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伤仲永》1.ppt
合集下载
《伤仲永》ppt课件(53页)(1)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 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一、预读课文
• 一、作者知多少 • 二、字词我掌握 • 三、断句我能行
作者知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王临川集》、 《王文公集》等。
(代词,指代书具)
) ) 自
于
环谒于邑人( 到 于舅家见之( 在
泯然众人矣( … …样子) 然 父利其然也( 这样 )
为
自为其名
(作,题写)
其实以养父母 (作为) 收族为意
特殊句式:
⒈“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 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⒉“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 州还”:从扬州回家。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 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 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 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ppt课件

影片亮点
• 浪漫至极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 • 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及人文风貌浓缩呈现。 • 伤仲永在外求学遭遇困境,以及在国外的生活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评价和奖项
评价
• 豆瓣评分8.8,imdb评分8.3。 • 影片上映后数月,佳士得拍卖会上,这
支电影的照片及剪辑资料以高价出售。 • 由于故事非常感人,许多观众看完后被
主要角色
伤仲永(张国荣 饰)
故事男主角,坚强勇敢、聪明机智,深爱美好 的生活和草原上的马。
红妹(巩俐 饰)
故事女主角,倔强独立、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和事业,内心深处渴望家庭和幸福。
吕文正(孙艺洲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电台主播,帮助伤仲永和红 妹解决难题。
红妹母亲(曹桂芬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是个智慧和善良并存的母亲。
剧情梗概
1
相遇
伤仲永在上海车站结识了红妹,两人因马而相遇,愉快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2
分离
伤仲永因病被迫与红妹分别,但他们深爱着对方,红妹动情凝望着离去的车站, 伤仲永抬头对天空身份的原因不能回国,直到红妹得知他的消息后来到美国 寻找他,两人终于再次相遇。
深深触动,感慨道“伟大的爱情,不应该 只是留给电影。
获奖状况
• 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 角提名。
• 1987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最佳化妆奖等五项大奖。
• 1986年在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中获提名 金狮奖。
结尾和感言
看完电影的人们纷纷表示,不仅欣赏了这部电影的完美创作,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电影创作者的深爱, 传达的是对生活及其所包容的万物的深深情感,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伤仲永》
《伤仲永》是一部讲述了一对男女在上海相遇相恋又分离的传奇爱情故事。
王安石《伤仲永》PPT

邋遢大王
历史上的王安石其实不爱洗脸洗澡,也不爱换衣服,甚至不修边幅,不顾自身形象管理, 身上还会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怪味,你会不会觉得王安石的人设崩塌了? 但其实王安石不修边幅这件事,也不是个秘密。《宋史》里这样记载到王安石“或衣垢不 浣,面垢不洗”;清初李宗孔所撰《宋稗类钞》卷四也用这样的话“不事修饰奉养,衣服 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所择”来形容王安石。 除了历史记载,关于王安石不爱干净这件事,还有这样一些传言。传说宋仁宗在王安石的 领口上看到过虱子;一位和他一起共进工作餐的同僚,在吃饭吃得最香的时候,发现他的 胡须上也爬有虱子一只……这下王安石“不爱干净”的人设是撇不掉了。
目
第二章
录
诗词内容
诗词原文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
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 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 才都来观看。从此,人们指着东 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 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 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 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 他作诗的。
诗句赏析
“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 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 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 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 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 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 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
改革运动
目 录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 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 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 “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 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物 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改革变法触及官 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加上在实施 过程中一些官吏借机敲诈盘剥,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 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 1074年四月接受王安石辞去相位,再任江宁知府。
伤仲永1 (PPT)2-1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 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 了。让(他)作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 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 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成为 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凡的人,是因 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 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 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 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 不能够吧?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研究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213届美国太空学会会议上发表有关研究结果。质量≈10E11太阳质量银直径≈100千秒差距银心方向:α=17h42m.5,δ=-28°59′ [24] 太阳距银心≈9千秒差距北银极:α=12h49m, δ=-27°2'太阳处银河系旋转速度≈250公里/秒太阳处银河系旋转周期 ≈220E6年相对于3K背景的运动速度≈600公里/秒 (朝向α=10h,δ=-20°方向)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了数字版银河系360度全景图,该图片由“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过去10年拍摄的200万张照片拼接而成,包括银河系一半以上的恒星,像素达200亿,如果打印出来,需要体育场那么大的地方才能展示,因此美国航天局决定发布其数字 版,方便天文迷查询。 人们惊奇地发现,如今想一览银河系已简单到只要一点鼠标即可。其实,这张图片展示的仅是地球天空中大约3%的区域,却包含了银河系里超过一半的星辰。2003年升空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对从太阳系的小行星到可观测宇宙边缘的遥远星系进行了逾10年的研究。在此期间,为完成 银河系的红外图像记录,“斯皮策”已工作4142个小时。这是首次在一张巨幅全景图上将所有星辰的图片拼接再现。 我们的星系是个扁平的螺旋盘,太阳系位于其中一个螺旋臂上。当我们望向星系中心时,总能看到一个充满星辰又尘土飞扬的区域。由于大量尘埃和气体阻挡了可见光,因此在地球上无法直接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区域。而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所以红外望远镜 “斯皮策”能穿透密集的尘埃并观测到更遥远的银河系中心地带。 天文学家根据获取的数据绘制了一幅更精确的银河系中心带星图,并指出银河系比我们先前所想的更大一些。这些数据使科学家能建立起一个更全面立体的星系模型。 [16]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对银河系的质量进行了精确计算,最新的结果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包括银河系边缘拥有数千颗恒星的恒星团。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运行后获得了银河系质量分布图,计算出的银河系质量是最为精确的,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银河系的结构 进行研究,比如银河系的跨度等。之前我们对银河系质量的估计来自观测恒星移动的速度,其中拥有巨大的误差。 为了得出这个结论,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估算银河系质量,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Andreas Kupper负责本项研究。研究小组认为可以通过斯隆数字巡天观测到由于银河系质量所导致的波动现象,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的超级计算机模拟出多少质量能够诱发如此规模的波动。当然 其中还要考虑银河系的自转速度、不同球状星团的位置等,这些因素对波动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并结合银河系大约12万光年的直径,科学家计算出银河系的质量为2100亿倍太阳质量。 [2] 这个数字虽然是截止2015年较为精确的值,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偏差可能达到20%左右,比之前银河系的质量估计值偏差要小很多。早前的数据认为银河系的质量是太阳的7500亿倍,甚至一度达到1万亿倍,误差率达到100%,几乎无法确定银河系的具体质量。虽然我们对银河系的质量有 了进一步的理解,但科学家认为这个值仍然不太准确,因为银河系的直径还无法确定。计算使用了12万光年的值,但有研究显示银河系的真实直径可能达到180万光年,部分物质与仙女座星系发生了重叠。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凡的人,是因 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 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 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 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 不能够吧?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研究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213届美国太空学会会议上发表有关研究结果。质量≈10E11太阳质量银直径≈100千秒差距银心方向:α=17h42m.5,δ=-28°59′ [24] 太阳距银心≈9千秒差距北银极:α=12h49m, δ=-27°2'太阳处银河系旋转速度≈250公里/秒太阳处银河系旋转周期 ≈220E6年相对于3K背景的运动速度≈600公里/秒 (朝向α=10h,δ=-20°方向)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了数字版银河系360度全景图,该图片由“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过去10年拍摄的200万张照片拼接而成,包括银河系一半以上的恒星,像素达200亿,如果打印出来,需要体育场那么大的地方才能展示,因此美国航天局决定发布其数字 版,方便天文迷查询。 人们惊奇地发现,如今想一览银河系已简单到只要一点鼠标即可。其实,这张图片展示的仅是地球天空中大约3%的区域,却包含了银河系里超过一半的星辰。2003年升空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对从太阳系的小行星到可观测宇宙边缘的遥远星系进行了逾10年的研究。在此期间,为完成 银河系的红外图像记录,“斯皮策”已工作4142个小时。这是首次在一张巨幅全景图上将所有星辰的图片拼接再现。 我们的星系是个扁平的螺旋盘,太阳系位于其中一个螺旋臂上。当我们望向星系中心时,总能看到一个充满星辰又尘土飞扬的区域。由于大量尘埃和气体阻挡了可见光,因此在地球上无法直接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区域。而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所以红外望远镜 “斯皮策”能穿透密集的尘埃并观测到更遥远的银河系中心地带。 天文学家根据获取的数据绘制了一幅更精确的银河系中心带星图,并指出银河系比我们先前所想的更大一些。这些数据使科学家能建立起一个更全面立体的星系模型。 [16]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对银河系的质量进行了精确计算,最新的结果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包括银河系边缘拥有数千颗恒星的恒星团。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运行后获得了银河系质量分布图,计算出的银河系质量是最为精确的,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银河系的结构 进行研究,比如银河系的跨度等。之前我们对银河系质量的估计来自观测恒星移动的速度,其中拥有巨大的误差。 为了得出这个结论,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估算银河系质量,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Andreas Kupper负责本项研究。研究小组认为可以通过斯隆数字巡天观测到由于银河系质量所导致的波动现象,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的超级计算机模拟出多少质量能够诱发如此规模的波动。当然 其中还要考虑银河系的自转速度、不同球状星团的位置等,这些因素对波动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并结合银河系大约12万光年的直径,科学家计算出银河系的质量为2100亿倍太阳质量。 [2] 这个数字虽然是截止2015年较为精确的值,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偏差可能达到20%左右,比之前银河系的质量估计值偏差要小很多。早前的数据认为银河系的质量是太阳的7500亿倍,甚至一度达到1万亿倍,误差率达到100%,几乎无法确定银河系的具体质量。虽然我们对银河系的质量有 了进一步的理解,但科学家认为这个值仍然不太准确,因为银河系的直径还无法确定。计算使用了12万光年的值,但有研究显示银河系的真实直径可能达到180万光年,部分物质与仙女座星系发生了重叠。
《伤仲永》PPT课件

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走向平庸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伤仲永课件ppt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 天赋再高,如果不继续学习, 也会变得平庸。我们应该珍惜 自己的天赋,不断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伤仲永因为天赋高,一开始就 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和肯定, 这使得他变得骄傲自满,最终 导致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时刻 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避免骄 傲自满。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 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 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重培 养良好的习惯,如勤奋、自律 、专注等。
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极大影响。
社会环境塑造个人性格
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个人选择与适应社会环境
个人在面对社会环境时,需要做出合适的选择并努力适应。
家庭背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01
家庭背景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背景提供了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和环境。
勤奋是实现天赋价值的关键。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天赋异禀, 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和勤奋,也无法取得成功。伤仲永虽然 有天赋,但他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和培训,没有掌握扎实的 知识和技能,最终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克服困境,追求进步
面对困境要保持信心和勇气。伤仲永虽然有着天赋,但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 多困难和挫折,如家庭贫困、缺乏教育和机会等。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不断 努力追求进步。
伤仲永课件
目录
• 引言 • 故事情节 • 人物分析 • 主题探讨 • 伤仲永的启示 • 结语
01
CATALOGUE
引言
故事背景
时代背景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各种社 会矛盾尖锐,封建伦理道德盛行 。
家庭背景
伤仲永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个平 凡的农民,靠天吃饭,以农为生 。
伤仲永复习PPT课件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19
•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 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
