB都能阻挡的产品。
下午14:00-16:00这段时间日晒强度最大,最好避免在户外活动。
3.清洁夏季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易导致毛孔堵塞,而引发痤疮、粉刺等病症。
洗头、洗脸时要用清洁力度适中的洗发水和面部清洁剂,避免频繁使用去油性强的产品,以免过度清洁剥夺皮肤的天然保护层。
4.饮食夏季酷热,人们往往爱吃冷饮、海鲜等食物。
海鲜易引起过敏,冷饮、冰镇果汁等冷食品容易损伤肠胃功能。
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皮肤免疫力。
5.保湿夏季皮肤容易干燥,会出现脱皮、瘙痒等现象。
夏季应选用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品,多饮水、保持肌肤湿润。
6.治疗治疗夏季皮肤病应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
如夏季湿疹可选用银黄散、地肤子、野菊花等外用药。
遗尿症、肠炎等也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总之,夏季防治皮肤病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除了上述方法,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长时间待在低洼潮湿处。
如有怀疑患上夏季皮肤病,请及时就医。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防治夏季皮肤病。
夏天预防皮肤病的5个妙招

夏天预防皮肤病的5个妙招一、日常注意事项日常注意保持居室环境的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在穿着上要尽量穿有利于促进汗液排出的衣物,要经常用温热水洗澡,同时要避免环境过湿。
这样可减少夏季高发的皮肤疾病,痱子的产生。
如果是孩子的话,最好在给孩子洗完澡之后,用爽身粉让其皮肤保持干燥。
如果已经长了痱子的话,则要用专用的痱子粉治疗,切不可随意的用万金油或者一些其它的护肤品。
如果已经化脓的话,就要到医院去就诊了。
二、要尽量减少到野外的时间由其是要尽量避免到有蚊子,跳蚤,虱子,等多地方如树下,草丛下逗留时间过长。
如果室内有蚊子的话,那么也要尽量用蚊香,蚊帐等一些防蚊措施,夏季的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就多与这些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皮肤问题的话,则会出现痛痒,大水疱等问题。
如果已民经感染的话,建议可以选择用含有激素的软膏进行外用,一般说来如果有“万金油”风油精的话则可减少这些皮肤感染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另外平时如果身上喷点花露水的话,则可减少这些对皮肤的伤害。
三、减少日晒的时间由其是对于一些对紫外线过敏的朋友在日晒后第二天可能就会发病。
这种由于过度的日晒引起的皮肤疾病,临床上叫光敏性皮炎,通常会有面部,颈部,颈前形成一个V形区,当然了也有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部分等。
通常会在皮肤上起皮疹,但是不会有疼痛的感觉。
平时除了要减少曝晒的时间外,出门最好做好各种防晒工作。
如果已经得了光敏性皮炎的话,则建议用含有激素的软膏外涂就可。
四、脚部防治夏季的“脚气病”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足癣和肌股癣。
这是由于夏季的局部温度过高,之后又出汗从而引起的温暖而又潮湿的环境,应该说这种环境是“脚气病”最高发的原因。
平时的话,就要做好内衣,鞋袜的及时更换,要保持这些易脏部位的清洁和干爽。
同果要尽量避免和别人一起用这些拖鞋,毛巾等等。
如果已经感染了的话,可买些达克宁,或者一些其它的真茵剂等就可以促进其康复了。
五、接触性皮炎夏季容易得接触性皮肤,由其是一些敏感肤质的人更容易会有这方面的烦恼,日常要做好预防工作。
大暑时节如何预防皮肤过敏

大暑时节如何预防皮肤过敏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一般出现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皮肤过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在这个时节,人们容易受到汗液蒸发导致皮肤干燥、出汗过多、换季过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种皮肤过敏问题。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预防皮肤过敏的方法:1. 保持皮肤清洁酷暑天气下,人们容易出汗,而大量汗液堵塞在皮肤表面容易加重皮肤过敏的风险。
因此,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皮肤过敏的首要步骤之一。
使用温和的洁肤产品清洁皮肤,以去除污垢和汗液残留,但同时避免频繁洗护。
此外,要选择对皮肤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过多的化学物质与皮肤接触。
2. 注意补水保湿在大暑这段时间,皮肤往往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导致皮肤干燥和脱皮,从而增加患皮肤过敏的风险。
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并保持皮肤湿润十分重要。
可以选择含有保湿成分的面膜、乳液或霜剂,并经常使用润肤液。
此外,多喝水也是保持皮肤水分充足的有效方法。
3. 避免暴晒大暑时节,阳光强烈且辐射照射时间长,容易引发皮肤干燥和晒伤。
皮肤晒伤后容易产生瘙痒,甚至引发皮肤过敏。
