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税法知识培训
税法知识培训 PPT课件

辆购置税和耕地占用税)
4
纳税人从事各类经营适用税种一览表
序 纳税人类别
增
号
值
税
1 从事农业产 ● 品生产
2 从事工业产 ● 品生产
3 从事商品批 ● 发、零售
4 从事加工、修 ● 理修配
5 交通运输业 6 建筑业 7 金融保险业 8 邮电通信业 9 文化体育业 10 娱乐业 11 转 让 无 形 资
▪ 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 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 营业额。
▪ 自建行为是指纳税人自己建造房屋的行为,纳税人自建自用 的房屋不纳营业税,如纳税人将自建房屋对外销售,其自建 行为应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再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24
(三)金融保险业—税率5%
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 教育费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
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算依据征收的一种附 加费。是为加快地方教育事业,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 金而征收的一项专用基金。 2、特点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随“三税”同时征收, 其本身没有特定的课税对象。
设有机构的,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 ❖ 没有代理人的,以受让者或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21
3、营业税征税范围
营业税的税目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置,目前共有9个 税目
➢ 交通运输业 ➢ 建筑业 ➢ 金融保险业 ➢ 邮电通信业 ➢ 文化体育业 ➢ 娱乐业 ➢ 服务业 ➢ 转让无形资产 ➢ 销售不动产
22
31
销售住房的购买 时间 购买不足5年
购买超过5年
住房种类 普通住房 非普通住房 普通住房
税法知识培训方案模板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收法律法规的更新迭代,企业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合规经营和经济效益。
为提高公司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税法素养,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依法纳税意识;2. 帮助员工掌握税收政策、税收筹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3. 提升企业税务处理能力,降低税务风险,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三、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人员。
四、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期一天。
五、培训内容1. 税收基本概念及法律法规概述2.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政策解读3. 税收筹划及风险管理4. 税务申报及稽查应对5. 税务合规及风险防范六、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资深税务专家进行系统讲解;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税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3. 互动交流:设置提问环节,解答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税法问题;4. 实操演练:模拟税务申报、稽查应对等场景,提高员工实操能力。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具有丰富税务工作经验的资深税务专家;2. 公司内部具有较高税法素养的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人员。
八、培训组织1.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组织、协调和实施;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培训报名和考勤;3. 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九、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以检验培训效果;2. 对培训课程、师资、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估,为今后培训提供改进方向。
十、培训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预算培训经费,确保培训顺利开展。
十一、注意事项1. 培训期间,参训人员应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2.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需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企业税务处理能力;3. 公司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效果。
通过本次税法知识培训,使公司员工全面了解税法知识,提高税务处理能力,降低企业税务风险,为公司的合规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税法考试基础知识培训-第64讲_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3)

第七节征收管理6.纳税人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当在取得应税所得时主动向扣缴义务人提出,并提交相关信息、资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时按照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办法办理。
7.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库的,不影响纳税人按照规定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应当凭纳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办理退税。
(三)扣缴义务人责任与义务1.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纳税人年度中间需要提供上述信息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提供。
纳税人取得除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扣缴税款后,及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2.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纳税人提供的信息计算税款、办理扣缴申报,不得擅自更改纳税人提供的信息。
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可以要求纳税人修改。
纳税人拒绝修改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纳税人发现扣缴义务人提供或者扣缴申报的个人信息、支付所得、扣缴税款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有权要求扣缴义务人修改。
扣缴义务人拒绝修改的,纳税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3.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提供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保存备查。
4.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对纳税人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等相关涉税信息和资料保密。
5.对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扣缴的税款,按年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不包括税务机关、司法机关等查补或者责令补扣的税款。
扣缴义务人领取的扣缴手续费可用于提升办税能力、奖励办税人员。
6.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纳税人不得拒绝。
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
7.扣缴义务人有未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料和信息、未按照纳税人提供信息虚报虚扣专项附加扣除、应扣未扣税款、不缴或少缴已扣税款、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理。
税法考试基础知识培训-第62讲_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1)

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率表(见表5-8),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
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P317(二)4.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税法考试基础知识培训-第A126讲_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14)

