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L-S7-352 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1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1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药品名称
试敏液的要求及配制
试敏方法及判断
过敏反应的处理
备注
青霉素G
将本药配制成500u/ml皮试液,皮内注射0.05~0.1ml。
1.取75%酒精消毒前臂驱侧腕关节上约6.6cm处皮肤
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内0.1%肾上腺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与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有呼吸困难者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1.轻微过敏反应: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首次用药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均须做过敏试验。
2.皮内试验结果的判断;同青霉素G。
2.重度过敏反应:处理可参照青霉素G。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
将本药配制成150u/ml皮试液,皮内注射0.05ml。
1.试敏方法:取配好的试敏液0.05ml,做皮内注射(部位同青霉素G),20分钟后观察结果;
苯唑西林钠
将本药配制成500 ug/ml皮试液,皮内注射0.05~0.1ml。
将0.1ml注入皮内,试敏方法及判断与青霉素G同。
同青霉素G
1.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大剂量应用可出现排经系统反应,如抽搐、痉挛、神志不清、头痛等,偶见中性颗粒细胞减少,对特异体质者可致出血倾向,个别人氨基转移酶升高。
2.尚可见药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少数人可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将本药配制成300~500 ug/ml皮试液,皮内注射0.1ml。

医院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医院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青霉素 G
氨苄 西林钠
普鲁卡因 青霉素 (青霉素乳剂) 苯唑西林钠
头孢唑林钠 (先锋霉素类 )
东元安奇 (阿莫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 ) 舒氨西林
链霉素
精制破伤风 抗毒素 ( TAT)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试敏液的要求及配制 将青霉素钠试敏液配制成 200μ/ml ,皮内试敏剂量 20μ。 取 80 万μ 原装药品,加 3.8ml 生理盐水至 4ml,则为 20 万 μ/ml 取 40 万μ 原装药品,加 2ml 生理盐水,则为 20 万 μ/ml 取 20 万μ 原装药品,加 1ml 生理盐水,则为 20 万 μ/ml 第一次从上液中抽 0.1ml,加 0.9ml 生理盐水,则为 2 万 μ/ml 第二次从第一次 1ml 中抽 0.1ml,加 0.9ml 生理盐水,则为 2000μ /ml 第三次从第二次 1ml 中抽 0.1ml,加 0.9ml 生理盐水,则为 200μ/ml 注意:每次配制时,均需将试液混合均匀,以下各项药均需如此
2、生后 28 日之内的婴儿不需做过敏试验。 3、试敏液需现配现用(以下各项药也应如此) 。
3、过敏性休克反应: ①立即就地抢救。②针刺人中、内关穴,行强刺激。③立即皮下注射
0. 5%盐酸肾上
腺素 0.5—1.0ml,小儿可酌减,如病情不缓解每隔半小时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0.5ml ,
直到脱险为止。如发生心脏骤停,可行胸外心脏按压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同青霉素 G
首次用药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均须做过敏试验。
1、首次须做过敏试验。 2、有全身反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 及时处理。
TAT 脱敏注射法
次数 1 2 3 4
抗毒血清 0.1ml 0.2ml 0.3ml 余量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敏结果准确。

2.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会不断的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待检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产生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检测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3.试剂M-H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

4.质控4.1 常用细菌药敏质控标准菌株参见CLSI规定。

4.2 质控菌株每日随临床标本一起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质控菌株的抑菌环。

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结果可信。

4.3 质控的频率由于纸片法药敏试验是很稳定的,在不失控的时候,可以每周作1~2次质控菌株的测定。

如果发现有失控的情况,就必须每日做1次,寻找失控的原因并予以纠正。

如果连续30日失控<3次的,可以恢复每周1次。

5.操作步骤5.1 挑取4~5个纯培养菌落,接种于3~5ml M-H肉汤(0.5麦氏单位)中,经35℃培养6~8h。

5.2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浊度,使其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相同。

5.3 用无菌棉拭蘸取校正过的菌液,在试管壁上挤压几次,压去多余的菌液,涂布整个M-H平板表面,再重复两次,每次旋转平板60°,使整个平板涂布均匀,最后用棉拭涂布平板四周缘一圈。

5.4 涂布菌液的平板于室温中干燥3~5分钟后,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并用镊尖轻压一下纸片,使其贴平。

每张纸片的间距不小于24mm,纸片的中心距平板的边缘不小于15mm,直径90mm的平板宜贴6张药敏纸片。

5.5 将贴好纸片的平板置35℃孵育18~24小时后,用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

个别菌孵育温度,时间及条件应按照CLSI规定。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药物试验法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药物试验法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药物试验法(一)青霉素过敏试验1.目的鉴别青霉素过敏者。

2.方法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液0.1ml,使局部成皮丘。

注射后20分钟观察反应结果。

3.结果判断①阴性:皮丘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可以用药。

②阳性:皮丘局部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全身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反应。

阳性者表示对该药过敏,不可使用。

③假阳性:由于稀释液的刺激,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皮丘不大,红晕直径小于1cm,应在另一侧前臂做生理盐水对照试验。