因此,外出时应避免暴晒,尤其是在阳光最强烈的时间段,使用阳光防晒产品进行防护,如帽子、太阳伞等,以确保皮肤不受伤害。
4. 避免过度刺激大暑时节人们喜欢吃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人体内湿热过重,进而引发皮肤过敏。
因此,在此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5. 穿着透气舒适的衣物在大暑时节选择合适的衣物也是预防皮肤过敏的重要措施之一。
优先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合成材质制成的衣物。
同时,经常更换衣物并保持衣物的清洁也是防止汗液、灰尘和细菌对皮肤的刺激。
6.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可以有效地预防皮肤过敏。
坚持每天洗澡,并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个人护理用品,以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此外,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如枕套、被罩等,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上)夏天天气炎热,气候潮湿,便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加之人们出汗多,皮肤表面湿度大,可以使上述病原微生物乘机而入,造成皮肤感染;夏季人们穿着单薄,皮肤暴露部位较多,但这时阳光直射,日照时间长,因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病也相应增多;另外,夏季也正是蚊虫大量孳生的季节,来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中由于蚊虫叮咬以及因昆虫引起皮炎者也非常多。
那么,在夏季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皮肤病呢?下面谈谈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问题。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1.脓疱疮(黄水疮)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小儿常见。
好发生于面部、头皮和四肢,表现为米粒到黄豆大小的脓疱,疱壁薄,容易破溃,流出黄色脓液,干燥后表面结黄或灰色痂。
皮疹可因为自身传播而向周围蔓延。
常有瘙痒感觉。
严重者可伴高热,出现败血症,由链球菌感染者还可并发急性肾炎。
2.毛囊炎、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而引起的毛囊和毛囊周围的炎症。
毛囊炎表现为米粒大小毛囊性丘疹,逐渐形成脓疱,中心有毛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轻度痒痛。
疖表现为圆锥形毛囊性炎性丘疹或结节,中央逐渐坏死变软,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自觉灼热和疼痛。
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等。
3.丹毒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为皮肤、皮下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开始时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畏寒、头痛及恶心等前驱症状。
皮损好发于小腿和面部,表现为境界明显的鲜红色水肿性斑片,表面紧张发亮,有时中央可出现水疱,有灼热感。
4.红癣由微细棒状杆菌引起,常见于男性成人。
好发生于腋窝、腹股沟、臀缝、第四五指间等皱折部位,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的红色至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或有糠秕样鳞屑。
一般没有自觉症状。
5.腋毛癣发生于气温湿热季节,病原菌为纤细棒状杆菌,仅感染腋毛或阴毛,而患部皮肤正常但多汗。
表现为腋毛或阴毛毛干上出现黄色、红色或黑色集结物,使毛干变脆易于折断。
患者无自觉症状。
对于以上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应以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以保持皮肤清洁为主,如勤洗澡、勤换衣服。
防止各种皮肤损伤,例如昆虫叮咬后应避免搔抓,以防抓破皮肤继发感染。
因脓疱疮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如果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场所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并对患者的衣被等用具和居住环境进行消毒,以防疾病传播。
一旦您不幸患了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应及时治疗,治疗时要根据皮损情况和有无全身症状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全身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先锋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等。
