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设计复习过程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
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1)座椅(seat)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
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
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1)“H”点(“H”point)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4)拇趾参考点(BOF)在侧视图上过AHP点作人体样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点203mm处的一个点。
汽车设计培训资料-座椅开发篇

座椅在整车内饰中,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从体积上,它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分以下几个部份来介绍座椅:一、座椅的功能二、座椅的分类三、座椅的结构四、座椅的开辟座椅的开辟周期及流程介绍1 、座椅前期开辟需要考虑的问题2 、3C 认证资料的准备3 、座椅数模校对需要考虑的问题4 、座椅的执行标准5 、座椅图纸问题五、座椅的失效模式六、心得体味一、座椅的功能汽车座椅和其他家用、公用座椅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只无非在车这一特定的环境下,附加了许多额外的功能。
现在就其在车中的功能简单介绍一下,座椅可先后、上下调节,靠背角度可前倾、后倾,座椅可360 度旋转,后座椅可以折叠、翻转。
头枕可以上下、先后调节,还可以装备DVD 显示屏,方便后排的乘客观看。
二、座椅的分类在乘用车中座椅分为前座椅front seat 和后座椅rear seat,其中前座椅按功能分1 手调节式前座椅2 手动调高座椅3 电动六向座椅4 电动八向座椅5 手动四向座椅6 手动六向座椅1 针织面料座椅2 织绒面料座椅3 全真皮面料座椅前座椅前排乘员座椅frontpassenger’s seat√√√√√车型A11A11、S11B11B11A11A11 、A15 、S11A11驾驶座椅driver’s seat√√√√√√备注先后两向调节先后两向调节,上下两向调节按调节方式分按面料分附加功能有:1 、座椅上装配电加热垫,全车可装备四套电加热垫,坐垫和靠背都可加热,而且可以做到先后排所有乘员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开控制是否需要加热,还可以控制加热到适合个人的温度;2 、前排驾驶员座椅带腰托,有手动和电动之分;3 、头枕带DVD 显示屏;4 、摆布前座椅均带侧安全气囊;5 、更加先进的是在前座椅上配备写字台、笔记本电脑、脚蹬等。
举例:B11 车座椅的最高配置是1 、左前座椅八向电动可调,带手动腰托,右前座椅四向手动可调;2 、摆布前座椅均带两向的DVD 头枕,带电加热垫、侧安全气囊,真皮面料;3 、后排座椅为整体式座椅,带电加热垫,真皮面料,靠背上带中间扶手箱和双杯托,而且可以打开后盖,再也不用愁钓鱼杆、雪橇等体长物品没法放了。
座椅设计开发流程

座椅设计开发流程1.项目预研2.BENCHMARK座椅分析主要对座椅的配置、在整车中的布置及边界进行测量分析。
接着,Benchemark座椅进行拆解及相关分析,包括座椅的调节力、功能及相关结构、材料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3.座椅配置表及设计构想根据市场调研及销售确定的预售价格及整车配置、市场要求,对座椅相关配置进行细化整理,完成初版的座椅配置表。
然后,根据确定的配置表设定设计参数及法规、性能要求明细,制作座椅的设计构想书。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座椅技术招标方案,确定座椅供应商。
4.座椅造型效果图制作将确定的座椅配置及设计构想输入给造型部门,进行整车及座椅的造型草图设计,进而完成座椅的造型效果图。
5.座椅造型可行性分析设计针对座椅的造型效果图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法规及配置相关符合性分析、造型的工艺可行性分析等方面。
一旦在效果图分析中发现重大工艺问题或者法规、配置符合性问题,则需要将问题反馈输入给造型部门,重新制作并交付造型效果图。
6.座椅造型冻结造型部门根据工程部门针对造型效果图的问题输入及反馈,修改并重新提交效果图以供分析评审,直至最终确认效果图并冻结。
7.A面数据制作造型根据确认冻结的效果图制作座椅A面数据并提交工程部门。
工程部门对座椅A面数据进行检查,包括和造型效果图的匹配,以及座椅在整车总布置进行的人机工程、法规符合性、舒适性等方面。
然后完成A面数据冻结并下发座椅供应商。
8.座椅骨架及附件设计座椅供应商根据输入的A面数据进行匹配的骨架及相关附件设计(包括座椅调节机构及装饰件、面套等)。
其中骨架设计的相关参数设定需要输入给整车总布置进行布置分析,并最终确定座椅的相关设计参数(包括调节行程、头枕调节高度等)。
9.手工件制作及设计验证完成座椅骨架及附件设计后,座椅供应商需对原始设计进行验证。
