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药物敏感试验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当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时,其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抑菌圈;反之,当细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时,其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仍能生长。
三、实验材料1. 样本:临床分离的细菌菌株2. 培养基: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3.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4.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酒精灯、镊子等5. 试剂:生理盐水、消毒液等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临床分离的细菌菌株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 琼脂平板制备:将肉汤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加入抗生素纸片,轻轻摇匀,倒入平板,待凝固。
3. 抑菌圈测定:将培养好的细菌菌株接种于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形成情况。
4. 结果记录:记录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并按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敏感性分级。
五、实验结果1. 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20mm,敏感;2. 链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中敏感;3. 红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0mm,低敏感。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青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该菌株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2. 链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中敏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
3. 红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低敏感,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4.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成功检测了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该菌株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药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1. 实验材料:试验细菌、各种抗生素药品、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等。
2. 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取一根无菌的接种棒,沾取细菌液悬浊液,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
(2) 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各种抗生素药品通过滴定法或漏斗法加入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制成不同浓度的培养基,然后滴加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
(3) 实验观察:观察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情况,通过测定菌落直径,判断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对于某些细菌,某种抗生素可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对于另一些细菌则无效。
这表明细菌的敏感性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药敏试验,我们获得了一些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信息。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该信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中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这与细菌的生物特性、遗传变异、环境因素等有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细菌的敏感性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药敏试验结果只是一种参考,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历史、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方案。
继续深入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必要的,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细菌的抗药性机制,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问题。
五、参考文献1. XXX,XXX,XXX. 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35(4).2. XXX,XXX,XXX. 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进展[J]. 临床药学杂志,2019,15(2).。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引言:药物敏感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对特定疾病的疗效。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评估其对某一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了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选取了一种常见的癌症细胞株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将细胞培养于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培养基中,然后通过细胞存活率的测定,评估药物对细胞的杀伤效果。
