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高祖本纪演练

合集下载

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高祖本纪演练 含解析 精品

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高祖本纪演练 含解析 精品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绐:假装 B.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延:请 C.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D.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交付,委托 解析:选A 。

绐:欺骗,诈说。

2.下列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仁而.爱人战胜而.不予人功B.⎩⎪⎨⎪⎧以.备诸侯盗兵袭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C.⎩⎪⎨⎪⎧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袭攻武关,破之 D.⎩⎪⎨⎪⎧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解析:选C 。

A 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B 项,连词,表示目的;介词,把。

D 项,动词,到;结构助词“的”。

只有C 项中的两个“因”都是介词,“趁机”。

3.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③无所诎④因以文谕项羽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选A 。

①“案堵”同“安堵”;②“内”同“纳”;③“诎”同“屈”;⑤“详”同“佯”。

4.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B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C .秦人大失望.. 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解析:选C 。

C 项,古今皆指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A 项,“家人”,古指平民百姓,现指一家的人;B 项,“约束”,古指规约,现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D 项,“无赖”,古指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现指蛮不讲理或品行不端的人。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A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B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C .不然,籍何以生此D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解析:选B 。

B 项和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

A 项为判断句;C 项为宾语前置句;D 项为定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苏教高中语文+《〈史记〉选读》《高祖本纪》检测题+.doc

苏教高中语文+《〈史记〉选读》《高祖本纪》检测题+.doc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检测题(一)实词积累1. 常用通假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2)遂坐上坐,无所诎(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4)无内诸侯军……距之(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6)不如决策东乡2. 古今异义词(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古义今义作业:古义今义(2)诽谤者族诽谤:古义:今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古义:今义:(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稍:古义:今义:(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古义:今义:3. 一词多义(1)吕公者,好相.人无如季相.(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吕公因目固.留高祖(3)因重敬之,引.入坐沛公引.兵西(4)去辄.烧绝栈道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项羽解.而东归(二)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降.章邯会项伯欲活.张良沛公从.百余骑2. 意动用法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父老苦.秦苛法久矣沛公然.其计3. 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欲约分王.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都.彭城4. 名词作状语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夜.往见良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高祖竟酒,后.吕媪怒.吕公曰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大王起微细..(三)特殊句式(要求:翻译出来)1. 判断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此三者,皆人杰也2. 被动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3. 状语后置句遇彭越(于)昌邑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4. 定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5. 固定格式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四)虚词积累1. 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2. 因高祖因狎侮诸客因与俱攻秦军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3. 以乃以秦王属吏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啖以利可以有大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4. 然然恐,不敢不服耳不然,籍何以生此喟然太息曰(五)其他重点词语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昌邑未拔.摄.衣谢.之,延.上坐二世使使者斩以徇.乃以秦王属.吏非有功伐.去辄.烧绝栈道汉王复入壁.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起为太上皇寿.父兄不能给.可.四千余人意.豁如.也(四)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第6课 高祖本纪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第6课 高祖本纪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
第6课高祖本纪
(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无内诸侯军
B.战胜而不予人功
C.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D.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解析:选B。

A项,“内”同“纳”;C项,“案堵”同“安堵”;D项,“详”同“佯”。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事:从事
B.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竟:尽,终了
C.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交好
D.摄衣谢.之,延上坐谢:感谢
解析:选D。

谢:道歉。

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事家人
..生产作业
B.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
C.秦人大失望
..
D.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
解析:选C。

C项,古今皆指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A项,“家人”,古指平民百姓,现指一家的人;B项,“约束”,古指规。

《史记选读》之《高祖本纪》分版块检测练习(完整资料).doc

《史记选读》之《高祖本纪》分版块检测练习(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高祖本纪》第一板块重点内容检测试卷(1-4) 一.解释加点实词 1. 息大泽之陂. 2.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3. 隆准.而龙颜 4.股.有七十二黑子 5.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6.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7. 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8.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9. 见其上有龙,怪.之 10.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11.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12.高祖常繇.咸阳,纵观 13.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14.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15. 萧何为主吏,主.进 16.素易.诸吏 17. 吕公者,好相.人 18.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19.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20.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21. 何自妄.许与刘季 22.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23. 卒.与刘季 24.吕公女乃.吕后也 二.解释加点虚词 1.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2.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3. 及见怪,岁竟. 4. 高祖因.狎侮诸客 5. 因.家沛焉 6.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7. 相人多矣,无.如季相 三.翻译句子 1.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3.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4.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5.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高祖本纪》第二板块重点内容检测试卷(5-7) 一. 解释加点实词 1.沛公引.兵西 2.昌邑未拔. 3.西过.高阳 4.乃求见说.沛公 5.沛公方踞.床6.摄衣谢.之,延.上坐7.将.陈留兵8.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9.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10.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11.诸将黥布皆属. 12.降.章邯 13.益张.疑兵旗帜 14.诸所过毋得掠卤.. 15.秦人喜. 16.秦军解. 17.乘.胜,遂破之 18.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19.乃以秦王属.吏 20.还军.霸上 2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22.诽谤..者族 23.偶语..者弃市 24.先入关者王.之 2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26.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7.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28.沛公又让.不受 二.解释加点虚词 1.因.与俱攻秦军 2.可.四千余人 3.乃.求见说沛公 4.沛公方.踞床 5.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6.因.袭攻武关,破之 7.因.大破之 8.乘胜,遂.破之 9.系颈以.组 10.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11.乃以.秦王属吏 12.遂西.入咸阳 13.且.吾所以..还军霸上 14.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 三. 翻译句子 1.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高祖本纪》同步练习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高祖本纪》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就是 ( )(3分)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③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④因以文谕项羽 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 ①“案”同“安”,②“内”同“纳”,③“距”同“拒”,⑤“详”同“佯”。

