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04 chapter 4 extract(1)

合集下载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简介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如何从植物或动物源头中提取油脂,并对油脂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满足人类食品和工业的需求。

本文是《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的文档摘要,将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内容概述《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是一本全面介绍油脂制取和加工工艺的教材。

本书内容涵盖了油脂的来源、提取方法、加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它旨在向读者介绍油脂工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最新发展,并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本书的内容结构明确,逻辑清晰。

第一部分介绍了油脂概述,包括油脂的定义、分类、成分和来源。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油脂的提取方法,包括物理提取、化学提取和生物提取等。

第三部分涵盖了油脂的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精炼、脱臭、水解、透析、脱色等处理过程。

第四部分介绍了油脂加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

最后一部分讨论了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的最新发展和前景。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插图、表格和图表,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油脂制取和加工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参数。

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习题和思考问题,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内容并拓展思路。

适用对象《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适用于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此外,该书也适合从事食品加工和油脂工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和掌握油脂制取和加工工艺的原理和技术。

结语《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是一本权威、实用的教材,对于理解和掌握油脂制取和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涵盖了油脂工业的各个方面,从油脂的来源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是学习和研究油脂制取和加工工艺的重要参考资料。

油脂制取工艺流程(一)

油脂制取工艺流程(一)

油脂制取工艺流程(一)
一、前置处理
(一)清洗
首先将原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杂质和污垢,保持原料的洁净度。

(二)干燥
清洗过的原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高温和大气流使原料表
面水分和内部水分得到充分挥发,确保原料干燥后不会发生变质或腐烂。

二、制取过程
(一)压榨
将干燥后的原料放入压榨机中,采用压榨工艺来制取出油脂。

该工艺是利用物理压榨
的方式,经过过滤和其他处理技术,制成纯净的油脂。

(二)萃取
萃取是一种化学制取油脂的方法,利用化学萃取剂进入原料中,帮助分离油脂成分。

萃取过程需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特点来选择萃取剂,以确保提取的油脂成分纯净无杂质。

(三)分离
在萃取后,需要将萃取到的油脂与其他材料分离出来。

这一步可以通过离心、溶剂萃
取等方式来实现。

(四)精制
精制是为了使得油脂成分更加纯净。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油脂进行去酸、去色、去
异物等处理,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调整其酸值、色度等特性的参数。

三、包装
在制取完成后,需要对油脂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查。

油脂的包装可以采用塑料桶、铁桶、罐装等形式来进行,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四、储存
油脂是一种易氧化、易变质的物品,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储存油脂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确保油脂的质量和储存环境的卫生状况。

总之,油脂制取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来操作,以制取出纯净、健康的油脂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关注原材料的质量、生产的卫生状况以及检测油脂的质量,确保符合相关的生产标准。

油脂的制备工艺

油脂的制备工艺

油脂的制备工艺油脂的制备工艺油脂是由各种植物或动物的脂肪、油质等经过加工而成的一类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其原料来源丰富多样,制备工艺也较为复杂,本文将对油脂的制备工艺进行探讨。

