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第一章绪论、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 )f( )f( )f()。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 ),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 )、( )和(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 )、( )和( ),其中( )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 )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 )和(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和()。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和()。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 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ﻭ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ﻭ2、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ﻭ3、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得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得依据就是什么?ﻭ2、目前发现得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就是营养元素得同等重要性与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就是有益元素与有毒元素?ﻭ第三章植物对养分得吸收与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得再分配与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得器官有(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得途径就是( )→( )→( )→( )。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得部位就是( ),吸收养分最多得部位就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得养分形态有( )、()与(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 )、( )与( ),其中( )就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就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得方式有( )与(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得机理有( )、( )与( )。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环境条件有()、()、()、( )、( )、()与( )。
9、离子间得相互作用有( )与( )。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ﻭ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与区别就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得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得吸收?6、根系吸收得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得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得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得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与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ﻭ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ﻭ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ﻭ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ﻭ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与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ﻭ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得意义。
植物营养学重点

授课大纲? 第一章绪论? 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营养学、肥料)?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李比希的三个学说)?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本章复习题: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和的规律,以及植物与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具有、和等作用。
3. 李比希创立的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在实践上,促进了和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今后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
5.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该。
6.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和。
第二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内容:1、植物的营养元素(了解/掌握)2、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了解3、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掌握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了解/掌握5、植物叶部对养分的吸收了解6、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方法了解/掌握第三章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 主要内容:1、养分的短距离运输了解/掌握* 2、养分的长距离运输了解/掌握* 3、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了解/掌握* 4、养分的再利用了解/掌握第四章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第五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一、矿质养分供应的生长效应曲线二、影响养分效应的因素第二节库源关系与产量一、同化物在韧皮部中的运输及其调节二、库-源关系的转化三、植物激素在库-源关系调节中的作用第三节矿质营养对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第四节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一)氮肥与品质的关系(二)磷肥与品质的关系(三)钾肥与品质的关系(四)钙、镁、硫与品质的关系(五)微量元素与品质的关系二、矿质营养与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关系第六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第七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与改良第八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主要内容:1. 植物的氮素营养掌握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了解 (结合土壤学掌握转化)3.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掌握4. 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5.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掌握本章小结:1. 植物的氮素营养 (掌握)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3.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4. 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5.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掌握) 本章复习题:1. 氮素是植物体中、、、等的组成成分。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二章本章复习题: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5。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对于水稻、对于甜菜、对于豆科作物、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
三章1、截获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质流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3、问题:植物的大量矿质元素各通过什么途径迁移到根系表面?1。
截获:钙、镁 (少部分) 2. 质流:氮 (硝态氮)、钙、镁、硫 3。
扩散:氮、磷、钾4、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对于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以分为二部分:(1)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
(2)。
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
(3)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一、介质中养分浓度二、温度三、光照四、水分五、通气状况六、介质反应七、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九、苗龄和生育阶段(植物营养的阶段性)6、被动吸收定义: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 (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7、主动吸收定义: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机理(2) 离子泵假说 (Hodges,1973)①离子泵(ion’s bump):是位于植物细胞原生质膜上的ATP酶,它能逆电化学势将某种离子“泵入”细胞内,同时将另一种离子“泵出"细胞外。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二、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立的。
7、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9、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用。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用存在什么问题?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1、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用(4)活性氧2、填空题(1)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水分,5%-30%的干物质。
干物质中绝大部分是有机质,约占干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左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 作物缺氮时,叶色转淡,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子,而后逐渐向上蔓延。
植物营养复习题

植物营养复习题植物营养复习题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回顾植物营养的相关知识。
一、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有哪些?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和硫。
它们在植物体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磷元素是植物体内的ATP、DNA和RNA等生物分子的组成成分,对于能量传递和遗传物质的合成至关重要。
钾元素参与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水分平衡和离子平衡等生理过程。
钙和镁元素是植物体内的结构组分,参与植物体内的骨架和酶的活性维持。
硫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植物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植物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铜、镍、钼和氯。
尽管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需求量较小,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铁元素是植物体内色素和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锰元素参与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等生理过程。
锌元素是植物体内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和酶活性的调控。
铜元素参与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镍元素是植物体内尿素合成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植物体内的氮代谢。
钼元素是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氮代谢。
氯元素是植物体内离子平衡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成分。
三、植物的吸收方式有哪些?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根系具有吸收毛细根和吸收根毛两种结构,分别负责不同方式的吸收。
毛细根通过毛细现象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吸收根毛通过活跃的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质,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离子。
四、植物的养分转运方式有哪些?植物的养分转运方式包括根-茎-叶转运和根-茎-果实转运。
根-茎-叶转运是植物体内养分的主要转运方式,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内转运载体蛋白质,将根部吸收的养分转运到茎和叶部。
植物营养学整理重点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元素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因素:1. 遗传因素 2. 环境条件(生长环境)第二节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及种类(一)标准(定义)1.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二)种类和含量目前已确认的有17种铜铁锰硼锌钼镍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大量元素:C、H、O --天然营养元素非矿质元素来自空气和水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Ca、Mg、S --中量元素微量元素:Fe、Mn、Zn、Cu、B、Mo、Cl、(Ni)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
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元素毒害症”四、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第三节植物的有益元素一、有益元素的概念某些元素适量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是某些特定的植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这些类型的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表)本章复习题: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
5.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硅(Si) 对于水稻、钠(Na) 对于甜菜、钴(Co) 对于豆科作物、铝(Al) 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第三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吸收的养分形式: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根部吸收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叶部吸收第一节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一)根的类型从整体上分:1)直根系2)须根系从个体上分:1)定根2)不定根(三)根的构型: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
植物营养学的复习题总结

