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体格检查(详解)

合集下载

临床体格检查内容

临床体格检查内容

临床体格检查内容
临床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性的身体检查,以便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发现疾病及隐患。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神经系统检查。

这项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以便发现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了定向力、知觉、反射、肌力、脑神经、体位觉等方面。

第二、心血管系统检查。

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心脏、血管等器官,了解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情况,以便发现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了心率、心律、血压、心音、杂音等方面。

第三、呼吸系统检查。

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呼吸系统,了解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便发现患者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了呼吸节律、呼吸音、呼吸深度等方面。

第四、腹部检查。

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腹部,了解患者的腹部器官的情况,以便发现患者是否有腹部疾病。

主要包括了腹部形态、压痛、包块、肝、脾、胃肠等方面。

第五、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肌肉骨骼系统,了解患者的肌
肉骨骼系统情况,以便发现患者是否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了肌肉、关节、脊柱、四肢等方面。

第六、皮肤检查。

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皮肤,了解患者的皮肤情况,以便发现患者是否有皮肤疾病。

主要包括了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纹理等方面。

总之,临床体格检查是一项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通过对患者身体各个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及隐患,从而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常见临床实践技能体格检查部分

常见临床实践技能体格检查部分

常见临床实践技能体格检查部分第一项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一)全身状态检查1.头围测量(2分)(1)测量方法正确(1分)嘱被检者坐位或立位,用软尺齐双眉上缘,后经枕骨结节水平绕头一周的长度。

(2)测量结果正确(1分)向考官报告测得头围值,以厘米计。

2.胸围测量(2分)(1)测量方法正确(1分)嘱被检者坐位或立位,用软尺由乳头向后背绕肩胛角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取呼气和吸气的平均值。

(2)测量结果正确(1分)向考官报告测得胸围值,以厘米计。

3.身高测量(须报告测量结果)(2分)(1)测量方法正确(1分)告知被检者脱鞋,背靠站立于体重身髙测量仪上,头部、臀部、足跟三点靠于身高测量仪立柱(0.5分),头顶最高点与身高测量仪立柱垂直线的交叉点即为身高读数(0.5分)。

(2)测量结果正确(1分)向考官报告测得被检者身髙,以厘米计。

4.体重测量(须报告测量结果)(2分)(1)测量方法正确(1分)嘱被检者脱鞋,单衣站立于体重身高测量仪底座上,站立位置正确,身体站直,观察体重测量仪上的指针读数。

(2)测量结果正确(1分)向考官报告测得被检者体重,以公斤计。

5.体温测量(4分)(1)检查方法正确(3分)1)取消毒后的体温计,观察并确认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处于低温位置,如高于35℃,则甩到35℃以下。

2)考生先用手触摸被检者腋窝(检查影响体温因素:有汗液用干布擦干,移除周边致热或降温物品),将体温计水银柱头端置于被检者腋窝深处,嘱被检者上臂紧贴胸壁夹紧。

3)考生口述测量时间(10分钟)。

(1)读数正确(1分)考官取出准备好的体温计,让考生读数(眼前水平位置观察水银柱读数,正常36~37℃)。

6.脉搏测量(手腕部)(2分)(1)检查方法正确(1分)考生一手示中环三指并拢,指腹置于被检者腕部桡动脉处,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双侧桡动脉进行对比)。

(2)结果正确(1分)触诊时间至少30秒,数其脉率,以每分钟多少次表示,双侧桡动脉进行对比,并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内容

体格检查内容

体格检查内容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对人体进行全面评估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观察、触摸、听诊和测量等手段,从头到脚对身体各个系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格检查的内容。

