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2、游戏道具、奖品。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心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室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们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第十三课和第十五课的情况,不用举手,我随意抽人背诵。

装做找人的样子停顿五到十秒针、再指名背。

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2、做游戏,谈感受: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心理感受,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4、请你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心理感受。

5、小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实,同学们已经在很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中接触到了心理活动描写。

请回忆一下……二、赏析课文片段,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1、《穷人》片段一:指名读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心理描写作文教案1

心理描写作文教案1
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小女孩儿的幻觉来写的。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练习。
如果要对刚才这段文字中“紧张”的内容添上幻觉描写,该怎样进行?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集体备课专用纸
学案主备
作业主备
授课时间
第2周
教学内容
心理描写
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重点
1、学会赏析心理描写片段,体验心理描写,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课时
难点
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语段赏析,下面语段是运用梦幻描绘法吗?说说理由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理由】是,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未来人生之路的思考以及多年后对今天这种选择的假想。
教师小结:这一方法常见的标志性词语是“觉得”、“仿佛”、“仿佛听到”“似乎看见”等。
(三)(景物映衬法)环境衬托法: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赏析一个片段。
"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
师:这个语段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心理描写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概述:介绍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 心理描写方法:分析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动作表情等。

3. 心理描写技巧:讲解如何细腻地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想法、感受等。

4. 优秀例文解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心理描写更具细腻感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优秀例文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4. 点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

2. 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

3. 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加入更多心理描写元素。

4. 准备下一节课的心理描写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心理描写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3.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心理描写作品,指导他们不断提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情况,检查他们对于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长期进步: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进步,综合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成长。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一、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因此,要想写活人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

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问题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不同的。

即使年龄相仿,身份一样,由于各人的兴趣爱好,性格上的差别,遇到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2)写心理活动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

因此,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注意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只有这样,写出的心理活动才能真挚感人。

二、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高兴]快活开心快乐喜悦快慰愉悦愉快畅快大喜欣喜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融融乐陶陶乐呵呵乐悠悠甜滋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满面春风自得其乐[悲哀]悲伤悲痛悲切悲叹悲观哀愁哀怨哀鸣怅然痛苦伤心伤感心如刀割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乐极生悲慷慨悲歌[忧愁]忧虑忧伤郁闷焦虑顾虑重重满腹疑虑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五脏俱焚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满面愁容[愤恨]愤然愤慨愤恨憎恶怨恨痛恨仇恨愤愤不平深恶痛绝令人发指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深仇大恨抱恨终身[发怒]激怒怒火中烧恼羞成怒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拂袖而去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怒形于色面有愠色满面怒容怒目圆睁[惊恐]惊慌惊吓害怕恐慌恐怖心惊胆战胆小怕事提心吊胆做贼心虚心有余悸惊慌失措张皇失措如坐针毡惊魂未定惊恐万状战战兢兢面如土色失魂落魄心惊肉跳胆颤心惊不寒而栗心胆俱裂魂不附体横眉冷对憨态可掬面红耳赤喜上眉梢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勃然大怒开怀大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前仰后合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心急如焚燃眉之急垂头丧气气宇轩昂欣喜若狂左顾右盼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满面红光精神焕发。

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作文指导

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作文指导

时,我才惊奇地发现他手里拿的竟是我的钱包,同时,我发
现他原来是个聋哑人。真是虚惊一场。
课堂练习:
选择下面题目中的一个,写一心理活动描写 片段。
1、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 2、受到委屈时
欣喜:愉快 笑嘻嘻 欢天喜地 满面春风 愤怒:大怒 气冲冲 怒气冲天 火冒三丈 惊惧:惊慌 发抖 大惊失色 心惊肉跳 憎恶:怀恨 仇视 深恶痛绝 可恶之极 愧疚:懊悔 自责 无地自容 后悔莫及
1、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 跳。
3、我终于爬下去了,蹲在石架上,心 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4、我听见了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 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1、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也跟着他们向上爬。(动作描写)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 跳。(直接心理描写) 3、我终于爬下去了,蹲在石架上,心 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动作描写和 直接心理描写) 4、我听见了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 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幻觉描写)
作业:
从自己生活中选取一件典型事例, 写一心理活动描写片段,题目自拟,字 数不少于200字。注意运用动作、幻觉 和直接描写等心理描写方法。
供选取题目:
1、放学后,很晚才回家 2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正比划着向我跑来。
他高颧骨,凹眼睛,嘴向外突出,脸又窄又瘦。追我干啥?
哎呀!我的妈!他是不是坏人?(内心独白)我心一慌,抱着提
包跑了起来。(直接描写和 动作描写)此时,路上一个行人
也没有,再回头一望,那人追得更凶了。尤其是他那怪叫声
使我毛骨悚然,心提到了嗓子眼,我没命地跑起来。(直接
怎样写好人物 的心理活动
——作文指导

