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浅析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现状与进展

浅析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现状与进展摘要:自现代化发展以来,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濒危植物,是指在较短时间内,由于植物种群内外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达到生存数量极限的植物。
本文论述了利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管理对于中国濒危植物进行保护的现状,同时通过科学立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濒危植物植物保护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相应破坏了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
从而导致了植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甚至使得不少植物走向濒临灭绝的状态。
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有不少于5-6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威胁。
现存物种以每天1种的速度在消失。
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再重现,人类将永远看不到这些物种,更谈不上加以利用。
更重要的是,一种植物的灭绝,能引发10-30种其他生物的丢失,将给人类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稳定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而植物濒临灭绝的危机对于维持和保护植物多样性而言则是极大的挑战。
濒危植物物种的消失不仅仅意味着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将受到影响,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格外紧迫、刻不容缓。
随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的陆续开展,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将主要从濒危植物保护的策略和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保护所取得的成果展开介绍。
一、濒危植物(一)濒危植物的定义濒危植物指的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处在灭绝边缘的植物。
这些植物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生长较为稀疏;地理分布有较大的局限性;仅存在于稀少的局部地区;或者是出现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随时有可能面临灭绝的风险。
濒危植物的分布有限,加之赖以生存的生态相对脆弱,使得这些植物在面临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压力直线,竞争力大大削弱。
植物保护的毕业论文

植物保护的毕业论文植物保护的毕业论文植物保护是农业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关乎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对于人类的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选择了植物保护作为研究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首先,我将对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病虫害是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
它们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水稻的纹枯病、玉米的玉米螟等,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生物特性和危害程度。
接下来,我着重研究了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技术。
传统的植物保护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农药的使用和物理防治措施。
然而,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人们对于绿色、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方法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我介绍了一些新兴的植物保护技术,如生物防治、遗传改良和生态农业等。
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研究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植物保护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对气候变化对植物保护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提前预警、改良作物品种和调整农业管理措施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我还研究了植物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调控。
植物免疫系统是植物对抗病虫害侵袭的重要防御机制。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植物保护方法。
我介绍了一些免疫调控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植物抗病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等。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抗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对植物保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植物保护领域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开发出更安全、高效的植物保护技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与人类生活论文