实验组设有不同浓度的药物组和对照组,以比较药物对细胞生存的影响。
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选取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将细胞株接种于培养皿中,并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药物制备:根据实验需要,将药物按照不同的浓度配制成培养基,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3. 药物处理:将培养基中的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照组则不加入药物。
4. 细胞存活率测定:通过染色或其他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组中细胞的存活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药物A对细胞的杀伤效果最强,高浓度药物A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
2. 药物B对细胞的杀伤效果次之,中等浓度药物B可以适度降低细胞存活率。
3. 药物C对细胞的杀伤效果较弱,只有在高浓度下才能对细胞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4. 对照组中的细胞存活率较高,说明细胞在无药物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长。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 药物A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某种癌症的潜在药物候选。
2. 药物B的抗癌效果较弱,可以考虑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3. 药物C的抗癌效果较为有限,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4. 实验结果表明,药物的浓度对细胞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高浓度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细胞生长。
结论: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我们评估了不同药物对癌症细胞的杀伤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药物A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药物B具有适度的抑制作用,而药物C的抑制效果较弱。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对倍稀释
1
移液素
抗 生
管
14
另设测试菌生长对照管一支不含药物。将已调节好的待测菌悬液 1mL加入各含药管内,使每mL含细菌约5×105CFU/mL。各试管置 35℃孵育16~24h后观察结果。质控菌对照按上述操作平行进行。
结果报告:MIC的测定(mg/L) ➢ MIC小于或等于敏感解释标准:敏感S ➢ MIC大于或等于敏感解释标准:耐药R ➢ MIC在敏感和耐药解释标准之间:中介I
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K-B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读。 2.了解K-B法的质量控制。 3.熟悉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读和临
床意义。
4
二、试验器材:
1.菌种:大肠埃希菌18-24h培养物。 2.MH平板、 MH肉汤。 3.药敏纸片、环丙沙星、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刻度尺、
0.5麦氏比浊管、镊子、天平、无菌试管、无菌吸头等。
5
(一)纸片琼脂扩散法(disk diffusion method)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 板上,药敏纸片中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 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药物形成类似于同心圆的等浓 度圈,当某一圈的药物浓度恰好刚刚能抑制细菌生长时,细菌 仅能在此圈外面生长而形成药敏纸片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 反应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抑菌圈越大越敏感。
15
杆菌肽耐药
16
实验结果:
左起第四管为药物最低浓度而无细菌生长,即待检菌的MIC
17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医学检验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9
4. 孵育:放于35℃孵箱中,通常于16-18h后,测量抑菌环直径。
药物敏感试验判断标准 mic

药物敏感试验判断标准 mic药物敏感性试验判断标准Mic是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常用的标准之一。
它代表着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即能抑制菌株生长的最低浓度。
药物敏感性试验是评估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对某种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的常用方法之一,用于指导临床上的抗感染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Mic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其在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一、Mic的定义Mic是指药物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在药物敏感性试验中,通常使用微量稀释法来测定Mic。
微量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半定量方法,通过逐渐稀释药物溶液来确定能够抑制菌株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
Mic的值越小,意味着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越高。
二、Mic的测定方法1. 罗氏法(Broth dilution method):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接种细菌,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成与否来确定Mic。
2. 珠光法(E-test):将含有药物梯度的试纸片放置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试纸片上的菌落生长与否。
根据试纸片上药物浓度梯度的一侧出现菌落的最后一个点,结合标尺上的数值,确定Mic。
