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概论第四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与类型Ⅰ
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从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环境的各个方面,环境设计整体考虑人工和自然等空间要素。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欢迎参考阅读!一、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
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根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
二、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利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
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
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三、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闹功能,刨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四、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
因此,室内高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又讲传统。
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
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并深受启发。
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室内设计,均注意风格特色的体现。
特别是临时工餐厅及建筑、室内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
因此,我们也心该把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去,实现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的和谐统一。
五、个性化大经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印象。
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
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教案纲要: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介绍A.课程背景: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该学科的发展现状。
B.课程目标: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并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第二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基础A.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范围: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B.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影响作品效果的要素,如色彩、形状、纹理等。
C.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原则,如平衡、重复、对比等。
D.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和流派: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见的风格和流派,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第三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A.公共空间的设计:介绍如何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原则来美化和改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
B.室内环境的设计:介绍如何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原则来设计室内环境,如家居、办公室等。
C.艺术展览和装置设计:介绍如何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原则来创作艺术展览和装置设计,如画廊、博物馆等。
D.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问题: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第四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A.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经典案例:以著名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和实践。
B.学生作品展示和评析:鼓励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环境艺术作品,并进行评析和讨论。
第五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A.环境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对未来的影响和发展方向。
B.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和责任。
第六部分:总结和展望A.课程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B.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展望:探讨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注:教案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如具体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等。
以上纲要旨在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和指导,可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进行修改。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138课程名称: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Synthetical Environmental Design 先修课程:室内设计基础环境艺术概论总学时:80(讲授与实例分析:15 方案辅导与讲评:25 方案设计: 4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四年级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单项设计课程之后,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检验的一门强化训练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先进的设计理念、立足于建立开放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的知识结构。
掌握最新设计方法和行业法规,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理想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从设计到施工、从虚题到真题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实际工程技术的全面了解及掌握。
注重对学生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和设计规范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概述(课堂讲授 1学时)主讲老师:陈华新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本章难点:如何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如何掌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达到能够独立设计的目标。
第二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课堂讲授 5学时)主讲老师:陈华新、吴江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相关内容。
本章难点: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第三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人文理念与作品赏析(课堂讲授 3学时)主讲老师:薛娟、侯宁本章重点: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
本章难点:如何将现代建筑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出“以人为本”的舒适空间。
第四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创意与表达(课堂讲授 2学时)主讲老师:吴志锋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思维过程、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创意表达。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本章重点:1.外环境设计2.内环境设计3.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本章难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它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理解为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段对建筑内部和外部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休憩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一个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
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人性化”的空间场所。
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技术与材料科学。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园林设计。