植物与人类生活论文园林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当今世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渴望与绿色植物相伴。
植物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我们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及医药,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源植物。
一、美化生活室内、庭院、公园、绿地种植的园林植物能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这是因为园林植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林植物的美不仅在于其色彩、姿态和风韵, 同时还因环境条件、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使其朝夕不同, 四时各异。
植物所表现的美, 按其固有的特征, 可分以下几种:一) 色彩美植物的色彩给人的美感是最直接、最强烈的, 每当人们看到不同的花色时, 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例如红色使人激动、令人兴奋、催人向上; 黄色象征着智慧和权力, 而绿色则是生命、自由、和平与安静之色, 给人充实与希望之感等等。
(二) 香味美味给人的感觉并不象色彩那样直接, 但却能使人产生如痴如醉的美感。
如桂花飘香的季节, 十里八里都能嗅得到。
当然不同种类的花香味也不同。
如梅花的暗香, 兰花的幽香, 含笑的浓香和茉莉花的馨香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
特别是有些花如玫瑰、茉莉、桂花、玉兰等还能制成饮料和食品, 能给人别具一格的味觉美。
(三) 形态美园林植物种类繁多, 千姿百态, 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感。
植物的形态主要表现在树冠、枝干、叶、花果等部分。
树冠的形态有圆球形、圆锥形、尖塔形、伞形、下垂形等。
树枝和树干:主干一般较直立, 给人以雄伟之感; 枝条一般是直伸斜出的, 也有弯曲下垂的, 如照水梅、垂柳, 给人轻柔飘逸之感。
叶: 叶片形状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 大小各异。
从形状看有披针形、椭圆形、菱形等,奇特或较大的叶形往往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如龟背竹、鱼尾葵等。
花形、果形: 花形、果形更为奇特, 如珙桐的花, 黄色球形的花序前有尖的嘴壳, 象只鸽子头, 还有乳白色大苞片,仿佛鸽翅, 盛花时节, 山风吹来, 宛如鸽群振翅, 美妙之极。
人与自然的高中议论文三篇

【导语】⼈类是⼤⾃然创造的奇迹,⼈类在⼤⾃然的庇护下成长。
为⼤家提供《⼈与⾃然的⾼中议论⽂三篇》,欢迎阅读。
⼈与⾃然的⾼中议论⽂篇⼀ 我们⽣活的⼤千世界,⽇新⽉异,我们⽣活的⽅式也逐渐改变着。
电视代替了观察,搭乘代替了⾏⾛,劳动代替了消遣。
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蜕变的,那就是原始的⼤⾃然的⼒量。
可⼈类为了眼前的益利,常常破坏了⼤⾃然的⽣态平衡。
看到⼀丛⼩草悄然出⽣,⼼中总会掠过⼀丝淡淡的喜悦吧?听到⼀⽚树叶悄然落下的声⾳,会不会有⼀缕伤感?那⼀个个充满活⼒、渴望光明的⼩⽣命啊,已被⽩⾊垃圾给淹没。
⼤⾃然总在时间中酝酿,然⽽,⼤⾃然却在流泪啊…… 曾经的这⾥,充满着⽥园⽓息。
那⼀朵朵不知名的⼩花⼉,散发着幽幽的⾹味,让⼈⼼旷神怡……秋天,稻⾕成熟了,⾦黄⾦黄的,⼀⽚⼜⼀⽚,⼀丛⼜⼀丛,⼀簇⼜⼀簇。
我想:⼤⾃然多像⼀位画家啊,画出如此淡雅多姿的画来。
湛蓝湛蓝的天空宁静⽽⼜深邃,淙淙流⽔声奏出了清凉,奏出了只有⼤⾃然才能拥有的伟⼤,⼀切都是那么和谐…… ⽽如今呢?取⽽代之的是⼯⼚。
美丽的花⼉被⼈类⽆情的剥夺了⽣存的权利,为什么?为什么呀?⼈类永⽆⽌境的贪欲啊!天空中呛⼈的烟哪,⼩鸟的天地啊。
⼯⼚的污⽔呀,排⼊⼩溪,⼩鱼⼉的家园啊。
我们这些⽆知的⼈类,没有权利去剥夺这⼀切啊,⼤⾃然中的⼀切⽣物,都有⽣存的资格啊!⼈类⼀定被乌云蒙蔽了双眼…… ⾃然为⼈类付出了许许多多,不知⾜的⼈类只会索取,却不懂得去珍惜。
保护⾃然吧,别再让⼩鸟没有天地,别再让美丽的花失去⽣命,别再让⼩鱼⼉飘泊不定。
⼈与⾃然的⾼中议论⽂篇⼆ ⼈类只有⼀个地球,它是⼈类赖以⽣存的空间.⼈与⾃然的关系是⼈类始终⾯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与⾃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整个⽣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与⾃然和谐与共的新⽂明.为保障⼈与⾃然的和谐,保护⽣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量.建⽴适应⽣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们坚定的内⼼信念,形成强⼤的社会舆论压⼒. ⽣态环境道德是⼈类在处理与⾃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化的发展⽅向存的⾃然资源,爱护地球,就等于爱护⾃⼰的家园.和谐与共的⼈与⾃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态环境道德要求⼈们热爱⾃然、保护⽣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先做到: 珍爱⽣灵.平等对待⾃然界中的其它⽣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个地球,资源有限,⽣活在地球上的⼈却不断增长.节约粮⾷、节约⽤⽔、节约纸张,使⽤可再⽣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便没有⼈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多数⽣命.多植⼀棵树、多种⼀⽚草、多养⼀盆花、多增加⼀些绿⾊,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产⽣活⾏为,会带来很⼤污染.不乱扔垃圾、不⽤或少⽤难降解和难再⽣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我们⽣活在同⼀⽚⼟地上,我们拥有着共同家原,保护我们的环境.⼤地期盼着绿⾊、河流期盼着绿⾊、,⽔鸟期盼着绿⾊、花⼉期盼着绿⾊.滴⽔成川,积⼟成⼭,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唤醒“绿⾊之⼼”实施“绿⾊计划”.开展“绿⾊⾏动”让我们⽤双⼿撑起⼀⽚蔚蓝的天空!⼈与⾃然的⾼中议论⽂篇三 ⼈是⾃然界⾷物链顶端的物种,也是⼤⾃然的得意杰作之⼀,但是⼈类⾃以为是地球的主⼈,空⽓、⽔、动植物、⽯油、矿藏这些⾃然馈赠的资源,⼈类认为是理所应当,如红蚂蚁,在接受馈赠之后,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肆意破坏⾃然,殊不知,⽣态平衡也有忍受的限度。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演讲稿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让人感到
