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建筑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1、日本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
• 日本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日本的民用建筑却 与中国大不相同,最具日本特色。他的居住建筑不用内向 院落(天井式)房间双向布置,所以住宅四面开窗,结构
也不全是平行梁架式的,而大多以轻型结构灵活架搭,内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茶室~田舍风
• 田舍风:在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 宅,称为数寄屋(Sukiya)。作为住宅,它比茶室多讲究一 些实用,比较整齐,少一些造作的野趣,因此更显得自然
平易。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障壁上画水墨画,这也是
数寄屋的特点之一。数寄屋的风格同样也影响了当时大型 的书院造府邸。突出的例子是17世纪上办叶京都府的桂离 宫书院、修学院离宫书院和神奈川县的三溪园临春阁。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寝殿造
东三条城模型
伽罗御所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主殿造
• (2)11——15世纪,主殿造:十一世纪,上层贵族因皇权式微而用 材拮据,采用了简化的寝殿造,非对称式风格逐渐占据了上风。下层 贵族的府邸离曾是更远一些,通常只有一个配屋,另一个以廊子代替, 或者一个小寝殿。12世纪末,建立的幕府制,武士阶层当权,他们不 像贵族那样保守,囿于礼仪,府邸的形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第一个 变化,不仅放弃了寝殿造的总格局,而且寝殿本身也不对称了。经常 没有配屋,在寝殿的西南角直接向前伸出西中廊,不长,前端以西中 门结束。
• (5)地席与模数:日本人民惯于席地坐卧,所以房屋多架空木地板。 后来,在局部常坐的地方铺上用蔺草编的席子。15世纪,同书院造府 邸的形成过程平行,逐渐产生了在室内满铺地席的做法。16世纪,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席商品化了,因此,就要求它有统一的规格, 从而使建筑趋向模数化。而地席便是统一的模数单元。经过政府的规 定和长期演进,在几个地区形成了略有差别的体系。使用范围最广的 是京间系,以6.5尺为模数,地席的幅面是6.30 X3. 15尺。房间的面 积以地席的数量表示,如四叠半茶室。大于四叠半的,叫广间,小的, 叫小间。地席的排列也有定式。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致的装饰,秩序规范的设计理念以及高
品质的材料备受全世界的赞誉,其特点主要包括四大类:典雅的设计、多样的建筑材料、加强的象征意义以及重视的入口装置。
首先是日本古代建筑的典雅的设计,日本古代建筑的古典设计注重温馨的家庭
氛围,建筑外宽大的走廊,屋顶用耐用的竹子覆盖,与室内小巧的元素高度对应,形成了一种明朗而和谐的居住环境。
此外,它们还可以融合多种建筑样式,通过几何形状的组合,以及新旧元素的混合,可以营造出独特而有趣的氛围,并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充满自然感。
其次是多样的建筑材料,日式建筑常用的材料有木结构、石结构、砖砌墙、竹
枝板等。
比较突出的有石结构,因其强度高、自重轻、抗污抗火以及加固作用等多项优势受到很多建筑师的青睐,以石材装饰建筑物更是其外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是加强的象征意义,居住空间可以被视为一种追求宁静更好的社会象征,
在这种背景下,日式建筑空间常常充满历史色彩,被赋予深具含义的概念,日式建筑往往以细腻的形式,植入了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如屋向屋檐的楹联、竹锣鼓的设计等等。
最后是重视的入口装置,由于日式建筑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建筑表面处理,
入口一般都有门楣,以及各类装饰技巧被运用,用以增强整个建筑的视觉效果,使多样、精美的建筑元素得以发挥作用。
总之,日本古代建筑给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令人向往的美丽,其特点
主要将典雅的设计、多样的建筑材料、加强的象征意义以及重视的入口装置统称之为,其真正的奥秘正在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魅力。
第四讲 日本古代建筑

住吉造——住吉大社
住吉大社位于大阪,坐落于海边,是献给海神与天皇的,它有 四座造型一致的神殿,三座成一字纵向排列,面向大海,一座 偏离主轴线。住吉造——建筑平面均为长方形,正面四开间, 侧面两开间。外墙板壁刷成白色,而立柱等构件则为朱红色。
神明造——伊势神宫 日本最神圣的神社是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市的海滨密林里, 分为内外两宫。“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 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1.营造之际,一统天下的德川家康(15421616,江户幕府创立者)为笼络丰臣秀吉 旧部,稳定政局,曾给与极大的财政援助, 故寺观壮丽极至极。
2.蓬莱山水庭院等国家名胜古迹,以及翠竹,菲 樱,晚枫等佳境绝景久负盛名。 近年来,尤以独 创之灯节庙会夜景驰名海外。
3.庭院 古都名刹依山傍水, 古朴茶室匠心独具, 卧龙池,龟鹤岛巧夺天功
室町时代的代表建筑-----鹿苑寺金阁
金阁寺 是世界文化遗产,正 式名 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 观是京都的代 表性景观。
3、近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
姬路城的天守阁
桂离宫
“数寄屋、天守阁”
安土桃山时代是1573年至1603 年之间的一个年代 。
4.开山堂 供奉初代主持三江绍益禅师 之处,堂内纯金彩绘。 顶棚为丰 臣秀吉夫妇生前所乘御船及御车 遗物。
5.伞亭 时雨亭 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设计 之古茶室。亭顶为竹木伞状 结构,独具匠心。
江户时代
你印象中的江户时代是个什么样?漂亮的和服;被剃 掉了一半头发的男人;还是那文明于世的艺妓?
