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共38页

合集下载

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概诉

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概诉
头孢类、 碳青酶烯类、单环B-内酰胺类)
糖肽类(主要针对G+菌)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G+菌或苛养的G-菌)物类(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
2018/12/3 6
2018/12/3
7

A组:常规首选药敏试验组合 B组:包括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医院内感染的药物。在下列情况时可以选择
Each laboratory should decide which agents in the tables to report routinely(Group A) and which might be reported only selectively (from Group B),in consultation with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actitioners and the pharmacy,as well as the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 and infection control committees of the medical staff of the hospital.
2018/12/3
14
-纸片扩散法

操作步骤
制备接种物(0.5麦氏单位)
接种(15分钟内接种,涂抹均匀)
在接种好的琼脂平板上贴加纸片 孵育(15分钟内反转平板,35°C空气孵育)
苛养菌5%CO2孵育
判度结果和解释结果
2018/12/3 15
-纸片扩散法

判读结果
将游标卡尺置于反转的平板的背面,测量到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平板 应距离一个黑色不反光的背景数英寸,并用反射光照明。 如果是加血的琼脂培养基,则应在透射光照射下,打开培养皿盖,从上 表面测量抑菌圈。

药敏试验方法

药敏试验方法

一、纸片扩散法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

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二、稀释法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

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2.1 琼脂稀释法首先制备含抗菌药物的琼脂稀释平板。

再接种待测菌株,然后是结果判读。

2.2 肉汤稀释法三、抗生素浓度梯度法四、自动化仪器法一、实验材料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

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详见实验准备)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仪器: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头二、实验准备2.1 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2.1.1 制备方法: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

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

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2.1.2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

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

001-药物敏感试验

001-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实验方法――药敏试验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

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

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耐药菌株可能会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专家强调指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目前由各种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阻碍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所以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成了畜禽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

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

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耐药菌株可能会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一、什么是药敏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AST),简称药敏试验,是指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分离菌株进行试验,测试抗菌药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以指导选择治疗药物和了解区域内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经验性治疗选药。

药敏试验是兽医临床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

二、药敏试验的意义1、可以相对快速有效地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为实验是在体外对已经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不需要生物载体,不需要实验动物,操作相对简单,成本相对降低。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欢迎共阅药敏试验操作方法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琼脂法进行,药敏纸片选择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药敏纸片,试验所选择药物必须包括下列抗生素:氨苄西林(A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头孢噻吩(CFT),头孢噻肟(CTX),庆大霉素(GEN),萘啶酸(NAL),诺氟沙星(NOR),四环素(TBT),利福平(RFA),复方新喏明(SMZ)。

1 操作方法:(1)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小时,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与菌液比浊管比浊。

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调整浊度与比浊管(0.5麦氏单位)相同。

(2)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菌液。

用棉拭子涂布整个M-H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

(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

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纸片一贴就不可再拿起。

每个平板贴5张纸片,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

在菌接种后15分钟内贴完纸片。

(4)将平板反转,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附表5)。

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

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环,磺胺药在抑菌环内出现轻微生长,这些都不作为抑菌环的边缘。

结果判断依据鉴定所药敏纸片判定标准。

2 注意事项:(1)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mm平皿,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注。

琼脂厚为4±0.5mm (约25-30ml培养基),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在5日内用完,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烤干平皿表面水滴。

倾注平皿前应用pH计测pH值是否正确(pH应为7.3)。

pH过低会导致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失效,而青霉素活力增强。

(2) 药敏纸片长期储存应于-20℃,日常使用的小量纸片可放在4℃,但应至于含干燥剂的密封容器内。

药敏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介绍ppt课件

药敏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介绍ppt课件
– MIC接近血、体液中药物的浓度,治疗 反应率低于敏感株
• 药物生理浓集部位有效 (尿-FQ) • 加大用药剂量可能有效
– 缓冲区:防止操作的系统误差造成重 大结果的判定错误
药敏试验的方法学
• 半定量…纸片扩散法 (抑菌圈直径) • MIC法:
– 稀释法(肉汤、琼脂) – 自动化仪法 –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Etest ) – 流式细胞仪
• 药敏可能无法检出新出现的耐药,VISA
药敏试验方法2-肉汤稀释法
4
8