3. 剂量杯法(Cup method):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含有琼脂基质的杯中,接种细菌,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通过观察药物浓度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来确定Mic。
以上三种Mic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三、Mic的临床意义Mic值是临床上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Mic值的不同,通常将药物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敏感:当Mic值较低时,说明细菌对药物敏感,拟合适的治疗药物。
2. 中介:当Mic值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时,表示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治疗时需慎重考虑。
3. 耐药:当Mic值较高时,说明细菌对药物耐药,该药物对细菌已失去或极低的抑菌作用,应避免使用。
药敏试验方法1

药敏试验方法:K-B法:1 从孵育了16-24小时的琼脂平板上(血平板),挑出单个菌落,直接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
2 在15分钟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调好的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处旋转并用力挤压几次,以从中挤出过多的菌液。
3 用棉拭子在无菌的M-H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度,每次接种都应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最后用棉拭子涂抹平板的边缘。
4 将确定好的药敏纸片分贴到平板表面。
每个纸片都应压一下,以保证与平板表面完全接触。
每个纸片中心间距24mm。
纸片一旦与平板接触,不应再移动。
5 贴完纸片后,应在15分钟内放入35度孵箱。
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放入3%-5%的CO2烛缸。
6 孵育24小时以后,测量各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与NCCLS手册比较,作出结果判断。
说明:细菌药敏结果的判断以NCCLS为标准,所以药敏试验的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NCCLS操作,否则将失去意义。
链球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除铜绿假单孢菌和不动杆菌外的假单孢菌属不用K-B法.肺炎链球菌胶乳凝集测定法1 在一干净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生理盐水。
2 从冰箱取出鉴定试剂(Slidexpneumo-kit)于室温。
3 在其中一滴生理盐水上滴加R1试剂,在另外一滴上滴加R2试剂,用搅拌棒混匀。
4 轻轻晃动玻片2分钟,观察结果。
5 2分钟内,如R1出现凝集为阳性;如R1和R2均未出现凝集为阴性。
注:R3为阳性对照。
药敏纸片的选择1、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头孢噻肟(CTX)头孢唑林(CZ)头孢他定(CAZ)氨苄西林(AM)哌拉西林(PIP)阿米卡星(AN)头孢噻吩(CF)环丙沙星(CIP)头孢呋辛(CXM)庆大霉素(GM)头孢噻肟/棒酸(CTX/CA)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AZ/CA)羧苄青霉素(CB)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TZ)亚安培南头孢匹肟(FEP)头孢克罗(CEC)2、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妥布霉素(TM)阿米卡星(AN)安曲南(AZT)头孢哌酮(CFP)哌拉西林(PIP)头孢匹肟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定(CAZ)左旋氧氟沙星(OFL)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3、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OX)青霉素G(P)头孢唑林(CZ)阿米卡星(AN)红霉素(E)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万古霉素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噻吩(CF)4 、肠球菌氨苄西林(AM)万古霉素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M)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5、除肺炎链球菌外链球菌氨苄西林(AM)头孢噻肟(CTX)万古霉素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克林霉素(CM)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ESBLs的检测MH培养基上贴头孢他定,头孢他定/克拉维酸,头孢噻肟/棒酸,安曲南。
微生物实验 药物敏感实验

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圆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操作程序和结果判断方
法。
⏹2、了解药敏试验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药敏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特定部
位。
药物借其分子的扩散力向周围琼脂中扩散,形成了随着离纸片距离加大,琼脂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
其纸片周围一定区域琼脂内的药物浓度高于抑制待检菌所需浓度时,则该区域内细胞不能生长,形成透明抑制圈。
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待检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抑菌圈愈大,说明该菌对此药物越敏感三、实验器材
⏹1.菌种大肠埃希菌。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试剂无菌生理盐水,抗菌药物纸片:
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土霉素、链霉素等。
⏹4.其他无菌棉拭子、镊子、毫米尺、接种环。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菌液制备
菌浓合适,一般为106
⏹2.接种
细菌悬液制备后15min内接种至倒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中,接种量0.1-0.2mL。
涂布均匀。
⏹3.贴药敏纸片
⏹涂布后的平板在室温下干燥3~5min,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将纸片贴于琼脂表面
并轻压,使纸片与琼脂表面完成接触。
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纸片贴上后就不能再移动位置。
⏹4.培养
⏹将平板倒置放入37℃培养箱培养,16~18h读取结果。