一、植物油的制备1、榨油法榨油法是最常见的植物油制备工艺。

其主要步骤为:将榨料(如大豆、花生、油菜籽等)经过清洗、烘干后压榨。

目前,常用的榨油机有液压榨油机、螺旋榨油机等。

2、萃取法萃取法是通过溶剂提取植物中的油脂。

其制备流程为:先将榨料进行粉碎、蒸煮处理,然后用溶剂(如正己烷、石油醚等)进行提取。

提取后,用蒸馏法将溶剂和油分离,得到纯净的植物油。

3、水解法水解法是将植物脂肪分子的化学结构打断,使其变为游离脂肪酸,最终得到植物性油脂的一种工艺。

其制备流程为:将植物油脂与水、乳化剂一起搅拌,并在适当的温度下加入酸或碱进行水解。

水解反应后,用离心法或抽滤法将游离脂肪酸与水相分离。

此法制备的油脂可以用于烹饪、制造肥皂等领域。

二、动物油的制备动物油的制备与植物油有不同的工艺。

主要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提取法提取法是将动物脂肪中的油脂分离出来的方法。

其制备流程为:将动物脂肪进行熔炼、筛选,去除杂质后进行粉碎。

然后采用脱脂剂(如石油醚)提取动物油,并用蒸馏法分离脱脂剂和油脂。

最终得到纯净的动物油。

2、蒸馏法蒸馏法是将动物脂肪进行分馏、分离油脂的方法,其制备流程为:先将脂肪进行熔炼、筛选、去除杂质,然后经过蒸馏设备进行分离。

该方法制备的油脂纯度高、质量较优,多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

3、水解法水解法也可以用于动物油的制备,其工艺与植物油水解法类似。

先将动物脂肪与水进行乳化,然后加入适量的酸或碱进行水解反应。

水解后,用离心或抽滤法将游离脂肪酸与水相分离,得到的油脂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总结:油脂的制备工艺丰富多样,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场合。

选择适合的制备工艺可以提高油脂的质量和产量,同时有助于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4.4油脂的加工化学

4.4油脂的加工化学

(一)油脂的制取
1.压榨法:植物油的榨取,有冷榨和热榨(破坏组织中的
酶、保质、炒后增香)
2.熬炼法:动物油脂加工中用。高温熬炼,破酶,减少酸
败,但过高温度会发生热分解、热聚合等反应。(提问:高温
下的变化?)
熬炼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3.浸出法(萃取法):利用溶剂提取,再将溶剂蒸馏除 讲解、
去,油脂较纯,分解少,但成本、设备相对要求高。
脂分子之间进行的酰基(即脂
肪酸)交换作用。 2)实质:就是进行脂肪酸位置的重新分布。
——通过交酯化,即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天然油脂的脂 群,改善稠度、结晶性、熔点等,提高用途。
——交酯化并非绝对发生在甘油酯分子间,也发生在酯与 酸、酯与醇之间(有机化学中的酯酸解、醇解、转酯作用)。
即底物可是油脂与酸、与醇、与酯。 ——理论上,脂肪中有n种脂肪酸,就有n3种排布形式,

食品化学
科 授课方式
第四章
第五节
授课 日期
油脂的加工化学
课 时
2
班 级
讲 授、提问、讨 论、总结、练 习
教学目的
1. 了解油脂的制取和精炼过程以及各步骤所起的 2. 理解油脂的氢化、酯交换的原理及应用 3. 了解油脂的分提和冬化
重点难点
油脂的制取和精炼过程 油脂的氢化、酯交换的原理及应用
教具准备
说明
取走,使得产物向被取走的饱和度高的油脂方向转变,直到所 有饱和脂肪被转到产物中去。
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代替氢化工艺生产起酥油等;向油脂
中加入脂肪酸进行酯交换。人造奶油、硬奶油、起酥油等均可
以植物油为原料,采用酯交换,尤其是定向酯交换进行。
讲解
“脂酶”催化的酯交换(随机酯交换与定向酯交换均可进行) 10min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四章 浸出法制油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四章 浸出法制油
A、溶解油脂:在75%时不溶解油脂 B、溶解其它物质
溶解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和棉酚 (Gossypol) C、易回收 D、化学性质稳定 4.安全性能: A、易燃:闪燃点-16.7% 自燃点63.3℃ B、易爆:爆炸极限2.15~13.0%(48.5~315mg/l) C、气体有毒:允许浓度0.4mg/l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四、工业用溶剂分类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一)按溶剂的物理性质分类:
1.极性分类:根据介电常数 A、非极性溶剂:ε12(以下的溶剂) B、中极性溶剂:12ε50的有机溶剂 C、极性溶剂: ε50有机溶剂
2.粘度分类:根据粘度大小分类; A、低粘度溶剂:2CP(2×10-3Pa·S) B、中粘度溶剂:210CP(1CP=10-2Pa·S) C、高粘度溶剂:10CP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一节重点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1.浸出对溶剂的要求 2.油脂在溶剂中溶解的影响因素 3.油脂浸出所用溶剂的性能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思考题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1.什么样的溶剂才能适宜于浸出用溶剂? 2.影响油脂在溶剂中的溶解的因素有哪些? 3.溶剂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 4.什么叫做混合溶剂?请举例说明。 5.六号抽提溶剂油主要组成有哪些?对油脂的溶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六)乙醚(ether):
1.化学组份:CHOCH 2.沸点:34.5℃ 冰点:-116.2℃ 3.生产性能:
A.能溶解油脂,同时溶解脂溶性物质 B.易回收 4.安全性能: A.易燃:闪燃点-41℃,自燃点:185~195℃ B.易爆:爆炸极限1.85~36.5% C.气体有毒:允许空气浓度0.6mg/l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概况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油脂生产中的工艺流程、设备原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探究,使学生掌握油脂生产的基本流程与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生产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并掌握新型油脂的制备方法;2.学习油脂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及其原理;3.熟练掌握油脂加工过程的常用生产技术,并在实践中运用;4.了解高峰期节日的油脂加工与生产情况,并能应对;5.探讨油脂加工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课程内容第一章油脂生产基础知识1.油脂定义及分类;2.油脂生产的历史及现状;3.油脂生产关键环节的科学分析和技术优化。