首先按照设计数据制作手工样件,然后对手工样件进行DV验证(设计验证)。
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即对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再次制作样件进行试验验证直至完成DV试验验证。
座椅结构

一﹑座椅在整车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作为安全部件是在被动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组成部件。首先,在事故中它要保
证乘员处在自身的生存空间之内,并防止其他车载体进入到这个空间。其次,要使乘员在事故
发生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姿态,以使其他的约束系统能充分发挥其保护效能。除了防止事故发生
的功能,座椅还应具有在乘员与其发生碰撞时(在事故中乘员与车内部发生的碰撞称为 二次碰 撞”),使对乘员的伤害减轻到最低的性能,即能吸收乘员与之碰撞的能量。座椅安全功能失 效时可引起以下几种形式的乘员伤害:
No. 1 2 3 4 5
Test Item
LOCK strength Free play 锁止强度 间隙
Specification
> 1700 Nm/Pice < 0.18º <2. 5 Nm 2.0º (30º+ 70º ) lock
Operating effort 操作力 Increment 步进 Adjust range 调节角度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人们对于座椅舒适要求也不断提升。其
中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设计已成为当今汽车产商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座椅的主要功能是 支撑驾驶员及乘坐人员的身体,减缓路面不平传给人体的冲击并减弱由此而引起的振动。给驾 乘提供舒适、安全的乘坐条件和便于驾驶操作的良好的工作条件。由生物动力学研究表明,长 时间地承受高强度的全身振动对于人体健康的损害是相当严重的。主要是腰脊和相关的神经系 统会受到影响。新陈代谢以及源于机体内部的一些其他因素会恶化这个影响,通常认为环境因 素,如身体姿势、低温及气流会引起肌肉疼痛。:
安全带提醒装置SBR是当驾驶员和前排乘员
没有使用安全带时,提醒驾驶员和前排乘员 的系统。 系统由探测未系安全带的传感器和两级提醒驾 驶员的信号(第一级是视觉信号,第二级是视觉 和听觉信号)所组成。 对于车祸事故中的乘员,正确的使用安全带是 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一结论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调查表明,大多数不系安全带的乘员在受到适当
《汽车座椅设计》课件

汽车座椅设计的原则
汽车座椅设计应遵循人体工学原则,考虑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度和健康。关 注座椅形状、支撑、调节性和通风性等方面,以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
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考虑
身体姿势
座椅设计应促进正确的身体姿 势,减少颈椎、腰椎和膝盖支撑,使乘 客在长途旅行时能够保持舒适 的姿势,减少身体疲劳。
座椅形状应与人体曲线相匹配,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舒适度。
汽车座椅设计的创新和趋势
1
智能座椅
结合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座椅调节和按摩功能。
2
环保座椅
采用可持续发展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多功能座椅
设计具备多种功能的座椅,如折叠、旋转和储物等,提升驾乘者的便利性和舒适 性。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调节性
座椅应提供多种调节功能,以 满足不同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舒适度。
材料选择与舒适度
1 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座椅材料可以提高舒适度,如使用透气性好的材料、防滑材料和易清洁的材 料。
2 人体工程学填充物
采用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的填充物,如减震材料、记忆棉和弹性海绵,以提供最佳舒适度。
3 座椅形状设计
《汽车座椅设计》PPT课 件
本课件深入探讨了汽车座椅的设计原则、人体工学考虑、材料选择、创新趋 势、安全性和耐久性,致力于展示汽车座椅的重要性及其舒适性。
汽车座椅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具有功能性又能提升驾 乘者的舒适感。本节将介绍汽车座椅在驾驶安全、乘坐舒适和美观设计方面 的重要性。
碰撞安全性
