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调制解调技术
dqpsk调制解调原理

dqpsk调制解调原理dqpsk(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是一种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它在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
dqpsk调制解调原理是指如何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差来实现数字信息的传输。
一、dqpsk调制原理dqpsk调制是一种相位调制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输数字信息。
在dqpsk调制中,每个码元代表两个比特,因此相比于传统的bpsk调制,dqpsk调制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dqpsk调制的原理如下:1. 分组:将要发送的数字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个组,每个组包含两个比特。
2. 映射:将每个组映射到相应的相位差,例如00映射到0°相位差,01映射到90°相位差,10映射到180°相位差,11映射到270°相位差。
3. 调制:将映射后的相位差调制到载波信号上。
例如,如果当前组的相位差为0°,则将载波信号保持不变;如果相位差为90°,则将载波信号相位向前移动90°;如果相位差为180°,则将载波信号相位向后移动180°;如果相位差为270°,则将载波信号相位向前移动270°。
4. 发送:发送调制后的载波信号。
二、dqpsk解调原理dqpsk解调是将接收到的dqpsk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息的过程。
dqpsk解调的原理如下:1. 接收:接收到经过信道传输后的dqpsk调制信号。
2. 相位计算:通过比较连续两个码元之间的相位差,计算出当前码元的相位差。
3. 判决:根据相位差的值来判决该码元所代表的数字信息。
例如,如果相位差为0°,则判决为00;如果相位差为90°,则判决为01;如果相位差为180°,则判决为10;如果相位差为270°,则判决为11。
4. 解映射:将判决得到的数字信息还原为原始的比特流。
wifi 协议标准

wifi 协议标准Wi-Fi协议标准。
Wi-Fi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能够轻松地在家中、办公室或公共场所享受无线网络连接。
而Wi-Fi协议标准则是Wi-Fi技术的基础,它规定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标准,确保它们能够相互兼容并顺利地进行通信。
本文将对Wi-Fi协议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Wi-Fi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Wi-Fi协议标准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Wi-Fi标准是IEEE 802.11,它于1997年首次发布,提供了最基本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EEE 802.11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出现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等不同版本,每个版本都带来了更高的传输速度、更远的覆盖范围和更好的稳定性。
最新的Wi-Fi标准是802.11ax,它在传输速度、网络容量和设备连接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Wi-Fi协议标准的主要内容。
Wi-Fi协议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个部分。
物理层规定了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方式、频率范围、传输功率等参数,而数据链路层则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帧格式、信道访问方式等规则。
这些规定保证了不同厂家生产的Wi-Fi设备可以互相通信,确保了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Wi-Fi协议标准的应用场景。
Wi-F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甚至工业领域。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通过Wi-Fi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家居控制、视频监控、娱乐等功能;在企业中,Wi-Fi网络可以为员工提供移动办公、会议室预订、无线打印等便利;在公共场所,Wi-Fi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上网、信息查询、移动支付等服务;在工业领域,Wi-Fi网络可以实现设备监控、远程维护、物联网连接等功能。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Wi-Fi协议标准的未来发展。
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Wi-Fi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1. 引言WiFi(无线保真)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等各个领域。
WiFi协议是指用于规定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协议集合,它定义了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包括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对WiFi协议进行详细解析。
2. WiFi协议的组成WiFi协议由多个子协议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物理层(PHY)物理层是WiFi协议的最底层,负责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和传输。
常见的WiFi 物理层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它们分别采用不同的频段、调制方式和传输速率。
2.2. 数据链路层(MAC)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帧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并提供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等功能。
WiFi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主要基于IEEE 802.11协议,定义了WiFi网络中的MAC帧格式、帧的传输方式和访问控制等规则。
2.3. 网络层(IP)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并进行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等功能。
WiFi协议中的网络层主要基于IP协议,使用IP地址对数据包进行寻址和路由选择。
2.4. 传输层(TCP/UDP)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段重组等功能。
WiFi协议中的传输层主要基于TCP和UDP协议,它们分别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和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2.5. 应用层应用层负责提供特定应用的数据交互功能,包括HTTP、FTP、SMTP等常见的应用协议。