第二章油脂制取设备1.植物提取机;2.溶剂回收器;3.油脂提取器;4.脱臭塔。

第三章油脂加工工艺1.油脂质量检测;2.油脂精炼技术;3.油脂混合技术;4.油脂分离技术;5.植物油蜡制作技术。

第四章假期油脂加工1.节日油脂加工研究;2.假期油脂加工的商业化运作;3.油脂加工企业运营策略分析。

第五章油脂产业链与发展趋势1.油脂“一带一路”发展;2.油脂生产链分析;3.油脂产业发展趋势。

课程教学方法1.传统教学方法:主讲教师采取授课方式,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2.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油脂加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进行深度分析;3.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研讨、讨论、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考核标准1.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课堂互动和小论文;2.实验考核占20%,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3.期末考核占60%,主要考核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需要学生进行科学论文撰写和答辩。

参考文献1.陈景星. 油脂工业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牛大宏, 郭琛. 油脂工程技术学[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张强伟. 油脂加工技术与设备[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4.宋岁明. 油脂工业现代化与技术进步[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5.杨礼钢. 油脂加工与利用[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培训知识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培训知识
c. 温度过高,炒的时间越长,油料容易 被炒焦;温度低,炒的时间短时,油细胞受 热膨胀小,蛋白质热变性小,胶体不能被破 坏,油也就析不出来。
37
4.4 浸出法制取大豆油
浸出法制油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取油 技术。自1870年问世以来,经过了百余年 的历史,其工艺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到 目前为止,已成为世界油脂工业中植物油 制取的主要方式。
8
2.1.4 花生
花生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种大宗油料。 花生的含仁率一般在68%~72%左右,剥壳 后的果仁含油量40%~51%上下,是一种高 含油量的油料。果仁皮也含油脂,最高含量 为14%左右,所以花生榨油时勿去果仁皮。 花生是食品工业中营养价值丰富的原料,蛋 白质含量30%以上。花生饼可用来制作酱油, 又是优质饲料和肥料。
设备:轧坯机。类型较多,常用的有单对辊、双对 辊、三辊及液压紧辊轧坯机等。
26
轧胚机
轧胚机
27
4.1.5 蒸炒
将轧胚后的生胚经过加水、加热、烘干等 湿热处理而变成熟胚的过程为蒸炒。
① 目的
细胞壁完全破坏,使油脂与料坯易分开; 油料中蛋白质凝固,易提取油质; 杀死了微生物和油料中的酶,饼粕易贮存; 降低了油质粒度,利于出油; 磷脂与水膨胀,可使它留在饼粕内,利于提
大部分凝聚态油脂存在于细胞的凝胶孔道之中,
压榨取油的过程,就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使
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
是属于物理变化。如物料变形、油脂分离、摩
擦发热、水分蒸发等。
34
但在压榨过程中,由于水分、温度的影 响,也会产生某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如 蛋白质变性、酶的破坏和受到抑制等。 ※ 压榨取油的必要条件
41
(2) 对料胚的要求

