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美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美术老师教学大纲全面模板

美术老师教学大纲全面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美术2. 课程编号:3. 学时数:4. 学分数:5.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6. 适用对象:年级/专业7.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的绘画、设计、雕塑等美术技能。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大纲结构1. 教学内容2. 教学方法3. 教学评价4. 教学资源5. 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史概述- 美术基本理论- 美术技法基础2. 绘画课程- 素描- 色彩- 油画- 水彩画- 版画3. 设计课程- 平面设计- 室内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设计4. 雕塑课程- 雕塑技法- 雕塑材料- 雕塑创作5. 美术欣赏与批评- 美术作品鉴赏- 美术批评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基础知识、理论、技法等。

2. 演示法:展示绘画、设计、雕塑等作品的创作过程。

3.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绘画、设计、雕塑等实践操作。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美术作品,探讨创作手法和审美价值。

5.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2. 期中/期末考试:绘画、设计、雕塑等作品的创作和美术理论知识。

3.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创作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美术教材。

2. 教学辅助材料:画笔、颜料、纸张、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3. 美术作品:收集国内外经典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七、学时分配1. 美术基础知识:8学时2. 绘画课程:16学时3. 设计课程:12学时4. 雕塑课程:8学时5. 美术欣赏与批评:8学时备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美术基础2》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2》教学大纲
十七、家校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3.建立家校联系册,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状况,为家长提供教育建议;
4.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十八、毕业要求
1.学生需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达到规定学分;
2.学生需参加毕业展览,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
3.学生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证明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4.学生需满足学校规定的其他毕业要求,获得美术专业学历证书。
十九、教师队伍建设
1.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2.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3.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每周安排一次创作思路分享;
5.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进行美术鉴赏,每周安排一次作品分析讨论。
九、教学要求
1.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学生需定期提交学习心得,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艺术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二十五、持续改进与未来规划
1.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创作和展示的机会;
3.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
4.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美术基础2》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美术基本技能、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美术 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 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美术基础教学大纲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为了确保学生在美术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制定一份基础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部分:绘画基础绘画是美术教学的核心。

学生应该从基础开始学习,包括线条、形状、光影和色彩等基本元素。

通过练习素描和静物绘画,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炭笔、水彩等,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部分:色彩理论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学生应该学习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轮、对比和色彩搭配等。

他们还应该了解不同颜料的特性和混合方法,以及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

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并运用它们来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第三部分:立体造型除了绘画,学生还应该学习立体造型的基础知识。

他们应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如陶瓷、塑料和纸张等。

通过雕塑和模型制作,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工技能。

他们还可以学习不同的雕塑风格和技巧,如塑像、浮雕和装置艺术等,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第四部分:艺术史艺术史是了解艺术发展和不同艺术流派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习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取创作灵感和借鉴。

第五部分:创作实践最后,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自主创作。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风格选择不同的媒介和主题进行创作。

教师应该提供指导和鼓励,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创作选择和表达方式。

通过创作实践,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思维,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总结美术基础教学大纲应该包括绘画基础、色彩理论、立体造型、艺术史和创作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有系统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创作风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最新)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最新)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最新)一、总体目标本教学大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素描基础- 建筑物、静物、人物等素描基础训练- 提升学生立体感和透视技巧2. 色彩基础- 研究色彩理论和基本配色技巧- 探索不同颜料和调色技巧的应用3. 绘画技法- 掌握各种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4. 手工制作- 研究不同手工制作的技法和材料运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5. 艺术鉴赏- 研究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和艺术风格-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素材- 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2. 实践活动- 组织绘画比赛、手工制作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3. 个性化辅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个性化辅导- 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和潜力四、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 结合学生的作品、口头表达和参与度等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2. 作品展示- 组织班级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和创意- 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个人风采五、教学参考资源- 课本教材:根据教材安排进行教学- 美术书籍:提供更多艺术知识和技法的参考- 艺术作品: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启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六、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美术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美术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2. 掌握基本的绘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和态度。

5. 培养学生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基础绘画技巧:- 素描:学习线条、明暗、透视等基本技巧。