1. 头部检查1.1 头皮•检查头皮是否有异常变化,如头屑、脱发等。

•触摸头皮,检查是否有肿块或凹陷。

1.2 面部•观察面部是否有畸形、肿胀或色素沉着。

•检查面部的表情是否对称。

•检查口唇和口腔黏膜是否正常。

1.3 眼睛•检查眼球是否正常运动自如。

•观察眼球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使用试纸测试泪液酸碱度。

1.4 耳朵•检查耳廓和耳道是否有异常变化。

•使用听诊器听取耳朵内部的声音。

1.5 鼻子•观察鼻子的外形和鼻孔是否通畅。

•检查鼻腔内部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2. 颈部检查2.1 颈部皮肤•检查颈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如疹子、瘢痕等。

•触摸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肿大。

2.2 颈动脉和颈静脉•触摸颈动脉和颈静脉,检查血管是否通畅。

2.3 甲状腺•检查甲状腺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让患者吞咽时观察甲状腺的上下移动情况。

3. 胸部检查3.1 胸廓•检查胸廓的形态和对称性。

•触摸胸廓,检查是否有凹陷或隆起。

3.2 肺部•使用听诊器听取肺部的呼吸音。

•敲击胸壁,检查肺部气体充盈情况。

3.3 心脏•使用听诊器听取心脏的心音。

•触摸心脏区域,检查是否有异常震颤感。

4. 腹部检查4.1 腹壁•检查腹壁的形态和对称性。

•触摸腹壁,检查是否有肿块或压痛。

4.2 肝脏•敲击肝脏区域,检查肝脏界限。

•触摸肝脏区域,检查肝脏质地和压痛。

4.3 脾脏•敲击脾脏区域,检查脾脏界限。

•触摸脾脏区域,检查脾脏质地和压痛。

4.4 肠道•触摸肠道,检查有无异常包块或压痛。

•听取肠鸣音,判断肠道活动情况。

5. 下肢检查5.1 腿部皮肤•检查下肢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如湿疹、溃疡等。

•触摸下肢淋巴结,检查是否有肿大。

5.2 血管•检查下肢血管是否通畅。

•检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体格检查方法(生殖器、肛门及直肠检查)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体格检查方法(生殖器、肛门及直肠检查)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体格检查方法
(生殖器、肛门及直肠检查)
【男性生殖器】
1.阴茎:
(1)包皮:有无包皮过长或包茎。

包茎可由于先天性包皮口狭窄或炎症后粘连所致。

(2)检查阴茎有无炎症、硬结、溃疡及分泌物等。

(3)阴茎发育:正常成人阴茎7~10cm,过小见于性腺功能减退。

儿童外生殖器呈成人型见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病人。

2.阴囊:注意有无水肿及皮肤变化。

检查精索有无压痛,有无串珠样肿胀或硬结,有无精索静脉曲张。

检查睾丸有无发育不全、肿大、压痛、结节等。

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侧,检查有无触痛、结节、硬块等。

3.前列腺:为附属性腺,包绕在尿道根部,大小如粟,腺体的排管开口于尿道内,通过肛门指检可扪及。

正常前列腺质韧有弹性,两叶之间可触及正中沟。

前列腺炎时正中淘可消失并有触痛。

前列腺癌时腺体肿大坚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直肠指诊时可做前列腺按摩,采取前列腺液标本。

但急性前列腺炎时则禁忌按摩。

前列腺按摩法:病人取膝胸位,检查者通过肛门指检扪及前列腺,在左、右侧叶上各按摩3~4次,将外尿道口流出前列
腺液滴在玻片上送检。

【女性生殖器】
女性生殖器分为外生殖器及内生殖器两部分。

1.外生殖器:包括阴阜、阴毛、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口及前庭。

2.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必要时由专科检查。

【肛门与直肠】
1.视诊:有无肛门闭锁、狭窄、外伤、感染、肛门裂、肛门瘘、直肠脱垂及痔疮。

2.触诊:检查肛门口、直肠四壁有无肿块、波动感以及前列腺大小等。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体格检查方法(胸部检查)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体格检查方法(胸部检查)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体格检查方法(胸部检查)【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1.胸壁:(1)静脉:正常无明显静脉可见。