第一章之第七节国际税收关系一、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发展,国际税收问题也随之增多。
为了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加强国家之间的税收征管合作以及协调各国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缔结国际税收协定十分必要。
(一)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征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的产生都与税收管辖权有关。
税收管辖权属于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征税方面的主权范围。
通常按照国际公认的顺序,税收管辖权划分原则有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两种。
其中属地原则是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也称为属地主义或属地主义原则。
属人原则是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也称属人主义或属人主义原则。
由于在国际税收领域,各国行使征税权力所采取的原则不尽相同,因此各自所确立的税收管辖权范围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目前世界上的税收管辖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居民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凡是属于本国的居民取得的来自世界范围的全部所得行使的征税权力。
这种管辖权是按照属人原则确立的。
各国税法对居民身份确认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按居住期限确定,也有的是依据是否有永久性住所确定等。
地域管辖权又称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发生于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应税活动和来源于或被认为是来源于其境内的全部所得行使的征税权力。
这种管辖权是按照属地原则确立的。
在地域管辖权下,通过确认所得的地域标志来确定该笔所得的来源地,一笔所得被地域化,从而纳入所在地域的国家税收管辖范围。
这种按地域范围确定的管辖权体现了有关国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又符合国际经济交往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被各国公认为是一种较为合适的税收管辖权,并为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2024全新税法培训课件

税收公平原则
国际税收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税收合 作日益紧密,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也 有助于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交流。
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更加注重税收 公平原则,通过调整税率、税前扣除 等方式,减少企业间税负差异。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规则变化
收入总额确认
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明 确了收入总额的计算规则 ,包括货币性收入和非货 币性收入的确认。
提升反避税能力
中国税务部门不断提升自身反避税能力,通过引进先进技 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高了反避税工作的效率 和准确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04
修订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的定义和纳税义务
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和级距
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完善了反避税规则和税收征管 措施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
增值税率调整及优惠政策
01
02
03
税率调整
降低部分行业增值税率, 如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 。
优惠政策
对特定行业、地区或项目 给予增值税优惠,如高新 技术企业、贫困地区等。
临时性政策
针对突发事件或经济波动 ,实施临时性增值税优惠 政策。
企业应对策略与调整
01
02
03
04
加强财务管理
规范企业财务核算,确保准确 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了更多类型的企业和地区。
纳税地点确定
明确了跨地区经营企业的纳税地点 ,避免了重复征税和税收流失的问 题。
税务知识培训学习 (2)

汇报人:
时间:二零二 X.X.
内容简介
税收作用则是税收职能在一定条件下de具体体 现
二
企业税务
税企业财税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de一项非常重 要de内容
三
税务评估
税务评估是一个纳税服务过程.税务机关通过信 息化手段
四
税务常识
税收是财政收入de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 收de基本职能
de及时更新获取
以及多种税收方案优化选 择de结果,利用税收政策 与经济实际适应度de不断 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
de利益增长点
税务评估
税务评估模型是纳税人申报信息产生de涉税指标基础,实现行业指标和涉 税指标有机结合,并互相制约de具体行业数据模型.
通过行业代表企业de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测算出企业单位产 品耗能、辅助材料消耗量、计件工资等指标参数,再采用投入产出法、关 键部件控制法、单位产品耗材耗能测算法、计件工资控制法等方法,推算 出产品产量或销售额de线性公式或表格
运杂费不是运费
企业销售产品,采购原料de运费可以按七%计算 抵扣进项,但是按规定,其他杂费不能抵扣,例如装 卸费、保险费等
税务常识
合同作废也纳税
对方违法对方陪
签了合同要缴印花税,即使合 同作废,还有一个是变更合同, 如果合同金额增加了,就要补 缴印花税,如果合同金额减少 了,不退印花税
建议企业在合同中加上保护 条款:由于对方提供de发票不 符合税法规定,给甲方造成de 损失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Patr 零一
内容简介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税务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税务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A. 10%B. 20%C. 25%D. 30%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增值税的征税对象?A. 销售货物B.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C. 进口货物D. 提供无偿服务答案:D3.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为多少元?A. 3000B. 5000C. 8000D. 10000答案:B4.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比例最高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A. 5%B. 10%C. 12%D. 15%答案: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加收滞纳金,滞纳金的比例为:A. 万分之五B. 千分之五C. 百分之五D. 百分之十答案:B6.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其适用的税率通常为:A. 6%B. 9%C. 13%D. 17%答案:C7.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加计扣除的比例为:A. 50%B. 75%C. 100%D. 150%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财产租赁所得D. 彩票中奖所得答案: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卷烟在生产(进口)环节的适用税率为:A. 5%B. 20%C. 45%D. 60%答案:C10.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比例最高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A. 10% B. 15% C. 30% D. 50%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A. 成本B. 费用C. 税金D. 损失答案:A B C D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下列哪些行为需要缴纳增值税?A. 销售不动产B. 进口货物C. 提供非应税劳务D. 销售无形资产答案:A B D13.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哪些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A. 政府特殊津贴B. 保险赔款C. 军人的转业费D. 彩票中奖所得答案:A B C14.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行为?A. 销售货物B.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C. 无形资产转让D. 不动产租赁答案:A B C D15.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哪些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A. 赞助支出B. 罚款C. 税收滞纳金D. 非公益性捐赠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为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