无比温馨的话题——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由来已久,我们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
互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共存,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与动物的共生。
自古以来,动物一直是人
类的伙伴和助手。
我们骑着马儿奔驰在草原上,与狗狗一同嬉戏玩耍,与猫咪一同温馨相伴。
在农田里,牛马耕田助力,鸡鸭为我们
提供美味的食物。
而在现代社会,更有导盲犬、警犬、救援犬等各
种服务动物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而人类也在不断努力保
护动物,保护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动物和谐共处。
而在植物方面,我们更是与植物息息相关。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
氧气、食物和药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绿色植物的点缀,植物也为
我们的城市增添了生机和美丽。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努力保护植物,保护森林、保护湿地,保护植物多样性,努力建设绿色家园。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共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动植物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温馨和慰藉。
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在这个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与动植物的共生意识,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人类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的关系议论文800字文档

人与自然的关系议论文800字文档人与自然作文1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自然资源,人类就不能呼吸新鲜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大地正在无私地奉献着它仅有的资源,而人类呢只懂得顾着眼前的利益,顾着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觉间正辣手摧毁着大自然。
难道他们不懂得感恩图报无知缠绕人类,他们不知道破坏大自然,其实是人类灭亡的大前提。
森林资源逐年减少,人类还不快保护它,还不顾后果地去砍伐树木,森林便会变成赤土裸地。
人类知不知道,当洪水来的时候,树木有能力能阻挡洪水冲上岸上,有了树木,人们的房子可能不会遭殃、人们知不知道树的净化能力有多厉害!能吸入二氧化碳,排出人类寸分不离的氧气。
人类要是知道树木对人类有这么大的作用,就不会去砍伐树木了。
据统计,美国仅1968年一年,就像海底倾倒了大约4800万吨的各种废物,特别是有放射性污染的核垃圾,简直是把海洋当成了自家的垃圾桶。
再看看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垃圾,走到哪里都能看见满地的垃圾堆;在马路上常常可以看见无数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在飞快地行驶着,这些尾气对我们人类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
而且这些尾气会破环宇宙的臭氧层……现在有一些工产排放污水到河水里面去,这可是十分严重的,污水是有许多细菌,人类吃下去,可能会得病的啊!更有数不胜数的白色恶魔在人类手中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数百年的自由……这一切的一切,难道都与我们没有一点关系吗最近,政府下了一条规定:不许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用完了之后既不能销毁,也不能埋起来,而且塑料袋对人体有害,所以政府就禁止人们使用塑料袋。
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可以看见商场里都不用塑料袋,装东西都是用环保塑料袋,环保塑料袋可以多次使用,对人类的健康又没有影响。
虽然政府禁止使用塑料袋,可是还有一些小商贩不自觉,出来卖再生的、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塑料袋,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树木被乱砍滥伐,水资源也遭受威协。
林木的根不能扎住泥土时,当洪水来,水土大量流失。
珍稀濒危植物管理论文

珍稀濒危植物管理论文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开发的不断扩大,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为了保护这些植物资源,珍稀濒危植物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今环境保护的热点话题。
在这篇论文中,将会对珍稀濒危植物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一、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珍稀濒危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数量极少、分布范围狭窄、面临灭绝威胁的植物。
这些植物与其他生态系统成员相关,其灭绝将会导致其他物种的生态平衡失衡。
在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
近年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些保护区涵盖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大部分分布区域。
此外,政府也加强了对非法采集和盗窃珍稀植物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大对珍稀濒危植物人工栽培和保护技术的研究,以优化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植环境,推动其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改善。