初中作文心理描写训练教案

初中作文心理描写训练教案

初中作文心理描写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3.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难以表达内心感受的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教师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

二、讲解心理描写(15分钟)1. 教师讲解心理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介绍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如:内心独白、心理分析、表情动作描写等。

3. 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如何运用在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

三、心理描写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场景,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技巧,写出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变化。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重点辅导。

四、分享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心理描写训练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运用心理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心理描写的实际情况。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描写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学生重点辅导,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要继续强调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心理描写教案初中

心理描写教案初中

心理描写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3.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4.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心理描写文章,引发学生对心理描写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心理描写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内心活动、情感变化等进行具体描绘的一种写作手法,强调心理描写在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a. 直接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展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b.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表情、语言等外在表现,暗示其内心活动。

c. 内心独白:让人物在内心深处倾诉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愿望。

d. 心理剖析: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性格特点和心理轨迹。

4.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观察人物的情感变化,运用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写作内容。

5. 写作实践与评价:布置一道心理描写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技巧。

2. 示例法:分享优秀心理描写文章,让学生直观感受心理描写的效果。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优秀心理描写文章示例。

2. 准备心理描写写作题目。

3. 准备评价标准和反馈建议。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2.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

3.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起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

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场景,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讨论、展示等。

五、教学资源1. 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论知识。

2. 优秀作文片段示例。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心理测试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深入,描写技巧运用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多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活动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心扉,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写作指导【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师:着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在我们文学殿坛里面,其实像雨果那样能关注人的心灵,并用他们手中的笔精彩地描绘出各色人物和丰富多彩内心世界的例子多得数不清。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尝试一下打开心扉,让心灵说话。

(板书课题)希望通过这堂课的探讨,我们笔下的心理描写会更出色。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的课堂,与以前不同,多了很多来听课的老师,你能够用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来说出你的心情?(紧张、担忧……)二、赏析范文,初步感知好的心理描写应具备的条件师:其实,老师今天上课的心情也不能平静。

所以我也写了一段文字,想表明自己在上公开课之前的心理活动。

请同学们读读我的心声,评评我的心理描写写得好不好。

(幻灯片展示:我的心情很复杂。

可是上一堂公开课,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既高兴又担心,这堂课能否上好?左思右想,最后,我还是有了信心。

)师:同学们分享了我的心声,那能否评价一下我的心理描写写得怎样?生1:好!师:很开心听到同学表扬我了,好在哪里?生1: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

师:确实是老师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毫不保留告诉大家我的心情。

不过,有没有同学给我提点建议,我还有哪些写得不够好的地方?生1:不够具体。

师:换一句话来说,老师这段文字更多是用概括叙述来代替一些具体和细腻的描写。

那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评价,能否总结出好的心理描写应该具备那些方面?生1:真实。

生2:具体。

师:还需要?生1:细腻。

师:一段好的心理描写需要真实、具体和细腻这三方面同时兼备,缺一不可。

那同学们当一回老师给我这段文字评分。

如果按照这三个标准,我这段文字能得多少分?生1:80分生2:75分师:我不敢再问下去了,估计分数是越来越低的。

其实,我也觉得这段文字不好,于是再把它进行修改。

修改后,我觉得自己进步了。

同学们再次读读我的心声,再次感受我的心理活动,再评一评,好不好?(幻灯片展示:今天天气真好,那张薄薄的教学简案,正静静地夹在我的教案本里。

走进校园那一瞬间,我不禁思绪万千:上一堂公开课,我可真幸运!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可是这堂课能上好吗?我班的孩子们会怯场吗?这堂课该不会变成我的“独角戏”吧?望着那如洗的天空,我的心渐渐淡定,要相信孩子们,他们一定会和我一起努力。

是的,一定会的!)(学生朗读)读了之后,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生:片段二比片段一更真实、具体、细腻。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三.引出教学目标。