如果对上述药物过敏者,还可以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等,其中治疗红癣应首选红霉素。
局部治疗主要选用杀菌、消炎的药物,如脓疱疮脓疱完整时,可外搽5%硫磺炉甘石洗剂,如脓疱已破溃、结痂,可选用3%硼酸溶液、0.5%新霉素溶液或1∶5000~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或冷湿敷,而后再外搽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毛囊炎可外搽莫匹罗星软膏、新霉素软膏等。
疖早期可外用鱼石脂软膏,如已化脓应及时到医院切开引流,切忌自行挤捏,尤其是在鼻翼两旁和上唇部者,更应严禁挤压,以免导致细菌沿血行进入颅内引起感染。
红癣可选用红霉素软膏、癣药膏或硫磺水杨酸软膏。
腋毛癣局部外用硫磺霜。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1.手足癣往往夏季加重,秋季减轻。
常表现为五种类型:⑴角化过度型表现为皮肤粗糙,角化过度,无水疱及脓疱,皮损对位于足跟、足跖和足旁。
⑵丘疹鳞屑型为最常见的一型,表现为小片状脱屑,呈弧形或环状附于皮损边缘,病情加重时出现红斑、丘疹。
⑶水疱型常位于趾间、足跖及侧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壁厚发亮,疱干后脱屑。
⑷浸渍糜烂型常侵犯第三、第四趾间,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剥脱露出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
易继发感染,常发出恶臭。
⑸体癣型表现为水疱、丘疹、红斑,皮损边界清楚,常呈环状,伴剧烈瘙痒。
手癣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
2.体癣和股癣体癣好发于面、颈、腰腹及四肢等处,开始为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逐渐向周围等距离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微隆起,狭窄而不连贯,中央炎症减退,伴脱屑或色素沉着。
股癣发生于腹股沟,表现与体癣相似。
3.花斑癣(汗斑) 好发于胸背部,表现为黄豆至甲盖大小的斑疹,邻近损害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状,表面附有糠秕样的鳞屑,呈灰色、褐色或黄棕色不等,时间较久的呈灰白色,状如花斑。
偶有轻度瘙痒。
4.念珠菌性间擦疹多见于小儿和肥胖多汗者,皮疹好发生于腋窝、腹股沟、臀沟、乳房下等皱折部位,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湿润糜烂面,基底潮红,外周常有散在红色丘疹、疱疹或脓疱。
5.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丰富部位如上背部、胸前、双肩等,皮疹为圆顶状毛囊性红色小丘疹,间有小脓疱,周围有红晕。
呈弥漫性或散在对称分布。
自觉不同程度瘙痒、灼热或刺痛感,出汗后加重。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家庭和集体卫生,尽量避免与患癣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更不要接触有癣病的动物如狗、猫等;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浴盆、毛巾、拖鞋等,对患者使用过的衣物、鞋袜等应高温消毒。
尽量避免滥用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免因机体免疫力减弱而易致继发感染。
对原有的易致真菌感染的疾病如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
浅部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及皮损的情况而选用药物,如感染情况较重,皮损面积较大时,可选用一些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奈芬、氟康唑等进行全身治疗。
大部分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单纯使用皮肤外用药物就可以治愈,但应根据皮损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药物的选择,以足癣为例,如趾间糜烂型可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损收干后再用克霉唑霜;水疱型可选用复方水杨酸酊、复方雷锁锌搽剂,也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丘疹鳞屑型或角化过度型宜选用克霉唑霜、咪康唑霜、酮康唑霜、联苯苄唑霜及特比奈芬霜治疗。
昆虫及其它动物性皮肤病1.蚊虫叮咬:蚊虫喙刺入皮肤可以出现刺痛感,刺伤处可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中央可有一针头大暗红色瘀点,在瘀点周围出现特征性苍白色晕。
皮疹反应因人而异,有人被叮咬后毫无症状,但对一些敏感者可出现明显红肿,伴剧烈瘙痒和烧灼感。
预防蚊虫叮咬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虫的孳生场所,室内可喷洒一些对人畜无害的杀虫剂或点燃蚊香;有条件者可安装纱门纱窗或挂蚊帐;皮肤上涂驱蚊药水或驱蚊油等也可防止蚊虫叮咬。
您的皮肤一旦被蚊虫叮咬,局部可外涂各种止痒剂,如风油精、清凉油、薄荷水和炉甘石洗剂等,如瘙痒剧烈或皮疹严重时可酌情使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赛庚定等。
此外应避免搔抓,以防抓破后继发感染。