江户时代
镰仓时代的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
“大佛样”(又称“天竺样”)
天竺样建筑在整体结构上属穿 斗结构体系在中国南方,穿斗 结构多用于民间较小型的建筑 上,较重要的殿堂的结构,或 用抬梁式,或穿斗抬梁并用。 而天竺样产生的背景却正与此 成对照,它是为体量庞大且等 级最高的东大寺大佛殿的再建 而引入的一种结构形式。
日本建筑

• 代表作:北野神社
-
返回
北野神社
-
严岛神社
• 历史: 平清盛在1146年(久安2年)担任安艺守官之后,严岛神社 就成为平氏一族参拜的地点,并且在1168年(仁安3年)时由平清源 开始社殿的建造。平家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源氏一族仍然延续前例 给予神社非常优厚的礼遇,因此使得严岛神社得以继续保持昌隆。 严岛神社的社殿曾经在1207年(承元元年)与1223年(贞应2年)时 发生大火,并且在火灾之后进行修复。可能是因为屡次火灾的缘故, 导致社殿建筑的规模经过数次改变。而今日严岛神社的配置,是在 1325年(正中2年)一场台风后的修缮中大致底定,之后就不再有大 幅度的更动。自镰仓时代开始日本进入战国时代,长期的政情不安, 也导致了严岛神社逐渐衰败、荒废,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555年 (弘治元年),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由于明治政府与广岛藩的支持保 护,前来神社的香客络绎不绝。而今日严岛神社则是日本国内最重要 的观光景点之一。
-
法隆寺 金 堂 和 塔
返回
-
四天王寺
-
2.2
民族化和世俗化
• 背景:9世纪起,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日本全面发 展了本民族的文化,也就提高了本民族的建筑水平,于是, 佛寺建筑中日本原创的因素增多了,渐渐形成了显著的民 族特色。这是天皇衰落,军事领主飞扬跋扈,文化的地方 性加大。同时,在武道士几乎成了宗教的情况下,佛教建 筑又世俗化了,把佛堂设置在家中。所以,世俗化又导致 佛教建筑民族化。
• 代表:凤凰堂
-
凤凰堂
• 日本建筑史中最杰出的建筑之一
-
2.3
和式,唐式,天竺式
• 和式:主要继承7~10世纪中国唐代佛教建筑,加入日本传 统的神社建筑因素 唐招提寺的鼓楼 京都莲花王院的本 堂
建筑历史知识: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建筑历史知识: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代的建筑遗迹至今仍为人所贵。
虽然现代建筑变化多端,但在日本仍有着许多人继承并传承日本传统建筑的技巧和艺术。
这些传统建筑为日本文化与艺术增添了份厚重的底蕴。
传统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日本传统建筑历史追溯至公元前710年的飞鸟时代,始建于日本各地的神社和寺庙。
与传统建筑相伴的是一些独特的建筑文化,如瓦屋顶和用草屋上覆盖着厚厚的稻草屋面的较简单的建筑方式。
在日本的四季变化中,这种建筑方式也因应了不同的季节变化:夏季的房屋的屋顶可以打开,冬季的房屋则可以保持温暖。
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在于,这是一种为日本人民创造出的建筑美学和创作理念。
传统建筑由一系列独特的建筑元素和艺术特征组成,如:鬼瓦(特殊造型的瓦片)、护山壁(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的木材)、向拦(用于保持建筑结构的垂直梁柱)、彩色绘画和装饰等。
这些特色元素都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民俗,展示了人们的美学和宗教价值观。
此外,作为一个美学系统,传统建筑的构造也包含许多传统的绘画和雕刻技巧,体现了日本的民间艺术和工艺品制作技术,证明了日本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日本传统建筑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独特的、凝聚着日本传统建筑知识和技术精华的美学表现。
传统建筑体现了日本建筑的漫长历史,也代表了日本人优秀的设计和制造技能。
日本传统建筑的优美外观,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着很高的声望。
因此,传统建筑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许多重要的历史场所、著名的寺庙和神社等都是典型的日本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的现状现代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导致了传统建筑的减少和消失。