五、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 1.圆纸片药敏试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 2. 试述药敏试验的意义。
4.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肠球菌属:青霉素 、万古霉素 、甲氧苄啶/磺胺异
噁唑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氨苄西林
不动杆菌属: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 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 、环丙沙 星、米诺环素; 洋葱伯克霍德菌:头孢他啶 、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 胺异噁唑 、美罗培南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甲氧苄啶/磺胺异噁唑、左氧氟沙 星、米诺环素 ;
嗜血杆菌属: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异噁唑、头孢
他啶、美罗培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克洛;
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青霉素、大观霉素、
四环素 ;
肺炎链球菌:红霉素 、苯唑西林 、甲氧苄啶/磺胺异噁唑、 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 ; 除肺炎链球菌外的其他链球菌:红霉素、青霉素、克 林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
5.盖上平板的盖子,放置培养箱内孵育,放置3~10分钟 后贴上标准抗生素纸片。
6.根据选择的菌株挑选相应的抗菌纸片。
肠杆菌科: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噻肟、环丙沙星、亚胺培 南、氨曲南、庆大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哌拉西林、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 葡萄球菌属: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 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 ;
操作方法:1.抗菌药物的稀释和融解
2.抗菌药物母液的稀释
3.在微量聚乙烯微板孔中加入各种不同浓度的抗生素
100μ l,从低浓度往高浓度加样,不需要更换吸管。
4.挑选18~24小时的菌落置M-H肉汤增菌4~6小时。
5.制备0.5麦氏比浊管,然后1:200稀释,使之最终 浓度105 CFU/ml。
6.孵育后形成一椭圆形抑菌圈,抑菌圈和试条的相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肽类(主要针对G+菌)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G+菌或苛养的G-菌) 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单一药物类(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
2015/9/26 6
2015/9/26
7
A组:常规首选药敏试验组合 B组:包括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医院内感染的药物。在下列情况时可以选择
稀释法 定量、较准确报告 最低抑菌浓度(MIC) 操作复杂 不是连续浓度梯度 任何细菌污染都会 影响结果
22
2015/9/26
-琼脂稀释法
Q:
请设计琼脂稀释法试验,获得美罗培 南对80株测试大肠杆菌的MIC值。
2015/9/26
23
-琼脂稀释法
主要材料:MH琼脂 美罗培南药粉(纯度91%) 点种器
2015/9/26
14
-纸片扩散法
操作步骤
制备接种物(0.5麦氏单位)
接种(15分钟内接种,涂抹均匀)
在接种好的琼脂平板上贴加纸片 孵育(15分钟内反转平板,35°C空气孵育)
苛养菌5%CO2孵育
判度结果和解释结果
2015/9/26 15
-纸片扩散法
判读结果
将游标卡尺置于反转的平板的背面,测量到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平板 应距离一个黑色不反光的背景数英寸,并用反射光照明。 如果是加血的琼脂培养基,则应在透射光照射下,打开培养皿盖,从上 表面测量抑菌圈。
2015/9/26
24
-琼脂稀释法
准备对倍稀释的药液 准备菌液 制备含抗生素的琼脂平皿 点种菌液
孵育
读MIC值
2015/9/26 25
-琼脂稀释法
抗生素用量计算
W=母液浓度×母液体积/药物纯度 =(256ug/ml×25倍)×4ml/0.91
母液浓度依各个试验具体情况而定
2015/9/26 26
-纸片扩散法
2015/9/26
10
-纸片扩散法
试剂 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 抗生素药片 接种物(细菌悬液)
2015/9/26 11
-纸片扩散法
MH平皿的标化
(1)厚度4mm (2)pH7.2-7.4(pH过低,氨基糖苷类与大环内脂类失活,青霉素类 活性增强) (3)湿度 (4)胸腺嘧啶核苷或胸腺嘧啶(TMP/SMZ-ATCC29212,抑菌圈 ≥20mm) (5)二价阳离子含量:影响氨基糖苷类对绿脓杆菌、四环素对所有细 菌的实验结果。过低,活性增强;过高,活性减弱) (6)某些苛养菌,需要在MH琼脂中添加其他物质或使用其他培养基 (7)若当天不使用,储存于2-8°C,七天内使用。
-琼脂稀释法
对倍稀释药液
药物的溶解液和稀释液参照CLSI/NCCLS M100-S15文件 用灭菌蒸馏水稀释至最低浓度为0.004×25ug/ml(一般比质控范 围低限低一个稀释度) 质控范围:ATCC25922 0.008-0.06 ATCC27853 0.25-1
2015/9/26
27
-琼脂稀释法
菌液的准备 新鲜菌落 0.5麦氏单位(108CFU/ml) 1:10稀释(107CFU/ml) 15分钟内接种
2015/9/26
30
-琼脂稀释法
点种器点种(每块平皿可点52个点) 每个点为1-2ul,即104CFU 注意:接种最初和最后要分别点种两块不含抗生素的 MH平皿 “质控前“(检查生长菌的生长性和纯度) “质控后“(检验在接种过程中有无污染)
18
2015/9/26
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 1221株eco对TZP的抑 菌圈直径分布
2015/9/26
19
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 518株aba对IMP的抑 菌圈直径分布
2015/9/26
20
-纸片扩散法
质控
目的:监测药敏精密度和准确度;监测试剂质量;监测操作者水平。
质控菌:ATCC25922、ATCC27853、ATCC25923等
Each laboratory should decide which agents in the tables to report routinely(Group A) and which might be reported only selectively (from Group B),in consultation with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actitioners and the pharmacy,as well as the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 and infection control committees of the medical staff of the hospital.