上、下腔静脉梗阻时,可见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

(2)皮下气肿:气体积存于胸部皮下,用手按压时,气体在皮下组织中移位形成捻发感或握雪感。

(3)胸壁压痛:正常无压痛。

2.胸廓:(1)胸廓形态:正常人胸廓类似圆柱形,前后径:横径=1.5。

病理胸廓常见有桶状胸、佝偻病胸、扁平胸,此外胸廓尚可有单侧或局限性变形。

(2)腹上角及肋脊角改变:腹腔压力增大时腹上角增大。

肺气肿时肋脊角增大。

3.乳房:检查是否对称,皮肤有无溃破及色素、瘢痕。

触诊时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必须平置在乳房上,轻施压力,由左乳房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摸全部乳房,最后触乳头。

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房。

注意有无肿块,以及肿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触痛、移动度和肿块与皮肤的关系。

【肺和胸膜检查】1.视诊:注意呼吸运动类型、深度、频率、节律以及呼吸运动有无受限或吸气性呼吸困难等。

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深度适中,16~20次/min。

男性以腹式呼吸运动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运动为主。

2.触诊:(1)呼吸运动触诊:检查者面对病人,两手指撒开,分别置于病人胸廓两侧对称部位.拇指在前正中线相遇。

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比较两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

(2)语音震颤检查:检查者用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贴于胸壁对称部位,嘱病人重复说“一、二、三”或拉长声音说“一”,比较两侧语音震的动感是否对称。

(3)胸膜摩擦感检查:以手掌紧贴前胸壁下部或胸侧壁下部,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

于纤维素性胸膜炎时,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

3.叩诊:肺部叩诊包括肺定界叩诊,肺部两侧比较叩诊以及下界移动度叩诊。

(1)比较叩诊:叩诊部位应自上而下,由前面、侧面到后面。

作左右两侧对称部比较叩诊,同时注意音响的变化。

叩前胸和侧胸时,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

叩肩胛间区时,扳指与脊柱平行。

临床基本技能——第一章 体格检查

临床基本技能——第一章 体格检查

临床基本技能——第一章体格检查一般检查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淋巴结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检查工具,客观的了解和评估被检者身体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一、体温测量体温测量包括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三种,其中腋测法最常考;在测量体温前,应取得被检者配合,并嘱咐被检者安静休息30分钟;同时确保检查环境中无影响检测体温的冷热物体。

测量体温时,首先检查体温计读数应小于35℃;同时检查被检者腋窝有无汗液,若汗液较多,应擦干腋窝,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然后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被检者腋窝顶部,嘱被检者上肢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读数。

注意事项:1.测量完毕后,应协助被检者整理衣袖,再向考官报告体温读数。

2.腋测法体温正常值为36~37℃。

被检者体温升高时,应注意向考官报告被检者体温的分度: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以上。

二、脉搏检查检查脉搏主要使用触诊法,常选择桡动脉进行,其他备选动脉有肱动脉、股动脉及颈动脉等;具体检查方法为:以示指、中指、环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腕部桡动脉处,并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

注意事项:触诊时间至少30秒钟,并计算被检者脉率,同时感受脉搏的强度、节律以及有无异常变化等。

检测一侧脉搏后,需同时检测另一侧桡动脉,以此做对比检查。

三、呼吸频率检查呼吸频率检查主要通过视诊来进行,检查前要告知被检者取舒适体位,保持平静呼吸,以便观察。

检查时,要注意被检者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频率为12~20次/每分钟,呼吸与脉搏比为1:4。

注意事项:考试中,对于常见异常呼吸的类型,考生要有明确认识,特此总结如下:异常呼吸类型特点病因呼吸停止呼吸运动消失见于心脏停搏Biots呼吸(间停呼吸)表现为规则呼吸后,突然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停止,然后又开始呼吸,具有间断停止的特点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引起呼吸抑制及大脑损害Cheyne-Stokes呼吸(潮式呼吸)呼吸由浅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上述周期变化见于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心力衰竭以及脑皮质损伤(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Kussmaul呼吸(库氏曼呼吸)呼吸深快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表格参考最新八版诊断学)四、血压测量血压的测量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法仅用于危重患者,在动脉穿刺后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而实际考试中以间接测量法为主。