④迟缓反应:有些病人过敏试验虽阴性,但在注射药物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发热、皮疹,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及处理。

4.注意事项①做皮肤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过敏史及家族史,有过敏者严禁做过敏试验。

②凡首次使用青霉素或停药3天以上或用药中途更改批号者,应需重新做皮试。

阴性者可用药。

③长效青霉素在每次注射前均应做皮试。

④注入皮内试验药液应正确,针头不宜过深,以免刺入皮下引起出血。

拔针后勿按压局部,以免影响效果。

⑤试验药液现用现配。

⑥认真判断反应结果,严格掌握时间。

⑦为了判断是否假阳性,应同时在另一侧前臂以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⑧观察结果应记录在医嘱单上。

阴性注“(-)”,阳性注“(+)”。

禁用青霉素者同时在护理记录单、病历上做醒目标记,并告诉病人及家属。

⑨应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时应用。

注射后应观察半小时。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1.目的鉴别对链霉素过敏者。

2.方法皮内注射链霉素皮试液0.1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同青霉素过敏试验。

4.注意事项①使用链霉素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严禁做过敏试验;②注入皮内药液应正确,针头不宜过深,以免影响观察效果;③认真判断结果,做记录,有标记;④如出现过敏反应,急救时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其他与青霉素过敏处理相同。

(三)普鲁卡因过敏试验1.目的鉴别普鲁卡因过敏者。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

克州人民医院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总则1、临床医生、护士和药师要高度重视药物过敏试验相关事宜。

熟悉使用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的药品品种。

严格掌握需要进行过敏试验和严禁做过敏试验的情形。

2、用药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禁忌证,在病历中做好必要的记录。

3、药品说明书是法律文书,因此,对于药品说明书中要求或建议用药前进行过敏试验的品种,用药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

4、药物过敏试验是一些药品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

但需要强调的是,过敏试验本身也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结果也存在给药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给药前需要做必要的患者风险告知和抢救准备,给药后仍应注意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实施救治,对输液器、注射器和残存的药液进行封存,在病历中作相应记录,并呈报药品不良反应。

5、对于用药前需要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药品,以下情形需知晓:(1)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药监部门、现版中国药典以及药品说明书中均没有要求“不同批号的同一产品(生产厂家、通用名、规格、商品名均相同)交替使用时需要重新做皮试”。

(2)在连续治疗过程中,原则上不应更换为“相同通用名但生产厂家不同”的其他品种,除非有证据证明后者对治疗更有利。

若临床确需更换,则需要慎重。

若替代药品的说明书明确要求用药前进行过敏试验,则更换时需要重新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关于附表的说明:附表所列的药物名称、皮试药液浓度及给药方法与剂量,来自《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年版。

附表:克州人民医院常用药物必做或应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液浓度和给药方法与剂量备注:1、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羧苄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磺苄西林钠注射剂等皮试药液浓度和给药剂量同青霉素。

2、①凡头孢菌素规格(每瓶)为0.5g、0.75g、1g的先依次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ml、15ml、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0.1ml,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0.1ml做皮试。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敏药品操作规程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敏药品操作规程
2、尚可见药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少数人可发生白色念珠菌继发感染。
头孢菌素类
(先锋霉素类)
头孢唑啉钠
头孢拉丁
头孢唑肟钠
头孢匹罗
头孢呋辛钠
头孢曲松钠
头孢吡肟钠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皮试药液配制: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成500 ug/ml.
皮内试验参照青霉素类的试验方法,抽取01 ml(含50 ug)做皮内注射,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做空白对照试验。
2、如出现过敏反应,可参考青霉素过敏的处理,采取对症急救。
为慎重起见,在未做静脉注射试验前,应先做皮内试验,如皮内试验为阴性,在做静脉试验,如果静脉试验为阴性,再做全量静脉给药。
3、观察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
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肉0.1%肾上腺素0.5 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有呼吸困难者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4、取2000u/ml溶液0.25 ml加生理盐水1ml,成为500u/ml溶液.
注意:每次配制时,均需将试液混合均匀,以下各项药均需如此。
试敏方法1、取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腕关节上约6.6cm处皮肤。
2、抽取皮试液0.1/ml(含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 ml)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药品名称
试敏液的要求及配制
试敏方法及判断
过敏反应的处理
备注
青霉素G
青霉素皮肤试验溶液配置步骤

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1.仪器自检规程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3.四道生理记录仪2.仪器操作规程1.高压消毒锅2.AE-240电子天平3.AEL-200电子天平4.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5.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6.BP-930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7.ZY-300A型抑菌圈测量仪8.AD-2.5型电子体重秤9.LDZ4-0.8型自动平稳微型离心机10.ZRY-2智能热原仪11.MS-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12.ZYT-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13.智能崩解试验仪ZBS-6B型14.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15.501/486/U6K/746 HPLC仪16、DL?熔点测定仪17.pHS-3C型酸度计18.旋转式粘度计19.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01PC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16021.天平的操作规程与爱护保养22.折光计23.韦氏比重秤24.TLC操作规程25.TLC照相操作规程26.显微镜的使用规程及日常爱护27. DWNER`SMANUAL 纯水器一、仪器自检规程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1.1 技术指标:1)净化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级的规定2)净化空调器的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00级的规定1.2 检定方法1)检定前仪器应先打开20~30分钟使平稳2)用尘粒计数器测定空间的尘粒数(0.5μ和5μ),做好记录3)用平皿计数法测定30分钟的沉降菌,做好记录1.3 以上二项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清洗过滤无纺布或清洁无菌室等)1.4 检定周期1)净化工作台:必要时或半年2)净化空调器:必要时或每次抽样时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本仪器为配合中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硝酸汞电位滴定法的实施测定青霉素类抗生素电位滴定的专用仪器。