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 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 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 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 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 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 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 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 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17 。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B )
A: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来教 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B: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 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 对一个神童最后“泯然众人”的惋惜,哀伤之情。
C:在叙事中,作者巧妙构思,精心选材,详略得 当,文章开头就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作者想借仲永这个正面例子 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详实的材料。
D: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年幼时善作诗, 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又过七年变成一个平庸 的人。
18
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借旁近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人固有一死
D:卒之为众人 身先士卒
E: 或以钱币乞之 或王命急宣
8
六、句子翻译: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泯然众人矣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8、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 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
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 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 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 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 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 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 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 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 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17 。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B )
A: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来教 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B: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 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 对一个神童最后“泯然众人”的惋惜,哀伤之情。
C:在叙事中,作者巧妙构思,精心选材,详略得 当,文章开头就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作者想借仲永这个正面例子 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详实的材料。
D: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年幼时善作诗, 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又过七年变成一个平庸 的人。
18
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借旁近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人固有一死
D:卒之为众人 身先士卒
E: 或以钱币乞之 或王命急宣
8
六、句子翻译: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泯然众人矣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8、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ppt课件

1.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 ——幼年时天资过人,有作诗 才能; 2. “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 不如前; 3.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又 七年后完全变成平庸之人。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人”,原因是什么? •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而“不使学”。 •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 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续:
1. 没有某些发狂的劲头,就没有天才。——塞涅夫 2. 非常的单纯,非常的明确——这是天才的智慧的最 可惊人的品质。——车尔尼雪夫斯基 3. 天才有的弱点并不少于普通人,也许更多一 些。 ——罗曼· 罗兰 4.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舒曼 5.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之一。——契诃夫 6.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 7.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
伤 仲 永
王安石
西畴县逸夫中学 肖嗣玲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 晚号半山 宋代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正音,正确朗读
wé i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 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yì yè pān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达到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终于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 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 已耶? 那 尚且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人”,原因是什么? •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而“不使学”。 •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 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续:
1. 没有某些发狂的劲头,就没有天才。——塞涅夫 2. 非常的单纯,非常的明确——这是天才的智慧的最 可惊人的品质。——车尔尼雪夫斯基 3. 天才有的弱点并不少于普通人,也许更多一 些。 ——罗曼· 罗兰 4.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舒曼 5.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之一。——契诃夫 6.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 7.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
伤 仲 永
王安石
西畴县逸夫中学 肖嗣玲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 晚号半山 宋代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正音,正确朗读
wé i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 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yì yè pān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达到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终于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 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 已耶? 那 尚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பைடு நூலகம்了。
最新.
pān
chèn yé
最新.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 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 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 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 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 家之一。
(用自己的话复 述课文内容。)
最新.