二、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管理中,法律制度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制定的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法规、条例和规章,对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法规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监管非法采集和交易,并惩罚相关人员。
政府需要设定相应的制度对非法交易活动进行打击,同时还需要强化对盗窃行为的管理和监察,确保珍稀濒危植物不流失。
此外,政府针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还应当完善相关的惩罚机制,以便对于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压处理。
三、科技手段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的作用科技的积极应用可以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带来重要的支持。
例如,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开发的虚拟地图和生态模型可以实现视频监控、航拍遥感等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情况、种群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等。
同时,先进的综合体保护标准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提高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效率。
科技的运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得植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植物学论文

植物的力量——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管玉艳(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摘要:从环境、衣食住行、工业、药业、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文化等几个大方面阐述植物在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关键词:环境、衣食住行、工药业、美化陶冶、文化植物的发展先后已经历30多亿年,现已知有50余万种。
植物界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使自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
植物根据其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各种植物不仅生存在陆地上而且还存在于水中,在自然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植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视的。
一、植物对环境起保护和稳定作用植物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着保护和稳定的作用,以保障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1、植物能净化空气。
植物能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毒物,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能降低和吸收粉尘,净化空气。
特别是某些植物表面具有皮毛、粘液、油脂,因此可以吸附灰尘,转化有毒物质,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同时叶片经雨水冲刷后又可恢复吸附能力,如桑树、垂柳具有较高吸附氟的作用。
再如,每公顷刺槐林和银桦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的氯气和12公斤氟化物;每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
2、植物能够净化水域。
在一定浓度范围里,植物能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如凤眼莲可以从水中获取有毒物质汞、酚等;通常在污水暂存池里放养小球藻48小时,被净化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把芦苇栽培在实验水池中,结果它们能使水中的磷酸盐、有机氮、氨和悬浮物分别减少20%、60%、66%和30%。
3、植物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茂密的枝叶和强大的根系,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的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
班级:2012级地理教育
学号:************
系别:环境与资源科学系
指导老师:杨洪老师
日期:2013、10、25
摘要:植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植物自身就有一种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所以使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来获得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自然界中的植物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特别是植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视的。
下面我们就从环境、衣食住行、美化环境及植物四个方面来阐述植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衣食住行、美化环境、文化
一、植物对环境的作用
植物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着保护和稳定的作用,从而使植物保障了人类的正常生活。
(一)植物能净化空气。
植物能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能降低和吸收粉尘,净化空气。