快速都市化和环境破坏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传统建筑的保存和维护工作。
虽然有一些措施来保护这种建筑风格,包括许多相关机构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个人的房屋升值和利益等问题,传统建筑的保存与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挑战。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 木结构:日本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包
括柱子、梁和榻榻米等。
这种木结构的特点使得建筑更加
灵活,能够适应地震等自然灾害。
2. 斜屋顶:日本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斜坡形状,称为
“斜屋顶”或“曲屋根”。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防止雨水积聚,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3. 悬挑结构:日本古代建筑常常采用悬挑结构,即建筑物
的屋檐悬挑出去,形成一个凹角。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提供
遮阳和防雨的功能,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
4. 推拉门:日本古代建筑中常见的门窗形式是推拉门,称
为“障子”。
障子由纸和木框组成,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开合,同时能够调节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5. 庭院:日本古代建筑通常配有庭院,庭院被视为建筑的
一部分,用于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庭院常常种植花草树木,布置水池或石头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6. 榻榻米:日本古代建筑的地面多采用榻榻米铺设。
榻榻
米是一种由稻草编织而成的垫子,铺在木地板上,提供舒
适的坐卧场所。
7. 分区设计:日本古代建筑通常采用分区设计,将建筑内
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起居室、卧室、厨房等。
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布局,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
总体而言,日本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简约、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
这种建筑风格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京都金阁寺日本古代建筑的极致之作

日本京都金阁寺日本古代建筑的极致之作日本的京都金阁寺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古代建筑,它是日本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金阁寺也被称为鹿苑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京都市北部的金阁山上。
它是日本禅宗的重要场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
1. 金阁寺的历史金阁寺建于1397年,最初是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别墅。
后来,在他去世后,别墅被转化为寺庙,并且供奉着释迦牟尼佛。
然而,寺庙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多次失火,包括1950年代的一次火灾,所以现在的金阁寺是1955年重建的。
2. 建筑风格与结构金阁寺采用了三层楼阁的结构,每一层都覆盖着金箔,给寺庙增添了独特的光彩。
底层是木建筑,上层是建立在一根混凝土柱上的建筑,最上层是一尊金色的佛像。
整座建筑受到了中国宫殿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明代的建筑风格。
金阁寺外观的黄金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3. 南禅寺与银阁寺的对比京都还有著名的南禅寺和银阁寺。
南禅寺是一座标志性的禅宗寺庙,以其美丽的庭院和优雅的建筑著称。
与金阁寺相比,南禅寺强调自然的美感和平和的氛围。
另一方面,银阁寺建于1482年,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外观被覆盖着银箔。