- 水彩画:学习色彩的搭配、水分的控制等技巧。

- 水粉画:学习色彩的运用、厚薄技法等技巧。

2. 美术欣赏:- 学习中外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 学习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

3. 创意实践:- 主题创作:根据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手工制作: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粘贴、泥塑等。

4. 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拓宽视野。

- 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1. 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

- 采用示范、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2. 评价方式:- 日常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作品的主题、技巧和创意。

- 交流与分享: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

四、学时分配1. 素描:16课时2. 水彩画:16课时3. 水粉画:16课时4. 美术欣赏:16课时5. 创意实践:16课时6. 课外活动:8课时五、教材和资源1. 教材:《美术教学参考书》、《素描教程》、《水彩画教程》、《水粉画教程》等。

2. 教学资源:画笔、颜料、绘图纸、画布、剪刀、胶水等。

3. 课外资源: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讲座等。

2023年初中美术新教学大纲【编列】

2023年初中美术新教学大纲【编列】

2023年初中美术新教学大纲【编列】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初中学生全面发展艺术技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美术概念和术语,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技巧。

- 学生将熟悉不同艺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创造力。

2. 绘画与素描技巧- 学生将学习不同绘画和素描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以表达对象的形状、结构和纹理。

- 学生将通过绘画和素描实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色彩理论与应用- 学生将学习色彩的基本理论,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以及不同色彩之间的配合和对比关系。

- 学生将运用色彩理论,通过绘画和设计作品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4. 手工艺与雕塑技巧- 学生将学习不同手工艺和雕塑技巧,如剪纸、陶艺、雕刻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 学生将通过实践创作,体验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创造出独特的手工艺品和雕塑作品。

5. 艺术欣赏与批评- 学生将学习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 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评价艺术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 提倡学生参与、合作和自主创作,鼓励他们展示个人风格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批评,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估- 通过作品展示、口头表达和书面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评估内容将包括技术能力、创造力、观察力、表现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教学资源- 提供丰富的艺术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 提供艺术工具和材料,支持学生的实践创作。

教学安排- 教学时间:每周两个课时,共计40个课时。

-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调整和拓展。

结束语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课程,帮助他们培养艺术技能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2023年小学美术新教学大纲详解

2023年小学美术新教学大纲详解

2023年小学美术新教学大纲详解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培养我国新一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高小学生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特制定2023年小学美术新教学大纲。

本大纲旨在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1.2 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重要人物1.3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方法2. 绘画技能2.1 素描:人物、风景、静物等2.2 水彩画:风景、人物、动物等2.3 油画:人物、风景、抽象画等2.4 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等3. 雕塑与设计3.1 雕塑:泥塑、石雕、木雕等3.2 设计: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工艺品设计等4. 美术欣赏与创作4.1 欣赏:古代、现代、外国美术作品等4.2 创作:命题创作、自由创作等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教学: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跟随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讨论教学: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等。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关注技能、创意等方面。

3.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六、附录1. 教学大纲实施建议2. 教学资源推荐3. 教学评价标准结语2023年小学美术新教学大纲的制定,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一)2024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一)2024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美术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美术,学生能够培养艺术创造力、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为了更好地组织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特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要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正文内容:一、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1. 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思考美术作品,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3. 介绍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拓宽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二、提升学生的绘画和造型能力1. 熟悉和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练习各种绘画媒介和表现形式,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

3. 引导学生进行造型创作,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手工艺技能1. 学习不同的手工艺技法和工具的使用,如剪纸、染色、陶艺等。

2. 进行手工艺品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组织学生参与手工艺品设计和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作激情。

四、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1. 提供多样化的创作主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3.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五、评估学生的艺术表现和进步1. 设计多种评估方式,如作品评比、口头评价等。

2. 评估学生的绘画、造型和手工艺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提升绘画和造型能力,发展手工艺技能,进行艺术创作,并经过评估反馈不断进步。

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为将来的艺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幼儿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美术创造和美术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美学修养和审美意识,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基础教育。

1、通过素描、简笔画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认识物象的本领,培养学生准确概括和整体描绘对象的能力。

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线条和明暗等造型因素的综合运用,将内容形式和手段揉和在一起来表现对象的方法。

