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_笔记[1]

第一章 原始、古代美术
第一节 原始美术
洞窟壁画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原始的维纳斯:在欧洲国家都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这些女裸体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体现出旧石器时代人们对母性生殖的崇拜。(旧石器时代)

北欧岩画分为写实(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与抽象(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两大类风格。

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两河流域:指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这一地区历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 苏美尔-阿卡德(公元前3500~前2015)
2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94~前1595)
3 亚述 (公元前9世纪~前612)
4 新巴比伦(公元前626~前539)

济古拉特: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它建在几个用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气势十分壮观,这种类似埃及和墨西哥金字塔的建筑叫济古拉特。

亚述的艺术主要为王权服务,具有很强的世俗性。


第三节 古埃及美术
埃及艺术的特点、形式: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来世的艺术:古代埃及的艺术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所以被称为来世的艺术。

埃及经历了三个统一时期:
1 古王国(公元前2686~前2181)
2 中王国(公元前2040~前1786)
3 新王国(公元前1570~前1085)

马斯塔巴:埃及古王国王朝初期,埃及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头建筑,里面放着装有木乃伊的石棺,这种长方形的石墓叫马斯塔巴。

埃及古王国的雕刻程式:
1 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
2 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
3 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则非常简略;
4 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
5 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古埃及浮雕和壁画的程式:
1 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2 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 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 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5 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第四节 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古希腊美术史分为:
1 荷马时期 (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
这一时期陪葬用的小雕像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2 古风时期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
陶瓶瓶画出现东方、黑绘、红绘三种风格。
建筑柱式已形成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两种风格。
古风的微笑:古希腊古风时期的人物雕塑为追求生动的表情,人物脸部都带有微笑,这种千篇一律的笑容被称为“古风的微笑”。
3 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4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1世纪)


第五节 古代罗马美术
罗马艺术与希腊艺术的区别: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罗马肖像的美化与希腊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突出个性基础上的美化。

罗马壁画被划分为庞贝第一(镶嵌风格)、第二(建筑风格)、第三(埃及风格)、第四(庞贝的巴洛克风格)风格。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历史上把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艺术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第一节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
墓室笔画:《火刑中的三个犹太人》,其主题表现基督徒处于生命危机中的状态,暗示人的无助和神的拯救。

建筑:巴西里卡:罗马的一种常见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割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拜占庭的艺术可以明显看到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强大影响。

反偶像运动:公元72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宗教制作偶像,使罗马帝国偶像与反偶像之争持续了一百多年,皇帝和东方行省的人民坚持反偶像,他们认为偶像会使宗教变为迷信,主张将宗教艺术变为抽象的象征,以植物或动物象征宗教人物。这赞成偶像崇拜的是僧侣和西方行省人民。这种争论在教理方面牵涉到耶稣、人性与神性间的双重关系。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争斗的根本问题在于政教双方对权利的争夺。

建筑:继承罗马风格,《圣索菲亚教堂》其平面结构、窗间壁柱外的飞梁类似巴西里卡,圆顶在四个拱门之上,结合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的结构,气魄雄伟。

镶嵌画: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彩)《皇后提奥多拉和侍从》人物被不成比例的拉长了,但显得非常肃穆、庄

严,色彩明暗变化被提到最纯粹、最简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体感,仿佛人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号,他们穿着华丽的服装,珠光宝气,织锦彩缎更为画面添增了几分神秘感。所有的人物既无动作也无变化,时间、空间也由此被升华为一种永恒存在。人神混淆是政体所需要的。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蛮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其中大多是以金属模铸、错镀金银、镶嵌玉石、髹绘彩画等手段制成的日常用品。

修道院艺术风格:装饰的复杂性、母题的多样性似乎是无限制的,在抽象的装饰中插入了人物题材,但总体说来,对人物的处理手法是扁平的、装饰性的,在爱尔兰的石刻和金属作品中也可以发现相似的变化。