与金阁寺相比,银阁寺更注重内部的装饰和细节。
这三座寺庙共同构成了京都古城的重要景观。
4. 金阁寺的文化意义金阁寺作为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对日本文化和建筑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日本建筑在设计和装饰方面的高度精湛。
金阁寺所体现的优雅和和谐的美感,展示了日本传统美学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它吸引着许多人前来观赏和学习,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结论金阁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极致之作,其金箔覆盖的外观和独特的三层楼阁结构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是日本文化遗产的象征,同时也是吸引游客和信徒的重要场所。
金阁寺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湛的建筑技术,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无论是从建筑风格还是文化意义上看,金阁寺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品味的绝佳之地。
文化遗产了解日本京都的古代庙宇建筑

文化遗产了解日本京都的古代庙宇建筑文化遗产:了解日本京都的古代庙宇建筑日本京都,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古代庙宇建筑。
这些庙宇建筑不仅是日本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介绍日本京都的几个著名庙宇建筑,并探讨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
1. 清水寺清水寺位于京都市东山区,是京都最有名的庙宇之一。
寺内的主要建筑物是清水寺楼阁和清水舞台,其中,清水寺楼阁是代表性的日本木造建筑之一。
清水寺楼阁的设计精美,建筑工艺精湛,展示了日本古代建筑的优雅和匠心。
清水舞台是一座悬空的观景台,建于悬崖之上,给人一种飘然欲飞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2. 金阁寺金阁寺,位于京都市北部的鹿苑寺,是一座以金色外观而闻名的佛教寺庙。
金阁寺的主要建筑物是三层金阁,金色的外墙映衬着蔚蓝的天空和周围的绿色景观,宛如童话世界中的殿堂。
这座寺庙的设计简洁而又充满力量,充分展示了日本人对美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金阁寺的建筑风格也深受日本建筑师的推崇,成为了诸多现代建筑作品的灵感来源。
3. 平安神宫平安神宫位于京都市北部的平安区,是供奉天照大神的神社。
平安神宫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体现了日本古代宫廷建筑的特点。
神宫的主要建筑物是一个由红色柱子和白色围墙构成的神殿,神殿的屋顶上装饰着华丽的金色屋脊。
神宫周围还有一片宽阔的庭园,庭园内种植着各种日本传统花卉和枫树,展示了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4. 八坂神社八坂神社位于京都市东山区,是著名的神社之一。
神社建筑以鸟居、神木和神社大门为主要特点,展示了日本人对神秘和信仰的追求。
神社的建筑风格简约而又典雅,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
每年的祭典期间,八坂神社还会举办各种神秘的仪式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朝圣者。
5. 神泉苑神泉苑,位于京都市西北部的岚山,是一座以苔藓庭园而闻名的庙宇。
庭园内有一片广阔的水池,水池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苔藓,景色幽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特征
1·地理环境
由 3000余个岛屿组成
的岛国,4个主要岛屿处
在温带,领土面积小。
这样的地理环境铸就了日
本人偏爱小巧、精致的美学趣味。
2·中华华文明。
到了唐代,达到巅峰。
美国史学家拉尔夫等在《世界文明史》中有 这样的文字:
在盛唐时代,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
士风格
4·镰仓时代(1185—1333) 5·室町时代(1333—1573) 佛教建筑 和 式——早期佛教建筑与神道教建筑的融合 禅宗式(唐样)——中国宁波等地传入. 天竺样(大佛样) —— 源自中国福建. 居住建筑
寝殿造 → 主殿造 →书院造
茶室 草庵风茶室 园林 枯山水
金阁寺
书院造 是主殿造演进而
成的。其特点:
棚
1·在房间 中选一主要的,