2.毛虫皮炎:是由于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后由毒毛释出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炎。
常见的致病毛虫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
皮损常发生于暴露部位,桑毛虫皮炎基本皮损以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淡红或鲜红色斑丘疹和丘疹为主,可有少量丘疱疹,中央常有毒毛刺伤的痕迹,自觉剧痒,以夜间为甚。
松毛虫皮炎的表现与桑毛虫相似,但可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刺毛虫皮炎临床表现为水肿性红斑、风团及大片水肿,间有水疱或大疱,自觉剧烈灼痛。
毛虫皮炎的预防重在灭虫,采用农药或生物灭虫,加强个人防护,如夏天不要在有毛虫的树下及下风口纳凉、晒衣服被褥等,遇到大风天气,应关好门窗,以防毒毛进入室内。
治疗以止痒、消炎、预防继发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可用橡皮膏反复粘贴患处以拔除毒毛。
3.隐翅虫皮炎:为接触隐翅虫的毒液而致的皮炎,好发于面颈等暴露部位,皮损常呈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针头大小的水疱或脓疱,周围淋巴结常肿大。
自觉明显瘙痒和灼痛感。
预防主要为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切勿直接在皮肤上拍死或压死。
夜间睡眠时应息灯,纱窗应关好,蚊帐应放好。
一旦发生了皮炎,应立即用清水、肥皂清洗患处,并进行对症处理,如外涂炉甘石洗剂等。
如出现继发感染应酌情选用抗生素治疗。
4.蜂蛰伤:为蜜蜂、黄蜂、大黄蜂及土蜂尾部的毒刺刺伤皮肤并注入毒液所引起的急性反应。
刺伤后局部立即有灼痛和瘙痒感,很快出现红肿。
如同时被多数蜂蛰伤,可出现大面积肿胀,并可出现发热、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
如被大黄蜂蛰伤,可出现休克、昏迷、抽搐、呼吸麻痹等,严重者可致死亡。
治疗首先应设法拔出毒刺。
如为蜜蜂蛰伤,其毒液多为酸性,可外涂10%氨水或肥皂水,如为黄蜂蛰伤,其毒液多为碱性,可外涂5%醋酸。
如蛰伤处红肿疼痛明显,可局部注射2%盐酸普鲁卡因或皮下注射吐根碱并口服抗组织胺药和止痛药。
全身症状较重者可用皮质激素和蛇药片治疗。
5.刺胞皮炎:为水母、海葵及珊瑚等水生生物刺伤皮肤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常发生于夏季下海游泳者,表现为红斑、丘疹或风团,重者可有瘀点、瘀斑和水疱,呈条索状、点线状或地图状分布,自觉刺痒、麻痛和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甚至出现休克。
夏季海水浴者游泳时应选择干净的水域,一旦被刺伤后应立即除去粘在皮肤上的触手,以防未放射的刺胞进一步释放而加重病情。
可用海水冲洗或用干布搽干,也可用酒精或碱性溶液喷洒患处。
一旦患了皮炎可用明矾水冷湿敷,或外用炉甘石洗剂,内服抗组织胺药物,病情严重者,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温热引起的皮肤病1.痱子:为高温湿热环境下出汗过多不易蒸发引起的小水疱或丘疱疹。
临床上分为四型:⑴白痱(晶形粟粒疹)皮疹为针尖至针头大的浅表性水疱,疱液清,壁极薄,易破裂,自觉症状轻微。
⑵红痱(红色粟粒疹)最常见。
损害表现为针帽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常成批发生于躯干部。
自觉轻度烧灼感及刺痒。
⑶脓痱主要发生在皮肤皱折处及小儿头皮,表现为丘疹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
⑷深在性痱子损害表现为多数炎症性丘疹,出汗后可增大,可伴有中暑症状。
预防痱子的发生应注意加强室内通风降温,衣着应宽大,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揩干后扑痱子粉或爽身粉。
痱子的治疗主要以清凉、收敛、止痒的外用药为主,局部可外用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脓痱可用鱼石脂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内服抗生素。
2.夏季皮炎:为炎热引起的季节性炎症性皮肤病。
皮疹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尤其是小腿,为大片鲜红色斑,其上有密集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久之,皮肤可增厚,伴剧烈瘙痒。
天气转凉后可自然痊愈。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使室内通风干燥,衣服应宽大轻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换衣。
治疗本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等。
日光引起的皮肤病1.日晒伤:一般于日晒4~6小时出现皮损,至12~24小时达高峰,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出现境界明显的红斑、水肿,严重时发生水疱、大疱,伴瘙痒和刺痛感。
晒伤面积大且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预防日晒伤主要是避免过度日光曝晒,外出时注意遮阳,如戴遮阳帽、穿浅色长袖衣裤、外涂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