设计座椅以提供最佳的碰撞保护,包括头部和颈部的支撑和保护装置。
耐久性测试
座椅结构

No. 1 2 3 4 5
Test Item
LOCK strength Free play 锁止强度 间隙
Specification
> 1700 Nm/Pice < 0.18º <2. 5 Nm 2.0º (30º+ 70º ) lock
Operating effort 操作力 Increment 步进 Adjust range 调节角度
4、核心件参数
No. 1 2 3 6 7 8 Travel Sliding force Lock Strength Test Item 行程 滑动力 锁上强度 Specification 240mm (step 5mm) 14.7~8N > 20KN 0 mm < 0.50 mm 0 mm
Longitudinal Free play 纵向间隙 Perpendicular Free Play 垂直间隙 Lateral Free Play 横向间隙
二、座椅的设计标准
1.总成涉及标准
GB11550-2009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SJ-NW-51-2012 长安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限值规范(VOC) SJ-NW-37-2008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SJ-NW-81-2010 长安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气味特性评价规范
解锁流畅、无卡 滞、异响
测力计
4. 禁限用物质限值的要求 (1) 禁限用物质多环芳烃PAHs限值的要求
1 2 3 4 5 6 7 8 Naphthalene 萘 Acenaphthylene 苊烯 Acenaphthene 苊 Fluorene 芴 Phenanthrene 菲 Anthracene 蒽 Fluoranthene 荧蒽 Pyrene 芘 Chrysene 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enzo[a] Anthracene 苯并[a]蒽 Benzo[b] Fluoranthene 苯并[b]荧蒽 Benzo[k] Fluoranthene 苯并[k]荧蒽 Benzo[j] Fluoranthene 苯并[j]荧蒽 Benzo[a]pyrene 苯并[a]芘 Benzo[e]pyrene 苯并[e]芘 Indeno[1,2,3-c,d]Pyren 茚苯[1,2,3-c,d] 芘 Dibenzo[a,h] Anthracene 二苯并[a,h]蒽 Benzo[g,h,i] Perylene 苯并[g,h,i]苝(二萘嵌苯)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一、Car Seat Design
1.设计调研
在设计车座椅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调研目的是收集有关汽车座椅设计、结构、功能、舒适性、安全性等市场需求。
另外,也要知晓市场存在的潜在日后发展趋势,让自己了解未来的市场需求,以便设计出更有竞争力的汽车座椅产品。
2.设计说明书
在开始实际设计座椅之前,需要编写设计说明书,其中需要包括座椅尺寸、功能、结构、材料、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等。
此外,也要设置不同的车型根据不同的需求各自单独设计,并进行重新判断,以确保最终设计的座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零件设计
首先是骨架设计,根据座椅尺寸设计合理的支撑架,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质量因素及功能性因素。
在设计支撑架时,要进行模拟及分析,以保证支撑架的可靠性及受力平衡性。
人机工程学汽车驾驶员座椅2

(2)初步确定H30硬点参数,H30和汽车的类型相关,对A类车H30<450mm,
A47 78.96 0.15z 0.0173z 2
H点确定和设计的程序
(4)确定H点布置工具线绘制
x 97.5 936 .6 0 .613879 z 0 .00186247 z 2 x95 913 .7 0 .672316 z 0 .00195530 z 2 x90 885 .0 0 .735374 z 0 .00201650 z 2 x50 793 .7 0 .968793 z 0 .00225518 z 2 x10 715 .9 0 .968793 z 0 .00228674 z 2 x5 692 .6 0 .981427 z 0 .00226230 z 2 x 2.5 687 .1 0 .895336 z 0 .00210494 z 2
驾驶员室内操作手伸及最大空间界面的确定
手伸及界面的形状
驾驶员室内操作手伸及最大空间界面的确定
汽车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
手伸界面(曲面表格示范)
驾驶员室内操作手伸及最大空间界面的确定
与手伸及界面有关的驾驶室内尺寸
检验驾驶员手伸及界面的步骤:
1)测量驾驶室的以下几项尺寸(图3-36)。
H 30、A40、W 9、A18、L11、H 17、A42
