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形成(3D动画演示视频素材)

合集下载

变质岩是怎么形成的

变质岩是怎么形成的

变质岩是怎么形成的变质岩是怎么形成的变质岩是怎么形成的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怎么形成的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即: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大面积变质的岩石为区域性的,但也有局部性的,局部性的如果是因为岩浆涌出造成周围岩石的变质称为接触变质岩;如果是因为地壳构造错动造成的岩石变质为动力变质岩。

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

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

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

此外如锰钴铀共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造成的。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

变质岩的分类1.板岩类。

属低级变质产物,如碳质板岩、钙质板岩、黑色板岩等。

变质岩

变质岩

变质岩石学第一章变质岩概论§1 变质作用概述一、变质作用的概念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相互作用),由于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变化,促使早先形成的固态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有时伴有化学成分的改变,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的各种作用的总和称为变质作用。

所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涵义:•1.是与地壳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内动力地质作用。

•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

•4变质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二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原岩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一)温度•1.变化范围:200~800℃,最高达1000℃以上。

•2.主要作用:可导致重结晶、变质反应、重熔;增加流体活性;改变岩石变形性质等。

是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

•(二)压力(负荷压力、流体压力)•1.有利于形成分子体积较小、比重大的新矿物。

镁橄榄石+钙长石→石榴石(体积小、比重大)•2.压力增大,变质反应温度增高。

•(三)应力(侧向挤压力)•1. 使岩层、岩石、矿物遭到破坏、变形,形成特殊的变质结构构造。

如碎斑结构、碎裂构造。

•2.影响矿物的重结晶和定向排列,甚至使矿物晶体的内部构造发生形变,如石英波状消光,片状矿物产生扭折。

•3.对区域变质岩片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促进岩石中粒间流体化学活动性的增加,加速变质反应和重结晶的速度。

特别在低温变质条件下,影响尤为明显,如基性火山岩低温变质形成绿片岩时,应力作用强,片理化程度高,变质结晶好,形成典型的绿片岩;应力作用低,则反之。

•(四)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1.起催化剂的作用:SiO2+MgO →Mg2[SiO4](镁橄榄石)•干燥的条件下,温度1000℃,4天形成26%的镁橄榄石;有水参与情况下,450℃,几分钟,反应就全部完成。

•2.直接参与变质反应,控制反应方向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 H2O (脱水反应向右进行,水化反应向左进行) •3.起媒介载体作用,导致交代作用发生•4.降低岩石的熔点。

岩石学_变质岩课件 第三章变质岩类型

岩石学_变质岩课件 第三章变质岩类型
/bperry/ metarock/SLATE.htm
石榴石云母片岩与片岩对比
片岩
Schist
This is a photograph of muscovite mica schist (large specimen in the middle) and two pieces of phyllite (laid atop the schist) taken in the San Gabriel Mountains. Note the larger crystal sizes of the schist, and the higher reflectivity of the phyllite samples. The camera lens is two inches in diameter
柱状矿物——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等 粒状矿物——长石,石英等 有时含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特征变质矿物的变斑晶。
一般:片状矿物或柱状矿物>30%
粒状矿物常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量长石,长石<25% (5) 与千枚岩区别:变晶粒度>0.1mm,肉眼可以辨认矿物 (6) 进一步划分: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绿片岩,角闪片岩,蓝闪石片岩
对于糜棱岩,均加在前面,如花岗糜棱岩
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1. 构造角砾岩
概念:指断裂带中,受到应力成糜棱状的碎块, 发生过位移(剪切、重力作用下)。
多数粒度>2 mm,被破碎的细碎屑或者外来溶解 物质胶结的岩石。
构造角砾岩通常在断裂带,有时可厚数百米,延 伸很长,可数百公里。
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板岩 slate
/bperry/ metarock/SLATE.htm

20244变质岩PPT课件

20244变质岩PPT课件

4变质岩PPT课件•变质岩概述•变质岩矿物与结构特征•接触变质岩类及其特征•区域变质岩类及其特征目•混合岩化作用和混合岩类•动力变质岩类及其特征录01变质岩概述变质岩定义与特点定义变质岩是指原有岩石在地壳内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上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特点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常呈片理、片麻理或块状构造,岩石硬度较大,密度较高。

变质作用及类型变质作用指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发生的变质过程。

变质类型根据变质作用因素和变质程度不同,可分为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交代变质作用等类型。

变质岩在地壳中分布与意义分布变质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尤其在造山带和古老地盾区更为集中。