二、重点研读一、二段
(一)疏通文意:
(二)特殊用法:
词类活用:(例:邑人奇之:形容词作动词, 以……为奇。) 特殊句式:省略句:古文语言简洁,常常 省略句子中的成分。 例:即书诗四句:(仲永)当即写了四 句诗 不使学:不使(之)学:不让他学习
最新.
学一学,练一练
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相当 11.“从先人还家” 从: 跟从 12.“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家
最新.
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1-2) (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
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
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最新.
三、体验反思 请同学们以“由方仲 永所想到的”为题,谈 谈自己的感受。
最新.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伤仲永
王安石
最新.
温故——如何学习文言文
1、反复朗读(或背诵)。 2、准确理解字词句,巩固并积累 重点实词、虚词。 3、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 意。 4、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
最新.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2、领会后天教育重要性, 端正学习态度。
最新.
检查预习
邑 yì扳 谒 yè称 泯 mǐn耶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 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 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 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 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 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最新.
四、课堂小结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 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
第三阶段: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最新.
第三段学习: 自主探究,分析原因。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最新.
2、理解课文 问题: (1)、方仲水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人”,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最新.
思路结构
第二部分:(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爱迪生
最新.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 2、归纳积累文言词汇。 3、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 条。
最新.
谢谢!
最新.
二、文言文如何检测?
1、划分节奏或断句 2、解释重点字词 3、翻译重点句子 4、理解简答
最新.
10.“贤于材人远矣” 贤:比……优秀 11.“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12.“且为众人” 且:况且 13.“固众人” 固:本来
最新.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 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 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 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 惜之情。
最新.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朗读课文。 要求:①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②把握节奏,注入感情。 ③ 熟悉课文内容。
最新.
2、问题: 课文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焉代:词,此。代这件事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
聚、团结 5.“即书诗四句” 书动:词,写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最新.
7.“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把……当作宾客 8.“或以钱币乞之” 或:有的人
9.“父利其然也” 利:
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பைடு நூலகம்了。
最新.
pān
chèn yé
最新.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 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 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 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 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 家之一。
(用自己的话复 述课文内容。)
最新.
二、重点研读一、二段
(一)疏通文意:
(二)特殊用法:
词类活用:(例:邑人奇之:形容词作动词, 以……为奇。) 特殊句式:省略句:古文语言简洁,常常 省略句子中的成分。 例:即书诗四句:(仲永)当即写了四 句诗 不使学:不使(之)学:不让他学习
最新.
学一学,练一练
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相当 11.“从先人还家” 从: 跟从 12.“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家
最新.
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1-2) (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
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
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最新.
三、体验反思 请同学们以“由方仲 永所想到的”为题,谈 谈自己的感受。
最新.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伤仲永
王安石
最新.
温故——如何学习文言文
1、反复朗读(或背诵)。 2、准确理解字词句,巩固并积累 重点实词、虚词。 3、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 意。 4、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
最新.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2、领会后天教育重要性, 端正学习态度。
最新.
检查预习
邑 yì扳 谒 yè称 泯 mǐn耶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 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 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 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 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 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最新.
四、课堂小结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 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
第三阶段: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最新.
第三段学习: 自主探究,分析原因。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最新.
2、理解课文 问题: (1)、方仲水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人”,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最新.
思路结构
第二部分:(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爱迪生
最新.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 2、归纳积累文言词汇。 3、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 条。
最新.
谢谢!
最新.
二、文言文如何检测?
1、划分节奏或断句 2、解释重点字词 3、翻译重点句子 4、理解简答
最新.
10.“贤于材人远矣” 贤:比……优秀 11.“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12.“且为众人” 且:况且 13.“固众人” 固:本来
最新.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 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 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 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 惜之情。
最新.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朗读课文。 要求:①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②把握节奏,注入感情。 ③ 熟悉课文内容。
最新.
2、问题: 课文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焉代:词,此。代这件事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
聚、团结 5.“即书诗四句” 书动:词,写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最新.
7.“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把……当作宾客 8.“或以钱币乞之” 或:有的人
9.“父利其然也”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