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的概述与常见症状护理

内分泌系统的概述与常见症状护理内分泌系统是由多个腺体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松果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性征、认知等各个方面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症状和护理方法。
1.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糖升高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饮食:减少糖分的摄入,增加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控制饮食的总热量。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进行适度的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眼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两种主要类型。
常见的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心悸、代谢紊乱、情绪波动等。
下面是护理的一些建议:-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以了解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根据医嘱使用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饮食调整: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饮食中可以适量增加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甲状腺的超声检查,以发现肿块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两种类型。
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血压升高或下降、体重增加或减轻、皮肤色素沉着等。
护理建议如下:-饮食调整:对于肾上腺功能减退病人,饮食中可以适量增加盐的摄入,以补充体内盐分的丢失。
-定期服用激素替代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替代性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
内分泌系统总体概述

对于骨骼系统病变,如骨质疏松、骨 肿瘤等,X线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 断信息。
对于浅表内分泌腺体及腹部内分泌器官,如 甲状腺、胰腺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 、实时等优点,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CT和MRI检查
对于内分泌腺体的病变,如垂体、甲状腺、 肾上腺等,CT和MRI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 的影像信息,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
压力管理对维护良好内分泌环境重要性
1 2
压力导致激素分泌失衡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以导致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 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轴)的正常功能。
压力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压力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等代 谢性疾病的风险。
3
减压技巧
为了维护良好的内分泌环境,需要学会有效管理 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 身心。
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
01
心悸、手抖、多汗、消瘦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
02
乏力、怕冷、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等。
处理方法
03
药物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手术
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
垂体瘤导致激素水平异常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患者因垂体瘤导致生长激 素分泌过多,出现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等表现。
运动锻炼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益处
01
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 的改善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02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 综合调节
运动还可以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如 生长激素、睾酮等,有助于促进肌肉 合成和代谢。
03
运动建议
医学-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20分)一、内分泌腺的特点:1. 内分泌腺是无导管的腺体;2. 骨组织里面没有内分泌细胞;3.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原发性(发生在靶器官本身)、继发性(发生在靶器官之外,如垂体、下丘脑); 二、内分沁的轴:下丘脑(发布命令)—垂体(传递命令)—靶腺(执行命令)。
1. 下丘脑:下丘脑分泌:**释放激素、**抑制激素;下丘脑视上核细胞分泌: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室旁核细胞分泌:催产素。
注:“促**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即:只要有“释放或抑制”,不管有没有“促”,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2. 垂体:分类:腺垂体、神经垂体。
① 腺垂体分泌:促**激素、泌乳素、生长激素;(注:生长抑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② 神经垂体:又称垂体后吐。
它不分泌激素,只是下丘脑的储藏室。
储存: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下丘脑分泌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神经垂体储藏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3. 负反馈机制:靶腺分泌多了,就会向上级垂体、下丘脑反应情况,使下丘脑、垂体发出往少下传一点的命令;若靶腺分泌少了,也会向上级垂体、下丘脑反应情况,从而使下丘脑、垂体发出多下传一点的命令。
4.靶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甲状腺素(T3、T4);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 细胞)分泌降钙素(CT ),作用是降钙、降磷;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短羁垂GTH甲状馭肾上腺決图4-25卜-丘炳屢悴-靶器寧案筑及苴反馈谓节的三种册式GnRH短反下丘脯fix 聽诺经冗—空4腺激素,作用是升钙、降磷。
(升钙降磷甲旁素、降钙降磷旁钙素)②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a受体作用于血管,p受体作用于心脏。
③性腺:分泌睾酮、雌激素和孕激素。
④胰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检查:功能检查就是查特定的激素;定位检查就是靠影像学检查。
一句话,功能诊断找激素,定位诊断找影像。
医学概论“内分泌系统”说课设计