1.1 环境艺术设计浅述20世纪60年代人们萌生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的思想,逐步确立了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近年来,环境意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和重视,从世界范围内将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到了极高的位置。
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成了人们对待和处理环境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1.1.1 环境与人居环境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任务是塑造人工环境,但是设计所关涉的人工环境应是结合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人工环境。
人居环境不仅要创造适合各种不同人群活动的空间,同时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与自然从来就是互动关系,“天人合一”则是它的最高境界。
人居环境:人类聚居内容(人及社会)、容器(有形的聚落及其周围环境)人居环境基本元素:自然、人类、社会、建筑、支撑系统(道路、供排水系统、输电设施、通讯设备和社会经济、法律、教育、行政系统)1.1.2 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的“人性化”1.1.3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多功能(需求)的综合特征、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特征、多要素的制约和多元素的构成特征、公众共同参与的特征(1)多功能(需求)的综合特征:使用的要求、信息传递功能、审美和精神文化功能(2)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特征环境艺术不是纯欣赏意义的艺术,不是完全表达艺术家个性的作品,而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功能、艺术、技术的统一体,是自然、社会、人文、艺术多学科的融合,包含了地理地貌、气候、种植、历史文化、民俗民情、工程技术、环境心理、环境行为、人体工程、审美欣赏等各方面的知识。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摘要 ] 色彩会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以及使形体产生显眼的效果。
形体是具有各种表情的,色彩也具有各种表情,有引起人们各种情感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巧妙地利用它的感情效果。
应用色彩所具有的心理、生理和物理特性,通过建筑、交通、设备、机械等为人类生活环境提供舒适、方便的配色设计,并与空气调节、音响调节等一起,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调节手段的一个重要技法。
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风格。
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
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
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
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
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
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
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
环境艺术概论ppt课件

法国巴黎植物墙,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
台湾彰化王功生态景观桥,除桥梁的连结功能外, 更能发挥观光游憩与生态解说的功能,成为该港区的 新地标
希腊圣托里尼岛酒店与海天融合的休闲泳池
国外某商场里极具空间形态美 的休息区,如同装置艺术一般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 之一,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 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 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 的代表作
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清真寺。建于1 616年的,它有6个塔,是世界上现 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因造型别致,又 以“蓝色清真寺”闻名于世
芳汀修道院是英国 最大的修道院遗迹
格拉斯顿伯里修道院遗址全景图
古希腊德尔菲遺 址,也是宗教建筑 群。左为复原图
第二节 环境艺术的发展与风格
一、欧洲及与之相关的环境艺术
在环境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 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 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在人类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这段 时间内形成了以下公认的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人类在20世纪初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加快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用工 业革命推动现代化的车轮在地球表面压出了无数道深深的车辙。然而 这辆车快速推进70年后放慢了速度,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 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 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 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件

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设计趋势
地域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的传承,体现不同地区 的独特魅力。
定制化设计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定制化设计, 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跨界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将与其他领域如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跨界融合, 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设计作品。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多元化与个性化
详细描述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各种设计风格并存,强调创新和实验,同时更加关 注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未来环境艺术设计趋势
总结词
科技与生态的融合
VS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态意识的提高,未来 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科技与生态的融 合,智能化、可持续性和人性化将成为设 计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 到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也将在 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商业环境艺术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商业环境艺术设计关注商业场所的改造和设计,旨在提升 商业空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商业环境艺术设计涉及购物中心、专卖店、餐厅、酒店等 商业场所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造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 品牌形象设计、空间布局设计、照明设计、展示设计等, 旨在吸引顾客,提升商业空间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06
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环保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倾向于使用可再生 、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如竹材、再生塑料等。
高科技材料
新型高科技材料如智能材料、自适应材料等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 到广泛应用,为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环境艺术概论

儿童户外壁炉
瑞士苏黎世街 头绿化装置
浙江安吉全部用 竹席竹篷、竹凳全用 暗褐色的竹子做成的 吴越艺馆
人们认识到,对一个方面有利的行动,可能会给其他方面引起意 想不到的损害。
环境设计的主要课题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合化。即所谓的三个 适合:适于人,适于空间,适于时间。 (1)人对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保全及创造作用方面。 (2)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亲切感、认同感、指认感、文化性、适 应性上。
空气树林是一个融合了多个专 业的系统工程
洛杉矶的Materials & Applications展览空间设计充 满艺术气息
三、环境的保护与设计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 来,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 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 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贝聿铭 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在 这座建筑物的目标是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 当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说的,捕捉住“伊斯 兰建筑的精髓”。 充满了亲切感与活力的芝加哥市民广场, 芝加哥千禧公寓公园-云门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按照生活层次的组织关系,环境设计可分化为建筑、园林、城市……这 种现代学科研究的分类是环境艺术设计不断深化过程的表现。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其 中以建筑及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 境艺术设计,即室内设计;以建筑及室外、雕塑、道路、建筑小品、绿化 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即景观设计。