植物营养学的复习题总结名称解释1.营养:植物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2.营养元素:植物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完整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3.肥料: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的物质。
也就是说,肥料是农作物的“食物”。
4.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养分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5、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6、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促进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的现象。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
7.植物营养关键期: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营养元素之间失衡,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不利影响的时期。
8、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
9.根际:指由于植物根系生长和生理代谢活动的影响,周围土壤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与原始土壤不同的微土壤区域。
通常指距根部表面1毫米至数毫米范围内。
10、复混肥料: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化学肥料。
11、bb肥:由几种颗粒大小较一致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经简单混合而成的混合肥料,又称掺合肥料。
12.有机肥: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的总称,来源于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等废弃物。
13、厩肥:家畜粪尿和垫料、残余饲料残屑等混合积制经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料。
14.堆沤肥:利用秸杆、杂草、绿肥、泥炭、垃圾和人畜粪尿等其它废弃物为原料混合后,按一定方式进行堆制或沤制的肥料。
15.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
简答题一、植物营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2)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3)通过合理施肥,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二、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的特点有哪些?1.直接供应营养素,防止营养素的固定和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
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
第三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一、概念
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 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 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
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
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 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
第四章 植物营养特性
一、概念
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
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
第一章 绪论
、概念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
二、回答题
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
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成分
一、回答题
1、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 为哪几类?
2、镁是( )的必需成分,缺镁时,中下部叶片出现( )症状。
3、硫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 ( ),缺硫时( )部位的叶片出现 ( ) 症状。
7、试述常见氮肥的种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8、试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和途径。
9、为什么尿素适宜做根外追肥?
第七章 磷素营养
一、概念
1、临界浓度2、过磷酸钙的退化3、化学固定4、生物固定5、吸附固定6、 闭蓄固定
二、回答问题
1、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2、土壤中难溶态磷的释放机制有哪些?
3、论述磷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4、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5、试述磷素的失调症状?
6、磷肥的制造方法有哪些?其产品分别有什么特点?施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7、如何充分发挥磷肥的增产增收作用?
第八章 钾素营养
一、概念
1、矿物态钾2、钾的晶格固定作用3、交换性钾
二、填空题
1、 土壤速效钾包括()和()。
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6、 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和()。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 )和( )。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 ( )、( )、( )、( )、 ( )、( )和( )。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
三、回答问题
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 么?
二、填空题
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
2、 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f()f()f()。
3、 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
4、 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 )、()和()。
5、 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 )和( ),其中( )是长
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是短距离内运输养
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
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
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
15、 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
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 度24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 根系活力
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
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 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
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
2、土壤氮素的损失途径有哪些?对生态环境或食品安全有什么影响?
3、简述 氮素在作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及其变化规律。
4、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有哪些?NH4+和N03-在植物体内同化途径有何不
同?
4、作物体内酰胺形成的条件与意义?
5、作物以“屮+和N03-为氮素营养时,各有何特点?
6、作物氮素缺乏与过剩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
二、简答论述
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2、简述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表现形式。
3、试述衡量植物养分效率高低的指标。
4、植物根系的哪些特性会影响养分吸收速率?
5、根系分泌物有什么作用?
6、结合生产实践试述肥料应重点分配在植物营养的哪两个关键时期?
7、什么叫根系的趋肥性?这一特性对你有什么启示?
8、根际微生物有什么作用?
9、试述根际养分的分布特征?
10、比较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征。
11、菌根与植物营养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 化学肥料的特点与分类
1、什么是化学肥料?其优缺点有哪些?
2、缓效氮肥有哪两类?它与控释氮肥有什么不同?
3、磷肥按制造方法分为哪三类?其产品分别有什么特点?
4、钙肥和硫肥除了提供植物钙、硫营养外,分别还有什么作用?
2、 钾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再利用能力( ( )器官和组织中。其在植物体内主要以(
3、 钾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包括()、(
)、()和(),并提高水稻根系的(),使根际Eh
( )。
4、氯化钾和硫酸钾均为生理()肥料,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上会引起 ()
和(),酸性土壤上还会( )活化,对植物产生毒害,因此,应配 合施用( )和( )。
三、回答问题
1、钾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2、论述钾素的失调症状。
3、为什么钾被称为植物的品质元素?
第九章 钙镁硫营养
1、植物体内钙能稳定()结构,稳固( ),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缺钙时,( )坏死,常引起植物生理病害,如辣椒和番茄的( ), 大白菜和甘蓝的 ( ),苹果的( )和( ),萝卜的( ), 芹菜的( )。
5、什么是化学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化学碱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化学 中性肥料、生理中性肥料?
6、什么是复混肥料?按功能分为哪几类?按加工方法分为哪几类?
第六章 氮素营养
一、概念
1、矿化作用2、生物固持作用3、晶格固定作用4、氨挥发5、硝化作用6、 反硝化作用
二、简答论述
1、论述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及对氮素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