意义变质岩的研究对于了解地壳演化、地质历史和矿产资源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变质岩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来源。

02变质岩矿物与结构特征常见变质矿物介绍变质岩中最常见的矿物,化学成分为SiO2,常呈粒状、他形粒状集合体。

包括钾长石、斜长石等,是变质岩中的重要矿物成分,常呈板状、柱状。

如黑云母、白云母等,常呈片状、鳞片状,具有良好的解理和绝缘性能。

包括普通角闪石、透闪石等,常呈长柱状、针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石英长石云母类矿物角闪石类矿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变质岩结构构造分析01020304指变质岩中残留的原岩结构,如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指变质岩中矿物重新结晶所形成的结构,如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状变晶结构等。

指变质过程中原有矿物被新矿物交代所形成的结构,如交代残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等。

指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受到应力作用而发生碎裂所形成的结构。

变质相指变质岩在形成过程中所处的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对应的矿物组合。

常见的变质相有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等。

矿物组合不同变质岩中矿物组合不同,反映了原岩成分和变质作用的差异。

变质带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变质程度和变质相的变质岩带。

地质地貌变质岩 ppt课件

地质地貌变质岩 ppt课件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引起变 质的因素除温度以外,从岩 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所产 生的交代作用,岩石的化学 成分有显著的变化,新矿物 大量产生。
石灰岩→大理岩; 泥岩→角岩、 Hornstone,灰黑坚硬致密; 斑点板岩。
16
2020/10/28
17
2020/10/28
2.动力变质作用
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压力下,使岩石发生破碎的 变质作用
高于900°C则地壳岩石 熔化,属于岩浆作用
温度的作用: 非晶体→结晶体;结晶体
→重结晶;
物质与结构重组,一种 矿物→另一种矿物
8
2020/10/28
变质温度来源: 地热增温 岩浆热 构造运动热 放射热
9
2020/10/28
2.压力
静压力:由上覆岩石重 量引起,随深度增加而 增加且压力各方向均等
根据变晶矿物的粒度、形状和相互关系等特点 可进一步划分 。
26
2020/10/28
按变晶大小分:
粗粒变晶结构(主要矿 物粒径>3mm)
中粒变晶结构(主要矿 物粒径1~3mm)
细粒变晶结构(主要矿 物粒径0.1~1mm)
显微变晶结构(主要矿 物粒径<0.1mm)
按变晶形状分:
粒状变晶结构,变晶为 近于等轴状矿物(石英、 长石)
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 导致结果:使岩石发生变形、破碎,还有轻微
的重结晶现象
18
2020/10/28
脆性变形(刚性岩)
塑性变形(柔性岩)
19
2020/10/28
3.区域变质作用
是大面积(数百或数千平方公里)发生的区域 性的变质作用,是在地壳活动带发生的变质作 用
主要因素:复杂,温度、压力、流体等综合作 用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地质现象的地质动图演示 素材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地质现象的地质动图演示 素材

倾斜沉积岩层的侵蚀河流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强弱与岩石特征有关。

图示河流对倾斜岩层的差异性侵蚀作用,大流量,高流速的河流可能会对任何类型的沉积岩发生侵蚀,小流量的河流只能侵蚀相对较为软弱的岩层。

较软弱的岩层经受侵蚀变成谷地,较强硬的岩层则变成山脊。

变质岩的出露大多数变质岩都是在地表以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深处形成,一旦上覆岩层被移除,变质岩则会出露地表。

构造应力产生逆断层,上盘在抬升过程中,上盘的上覆沉积物逐渐被风化剥蚀,沉积在下降的下盘上。

上盘下部的变质岩逐渐暴露。

盐风化作用盐水从岩石裂缝中蒸发时,会导致矿物晶体的生长,造成岩石破裂,这种现象称为盐风化作用。

水沿着裂缝进入岩石,然后沿着矿物颗粒之间的边界移动或者进入矿物颗粒间的开放空间。

当水蒸发时,盐结晶使得矿物膨胀,产生新的裂缝,为更多的盐水进入岩石提供空间。

如此往复的干湿环境中,盐水的蒸发和填充作用导致岩石裂缝不断扩大,最终岩石崩解为岩屑。

冰劈作用水在岩石裂缝中不断结冰融化,会造成岩石的破裂,这种现象叫做冰劈作用。

水沿着裂缝进入岩石,当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形成新的裂缝,岩石裂隙加深加宽。

当冰融化时,水沿着扩大了的裂隙进入更深的岩石内部。

如此冻结、融化的往复进行,裂隙不断扩大,最后岩石崩裂直至成为岩屑。

干压实作用沉积物颗粒填充某个空间,颗粒在许多点互相接触。

接触点越多,沉积物间的摩擦力越大,晶界的粘结力越大。

震击前,颗粒晃动会填充少部分的空间。

震击过程中,颗粒发生旋转,并紧密结合在一起。

压实的沉积物比未压实的沉积物抗震能力更强。

有液体填充的压实作用沉积物颗粒互相接触充填某个空间,要使沉积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将水排出。