2、掌握色彩造型的一般规律,学会色彩调和与搭配,了解色彩的属性与色彩心理的特性。

掌握美术基本造型要素的基础知识,并能对一些有绘画摄影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并在以后的幼儿美术教学、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美学修养,使其在以后的设计创作与环境美化中,能够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进行制作。

三、教学建议:课内总学时140 学时,其中理论课37 学时,实训课103 学时,分配如下: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素描(共70学时)第一节素描概述(2学时)1、美术分类。

2、素描的定义。

3、素描的分类。

4、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与要求。

5、素描的基本工具。

教学提示:1、了解美术的分类及素描的概念。

2、明确素描的分类及区别。

3、明确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要求。

4、知道素描工具的运用。

1、了解造型艺术基本要素中的点、线、面。

2、掌握点、线、面各自的特点、属性及分类。

3、了解点、线、面的形态关系。

第二节几何形体写生训练(16 学时)1、立方体的造型2、圆球体的造型3、各种几何形体的造型与透视教学提示:1、掌握形体透视的一般规律,了解明暗的关系及造型原理。

2、通过立方体写生、圆球体写生以及各种几何形体组合的写生练习,掌握它们的造型刻画技法。

明确石膏几何形体,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形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的几何抽象,明确分析物体的几何形体结构,是分析复杂形象和形象组合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素描静物写生(28 学时)1、简单静物组合写生2、静物构图基本规律运用3、明暗规律的虚实运用,塑造体积感、空间感4、质感的表现教学提示:1、通过简单的静物组合写生练习,初步掌握较简单的素描静物写生构图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法,能画出具有一定真实感的形象。

2、熟练掌握构成平面空间的各种方法。

3、学会辨认分析质感,善于表现不同质感的物象。

第四节石膏头像写生(24 学时)1、2、教学提示:1、2、第二章色彩(共56 学时)第一节色彩的形成和属性(1 学时)1、色彩的形成。

2、三原色、三间色。

3、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4、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教学提示:1、了解光、色彩、视觉的关系。

2、熟练掌握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含义3、熟练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熟悉三原色和三复色的运用。

第二节色彩的混合(1 学时)1、光色的混合和颜料色的混合的联系和区别2、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教学提示:1、掌握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第三节色彩风景写生(24 学时)1、风景构图的一般规律。

2、水粉风景写生的表现。

教学提示:1、掌握风景构图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构图活跃画面、均衡画面2、进一步掌握水粉写生的表象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色彩调和。

第四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1 学时)1、色彩对比的分类及特点。

2、色彩对比的各种方法。

3、色彩调和的的分类及特点。

4、色彩调和的各种方法。

5、色调的形成和分类。

6、以色彩三要素观念指导色调的构成。

教学提示:1、了解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各种方法。

3、了解色调的形成和分类。

4、学会用色彩三要素观念进行色调的构成。

第五节色彩的运用(1 学时)1、色彩心理视觉情感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色彩视觉心理的一般表现效果。

3、对于基础色相的情感进行分析。

教学提示:1、了解不同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及心理的感受。

2、能够对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加以合理的分析。

3、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合理的运用色彩。

第六节色彩静物写生(28 学时)1、静物写生构图原理2、静物写生的表象方法3、静物写生的色彩运用教学提示:1、掌握静物写生的一般规律,使画面生动活泼的同时达到均衡美2、掌握静物写生的一般表现方法,运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表现空间3、主次分明,善于抓主体、主题,抓住观者的视线与心理。

4、善于运用色彩的心理特征,表达强烈的情感抒发。

第四章简笔画(共14 学时)第一节简笔画的画法(2 学时)1、简笔画的概述。

2、简笔画简化的基本方法。

3、简笔画的基本的绘制方法。

教学提示:1、掌握简笔画的简化和基本绘制方法。

2、学会绘制各类简笔画。

第二节简笔画在制片中的运用(2 学时)1、分镜头稿本的定义和创作方法。

2、分镜头稿本常用术语解释。

3、分镜头稿本的内容和格式。

教学提示:1、了解分镜头稿本的定义以及各种常见术语。

2、学会绘制分镜头稿本。

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美术基础》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大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