临床体格检查(详解)

临床体格检查(详解)
咽淡,无粘膜充血、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未见增大( 度)。
四、颈部
1、颈部外形
解开衣领,充分暴露颈部。观察颈部皮肤。
颈部皮肤无蜘蛛痣、瘢痕等。
2、颈部血管
颈静脉有无充盈(半卧位)
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半卧位)
无颈静脉怒张。
颈V、颈A搏动(肝颈征)
观察颈静脉、颈动脉搏动。
肝颈静脉回流脉,如出现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则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左甲状腺Ⅲ度肿大,可闻及收缩期动脉杂音)
3)听诊(无甲状腺肿大可不做)
如果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将听诊器的体件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4、气管
将示、环指分别放在两侧胸锁关节上,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与示、环指间距离,判断有否气管移位。
气管居中。(向左/右偏移)
脉搏1分钟 次,脉 。
2、呼吸
同时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呼吸1分钟 次。
3、血压
(两次取均值)
测量右上臂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点平齐。使患者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l指为宜。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2.6~4.0kPa)。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的方法再测定一次,间歇1分钟左右,两次取均值为血压值。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人血压计内。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使水银柱内水银进人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临床体格检查(详解)

临床体格检查(详解)
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左甲状腺Ⅲ度肿大,可闻及收缩期动脉杂音)
3)听诊(无甲状腺肿大可不做)
如果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将听诊器的体件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4、气管
将示、环指分别放在两侧胸锁关节上,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与示、环指间距离,判断有否气管移位。
气管居中。(向左/右偏移)
双侧胸廓活动度一致。
语音震颤
将双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胸部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以排除两手感觉的误差。检查上、中、下三部位,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双侧语颤一致。【(左/右侧)语颤(增强/减弱)】
胸膜摩擦感
双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侧部,嘱其深吸气,触诊胸膜摩擦感。
嘱被检者眼球随检查者示指水平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眼球震颤。(先左后右)
眼球无突出或下陷。眼球运动正常(左眼球向内上运动受限)。无眼球震颤。
3、耳
耳廓
检查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先左后右。
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
外耳道(双手)
请被检者头部转向右侧,将左手拇指、中指和环指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右手持手电,观察外耳道的皮肤及有无溢液。先左后右。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迟钝/消失)。
调节、辐凑反射
嘱被检者注视lm以外的示指,然后将示指较快地向鼻梁方向移动至距眼球约20cm处,观察两侧瞳孔变化,即调节反射。再将lm外的示指缓慢移近,观察两侧眼球的内聚,称为辐辏反射。
调节、辐辏反射(存在/消失)。
7)眼球外形与运动
(水平震颤)
观察眼球的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检查者伸右臂,竖示指,距受检者左眼前约30~40cm处。嘱被检者注视示指的移动,并告之勿转动头部,可用左手固定被检者头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观察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同法检查右侧眼球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情自然,神态安怡。(急性、慢性、贫血、肝病、肾病、甲亢、粘液性水肿、二尖瓣、满月、面具等)
4、体位
(自动/被动/强迫)体位。
5、淋巴结(一起做)
按顺序由浅人深触诊全身浅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颌下、颏下、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淋巴结)。
用双手指滑动触诊耳前、耳后、乳突区淋巴结。请被检者将头转向右侧,用右手指触诊枕骨下区得枕后淋巴结。头部还原,检查者双手指尖在颈后三角沿斜方肌前缘与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翻掌,用双手指在颈前三角区,先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然后让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左手扶住头部,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与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请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触诊腋窝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扶着被检查者左前臂,屈肘外展抬高约45°,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手臂放下靠拢身体,由浅人深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与四指得配合、再翻掌向外,触诊腋窝外侧壁。同法检查右腋窝淋巴结。触诊左滑车上淋巴结时,用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左前臂,并屈肘约90度,以右手小指固定在被检者得肱骨内上髁,示指、中指及环指并拢,在其上2~3cm处得肱二、三头肌之间得肌沟中,纵行、横行滑动触摸滑车上淋巴结。同法检查右滑车上淋巴结、双手触摸两侧腹股沟淋巴结。使被检者屈膝,触摸腘窝淋巴结。