2.1 要紧技术规格电源电压:220V±10%,50Hz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0%(20℃)电位值输入范畴:0±1000MV测量精度:0.25%2.2 检定方法取经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约15mg,周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以下按照本仪器"使用说明书"四项"操作与使用"测得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浓度;滴定的同时按照中国药典记录一九九五年版电位滴定法(附录VIIA),详细记录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消耗体积和电位,依照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消耗量和氯化钠的取用量,算出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浓度.两种方法误差不得过0.5%.2.3 检定周期二年.3、四道生理记录仪3.1 生物电放大器1)阻尼校验方法连续打下数个l毫伏标准电压后按以下判定:如升降线差不多陡直,横线差不多平直既为阻尼正常。

药敏试验程序及步骤

药敏试验程序及步骤
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药敏试验要求比较严格,条件比较高。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一、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E 安全采集
2) 标本处理
2h送到检验处,部分菌应保温于一定环境中保存 注意安全尤其对烈性传染病。有时可
以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
如尸检组织、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本要保存于4?环境中,脑脊液保存于
25?
3) 各部位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A 血液
皮肤消毒 采血部位 采血量 采血次数采血时间不同动物有所不同 血液应马上送检 室
二、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application; infection and antibacterial drug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ransfusion refers to levy; nutrition support of adapted car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common life support technology (as cycle breathing support, and nutrition support,) and emergency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common guardianship instrument using. Look: shock, cardiac respiratory arrest and acute organ failur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nd severe infe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severe disturbance of body fluid environment such as critical theory and progress of the illness. 2. basic requirements (1) species and cases of study requirements: severe pneumonia in disease-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3. high requirements (1) learning disease species: disease species disease species image radiation: rheumatic heart congenital heart intestinal Crohn's (Crohn) disease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bile duct cancer chronic pancreatic inflammatory urinary system stone urinary system tumor adrenal disease thyroid disease cranial within infection nervous system tumor nuclear medical: Digest road bleeding explicit like brain blood flow perfusion explicit like testicular blood pool explicit like salivary glands explicit like (2)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ments: understand various image chec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者:沈继录审核者:批准人:
生效日期:2012.1.1
文件发放范围:微生物组
文件年度审核
审核者:审核者:审核者:审核者:
日期:日期:日期:日期:
1. 目的
规范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药敏结果准确。

2.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会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待检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产生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检测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3.试剂
M-H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

4.质控
4.1 常用细菌药敏质控标准菌株参见CLSI规定。

4.2 质控菌株每日随临床标本一起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质控菌株的抑菌环。

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结果可信。

4.3 质控的频率由于纸片法药敏试验是很稳定的,在不失控的时候,可以每周作1~2次质控菌株的测定。

如果发现有失控的情况,就必须每日作1次,寻找失控的原因并予以纠正。

如果连续30日失控<3次的,可以恢复每周1次。

5.操作步骤
5.1 挑取4~5个纯培养菌落,接种于3~5mlM-H肉汤(0.5麦氏单位)中,经35℃培养6~8 h。

5.2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浊度,使其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相同。

5.3 用无菌棉拭蘸取校正过的菌液,在试管壁上挤压几次,压去多余的菌液,涂布整个M-H平板表面,再重复两次,每次旋转平板60°,使整个平板涂布均匀,最后用
棉拭涂布平板四周边缘一圈。

5.4 涂布菌液的平板于室温中干燥3~5分钟后,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并用镊尖轻压一下纸片,使其贴平。

每张纸片的间距不小于24 mm,纸片的中心距平扳的边缘不小于15 mm,直径90 mm的平板宜贴6张药敏纸片。

5.5 将贴好纸片的平板置35℃孵育18~24小时后,用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

个别菌孵育温度、时间及条件应按照CLSI规定。

6.结果判断
根据CLSIMl00最新标准将所测抑菌圈的大小,报告为敏感(S)、中介/中敏(I)或耐药(R)。

7.注意事项
8.1 测试链球菌时应测量生长受抑制区域而不是溶血受抑制区域。

8.2 如抑菌圈内有独立生长的菌落,则提示可能有杂菌,需要重新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

此菌落也可能为高频突变耐药株。

8.3 某些细菌的黄胺类药抑菌圈内有微量的细菌生长,可忽略不计,应以外圈为准。

8. 临床意义
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文件更改记录
修改后版本更改概述批准人生效日期
3.0 增加“文件更改记录”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