神道教 多神教 神灵被赋予性格,但不用神
像表现。
神社
圣德天皇(公元593-621 )对佛教扶持,由国
家出资建造一批佛寺。如始建于7世
纪的法隆寺。
2·奈良时代(公元645-784) ·颁行大化改新诏书,按照唐朝模式改组政府
·公元710 年建立第一个永久性国都平城京(今
奈良)。仿效了中国唐长安。
方形平面 ,棋盘式道路 ,皇宫居北
·佛教建筑兴盛
——东大寺,圣武天皇(701-758)敕建,第
一座国家出资建造的佛教中心
——唐招提寺金堂,鉴真和尚主持建造。
3·平安时代(公元784-1185) ·佛教渗透到日本政治和社会,为了避免僧侣干 政,桓武天皇(782-805)平安京(京都) ·城市:平安京也仿效了中国唐长安 ·居住建筑:平等院凤凰堂——寝殿造 ·佛寺建筑: 天台宗传入——深山建寺,放弃了对称形式 佛教与神道教的融合
如山头、山腰、山脚,土地公、土地婆……
禅宗:给艺术注入了禅境——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
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
§ 12·2 日本古代建筑实例
一·宗教建筑
神社 1·鸟取县长漱高滨 弥生时代的神社
坚鱼木
千木
神社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据杨鸿勋研究,神社 可能源自中国黄帝明堂。
6·桃山时代( 1573 —1614) 日本的战国时代。 代表建筑:城堡(天守阁)
7·江户时代( 1615 —1867)
1603年,德川家康(1543-1616)在地对大名 的争斗中取得了胜利,出任将军,开始了德川幕 府(1603-1867)统治时期。
1615 年,德川立幕府于江户(今东京),并建 立了庞大的城堡。
1·中门
2·回廊
3·五重塔
4·金堂
5·讲堂
6·经楼
7·钟楼
2·唐招提寺金堂 ·建于759年,鉴真和尚主持建造。
3 东大寺 始建于奈良时期,圣武天皇(701-756)敕令
建造,为第一座国家出资的宗教中心。 大佛样(天竺样) 主要代表
金堂
南大门
东大寺南大门
南
华
大
林
门
寺
大
大
木
殿
孙子沿着海岸来到大和地区,在那里他作为“第
个天皇”神武天皇开始了统治。日本国家的传统
把帝国的开始定为 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实际
上,大和国家迟至六、七百年之后才建立;而
且它当时绝不可能是帝制的。天照大神及她的
后裔的传说直到7世纪才成为日本国家从白的独
特组成部分,而且直到近代才被别有用心地抬
了高潮,它标志着日本进步的一个转折点。
这段时间日本人贪婪地向中国寻求教导,这
一点也不奇怪。在唐朝头几个皇帝统治下的
中国是世界山文明最发达,实力最强大的国
家之一,在远东没有实力相近的对手。
《世界文明史》(上)450-451
3·幕府政治
幕府政治或武家政治,产生了武士风格:
简洁不加装饰,表现材料质料、纹理、色泽
等本性。
不设庭院(将庭园改为练武 场)。在建筑内
集中式布局,追求简洁洗练。
4·宗教因素
神道教 认为万物有灵,但不用偶像表现,没
有性格。对礼仪的非常重视。重要家族都将自己 看成神的后裔(如天照大神)。
↓
思维方式:抽象
比较:中国文化(主要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将神、 仙人格化,→ 思维方式的具象、和人格化
构
大
木
构
东大寺金堂
东 大 寺 金 堂 内 景
二·府第与住宅
1· 平等院凤凰堂
·建于1053年,为贵族府第中的佛堂
·寝殿造
2·鹿苑寺金阁 建于1397年,室町幕府时代的将军府。 主殿造(武家造)去掉了寝殿造的游廊和配殿 主殿集中布局,推拉隔扇、簿障壁划分空间
3·京都 二条城二之丸殿 建于1603年,战国时代。 主殿由五栋书院造的建筑组成
第十二章:日本古代建筑
§ 12·1 日本古代建筑概况
一·概 况 史前和原始时期
约公元前1000年旧石器时代 公元前500年新石器时代 出现聚落 棚屋
中国文化传入
7世纪起全面学习中国。“大化改新诏书”颁行
1·飞鸟时代(公元552-645)
飞鸟位于今奈良附近,曾在此建皇宫得名。
高成全民族的神灵。
《世界文明史》(上)448
2· 伊势神宫
1954年按奈良末期( 9世纪)式样造替。神明 造
3·神社的演进 大社造 (岛根县出云大社)
流造 (京都贺茂神社)
春日造(奈良春日神社正殿 ) 八幡造(大分县宇佐神宫正殿) 日吉造(滋贺县日吉神社正殿 )
佛教建筑 1·法隆寺 ·建于607年 ·奈良
当代中日史学家研究,神道教与中国道教有联系。
·美国史学家拉尔夫等评论:
根据这个传说(天照大神生大和氏族),天照
大神排他的孙子琼琼杵尊来到地上,“皇孙…… 则
引开天磐户,排分八重云以奉降之。”他将落到 西
部的九州岛上,随身带着象征日本皇权的三种神
器——一块玉、一柄剑和一面铜镜。琼琼杵尊的
武家政治时期
国家权力有皇权转向了武士阶层。 12世纪两 个强大家族平氏和源氏争斗,以源氏胜利后, 承 认武士阶层的至高地位,改组政府。为了避免篡位 之嫌,称为幕府,首领源氏称为将军。此后6个半 世纪中,日本存在京都以天皇为首的名以上的文官 政府;和以将军为首的幕府实际统治。
幕府政治对日本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