墨洛温王朝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古代晚期和基督教早期艺术风格的简化和模仿。

洛林文艺复兴:公元8世纪,蛮族成为横行欧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理曼经历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终于建立起加洛林王朝,在罗马接受册封,成为西罗马覆灭三百余年后西欧的第一个皇帝。他的理想是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复罗马的传统,同时也希望借此恢复罗马帝国的封号。将辉煌的文化传统注入这些半野蛮民族血液中的愿望使这位皇帝亲自领导了这次文艺复兴,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造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古文化的潮流,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这次复兴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北欧的日尔曼精神与地中海文明成功地融合在一起。
建筑:阿琛王宫教堂。
西面工程:位于罗马东部地区的建筑(常为教堂)由于其在罗马的西部,大门一律朝西,这一向西入口建筑就叫“西面工程”。
抄本绘画:圣马太。

奥托艺术:建筑:圣西里亚库大教堂; 雕塑:《杰罗的十字架》;神米迦勒教堂体现了奥托时期建筑的典型风格,它及其强调对称:完全一样的袖廊,一样的角楼以及中堂中成对的圆柱,其确定了德意志地区在中世纪建筑中的独立地位。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时间:10世纪-12世纪
建筑:圣塞尔南大教堂、杜勒姆教堂(肋拱设计)。
雕塑:罗马式艺术复兴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石雕的复兴。
工艺品:《哈斯廷之战·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

罗马式:指哥特艺术以前的所有艺术,或者指在13世纪以前凡是与地中海艺术传统有关的东西。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把12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式。
建筑:哥特式艺术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波及到雕刻和绘画

;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
雕塑:夏特尔教堂入口处两侧排列着的柱像(高浮雕)、瑙姆堡教堂供养人形象。
绘画:玻璃画是哥特式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夏特尔大教堂的《圣母领报》玻璃装饰画。


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平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哥特式教堂与罗马式教堂的区别:
1 后者有着结实而厚重的墙壁,而前者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
2 在罗马式建筑中,窗户总是很小,而现在,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了,允许空前规模地采用彩色玻璃面;
3 哥特式教堂的平面遵循了带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后堂回廊式型制,但这些礼拜堂不再像早先建筑那样呈孤立的单元。礼拜堂间的墙被除去了,造成了一种统一的空间效果,两排呈半圆形排列的承重圆柱对同一的空间进行分布。昏暗的罗马式室内被宽敞、开放、充满各色光线的结构所取代。

哥特式现实主义:12世纪到15世纪是经院哲学高度理性化的时候,它要求对教义的解释和形象再现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秩序,作为教堂的主要装饰物的雕塑创作也必须遵循着固定程式布局,但由于苏热在圣德尼教堂修建过程中对雕刻的重视,使得这一时期的雕塑呈现出越来越脱离建筑结构而走向独立的倾向。其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写实,自觉地模仿自然形象,特别是追求感情的表现,形成“哥特式现实主义”。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代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
第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开端:(13-14世纪)
杜乔: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其《光荣圣母》成功地将拜占庭艺术的庄严感与锡耶纳画派的神秘性杂糅一处,突出画面效果。他的作品是将现实的因素和童话式的虚构结合在一起,同时掺入细腻的抒情。完美的色彩、细腻的线条节奏是他绘画语言上的两个特点。
乔托: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其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创作形式:壁画。
(彩)《哀悼基督》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15世纪)
布鲁内莱斯基:(雕刻家、建筑艺术家)“佛罗伦萨大教堂”,采用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形制,穹顶呈八角形,采用双

层骨架券来减弱穹顶对支撑的故作的侧推力,被誉为佛罗伦萨共和政体的纪念碑。
马萨乔:(画家)其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出乐园》表现了运动中的人体,作者用光线从一个角度照射着亚当与夏娃,从而突出了造型的体积感和空间的丰富性,又通过悲哀的动态和痛苦的表情烘托了画面的悲剧性气氛。