震击过程中,沉积物颗粒沉淀时,颗粒间的水位会流动上升。

当水流经颗粒之间时,沉积物颗粒不载接触,从而减少了沉积物间的摩擦力。

由于水饱和充填沉积物颗粒之间的空间,整个沉积物-水的混合物表现为粘性流体。

滑坡类型坍塌一种快速的沉积物运动形式,岩石或者风化层通过空气从陡峭的悬崖自由下落。

第五节变质岩PPT课件

第五节变质岩PPT课件
次生石英岩是一种变质岩石。它的主 要矿物成分是石英,约占70-75%,还 含有绢云母和富铝矿物明矾石、高岭石、 红柱石、叶蜡石和水铝石等。呈红灰、 暗灰或绿灰等色,隐晶质,至密块状, 硬度比较大。次生石英岩多半由火山岩 受到火山喷出的含硫蒸气或热液的影响, 使原来岩石中的矿物转变成石英和富铝 矿物而成的。
矿物 名称
石英
形状 块状
颜色 白色
正长石 柱状 肉红
斜长石 柱状 灰白
白云母 板状 无色
黑云母 板状 棕黑
硬度 光泽
7
油脂光

6
玻璃
6
玻璃
2
玻璃
2
珍珠
相对 密度
2.65
2.542.57
2.612.75
2.763.10
3.023.12
解理 无
两组 两组 极完全解理 极完全解理
斜 长 石
矿物 名称
•区域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的共同作 用,在大范围深埋地下的岩石受到变质
作用
三、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阳起石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石墨
特征矿物 绢云母
四、变质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 •压碎结构 (一)变晶结构
岩石在固体状态经重结晶作用形成
变质岩的变晶结构
颜色 白色
正长石 柱状 肉红
斜长石 柱状 灰白
白云母 板状 无色
黑云母 板状 棕黑
硬度 光泽
7
油脂光

6
玻璃
6
玻璃
2
玻璃
2
珍珠
相对 密度
2.65

变质岩第讲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全解

变质岩第讲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全解

Mg-Opx 铁辉石
Fe-Opx
透辉石
Annite + Pyrope = Phlogopite + Almandine (Grt-Bt)
铁云母 镁铝榴石 金云母
铁铝榴石
1.5、纯转移反应 (Net-Transfer reactions)
纯转移反应:反应物分解出来的组分向反应物一方转移,并全 部构成反应物。
Opx
Plag
Al2SiO5多型转变反应和硬玉+石 英与钠长石反应
(据Miyashiro, 1994)
1.3 纯固相反应
➢ 如果反应矿物中的挥发份在反应过程中被生成物完全汲纳, 形成新的含挥发份的矿物相,不产生独立的流体相,这种反 应可视为固-固纯转变反应(Volatile-conserving “solidsolid” reactions:贮藏挥发份相的“固-固反应”)
3、变质反应图解(p-t、写法,斜率;t-x、p-x)
4、类型划分
(1)固-固反应(相转变、出溶、纯固相反应、纯转移 反应、离子交换反应) (2)有流体相参加的反应 (3)不连续反应与连续反应
二、变质反应类型 1. 固-固反应
固-固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固相,不涉及独 立流体相,因而反应的平衡条件与流体组分无关; 变质反应的影响因素仅为温度(T)和岩柱压力( Pl),因而可以用作矿物温度计或压力计。
大多数多型转变反应的 DS很小,这导致: 多型晶体之间相互转换的DG小,即使偏离平衡温度数10度也变化不大 反应驱动力小 一个多型常可非稳定地残留在另一个多型的稳定区内; 因此,自然界共存的两个多型更多代表非平衡或多期变质叠加,而非平衡关系;
三相点温压条件:P=0.370.25 GPa, T=504 20 oC(Holdaway,1977) 岩石学意义:红柱石(低压), 蓝晶石(中-高压), 矽线石(中-高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