16
32 64 128 256 ug/m
混清
抗生素倍比稀释,种菌105CFU/ml , 孵育35℃, 16-20h,判读
药敏试验方法2-肉汤稀释法
• 调节离子浓度的MH肉汤 • 宏量肉汤法(2ml, 13x100mm )
微量肉汤法 ( 0.1ml, 微量板) 自动化仪 • 优点:准确,可靠,可用于研究 • 缺点:
菌,
分枝杆菌
评价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指标
• MIC50, MIC90, MIC 均值, MIC 范围,R,I,S • MIC50/ MIC90:MIC从小到排列,位于第50 / 90百
分位菌株的MIC值 • 单纯比较MIC50,MIC90是片面的,还要同时看平
均MIC及MIC范围 • 同时结合R,I,S,(不同药物血浓度不同,安
8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 (ug/ml)
6
Drug A
4
Drug B
2
B
0
A
Time above MIC
Time
Drug A present at concentration of 2 ug/ml for 50% of dosing interval Drug B present at concentrationSloidef n2o ug/ml for 30% of dosing interval 40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讲课文档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讲课文档
P:各组动物死亡率,用小数表示(如死亡率为80%应写成0.80) ∑P:各组动物死亡率之总和
第十四页,共38页。
第二节 新药长期毒性试验
• 长期毒性:试验动物连续多次接触较大剂 量的药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 长期毒性试验:为观察药物的长期毒性而 设计的毒理学试验。又被称为重复给药毒 性试验。
第十五页,共38页。
3、剂量选择:高中低三个组 高剂量组:能充分反映药物的毒性,但不能造成太多
动物死亡。
低剂量组:无毒。
第十七页,共38页。
4、给药方法:最好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 5、观察途径: 日常观察(生长率、食耗、一般观察等) 测定指标:器官重量、血液学变化、血液
生化学指标
第十八页,共38页。
二、检测项目
1、日常观察: 一般指标:被毛、皮肤、眼睛、呼吸、行为活动、病理检 查等。
(二)恢复期观察 最后一次给受试药物后,部分动物进
行活杀检测各项指标,留下约1/3~1/4动物 进行恢复期观察。 恢复期观察目的: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性 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
第二十页,共38页。
四、结果评价
1、试验结果数据应进行统计学处理 2、根据实验目的,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察到的毒性表现作
出恰当的评价 3、通过实验结果确定毒性靶器官和毒性表现 4、可结合其他试验同时观察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第一页,共38页。
(优选)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 验方法
第二页,共38页。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1、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及相关参数 2、通过观察药物急性中毒症状,推测药物的毒性靶 器官
3、为长期毒性试验和特殊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参

第三页,共38页。

药敏试验方法简介ppt

药敏试验方法简介ppt

2
3
包括试剂、器材的准备,样品的收集、处理等。
确保试验前准备工作充分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避免误差和偏差。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试验中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如试剂的保存和配制、样品的处理等。
注重细节
03
数据处理问题
数据处理需谨慎,避免误差和异常数据的干扰,同时要注意数据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
目的
定义与目的
1906年,美国医学家首次提出药敏试验方法,以解决抗菌药物治疗中的问题。
1940年代,药敏试验逐渐普及并成为抗菌药物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1950年代,美国FDA开始对药敏试验标准进行规范和推广。
1980年代,自动化药敏试验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药敏试验已经成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归档要求
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应当及时归档保存,以便后续分析和应用。
结果报告与归档
通过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分析目的
药敏试验结果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药物疗效评估等多个领域。
应用范围
结果分析与应用
05
药敏试验注意事项及改进建议
1
注意事项
新药研发
综合治疗策略的研究是另一研究热点,通过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策略研究
03
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研究药敏试验方法的原理和机制,推动药敏试验方法的创新和进步。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耐药性的挑战。
02
03
稀释注意事项:选择合适溶剂、准确计算浓度、保证无菌操作等。

药物敏感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1.药物敏感试验种类1.1纸片琼脂扩散法(disc agar diffusion test)常采用Bauer-Kirby)法。

1.2液体稀释法(dilution test):肉汤稀释法(broth dilution)和琼脂稀释法(agar dilution test),肉汤稀释法又包括试管稀释法(tube dilution)和微量稀释法(microdilution)。

2.应用2.1纸片琼脂扩散法:2.1.1术语:敏感——表示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治愈,禁忌症除外。

耐药——被测菌株不能被常用剂量所达到的组织内或血液中的抗生素所抑制。

中度敏感——表示被测菌株可以通过提高剂量被抑制或在生理性浓集的部位被抑制,如β-内酰胺类药物。

中介度——这一范围只是抑菌圈直径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所导致的较大的结果解释错误,抑菌圈落入中介度范围,意义不明确,如果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药物,应重复或以稀释法测定MIC。

2.1.2应用:一般认为药敏结果与临床约有80~90%合格率,药敏实验是提供治疗感染性疾病最有力的依据,也可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

此外利用药敏谱可对被检菌株进行鉴定。

2.2液体稀释法(dilution test)2.2.1术语: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MIC50——能抑制50%的试验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物对被测菌的MIC。

MIC90——能抑制90%的试验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物对被测菌的MIC。

2.2.2应用:液体稀释法比较繁琐,一般不作为常规试验。

仅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调查罕见耐药,调查药敏定性试验是敏感但临床疗效不佳的原因,确定中介度的敏感性,有效的选择二线药,评价新药。

3.影响药敏性试验准确性的因素3.1细菌的分离培养综合动物的临床发病症状,剔除并避免选用少量杂菌。

选取5份以上菌落,平板划线于血平板上,或根据实验要求划线于不同的鉴别培养基,再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