特别是有的植物表面具有皮毛、粘液、油脂,因此可以吸附灰尘,转化有害物质,减少大气中的有害物含量,同时叶片经雨水冲刷后又可恢复吸附能力。
(二)植物能够净化水域。
在一定浓度范围里,植物能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如凤眼莲可以从水中获取有毒物质汞和其它有害物质;通常在污水暂存池里放养小球藻48小时,被净化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三)植物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茂密的枝叶和强大的根系,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有效地阻碍了沙漠进一步的扩张,而在我国西南地区,植物有效的对土地进行了水土保持。
美国波士顿附近的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湿地森林每年减少洪涝灾害方面的价值相当的高。
而澳大利亚墨尔本区周围森林每年在保障城市水供应上的价值将近于2.5亿美元。
(四)植物对环境有监测作用。
有些植物对环境污染极为敏感,被用来作为监测植物,如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只有千万分之三时,紫花苜蓿就会受不了,马上出现病症,如今,我国已相继选出多种监测植物用以协助监测环境,如紫茉莉可以监测二氧化硫的含量,菠萝、丁香、三叶草可以监测光化学烟雾的含量,向日葵可以监测氨的含量,报春花可以监测氯的含量等等。
二、植物对人类衣食住行的作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温和,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种类极为繁多。
但是植物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一)衣:总所周知,我们的衣物几乎都是来至于我们的植物,在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种桑养蚕的历史,同时栽培棉花的历史也同样悠久,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衣物的必要原料,由此我们难看出植物在我们“衣”这一方面的作用。
(二)食:植物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之一,自然中将近有3000多种植物是
人类常规食物来源,包括粮食、油料、水果、饮料等方面,如稻、谷、花生、苹果、茶树等,植物还为人类提供调味品,如八角、花椒等等。
近年来植物激素也在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来保障人们对“食”的要求。
(三)住:在我们的生活中,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当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傣族的竹楼,其主要原料为竹子。
同时,植物的枝条可以编织各种日常生活用具,用竹子编制竹篮、竹椅、竹席、竹篓,用芦苇、蒲草、灯芯草、席草编席。
有些植物经过加工可以用来装饰住宅,如漆树可以用来制涂料,称为“涂料之王”。
(四)行:木材不仅在古时候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就是由木来制造的,在江南水乡小木船可以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及道路——木桥,渔民的出海也离不开木船。
在现在同样对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植物对美化环境的作用。
(一)植物是美化绿化城镇的最佳材料,各种各样颜色的植物花朵,就像是在为城镇增添新衣,同时又许多植物散发出各种芳香,让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还有许多植物能够起到驱虫的功效,例如夜来香或罗勒能驱蚊,新鲜的桃叶能驱杀臭虫,黄瓜的气味可使蟑螂逃之夭夭,洋葱和番茄植株可以赶走苍蝇。
(二)植物具有的杀菌作用。
现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杀菌物质,如1亩松柏林每一天可分泌2公斤杀菌素。
(三)植物能减弱噪音。
城市公园的成片树林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沿街房屋与街道之间,留有5-7米宽的地带种树绿化,可降低车辆噪音15-25分贝。
(四)此外绿地和森林里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森林里每立方空气中高达2万个以上,而在城市室内空气中只有40-50个。
负氧离子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对肺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优美的环境还能极大的激发人的创造创作灵感。
据调查凡是环境绿化美好的地方,事故发生率减少40%,工作效率可提高15-35%。
四、文化中的植物
(一)植物经常会成为文学家和艺人们的主角。
在文学方面,植物成为人格的象征,如“竹和梅”经常被用以比喻人高尚的品格;植物还是我国古代诗人们作品中的描绘的对象,比如说“柳”,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欧阳修的“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又如借红豆来表示对恋人的相思。
在绘画方面,画家往往借植物来表达某种感情,如凡高的《向日葵》,借向日葵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二)植物往往会成为国家的代表,如中国的国花为牡丹;再如日本的国花为樱花;英国的国花为狗蔷薇;加拿大的国花为糖槭;美国的国花为月季。
植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植物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索求于植物的同时也要做好保护工作,不仅要从物种、基因、生态系统三个方面保护其多样性,还要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只有做到这些以后,我们才能与植物和谐相处,我们的各方面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江劲武陈志祺《植物王国》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董源《中国植物之最》中国旅游出版社
杨世杰《植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植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KATE BOEHM NYQUIST 《Plant Power》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