佛罗伦萨画派、翁布里亚画派、帕都亚画派(了解)。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
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之一,在《岩间圣母》一画中,他使用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即人物被框进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就是玛利亚的头部,他的这一作法为当时盛行的金字塔形构图奠定了基础。
米开朗基罗:雕刻家、画家,(彩)《创世纪》,是他在1508-1512年间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了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表现出他在绘画上的独创性。《大卫》表现的是建功立业以前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和力量的年轻人,这种力量也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所以,这件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米开朗基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他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拉斐尔:(画家)其作品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雅典学院》表现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真理和幸福的追求。

四、威尼斯画派(15-16世纪)
贝利尼:(乔万尼·贝利尼)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作品中,情节的戏剧性已经退到相当次要的地步,而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
乔尔乔涅:(贝利尼的学生),《田园合奏》是一曲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对幸福人生的赞歌,画中两个女裸体分别象征着两位游吟诗人唱歌的内容。
提香:(乔尔乔涅同学),其作品显得壮丽、热情、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人物更为粗犷,更为意气风发、更完整。《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形象逼真、生动,情节的风俗化处理,加强了对世俗生活欢乐的认同感。他的优点在于笔触的运用方法为造型的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样式主义(16世纪20年代至16世纪末,出现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上承文艺复兴,下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
样式主义艺术的特点:技巧十分精湛,但追求的是奇异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宁静与和谐,样式主义往往采用不符合常理的幻想式构图,

喜欢表现裸体,人体比例常常是夸张变形的。画面人物众多,但姿势扭曲,迷恋于适用透视法。色彩往往也像画面内容一样光怪陆离,更多的是表现情绪而非真实的自然。主题有时晦涩难明,只有内行的观众才能看懂。
帕尔米贾尼诺:《长颈圣母》体现出作者主观化的处理和对形式化风格的追求,脱离了文艺复兴的自然主义传统,画面像是在一面变形镜中映出来的景象,具有典型的样式主义特点。

第二节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

一、15世纪的尼德兰绘画
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息,总的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

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北方画派与南方著名画家:
北方画派一哈勒姆为中心,重要代表画家:德尔克·波茨、盖尔特根·托特·辛特·扬思。
南方的著名画家:雨果·凡·德尔·高斯。

二、15、16世纪之交的尼德兰绘画
15世纪末、16世纪初尼德兰经济繁荣,人文主义思想在尼德兰知识界广泛传播,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日益强烈,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堕落也进一步暴露,社会上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宗教改革要求。
博斯:希罗尼穆斯·博斯的艺术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那是一般尼德兰画家特别注意平整细腻的画风,注意形象的如实表现,博斯却往往通过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如老鼠、猴子、妖魔鬼怪或半人半兽影射诸如天主教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他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绘画风格,冲破了尼德兰传统绘画中的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站在进步的人文主义立场上,把批判的矛头主要对准了天主教会,反映了宗教改革运动前夜人民群众反对天主教,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也是尼德兰新旧教派之间激烈斗争的一种表现。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夸张的形象,这些形象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又和艺术家本人的幻想相结合,同时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紧密结合,形成了博斯独特的绘画语言,也是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如作品《愚人船》。

风俗画与风景画的形成:
昆丁·马苏斯为风俗化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兑换银钱的人和他的妻子》生动的表现了银行家的活动与生活。
约阿希姆·帕提尼尔:他画的风景并不是实景写生,而是具有幻想的全景画的特点和人为雕琢的痕迹。其画面视野开阔,以深调子为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重重叠叠的山峦、江河、森林,如《地狱湖风景》。

三、16世纪的尼德兰

绘画
罗马派:16世纪,尼德兰的艺术家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并学习了意大利先进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有些艺术家抛开了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也脱离了生活,单纯模仿意大利艺术样式,他们被称为罗马派。
老彼得·勃鲁盖尔:现实主义艺术家,作品《农民舞蹈》。