植物油脂制取及加工

植物油脂制取及加工

植物油脂制取及加工植物油脂制取及加工第一节概述1,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2,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法2.1,机械压榨法机械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种子中压榨出来的方法。

2.2,浸出法利用某些溶剂(轻汽油、工业己烷、丙酮、异丙醇等)能够溶解油脂的性质,将油料中的油脂溶解出来。

2.3,水代法利用油料中的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的差异,并利用油和水的比重差异而将油脂与蛋白质等成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第二节植物油通用生产技术1,油料的预处理1.1,油料的除杂采用筛选、磁选、打击、风选、水选等方法去除各类杂质。

1.2,剥壳、仁壳分离剥壳壳、仁分离方法:筛选、风选1.3,破碎、软化、轧胚破碎:破碎是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将油料破碎成为较小的颗粒,以便轧胚。

轧胚:利用机械作用将油料由粒状压成片状的过程。

轧胚的目的:(1)部分破坏油脂细胞的细胞壁,使油脂容易被提取出来;(2)使油料的表面积增大,在蒸炒中容易吸水、吸热;(3)在浸出提油过程中,油脂从胚中流出的路程大大变短。

轧胚的厚度要求:大豆0.3mm以下,棉籽仁0.4mm以下;油菜籽0.35mm以下;花生仁0.5mm以下。

轧胚的设备:对辊轧胚机、立辊轧胚机。

都是两辊筒作相对运动,对通过的物料产生挤压作用。

1.4,熟胚制备工序熟胚的制备也就是蒸炒,是将轧胚得到的生胚,经过加水(湿润)、加热(蒸胚)、干燥(炒胚)等处理,使之成为熟胚的过程。

蒸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作用如下:(1),破坏细胞(2),蛋白质变性(3),使磷脂吸水膨胀留在饼粕中(4),使棉酚与蛋白质结合(5),钝化酶活性(6),降低油脂粘度(7),调节熟胚的塑性和弹性蒸炒的方法1、湿润蒸炒先将料胚加水湿润,水分达到13~14%为湿润蒸炒;水分达到16~20%为高水分蒸炒。