WiFi协议并未定义特定的应用层协议,而是提供了网络连接的基础,供上层应用使用。
3. 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WiFi网络的建立当WiFi设备启动时,它会主动搜索附近的WiFi网络,并获取到可用的网络列表。
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网络进行连接,并输入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无线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局域网。
它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实现移动办公、移动商务和无线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指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的统一标准,它对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无线局域网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1系列标准和Wi-Fi联盟制定的标准。
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国际标准,它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规范。
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了很多具体的标准,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联盟制定的标准则是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对无线局域网的认证、互操作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规范,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互操作。
在无线局域网标准中,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规范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物理层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传输技术和频谱利用规则,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频谱分配等技术。
而介质访问控制层则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式和数据传输的管理方式,包括了帧结构、数据传输方式、接入机制等技术。
这些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容量、覆盖范围和安全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除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规范外,无线局域网标准还包括了对网络管理、安全性、互操作性和认证等方面的规范。
这些规范对于无线局域网的部署、运行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确保无线局域网能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同时还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互操作。
总的来说,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石,它对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

∙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g的技术优势∙2007-05-18 10:07 韩旭东曹建海 ∙本文主要讨论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g的主要技术优势。
∙基于OFDM技术的数据传输∙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在室内,这个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多经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其他干扰源的存在使实现无线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比有线信道中困难,IEEE802.11g标准采用OFDM调制技术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
∙OFDM技术其实是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这样减少了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平坦的,大大消除了符号间干扰。
∙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在各个子信道中的这种正交调制和解调可以采用IFFT和FFT方法来实现,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DSP 技术的发展,IFFT和FFT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引入,大大降低了OFDM的实现复杂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无线数据业务一般都存在非对称性,即下行链路中传输的数据量要远远大于上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量。
因此无论从用户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还是从无线通信自身来考虑,都希望物理层支持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而OFDM容易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子信道来实现上行和下行链路中不同的传输速率。
∙由于无线信道存在频率选择性,所有的子信道不会同时处于比较深的衰落情况中,因此可以通过动态比特分配以及动态子信道分配的方法,充分利用信噪比高的子信道,提升系统性能。
由于窄带干扰只能影响一小部分子载波,因此OFDM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抵抗这种干扰。
IEEE 802.11a中QPSK解调的FPGA设计与实现

维普资讯
24 1 信号 的叠加 .
烟 台大 学学报 (自然科 学 与工程版 )
第2 1卷
CS 和 s wt 行 调 制 , 加 后 即 得 到 M S O(t i 进 O n 相 PK 信 号. S MP K的解 调是调 制过 程 的 逆 过程 , 即对 接 收的 M S P K信 号经 两 路 分 别 进 行 相 干 接 收 , 后 最 通 过并 一串 变换 恢 复 出 二 进 制信 息 , 调过 程 见 解
解 调 的新方 案.
关键 词 :解调 ; 映射 ; 译码 中图分 类号 : N 1 . T 9 13 文献标 识码 :A
随着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和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的 发 展, 无线 局域 网迅 速 地 应 用 于需 要 在 移 动 中联 网
制后 的传输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和在网间漫游的场合. IE 0 、 1 协议采用 而 E E82 1a
O D 调制 方 式 , 以在 整 个覆 盖范 围 内提 供 高 FM 可 达 5 p 的速率 , 4Mb s 比任何 其 他 无 线 局 域 网的 解 决方 案更 快 、 另外 ,0 、 1 82 1a工作 在 5G z 带 , H 频
图1 所示 .