1、学会赏析习作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验心理描写。

2、学会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3、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齐读)带着这三个教学目标,我们边欣赏习作,边学会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四.赏析片段,感悟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一)、内心独白法。

师: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有许多,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四种方式。

第一,内心独白法。

(板书:内心独白)什么是内心独白呀?别着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我摇摇头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选自习作《等待的滋味》)师:读一读,看你能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到什么?生:这样描写真感染人!形象写出“我”因急迫等待妈妈回来时推测妈妈去向的复杂心理,生:这段话都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师:他俩真会品读。

这个片断的心理活动描写,写得十分传神!师:这一段主要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并将这一方法称为内心独白。

(出示)我们再来欣赏两个片段。

(出示).突然叫起来。

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让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担忧、痛苦)我的担忧和痛苦来自于战友邱少云被烈火焚烧时的惨烈景象,突出了邱少云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队的崇高精神。

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欣赏了课文中的两个片段,我们来练习说说心理描写。

(出示)。

这是一个同学在语文课上,老师即将把试卷发到手时的心理活动。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思考:怎样运用内心独白法把“紧张”表现出来呢?思考一下,马上请同学来说说。

看看,我们有同学是这样写的。

(出示)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师开始发试卷了,我的心脏已经跳到嗓子眼了。

我忐忑不安:怎么办?怎么办?这下我完了,肯定考砸了,老师会怎么骂我,妈妈会怎么唠叨?还有爸爸,对了爸爸出差了,但妈妈会不会……天呐,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试卷不知什么时候到了我的手上,我闭上眼睛,颤巍巍地拿着试卷让同桌读给我听,“84分!”我一下子瘫倒在座位上。

写得好不好?好。

我们接着学习第二种方法。

(板书)(二)梦幻描绘法(1)、出示幻觉描写的例子。

•梦幻描绘法:即借助梦境幻觉来反映内心世界•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

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果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出示)(我心里无比激动,好像听到春雨过后淙淙流淌的河水,又好似看到万里晴空中灿烂夺目的光芒。

)师:这段中的“我”此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师:他用的是什么形式来展现“我”此时激动的心情?(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好像听到、好似看到)(2)你能仿照说一个吗?评价:敢说就很好,能说一句很棒,能说两句了不起。

我们再来看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

(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中五次写小女孩儿擦燃火柴,五次产生幻觉。

第五次是这样描写的: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 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小女孩儿的幻觉来写的。

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练习。

(出示)如果要对刚才这段文字中“紧张”的内容添上幻觉描写,该怎样进行?“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请同学们用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词语将人物的内心描写写得更具体。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师:看同学们学习热情这么高,我再教你们一招:是什么呢?)板书师:顾名思义即用对周围环境及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

(三)环境衬托法: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

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来,赏析一个片段。

(出示)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读)"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师:这个语段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师:这样一种兴奋不已的心情是通过什么描写体现出来的?(通过这些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师:是呀,景物描写有时能侧面地展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板书: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它的作用还真大。

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2)练习:(对比法:六一儿童节你的心情如何?(用周围的景物来衬托)早晨被父母训斥了你的心情如何?还是那棵小草,还是那朵花,此时还会对你笑,对你招手吗?谁来说。

师:人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这就是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好,我们第三次回到刚才的练习。

(出示)“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还是这段话,试着给这段话加上环境描写。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小结方法。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心独白法、梦幻描绘法及景物的烘托都能很好地展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出示)•小结:• 1.心理描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也可以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凸显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行文也更加摇曳多姿。

• 2. 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就不一样,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冷峻,有的人果敢,有的人优柔,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体会,细心描摹、刻画,不可千篇一律、千腔一调。

• 3. 心理描写要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

同学们不能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不能心血来潮就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要“应运而生”、自然成文,一般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内心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运用。

五、片断练习:师:确实心理世界如天空,变幻多彩妙无穷。

人的心理时刻在发生变化,正如老师自己,老师刚上课时心理很担忧,不过现在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神情,投入的表现。

我这种担忧就变得烟消云散了。

老师今天能毫不保留地展开心扉,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敞开心扉?那你还记得父母那次激烈的冲撞吗?还记得与老师那次倾心的交谈吗?还记得春日结伴郊游的欢乐吗?还记得夏夜独自在家的感受吗?片段练习:情境一:老师在上课铃响后五分钟了还没进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