头颅无压痛、包块,
颜面
颜面正常。
2、毛发
观察头发得颜色、疏密度、有无脱发。
发黑(白),疏密一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稀疏),无脱发。
3、眼
1)眉毛
眉毛分布有无脱落。
眉毛分布无脱落、
2)眼睑
眼睑有无下垂、水肿。
眼睑无下垂、水肿、
3)结膜(只要下眼睑)
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眼睑中部,请受检者向上瞧,同时向下牵拉睑边缘,观察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同样得方法再测定一次,间歇1分钟左右,两次取均值为血压值。目前测得血压/mmHg。
二、一般检查
1、发育、营养、体型
观察发育、营养、体型、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与体位。
发育(良好/中等/不良)、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体型(肥胖/匀称/消瘦)、
2、神志
意识(清醒/嗜睡/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3、面容、表情
检查结果得表述
一、生命体征得测定
1、脉搏(中指定关)
检查脉搏时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与环指指腹平放在患者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0秒脉搏搏动次数、两侧均须触诊以作比较。先左后右。
(注意脉诊指法: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得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得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同时观察寸、关、尺部脉象、)
嘱被检者眼球随检查者示指水平运动数次,观察就是否出现眼球震颤。(先左后右)
眼球无突出或下陷。眼球运动正常(左眼球向内上运动受限)。无眼球震颤、
3、耳
耳廓
检查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先左后右、
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
脉搏1分钟次,脉、
2、呼吸
同时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呼吸1分钟次。
3、血压
(两次取均值)
测量右上臂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就是否与0点平齐。使患者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l指为宜。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2.6~4。0kPa)。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得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得方法再测定一次,间歇1分钟左右,两次取均值为血压值。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人血压计内。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使水银柱内水银进人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有/)无充血、苍白、黄染,球结膜(有/)无水肿、
4)巩膜
巩膜(有/无黄染)、
5)角膜
检查时用斜照光观察角膜得透明度。
角膜透明。
6)瞳孔
瞳孔大小形状
双侧瞳孔就是否等大等圆。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mm。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
取手电筒,聚光圈后检查对光反射、先查左瞳孔,手电光由外向内移动,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左瞳孔就是否缩小。移开光源后,用手隔开双眼,再次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右侧瞳孔得动态反应。用同样得方法检查右侧瞳孔得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
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迟钝/消失)。
调节、辐凑反射
嘱被检者注视lm以外得示指,然后将示指较快地向鼻梁方向移动至距眼球约20cm处,观察两侧瞳孔变化,即调节反射。再将lm外得示指缓慢移近,观察两侧眼球得内聚,称为辐辏反射。
调节、辐辏反射(存在/消失)。
7)眼球外形与运动
(水平震颤)
观察眼球得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检查者伸右臂,竖示指,距受检者左眼前约30~40cm处。嘱被检者注视示指得移动,并告之勿转动头部,可用左手固定被检者头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观察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同法检查右侧眼球运动、
临床规范体格检查
准备器具: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软尺、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
患者多取仰卧位、医师步人病房,站在患者右侧,向患者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希望患者予以配合,通过简短得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患者得应答与言语状况。
检查步骤及内容
具体操作方法
如触摸到淋巴结时,应注意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瘘管等。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颌下、颏下、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淋巴结未及肿大。
三、头面部
1、头颅颜面
大小、形态
观察头颅大小、形态。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
压痛、包块
用双手拨开头发,检查整个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