1):随后选定95百分位,50百分位,5百分位来确定适意线曲线函数,这样 正对不同百分位点有不同的H点到PRP的相对水平距离 ,当然作为最总设计H 点(SgRP)点,我们通常用95百分位人群来标定 2):这样我们基本确定了设计H点(SgRP)的在侧视图上和油踏板的相对 位置 3):确定H点在汽车俯视图方向位置即确定SgRP点的在Y轴上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座椅设计
摘要: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针对汽车驾驶座持,从驾驶员生理特性与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安全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应用,完成了对汽车驾驶座椅从分析到设计的系列开发过程。
关键词:人机工程汽车设计座椅
引言: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冈。
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其目的是让人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感到“安全、健康、舒适、高效”。
汽车设计是否符合人机工程要求,不仅关系到有效利用车内空间及提高乘用舒适性,而且影响整车内外造型和尺寸参数,进而影响整车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一、舒适驾乘首要在于座椅设计
通过对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因素分析,即尺度、形态、功能、色彩四方面的具体分析,寻求汽车座椅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从而论证目前汽车座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应用的一些局限性,即学科内涵与目标的矛盾、共性原则与个性需求的矛盾、统计与个案的矛盾以及合理与合情的矛盾,通过对这些应用矛盾的透析,探求出汽车座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应用的原则,从而最终为汽车座椅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探索出一条道路。
而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确定汽车空间范围提供依据。
2、为设计汽车座椅提供依据。
3、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二、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安全舒适的汽车驾驶座椅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意识坐姿舒适性(静态舒适性);二是振动舒适性(动态舒适性);三是操作舒适性;四是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两个方面)。
上述要求具体到驾驶座椅的设计中满足驾驶员坐姿舒适性的座椅尺寸结构设计、满足驾驶员振动舒适性的座椅抗振减振设计、满足操作舒适性的座椅空间位置设计以及满足驾驶员的安全性的汽车驾驶座椅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的设计。
1、座椅结构设计
驾驶座椅结构设计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对驾驶舒适程度的影响上,寻求最佳的座椅结构形式、尺寸、轮廓形状及材料选择。
(1)座椅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座垫上合理的体压分布,座垫应坚实平坦。
太软的椅子容易令使用者曲起身子,全身肌肉和骨骼受力不均,从而导致腰酸背痛现象的产生。
研究表明:过于松软的椅面,使臀部与大腿的肌肉受压面积增大,不仅增加了躯干的不稳定性,而且不易改变坐姿,容易产生疲劳。
依据靠背上体压分布不均匀原则,在座椅靠背设计时应保证有靠背两点支撑,即就是人体背部和腰部的合理支撑。
汽车座椅设计时应提供形状和位置适宜的两点支撑,第一支撑部位位于人体第5—6胸椎之间的高度上,作为肩靠;第二支撑设置在腰曲部位,作为腰靠。
肩靠能减轻颈曲变形,腰靠能保证坐姿下的近似于正常的腰弧曲线。
(2)座椅材料选择
座椅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振动舒适性以及座椅对人体热环境的主要影响。
座椅材料是座椅的主要减振元件,要想使座椅获得较低的振动传递率,使座椅有较高的振动舒适性,必须采用合适的座垫和靠背减振材料。
根据驾驶室的微气候环境,调整座椅表面的湿温度特性,可以适当调节人体代谢,达到减轻疲劳的目的。
2、座椅舒适性设计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由生物动力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承受高强度的全身振动对于人体健康的损害是相当严重的。
主要是腰脊和相关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