第三节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一、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发端于15世纪,在德国美术史上将1420年左右至1540年这段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许多艺术家对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现象表现出关切,热心于描绘自然环境,人物的造型则强调真实感,凡此种种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性、歌颂大自然的倾向。
康拉德·维茨:《基督履海》(又称《捕鱼的奇迹》)可谓那个时期的佳作,画面位于彼得祭坛一翼的外侧,虽为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真实地描绘出了日内瓦湖的景色,在欧洲祭坛画中第一次画了实景,而且特别注意表现了光的变化以及水中的倒影。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曾创作了数幅自画像(彩)及德国当代人的肖像(《奥斯瓦尔德·克雷尔肖像》),这些肖像画刻画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物,他们意志坚强,充满自信,同时具有日耳曼人严峻、刚毅的性格特征。

二、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蒂尔曼·里门施奈德:是晚期哥特式的主要代表,代表作《迈德布隆哀悼基督祭坛》。
汉斯·维藤:其作品《郁金香布道坛》突破了传统布道坛的造型模式,将幻想与现实、美丽的装饰与生动的人物完美地统一为一体,构成独特造型。

第四节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一、14-15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西班牙文艺复兴总的面貌:不同于意大利,它缺乏雄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不能再西班牙扎根的原因,在于西班牙的王权、贵族和教会的实力太大,资本主义发展却又先天不足,创作题材集中于两个方面:歌颂国王、贵族和帝国历史,再者是描绘宗教故事。
费尔列尔·巴索:其作品风格很近似乔托,有着强烈的世俗化情调和生活气息。《牧人来拜》没有中世纪绘画中的神秘和禁欲主义的神态,表现出丰富的感情,是多愁善感的样子。

二、16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16世纪西班牙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556年之前为前期,这是正事查理五世统治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开始大量地接受人文主义思想,这是一个发展的时期;1556年以后是后期,腓力二世继承王位,他要求艺术首先要为巩固帝国服务,提倡为宫廷服务的罗马主义艺术,后阶段无疑是个保守时期。
埃尔

·格列柯:《圣摩利斯的殉道与底比斯军团》(又名《圣莫里斯的殉教》)(彩),他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骚动不安的情调,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他是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也是一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他不满意西班牙的上层社会,但又无法从贵族的圈子里走出去和下层人民接触,他用一双悲剧性的眼睛注视着现实。他笔下的人物和风景常常是变形的,这正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是他另外一幅重要作品,意义在于既表现了奇迹,又不完全相信奇迹,重在表现当时人们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心情也代表了画家本人的心情,其作品好像不是把人引向宗教,而是引向社会,引向人们对社会的沉思。他是一位独具一格地反映西班牙危机时代的伟大艺术家。

三、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其他地方画家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的建筑与雕塑
银匠式风格:15世纪下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与西班牙的哥特式传统风格以及摩尔人的阿拉伯风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叫“银匠式”的风格,意思是这种建筑物如银匠的手工艺品。

里达布劳:西班牙特有的一种木雕形式,位于祭坛后面的大面积雕塑,通常是镀金的或者彩色的,它具有摩尔人民间木雕的特色。

第五节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枫丹白露画派: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由来自意大利的画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B.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风格性很强的艺术流派。枫丹白露派画家融合了意大利样式主义与法国本土的哥特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他们重视线条的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郁的贵族化气息。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三个流派—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现实主义美术。学院派美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洛可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影响了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
学院派的主张是力求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如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柯罗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所以说学院

派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的特色。由于过分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作品的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神话,而对世俗生活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以上特点都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卡拉奇三兄弟:路德维克·卡拉奇、阿格斯提诺·卡拉奇、阿尼巴·卡拉奇,博洛尼亚学院第一代的代表人物。