根据 以上 MP K 信 号 的 表 述 , S 的 调 制 S MP K 可 以看成 是将输 入 的 串行 二进 制 信息 序列经 串 一 并 变换后 变成 两路 相 同速 率 的序 列 , 电平 发 生 器 分别 产生 双极 性二 电平 信号 ,t和 Q()然 后 对 () t,
. c ∑o ) × s ) …( … c s
rc( 一n ) e t£
ect
s ( )× i n n
802.11 MAC相关协议

实现NAV(Network allocate vector)机制,Duration值代表当前进行的传送会占用媒介多少微秒; CFP(contention-free period)所传送的帧,Duration的值为32768,这类帧对一直占用无线环境;
在PS-Poll帧中表示AID(Association ID), 从省电模式醒来的STA必须发出一个PS-Poll帧,以便从AP取 得之前缓存的帧;STA在PS-Poll帧中加入AID指示其隶属的BSS。
802.11 MAC相关协议
191x
2016.6.24
Agenda
一、802.11 概述 二、802.11 MAC帧 三、802.11 MAC介质访问 四、802.11 QoS
802.11
五、802.11n 六、Q&A
第1页
一、802.11 概述
1、802.11发展
2、802.11与802协议族 3、Wi_Fi概念 4、网络组成 5、网络分类 6、802.11体系结构 7、无线网卡工作流程
2、 MAC 帧格式(一) MAC 帧格式
Frame Control
802.11 MAC帧种类虽多,但都遵循着相同的帧格式规范,均由帧头(MAC Header)、帧主体(Frame Body)和 帧校验(FCS)字段组成。
Framw Control字段 Protocol Version:使用的MAC版本,目前802.11 MAC只有一个版本,编号为0; Type与subtype:帧类型和子类型; To DS与From DS:帧是否来自和去往分布式系统(DS),其实就是AP; More Frag:是否有后续分片的帧待传送; Retry:表示管理帧或数据帧是否重传,用来排除重复帧; Pwr Mgmt:指示STA发送当前帧序列后将要进入的状态,Active或Sleep; More Data:AP若设定此位,即代表至少有一个帧待传给休眠中的STA;
wifi组网原理

wifi组网原理WiFi(无线网络)组网原理基于IEEE 802.11无线协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WiFi组网可分为主从结构和网状结构,具体原理如下:主从结构:1. 路由器作为WiFi的主节点,负责管理和控制网络。
它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同时也是无线访问点(AP),发射无线信号。
2. 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作为WiFi的从节点,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连接到路由器,并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3. 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WiFi信号进行的,路由器将数据从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将数据通过WiFi信号发送回路由器。
网状结构:1. 每个终端设备都具备路由器的功能,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自组织的网络。
每个设备既可以作为接入点,也可以作为中继点。
2. 终端设备之间互连时,信号传输路径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可能需要经过部分设备的中继转发。
3. 路由选择算法用于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保证数据在网络中正确到达目的地。
无线信号传输:1. 无线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其频段通常在2.4GHz和5GHz范围内。
2. 信号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进行传输,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空气传播,再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数据。
3. 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干扰,如障碍物、其他电子设备、其他无线网络等,这可能导致信号质量降低或丢失。
4. WiFi组网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信号功率管理、增加信号传输距离等措施来优化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
总结:WiFi组网原理基于无线信号传输,通过路由器作为主节点或终端设备间的互连,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主从结构和网状结构是常见的WiFi组网方式,通过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技术传输数据。
无线信号传输可能受到干扰,所以需要进行信道选择、信号管理等优化措施来提高网络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频扩频技术在802.11 中基本不再使用.
802.11 展频技术
? 直接序列传输
直接序列传输是一种不同的展频技术,可以通过较宽的频段传送信 号。直接序列技术的基本运作方式,是通过精确的控制将RF 能量分散至 某个宽频频段。当无线电载波的变动被分散至较宽的频段时,接收器可 以通过相关处理(corelation process )找出变动何在。下图以比较抽 象的观点说明了直接序列的基本运作方式。
正 交 幅 度 调 制 (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是一种在两个正交载波上进行幅度调制的调制 方式。这两个载波通常是相位差为 90 度(π/2) 的正弦波 ,因此 被称作正交载波.
802.11 调制技术
? QAM调制实现函数
SMQAM(t) ? Re[(Amc ? jAms)g(t)ej2?fct ]
802.11 展频技术
? 跳频传输
调频可以避免设备干扰某个频段(frequency band 简称 band) 的 主要用户.