答案 A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就是( )(3分) A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瞧不起 B 夺其军,可.四千余人 可:大约 C 、欲止.宫休舍 止:居住 D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 卒:同“猝”,突然 解析 D 项,卒:士卒答案 D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 )(3分) A ⎩⎨⎧ 系颈以.组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B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C ⎩⎨⎧ 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D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张良遂略韩地车睘辕 解析 者: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可不译。

A 项,以:介词,用/动词,认为;B 项,则: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就;D 项,因:介词,乘机/介词,凭借。

答案 C4、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 )(3分)A 、诽谤..者族 B 、鲁为楚坚守..不下 C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解析 A 项指“公开批评,议论”;C 项指“崤山以东”;D 项指“没有出息”。

答案 B、下列与例句中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就是( )(3分)例句:会项伯欲活张良A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B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C 、沛公从百余骑D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解析 其中“活”与“从”均为使动用法。

A 项中“苦”为意动用法;B 项中的“目”为名词作动词;D 项中的“道”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C6、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与其她三项不同的一项就是( )(3分)A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B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C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D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解析 C 项为定语后置句,其她三项为判断句。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祖本纪随堂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祖本纪随堂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高祖本纪随堂练习 苏教版选修《<
史记>选读》 "
一、 给加点字注音
贳.酒( )酒雠.数倍( )喟.然( )绐.( )玉卮.( )
垓.下( )跂.而望归( )轵.道( )每酤.留饮( )
二、解释加点字
1、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
3、示.鲁父老项羽头( )
4、可.四千余人( )
5、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
6、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
7、是以..兵大败( ) 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 9、沛公然.其计 ( ) 10、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活用类型
1、公始常欲奇.此女
2、沛公从.百余骑
3、会项伯欲活.张良
4、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5、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四、翻译下列各句,有特殊句式的请指出
1、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2021年高中语文《高祖本纪》练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1年高中语文《高祖本纪》练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1年高中语文《高祖本纪》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1、重点词语解释姓刘氏,字季已而有身隆准而龙颜意豁如也及壮,试为吏廷中吏无所不狎侮高祖每酤酒留饮,酒雠数倍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纵观,观秦皇帝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萧何为主吏,主进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引入坐刘季固多大言酒阑高祖竟酒,后臣有息女此非儿女子所知也昌邑未拔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摄衣谢之,延上坐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啖以利益张疑兵旗帜乘胜,遂破之系颈以组乃以秦王属吏欲止宫休舍偶语者弃市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今则来稍征关中兵以自益沛公然其计方飨士,旦日合战因以文谕项羽得解归非有功伐实不用其命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去辄烧绝栈道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汉王复入壁举九江兵而迎武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费将军纵示鲁父老项羽头诸侯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非所守也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列侯诸将无敢隐朕陛下慢而侮人有功者害之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张饮三日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复其民乃并复丰,比沛游子悲故乡2、通假字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无所诎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诸吏人皆案堵如故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兵罢戏下不如决策东乡3、古今异义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诽谤者族凡吾所以来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始大臣无赖军吏之人皆山东之人也4、词类活用见其上有龙,怪之单父人吕公善沛公公始常欲奇此女因家沛焉吕公因目固留高祖沛公引兵西降章邯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遂西入咸阳还军霸上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先入关者王之不欲费人会项伯欲活张良沛公从百余骑都彭城起为太上皇寿5、特殊句式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廷中吏无所不狎侮此非儿女子所知也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吕公女乃吕后也啖以利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系颈以组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何以得主约项羽王诸侯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诸将过此者多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6、翻译①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苏教版选修《史记》课时同步训练 7高祖本纪

苏教版选修《史记》课时同步训练 7高祖本纪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3分)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③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④因以文谕项羽 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 ①“案”同“安”,②“内”同“纳”,③“距”同“拒”,⑤“详”同“佯”。