第五章 环境设计的实践与类型Ⅱ
第一节 建筑艺术与设计 第二节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第三节 室内环境中的软装饰设计
第六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 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成过程 第二节 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形式 第三节 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及评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装点环境硬质景观 分为雕塑小品和园艺小品两类。 现代雕塑作品种类、材质、题材都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艺小品即绿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墙、花架、花盆等。这类景观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 设置的,都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体现了硬质景观的美化功能。
(二)软质景观 1.植被设计 植被在景观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 一。 植被的功能总结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 工程功能、控制气候和美学功能。
(1)植物配置原则 ①适地适树原则 ②多样性原则 ③生态型原则 ④艺术性原则 ⑤功能性原则,既考虑生态效益,也要兼 顾组织空间、卫生防护的功能。 ⑥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更多的考虑人与 自然的接触和交流。 (2)植物种植形式 植物种植形式分为规则式种植和自然式种 植。 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 、丛植、群植、散植等。
公共空间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陈设。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特性
1.艺术形式上的开放性 作品适应时代、空间和人的需求。
17000个可乐瓶创造公共艺术装置
2.艺术表现上的通俗性
日本东京银座商业核心区城市设计
匈牙利布达佩斯被评为世界优秀城市风貌
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介,容纳历史积淀, 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特 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 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连结渗 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
(二)景观设计的特点 景观设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开放性、大众性、独特
性、综合性、延续性。
二、景观环境艺术设计要素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具体要素有山、水 、植物、建筑等,可分为硬质的人造景观 ,如铺地、栏杆、建筑和软质的自然景观 ,如树木、水体、天空、细雨等。
在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 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一)硬质景观 1.通行性硬质景观
。
天然环境即天然景 观在地理和视觉景 象上直接或间接的
影响。 人造环境即地点的 合适,与现有观景
廊的关系。
天然环境:在功能 上与天然环境的配 合,与当地天然景
观的配合。 人造环境:适合配 合街道环境和功能 ,方便行人的环境 ,提升人本比例和 素质、空间感。
(二)和环境艺术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
1.公共空间
是供人们休息、避雨的公共设施,一般 分布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是所在区域的 标志。亭是点状分布,是视觉焦点也是行走 的目标,廊呈线性分布,是联系空间的纽带 。 (3)解说设施
例解说牌、导向牌、标志牌为游客提供 解说服务的公共设施。 (4)室外公共服务设施
例垃圾桶、饮水台、公共厕所、照明设 备等、候车亭等设施。
西班牙塞利维亚市建成一个能够吸引游客和 当地居民的充满活力的公共广场。
广州城市设计
二、城市设计的发展
例:明清北京城以位于中轴线的 宫殿建筑群为中心,与其西侧以“三 海”(北海、中海、南海)为主的水 面、绿地相结合,创造出帝王都城既 严谨雄伟又生动丰富的空间环境,是 城市设计的杰作。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诸如建筑、街 道、广场、影壁、牌坊、寺塔、亭台 等,在空间布局、视线对景、体型比 例等方面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构成各 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法国卢浮宫
第二节 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一、景观环境艺术的内涵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基于园林设计又不同于一般的绿化园林范畴,它是指在较大范围内,
在特定区域内,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要素综合进行置景、造物、布 形。
景观设计其意义在于园林从一个狭窄的私家空间发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公众空 间的自然改变。
(1)街道 环境设计中的街道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
,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建有各式建筑物、 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共设施的道路。在 主要街道两旁创造多姿多彩且能应时配合的 环境,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 (2)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不仅是绿化视觉,更鼓励园景建筑 与园林种植搭配得宜的休憩用地,以迎合动 态或静态康乐活动的要求。 在休憩用地内,应竖立别具特色的地标景物 ,营造方向感和地方感。
设计概论
-----第四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与类型Ⅰ
第一节 环境与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 是因为20世纪中叶以后,所谓城市设计再事务上多半是为景观设计和建筑 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通行性硬质景观是创造道路环境,由步 行环境和车辆环境组成,主要包括人行道 、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行路环境所需 的构筑景观,也包括游乐场、运动场、休 闲广场等活动场所。 (1)大门和入口 (2)桥 (3)地面铺装
2.设施性硬质景观 (1)休憩座椅
座椅是人们在室外活动的依托,一般座 椅的高度以40-50厘米为宜,深度以30-45 厘米为宜,长度则依需要而定。 (2)凉亭廊架
三、城市设计的目标
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容
(一)城市设计要素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
微观层面
天然环境
人造环境
天然环境即天然景 观。
人造环境即城市环 境,加强城市特色 及创造高素质环境 以促进城市景致, 地标的适合性及所 产生的的视觉影响
上海柏悦酒店门口高孝午雕 塑作品——标准时代
香港迪士尼乐园中公共艺术设施
谢谢观看
瑞士施华洛世奇总部 园林中富有艺术性的 植物造景
2.水景设计 水体在景观中的作用很重要,它能够增添 宁静的气氛,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水 景常被用作构景中心,但它们也可以用来 划分区域。 水景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难点,也经常是点 睛之笔。
第三节 公共设施的艺术设计
一、景观环境艺术的内涵
(一)公共空间的艺术概念
指以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
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进行
作品的创作。
3.设计上的综合性
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
环保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
公众的心里情感影响等要素。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分类、特征与功能
(一)公共空间艺术的分类
1.实用性公共空间艺术
(1)为确保人们的公共空间行为安全而设置的设施。(天桥、无障碍设施、人行 道、护栏等)
国外老街区的保护形成新景区 城市街道与绿地广场的设计
2.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重要地标,影响地方
性以至中型规模的整体城市设计。这些尚 存的文化遗产应予以保护,并通过有效的 设计创造一个适当的四周环境。 (1)改作新用途; (2)保护历史文物的环境; (3)协调新建构筑为尽量减轻毗邻新建筑 物对历史文物的负面影响。 (4)保存地方特色; (5)重建历史文化。
(2)起引导、指示以及方位确定作用的标志性设施。(指示牌、路标、公交站牌 、展示橱窗等)
(3)为人们公共空间行为方便而设立的便利性设施。(地铁出入口、公厕、售票 厅等。)
2.装点性的公共空间艺术 装点性公共艺术,即配合特种环境而进行的设计,诠释和强化环境特征,营造生动活泼
的空间。
(1)主题性的装点性公共空间艺术品。 (2)表现人文科技的装点性公共空间作品。 (3)景观园地中装点性公共空间艺术作品。(景观园地主要指城市公园) 3.依附于人文背景而存在的公共空间艺术 4.依附于自然景观而存在的公共空间艺术
场地设计和户外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景观设计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林景观 、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景观规划与矿山迹地恢复、自然景观重建,滨水区、乡村 庄园、花园、休闲地等,甚至渗入到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社区规划、道路规划 、建筑物和构筑物室外环境设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