新陈代谢以及源于机体内部的一些其他因素会恶化这个影响,通常认为环境因素,如身体姿势、低温及气流会引起肌肉疼痛。
(1)、座椅舒适度的指标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为保证良好的舒适度,针对静态舒适度,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座椅尺寸应与人体测量尺寸相适宜;②座椅应可调节,能使乘坐者变换姿势,并最大范围满足各类人体的乘坐要求;③座椅应能使乘坐者保持舒适坐姿,靠背结构和尺寸应给腰部充分的支撑,使脊柱接近于正常弯曲状态。
(2)、座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座椅的几何尺寸是影响座椅舒适度的因素,但研究发现这并非唯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许多文献都提及腰部支撑的重要作用。
腰托的形状和位置,对于是否能使人保持良好坐姿,减少人体疲劳具有重要作用。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讲,腰部是体现座椅功能的关键部位。
因此,座椅的腰托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因素。
腰托的安装位置在座椅靠背结构设计中十分
重要。
乘员正常入座时,人体身躯与大腿的连接点—胯点(hip point)简称H点,H点的位置是决定驾驶员操作方便、乘坐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
此外,座椅的调节特性对座椅的舒适度影响很大,已成为座椅舒适度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压力分布是导致不舒适的最主要的生物力学因素,通过界面压力对座椅舒适度进行评价是一种重要客观、有效的方法。
(3)、座椅舒适度的研究方法
从汽车座椅设计及改善的角度出发,消除座椅不舒适性最理想的方法是能建立定量模型,预测座椅的不舒适性。
国内外研究中,建立的模型主要有如下3种:利用模糊理论建立的模型、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
目前,国内在座椅舒适度的研究上还存在一些缺陷:①没有针对中国人体特征尺寸的座椅舒适性研究;②对于座椅静态舒适性评价还没有形成一套客观系统的体系;③在应用神经网络建模方法评价舒适性中,对输入量的界定还不够清晰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4、座椅安全性设计
座椅安全性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座椅强度的设计、座椅结构型式的设计、靠背的设计、坐垫的设计、头枕的设计。
(1)座椅强度的设计
座椅强度的设计是安全性设计的首要内容。
汽车行驶中,座椅要承受复杂的载荷。
汽车座椅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座椅上的人所受的伤害最小;座椅的寿命应足够长,不致过早变形或损坏;受冲击载荷作用时,座椅不应发生断裂、严重变形等损坏现象。
所以设计座椅时必须对汽车座椅的强度进行计算,尽量以最少的材料、最小的质量满足强度要求。
(2)座椅结构型式的设计
座椅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应考虑的是其对其他约束系统效能的影响及与其他约束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3)靠背的设计
靠背的安全性设计应考虑靠背的强度、倾角、基本尺寸及其形状。
靠背的强度设计不但应该在“追尾”等后部碰撞时给乘员提供良好的保护,而且也要考虑侧碰时对乘员的保护。
而靠背倾角、基本尺寸及其形状对尾部碰撞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影响。
(4)坐垫的设计
坐垫一般不会造成对乘员的直接冲击伤害,但坐垫的结构可以影响到乘员运动过程、约束力加到乘员身体上的方式及外部载荷(加速度、力等)的绝对值大小。
坐垫深度设计的原则是在充分利用靠背的情况下,使臀部得到合理的支撑。
坐垫深度不应该超过人的大腿长
度。
(5)头枕的设计
头枕是一种用以限制乘员头部相对于躯干向后移位的弹性装置,其作用是在发生碰撞时,减轻乘员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
尤其是在汽车受到追尾碰撞时,可抑制乘员头部后倾,防止或减轻颈部损伤。
现多采用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存储信息量大、开发周期短且开发费用低。
三、设计方案
汽车驾驶员座椅外观尺寸与设计依据
四、结束语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汽车驾驶座椅的设计,使驾驶座椅具有良好坐姿,是实现座椅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必要手段。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人机工程学对我们生活的极其重要,所以学好人机工程学,运用好人机工程学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