答案 A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看不起 B 夺其军,可.四千余人 可:大约 C .欲止.宫休舍 止:居住 D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 卒:同“猝”,突然 解析 D 项,卒:士卒答案 D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 系颈以.组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B ⎩⎪⎨⎪⎧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C ⎩⎪⎨⎪⎧ 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D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张良遂略韩地车睘辕 解析 者: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可不译。

A 项,以:介词,用/动词,认为;B 项,则: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就;D 项,因:介词,乘机/介词,凭借。

答案 C4.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诽谤..不下..者族B.鲁为楚坚守C.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D.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解析A项指“公开批评,议论”;C项指“崤山以东”;D项指“没有出息”。

答案 B.下列与例句中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会项伯欲活张良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B.吕公因目固留高祖C.沛公从百余骑D.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解析其中“活”与“从”均为使动用法。

A项中“苦”为意动用法;B项中的“目”为名词作动词;D项中的“道”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C6.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B.此非儿女子所知也C.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D.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解析C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绐:假装 B.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延:请 C.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D.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交付,委托 解析:选A 。

绐:欺骗,诈说。

2.下列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仁而.爱人战胜而.不予人功B.⎩⎪⎨⎪⎧以.备诸侯盗兵袭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C.⎩⎪⎨⎪⎧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袭攻武关,破之 D.⎩⎪⎨⎪⎧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解析:选C 。

A 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B 项,连词,表示目的;介词,把。

D 项,动词,到;结构助词“的”。

只有C 项中的两个“因”都是介词,“趁机”。

3.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③无所诎④因以文谕项羽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选A 。

①“案堵”同“安堵”;②“内”同“纳”;③“诎”同“屈”;⑤“详”同“佯”。

4.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B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C .秦人大失望.. 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解析:选C 。

C 项,古今皆指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A 项,“家人”,古指平民百姓,现指一家的人;B 项,“约束”,古指规约,现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D 项,“无赖”,古指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现指蛮不讲理或品行不端的人。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A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B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C .不然,籍何以生此D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解析:选B 。

B 项和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

A 项为判断句;C 项为宾语前置句;D 项为定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了,终了 C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 纵观:纵目观看 D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交好 解析:选C 。

纵观:任人自由观看。

这里是说秦始皇准许人们瞻仰他的车驾。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隆准而.龙颜黑质而.白章 B.⎩⎪⎨⎪⎧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高祖为.亭长吾属今为.之虏矣 D.⎩⎪⎨⎪⎧吕公者.,好相人不宜踞见长者. 解析:选A 。

A 项,都是连词,表并列。

B 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期望。

C 项,动词,担任;表被动。

D 项,表句中停顿;……的人。

8.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 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③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A .①③④⑥B .②③④⑤C .②③⑤⑥D .①③④⑤解析:选A 。

②是武负、王媪的行为;⑤是说高祖性格中不好的一面。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到看到高祖身上有龙的怪现象后,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毁掉了高祖的欠据,免除了他的债务。

(2)(高祖)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吧!”(3)高祖也趁机戏弄众多宾客,他干脆就坐到了上座,也没有不安的感觉。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

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

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

家贫,有姊。

”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

”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注】,以.姊为美人故也。

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

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

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

”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

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子孙遵教,亦如之。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朗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

上谴,死矣!”甚惶恐。

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闻之,不食。

庆恐,肉袒请罪,不许。

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

斯可谓笃行君子矣!【注】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小吏,侍.高祖侍:侍奉B.子孙有过失,不谯让..谯让:呵责C.虽齐鲁诸儒质行..质行:质疑(他的)行为D.是以上乃亲尊礼..之尊礼:尊敬并礼遇解析:选C。

质行:躬行,实行;即品行高尚。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人臣尊宠乃.集其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虽.他皆如是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解析:选C。

介词,在;句中停顿,无义。

A.介词,因为;B.连词,竟然;D.连词,即使。

1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恭谨无与比”的一组是()①号奋为万石君②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③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④乃谢罢庆⑤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⑥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解析:选B。

①为皇帝与石奋开玩笑的话,是说石奋一家荣耀无比;④对子教育管理严格,是从侧面写万石君的;⑥是写石建的性格特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

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什么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

B.无论是归老家居后的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子孙,万石君都严格要求。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

C.文章也揭露出朝臣外为恭谨而实际内心特别惶恐的心理状态,写了“马”字少了一笔就惊呼“上谴,死矣”,问车前有几匹马,还要一一挨着数才敢说六匹。

这样写人们的恭谨,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

D.司马迁认为石奋虽不善言谈,但却敏于行事。

因此他的教化不苛刻而成功。

他值得称为是行为忠厚的君子长者。

解析:选A。

“爱其恭敬”中的“爱”是喜欢的意思,非“信任”;“积功劳而至大中大夫”而不是“官至太仆”。

14.翻译下列句子。

(1)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称自愿改正错误,他才答应(吃饭)。

(2)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

(3)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参考译文:万石君名叫奋,姓石。

(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奉高祖。

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

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

”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

”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

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