跳频用户对主要用户只会造成瞬间干扰,因为跳频健将能量分散至 较宽的频段。同样地,主要用户只会影响展频设备的某个频槽,就像是 瞬间的噪声一般。
802.11 展频技术
? 跳频传输
802.11 调制技术
? 正常64QAM星座图
802.11 调制技术
? 增益压制时64QAM星座图
802.11 展频技术
通过技术手段,使信息在较宽的频率带宽中传输
? 802.11 扩频常用技术有:
? 跳频展频(FHSS). ? 直接序列展频 (DSSS). ?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802.11 展频技术
? 使用展频技术的优点 1. 扩展传输频率带宽,减小设备电磁干扰(EMI). 2. 降低电磁干扰对设备接受信号的影响.
802.11 展频技术
? 跳频传输
跳频,是以一种预设的准随机样式(predeterminded, pseudorandom pattern) 快速变换传输频率.
如图所示。图中的纵轴将可用频率划分为几个频槽(frequency slot) 。同样地,时间轴也被划分为一系列时槽(time slot)
? Amcg(t)cos(2?fct)? Amsg(t)sin(2?fct)
以16QAM 为例,这里 Amc 和Ams 为±1,±3.
802.11调制技术
? QAM 调制图解
QAM 调制器中I和Q 信号来自一个信号源,幅度和频率都 相同,唯一不同的是Q 信号的相位与I信号相差90°
64 QAM 调制图解
802.11 展频技术
? 时域上的OFDM:
Sin(t)与sin(2t)是正交的,在下图中[0,2π]的区间内,采用最易懂的幅度调制 方式传送信号:sin(t)传送信号a,因此发送a×sin(t),sin(2t)传送信号b,因 此发送b×sin(2t)
802.11 调制技术
? BPSK调制原理
差分相移键控( BPSK )是利用相邻二个码元的载波信号 初始相位的相对变化来表示所传输的码元。
例如,在二进制中传输“ 1”码时,则与此码元所对应的 载波信号初始相位相对于前一码所对应的载波信号初始相位 有π弧度的变化 ;,传输 “0”码时,与此码元所对应的载波信 号的初始相位相对于前一码元所对应的载波信号初始相位无 变化(“1变0不变” );当然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802.11 展频技术
? 直接序列传输
比起跳频信号,经过直接序列调制的信号比较能够抵抗干扰。相关 程序(correlation Process )让直接序列系统得以更有效率地解决窄频 干扰的问题。每个位元(bit )使用11 个缀片(chips ),可以容许漏失 或损毁几个缀片而不损及数据
802.11 展频技术
双比特码元
a
b
0
0
0
1
1
1
1
0
01
载波相位 ( j k )
A 方式 0o 90o
B 方式 45 o 135o
180o 270o
225 o 315o
01
00
11
00 参考相位
45 ?
参考相位
11
10
802.11 调制技术
? QPSK调制星座图
01
00
11
10
802.11 调制技术
? QAM调制原理
802.11 调制解调技术
802.11 调制解调技术
? 802.11技术基础 ? 802.11 调制技术 ? 802.11 展频技术
802.11 技术基础
? 802.11 常用的标准有802.11 a, b, g, n
? 802.11a: 载波5GHz, 物理层 OFDM. ? 802.11b: 载波2.4GHz, 物理层 采用补码键控CCK/DSSS. ? 802.11g: 载波2.4GHz, 物理层 CCK/DSSS, OFDM. 兼容802.11b. ? 802.11n: 载波2.4GHz 和 5GHz, 物理层 OFDM+MIMO.
?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
复用
?
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
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
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ISI) 。每个
802.11 调制技术
? BPSK调试波形
0变1不变 1变0不变
802.11 调制技术
? BPSK调制星座图
802.11调制技术
? QPSK 调制原理
四进制码元又称为双比特码元。它的前一信息用 a代表 ,后一信息比特称用 b 代表,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 ab
提出按照格雷码(即反射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 如下表示。矢量图如下。
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可以看成
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码间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
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802.11 展频技术
? OFDM ,多载波调制的一种,主要思想为:将经过BPASK, QPSK,16QAM 或者64QAM 调制的高速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的多路较低 速的子数据流。然后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并行发射出去,这些 子载波相互正交,频带可以有所重叠,不同于传统的频分复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