试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
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
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 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
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试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
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2015/9/26 9
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北京协和医院 检验科 细菌室 杨启文
2015/9/26 1
何时需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
当一细菌是需要抗微生物药治疗的某感染过程 的病原菌,而其敏感性不能从细菌的种属特性可 靠地推知时,就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当病原菌被认为是属于对常用抗生素能产生耐 药的菌种时,更需进行药敏试验。
2015/9/26
28
-琼脂稀释法
制备含抗生素平皿
将1ml抗生素液与24ml MH琼脂混匀,待其凝固。 注意:琼脂不可过热 药液和琼脂要充分混匀 若检测链球菌的敏感性,则推荐MH琼脂在被 高压灭菌并冷却后,以无菌手续加入5%(v/v) 脱纤维羊血或马血并检测pH。
2015/9/26 29
-琼脂稀释法
2015/9/26
34
-琼脂稀释法
将结果输入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015/9/26
35
2015/9/26
36
2015/9/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
-纸片扩散法
抗生素药片
(1)-14°C以下冷冻至使用前。B-内酰胺类应密封包装并冷冻,某 些不稳定的药物(如亚胺培南、头孢克罗、克拉维酸复合药)应冷冻保 存直至使用。 (2)装有纸片的容器应于使用前1-2小时移出冰箱,平衡至室温才能打 开。以防止纸片上冷凝水产生。 (3)当指示剂变色时,应更换干燥剂以防止过于潮湿。
性报告:(1)对A组同类抗生素耐药时(2)特定的标本来源(如三代头孢对脑脊液中的肠道杆 菌,TMP/SMZ对泌尿道中的分离菌株)(3)多种细菌感染(4)多部位感染(5)对A组药过 敏、耐受或无效的病例(6)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向感染控制组报告。
C组:包括某些医院需要测试的替代性或补充性抗生素(由于该地区存在对某些首选药
只要平均抑菌圈直径没有发生由于方法错误造成的有意义的改变,质控 培养物就可以一直用于监测试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如果某意外结果提 示该菌株的内在敏感性发生改变,就应该换用此质控株的新培养物。
2015/9/26
21
-琼脂稀释法
纸片法 经济、常规应用有 统一的实验室标准 只能检测需氧菌 及兼性厌氧菌。 极易受实验室条 件影响。
物耐药的菌株)。
U(Urine)组: 仅用于尿道中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其他部位的感染不用此组药物进
行试验。
O(Other)组:可能有临床使用指征,但在美国不作为常规测试和报告。
Inv(Investigational)组:目前正在进行抗菌活性评估,还未被FDA批准。
8
2015/9/26
-纸片扩散法
如果被测菌是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则应孵育24小时,再在透射光下分别 观察苯唑西林或万古霉素的透明抑菌圈内有无耐甲氧西林或耐万古霉素 菌落的微弱生长。
2015/9/26 16
-纸片扩散法
判读结果
如果在透明的抑菌圈内有任何的单个菌落,则应进行二次培养,重新鉴 定和重新试验。 对于变形杆菌属,在本该十分明显的抑菌圈内的薄纱样蔓延生长应该忽 略。
2015/9/26
2
何时不需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
若感染的性质不清楚、标本含数种混合生长的菌或 正常菌群,而且这些菌与正在治疗的感染关系很小 时,通常不必作药敏试验,因为其实验结果可能有 误导作用。 若感染是由公认的对高效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引起, 就很少需要作药敏试验。
2015/9/26
3
Selective Reporting
CLCI M100-s15
2015/9/26 4
菌--药敏方法
测试菌
药敏方法 纸片扩散法(M2-A8) 琼脂稀释法 稀释法 (M7-A6) 肉汤稀释法 微量(0.1ml)
普通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苛养菌 厌氧菌
宏量(2ml)
2015/9/26
5
可选用的抗生素
B-内酰胺类(青霉素类、B-内酰胺/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
2015/9/26 31
-琼脂稀释法
吹干
将平皿倒置,35°C,普通空气孵育16-20h
读MIC值
2015/9/26
32
-琼脂稀释法
0.008
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