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以及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的训练,掌握初步的素描、色彩和平面构成艺术设计造型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2. 教学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美术基础》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素描写生的基本技能,打下一定的绘画基础,并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素描基础理论知识。

指导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平面设计和色彩构成练习,初步掌握设计造型的基础技法以及色彩的运用。

本课程要求进行简单的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和简单的静物素描写生,初步掌握素描立体造型的基本法则。

通过较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和色彩构成训练,掌握初步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技法以及色彩应用的初步知识。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设的诸多课程中,《美术基础》是仅有的一门美术课程,它起到为学生打下一定的美术基础的作用,这门课程涉及的美术知识,在教育媒体的设计制作中有着重要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教学,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逐渐掌握技巧,掌握基本的设计造型规律。

因此,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多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素描静物写生练习、平面构成设计练习以及色彩构成练习。

教师要选择和布置好写生用的静物,展示平面构成设计的和色彩构成的范例作品,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利用作品范例向学生介绍绘画技法,并在练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以及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练习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今后要从事现代教育媒体的设计制作,掌握一定的美术设计造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限于教学时数,又不能讲得太多和太深。

只能是给学生打下一个初步的美术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做到有的放矢,尽量突出那些在教学媒体设计中会用到的美术基础知识,以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媒体设计创作工作中,能不断提高。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素描概述I•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素描课程的性质,明确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基础作用,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

n•教学内容对素描进行概述讲解。

第二章素描的工具材料I•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素描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初步掌握它们的性能。

n•教学内容1. 笔2. 纸3. 基本辅助材料第三章立体造型的认识I•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立方体写生、圆球体写生以及各种几何形体组合的写生练习,掌握它们的造型刻画技法。

明确石膏几何形体,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形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的几何抽象,明确分析物体的几何形体结构,是分析复杂形象和形象组合的基本方法。

n•教学内容1. 立方体的造型2. 圆球体的造型3. 各种几何形体的造型第四章素描表现途径I•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简单的静物组合写生练习,初步掌握较简单的素描静物写生构图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法,能画出具有一定真实感的形象。

n•教学内容1. 简单静物组合2. 静物构图基本规律运用第五章平面构成中形象的塑造I•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点、线、面的特点及它们在平面构成造型中的作用。

n•教学内容1. 点的形象2. 线的形象3. 面的形象4. 点、线、面综合造型训练第六章构成形式I•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n•教学内容1. 重复2. 近似3. 渐变4. 放射5. 变异6. 密集7. 对比第七章构成心理i•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平面构成设计效果的关系,初步掌握利用人的视觉心理创作具有定效果的平面构成作品的方法。

n•教学内容1. 视觉空间2. 矛盾空间3. 运动感构成4. 透明感构成5. 肌理6. 心理感觉第八章色彩构成i•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色彩三要素的概念,理解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的概念,了解色彩心理的初步知识。

n•教学内容1. 色彩的三要素2. 色彩的对比3. 色彩的调和4. 色彩的心理《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美术基础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美学实践课程。

美术基础课包括素描,平面构成两个部分。

要成为形象设计师首先要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美术基础课就是开始。

二、课程的目的及要求通过素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认识物象的本领,培养学生准确概括和整体描绘对象的能力。

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线条和明暗等造型因素的综合运用,将内容形式和手段揉和在一起来表现对象的方法。

通过对平面构成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他们之间在二次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肌理的表现与意义。

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样式,培养创造形性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

对绘画材料的性能具有基本认识和把握,熟练掌握描绘的基本功,为今后的专业造型设计打下基本功。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面授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动手绘画为主,把理论教学融入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去。

四、课程考核方法本课程总分100 分,期末各教学点自行进行理论和绘画综合考大纲正文一、课程教学建议本课程学分为3 个学分,课时为54 个课时。

素描•速写18个课时平面构成36 个课时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素描(一)教学内容1. 如何观察1 个课时2. 如何理解1 个课时3. 如何表现1 个课时4. 线条画法3 个课时5. 明暗画法9 个课时(二)重点及难点课程重点在于线条的画法,难点是石膏几何和石膏像写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