二、卡拉瓦乔与地方画派
卡拉瓦乔:他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坏者的形象,同时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保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而他的这种怀疑与批判被一些人看作是叛逆的表现,所以人们把他看作是不合群的人。他的艺术可贵之处首先在于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反复强调要很好地模仿自然。他和古典主义绘画传统的分歧就在这里。他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仅仅表现自然实物就已经足够了。这决不意味着他否定传统,他对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是非常尊重的,但是他不为传统所囿。他不愿意总是回头看,而是主张勇敢地面对未来,敢于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时代,不加粉饰地去描绘现实生活。

三、巴洛克美术的形成与发展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它有豪华的特色,由于服务对象主要是上层人物和贵族,故而力求豪华。它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富有激情性。它的表现语言具有综合性。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贝尼尼:雕刻家、建筑家、画家。《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充满戏剧气氛,生动的表现了冥王和少女的对抗,对抗时激烈的,在对抗中表现了力量和运动,很富有空间感。《阿波罗和达芙妮》表现了两个处在运动中的人体,给人以轻盈、优美、乘风向上和如梦如幻的感觉。(彩)《圣德列萨祭坛雕塑》反映了贝尼尼人文主义思想,它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简略了解巴洛克时期其它艺术)

四、意大利18世纪的美术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
第一节 西方美术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与流派
欧洲传统艺术中一直存在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情感表现。
野兽主义:1905年巴黎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他们被批评家戏谑地称为“野兽”而得名,他们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实际上野兽主义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彩)《红色和谐》

立体

主义:(1907-1914年)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诉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立体主义在1912年之前被称作“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年至1914年,被称作“综合的立体主义”。假如说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碎而剔透的结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综合的立体主义则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使艺术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毕加索:(彩)《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未来主义:在意大利出现的未来主义是更为广泛的文艺运动,未来主义认为,20世纪工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使客观世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代的特征是机器和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其中有些人在社会不平等和人类灾难面前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他们用笔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挣扎在生命线上“渺小”的人群,也时常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表现主义美术的风格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叛逆,它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色,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蒙克:(彩)《呐喊》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青春期》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太阳》表现人们对光明的渴望。

保罗·克利:(彩)《准备简单早餐的天使》,克利对形式有独特的研究,其创作中有一种表现梦境和潜意识的愿望。他善于用线,说自己的形式、风格与线条携手同游。其画风单纯且有稚拙的趣味和幽默感。

新客观社: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客观现实。但是他们不是歌颂,也不是客观描绘,而是对战争的后果、腐朽不堪的社会、失去人性的现实、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

克里姆特:(彩)《女人的三个阶段》,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
至上主义:1915年至1920年左右出现于画坛的带有俄国玄学和宗教色彩的几何抽象主义--至上主义,是一种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和反映视觉经验的艺术思潮,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利希斯基。
构成主义:构成最初仅用拼贴形式,运用不同材料(如铁丝、玻璃、锯片)作为悬挂的浮雕构成物,形式是抽象的,代表人物:塔特林。

荷兰的风格派: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风格派拒绝适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教学精神。(彩)《百老汇爵士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化表现出爵士音乐的节奏,线条由纯黑的直线变成色彩的断续线,反映出繁闹都市中安宁和平静的情绪。

巴黎画派:指20世纪初在巴黎活动的、未参加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家。他们并未结成社团,风格也不相同。他们基本上采用写实手法,或多或少受到野兽主义和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群艺术家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他们处于贫困状态,郁郁不得志,常常酗酒、吸毒,结交三教九流,和有前卫倾向的艺术家们也多有交往。这群才智不凡的艺术家的作品,有很浓郁的感情表现。(彩)《干杯双人像》,夏加尔一度迷恋立体主义,善于把立体构成因素,自由地融化在富于幽默感和抒情味的表现言语中。

新艺术:19世纪后20年到20世纪前10年,在西欧地区的建筑装饰和工艺设计美术领域出现的一种运动,由英国伦敦传播到欧洲大陆。从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它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含有世纪末的颓废倾向,但它对设计和实用艺术走向现代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达达主义抛弃了其他流派在美学上和艺术语言上的追求,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社会现实和现存的价值观。
达达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当时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