2、焙炒(干蒸炒):不经加水湿润,直接加热失水,焙炒的蛋白质变性程度低,压榨制油的效果不如湿润蒸炒;但是,料胚可以用于浸出法制油,饼粕可以进一步加工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出法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三)加工成本低:
并且浸出法生产随生产量的增加, 加工成本趋向降低。
例:soybean
Captityty ( T/D ) 25 50 100 500 1000 1500
Process cost 23 20 18
38 30
28
(dollar/T)
Decrease % 40 48 51
业纯溶 剂混合而成。 eg : hexane+Aleohol; hexan+Acetone
3.气体液态化溶剂 liquiedGasSolvent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五、浸出溶剂的性能: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一)轻汽油(petrolic solvent) 名称:6号抽提溶剂油
1.化学组份: hexane:74% iso-hexane 16.4%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一、对浸出用溶剂的要求:
1.溶解油脂性能要好
2.和油、粕、水分离性能好
3.化学性质要稳定
4.生产中的安全性能好
二第一、节 油油脂脂浸出在用溶溶剂剂中的溶解度 (Solubility)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定义: 在20℃温度下,100克溶剂能溶解油脂的
克数。
它具有特点如下: 1.不溶性溶剂:C=0 2.限溶性溶剂:0 C 100% 3.全溶性溶剂:C 100%
100 20
27
浸出法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五)环境条件好 1.封闭生产,无泄露 2.无粉尘 3.生产温度较低
(六)油脂质量好 1.浸出毛油颜色浅 2.浸出毛油脂溶性物质少,溶剂的选择性
好 3.浸出毛油的悬浮杂质和胶体杂质少
(七)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 1.易燃烧易爆炸
第一节: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for example:40℃
Alcohol concentrity
solulibity
99.9%
12%
98.0%
10%
95.4%
5.5%
90%
1.5%
(四)催化剂的促进作用:
两种不溶的溶剂在有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
部分相溶或全部相溶。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四、工业用溶剂分类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一)按溶剂的物理性质分类: 1.极性分类:根据介电常数 A、非极性溶剂:ε 12(以下的溶剂) B、中极性溶剂:12 ε 50的有机溶剂 C、极性溶剂: ε 50有机溶剂
2.粘度分类:根据粘度大小分类;
2.0
Benene 2.284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油脂的溶解范围: (1)完全相溶:ε 10 (2)部分相溶(有条件相溶):10 ε 50 (3)完全不溶:ε 50
(二)溶剂的温度: 在部分相溶的溶剂里,只有随温度的升
高才相溶。 (三)溶剂的浓度:
部分水溶性溶剂溶解油脂的能力随浓度 的增加而升高。
2.沸点范围:60~90℃,现在通用65~75 ℃ 3.性能:
A、溶解油脂( =2.0),也溶脂溶物 B、易回收:和油、粕、水分离容易
d=0.6724 20~25℃在水中溶解度0.0007~ 0.0015%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C、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现象
4、安全性能: A、易燃:闪燃点:-28℃ 自燃点:240℃ B、易爆:爆炸极根:1.25~6.9% 气体比重比空气重2.7倍 C、气体毒性:中毒浓度25~30mg/l 致人于死亡的浓度30~40mg/l 国际安全浓度0.3mg/l以下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三、影响油脂在溶剂中溶解的因素
(一)油脂和溶剂极性大小: 油脂、溶剂及水的介电常数
Solvent
Oil
Water hexane
ε 1.89
3.0∽3.2
T 20℃
20℃
Castoroil
4.6∽4.3
81
20℃
20℃
Petro-solvent Trichloroethylene
3.沸点分类(根据溶剂挥发的沸点): A、低沸点溶剂:tf 100℃ B、中沸点溶剂:100℃ tf 150℃ C、高沸点溶剂:tf 150℃
Hexane Benzene
Tf
69℃
300℃
Alcohol 80℃
Aectone 78.5℃
Ether 56.5℃
Oil 34.6℃
浸出用溶剂属于低粘度、低极性,低沸点的有机溶剂,超出这个范 围,浸出生产要产生一些问题。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二)按工业生产分类: 1.工业纯溶剂(industrysinglesolvent) 以一种主要成分为性质的化合物的混
合物 eg:industry hexane;petrolic solvent; Benzene;Alcohol;etc.
2.混合溶剂(mixture solvent)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相差较大的工
miscella

evaporator meal

→ condensor
浸出法的基本概念
二、浸出方法的特点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一)出油率高,粕残油低 浸出粕残油1%以下 浸出对低含油料尤为明显
(二)粕的质量高: 1.便于直接使用作食品或添加剂 2.便于提高饲料的营养和实用值 3.便于提高肥料的效率
A、低粘度溶剂: 2CP(2×10-3Pa·S)
B 、 中 粘 度 溶 剂 :2 2Pa·S)
10CP ( 1CP=10-
C、高粘度溶剂: 10CP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Hexane
Benzene 0.326
Alcohol 0.652
Oil Castoroil
1.2
100
2440
第四章 浸出法制油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溶剂 油料的浸出 混合油处理 湿粕处理 溶剂回收
浸出法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一、浸出制油的一般过程:
Solvent

flakes→extractor→contain desolventastor
cake
↓ solvent meat
第一节 油脂浸出用溶剂
第四章 浸出法取油
(二)工业己烷:(commercial hexane) 1.化学组份:96~98% hexane 2.沸点范围:66~69℃ hexane:tf :68.74℃ 3.生产性能: A、溶解油脂和脂溶性物质 B、极易回收,损耗小 4.安全性能: A、易燃:闪燃点:-32℃ 自燃点:250℃ B、易爆:爆炸极限1.25~4.9% C、气体有毒: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