医学概论“内分泌系统”说课设计一、导入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种特殊的系统,可以控制和调节我们身体的各种功能,它就是内分泌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
二、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中心,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是产生内分泌激素的特殊腺体,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内分泌细胞则是分布于全身各处的能够产生内分泌激素的细胞。
内分泌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产品,它们可以运行于血液中,通过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机制,调节和控制全身各种生理活动。
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全身各种生理活动,包括水和激素的平衡、代谢的控制、生殖和性的发育等等。
在这些生理活动中,内分泌激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内分泌系统的部位与内分泌激素1. 下丘脑 -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2. 垂体 - 丝裂素、甲状腺刺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3. 甲状腺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4. 胰岛 -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5. 肾上腺 - 血管收缩素、肾上腺素6. 性腺 - 雌激素、睾酮、孕激素五、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与疾病内分泌系统也会出现失调和疾病。
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1. 糖尿病 -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导致血糖水平偏高的一种疾病。
2.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由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过多而引起的病症,常见表现为代谢亢进和身体症状的明显变化。
3. 垂体腺瘤 - 垂体某一种激素过分分泌而形成的肿瘤,通常会出现视力受损、手脚无力、发质变化等症状。
六、总结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中心,由多种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内分泌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产品,可通过血液循环调控本体各个器官的活动,同时也容易出现失调和疾病。
对于重要的疾病,我们应该及早诊断和治疗。
内分泌系统 生物学术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内分泌系统生物学术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与神经系统共同参与维持机体内稳态。
它主要由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组成,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在机体内进行信息传递和调节活动。
内分泌系统调控着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生殖功能以及行为表现等。
通过激素的释放和反馈机制,内分泌系统能够调节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维持机体的内部平衡。
内分泌腺体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释放激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传递到各个靶器官,并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生理效应。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信息传递分子,它们根据化学结构和功能可分为蛋白质激素、胺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等多个类别。
不同类型的激素作用于不同的目标器官,通过改变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基因表达来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
本篇文章将对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功能、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的分类等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还将探讨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学术语,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内部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内分泌系统的一个概述,介绍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建立一个基本的背景知识,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本文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首先,我们将阐述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即它是一种由分布在全身的内分泌腺体组成的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种生理过程的系统。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的分类。
内分泌腺体包括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而激素则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胺类激素等。
我们将依次介绍每一类内分泌腺体及其所分泌的激素,以及它们在机体内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了解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生理调节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垂体 -靶腺轴
一种典型的神经 内分泌调节机制
影响神经内 分泌调节的
因素
包括压力、情绪、 环境等
神经9系1统%与
内分泌系统 的相互作用
神经元通过释放 神经递质来调节
激素的分泌
生物钟调节
睡眠节律
人体内部生理节 律的重要表现之
一
日常规律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有助于调节
生物钟
91%
免疫系统受损
长期压力会削弱免疫系统 功能 影响身体对外界环境的应 激反应
91%
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
心理压力过大会干扰脑部 功能 影响生理调节和内分泌激 素的产生
环境对内分泌系 统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保护有助 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 正常功能。外界的环 境因素如空气质量、 水质和工作环境等都 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 影响,一些有害物质 可能干扰内分泌激素 的平衡,引发内分泌 失调和相关疾病。因 此,保护环境、远离 有毒物质是维护内分 泌系统健康的重要步
● 04
第四章 常见内分泌失调疾病
糖尿病
01 类型1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02 类型2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03 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症状
心悸、体重减轻、 手抖等
患病原因
自身免疫、甲状 腺结节等
91%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症状
月经不规律 多毛症 不孕不育
诊断方法
生长激素
垂体分泌
主要调节身体的 生长发育和代谢
过程
91%
激素功能对比
甲状腺素
调节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人体内分泌系统概述

人体内分泌系统概述人体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的内分泌腺体组成的,这些腺体分泌出的激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从而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本文将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进行概述。
一、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多个内分泌腺体。
这些腺体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分泌特定的激素,起到调节和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
1. 下丘脑-垂体系统:下丘脑-垂体系统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位于脑干的底部。
下丘脑通过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垂体则将这些激素释放到血液中。
2. 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由甲状腺滤泡和嗜碘细胞组成。
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它们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方,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参与钙和磷的代谢调节,维护骨骼健康。
4. 胰岛:胰岛位于胰腺内部,由β细胞和α细胞组成。
β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而α细胞则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5. 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包括髓质和皮质两部分。
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应激反应;皮质则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调节水盐平衡和应激反应。
6. 性腺:性腺包括睾丸和卵巢,分泌男性和女性的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调控生殖发育和性特征的形成。
二、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功能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内分泌疾病,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腺瘤等。
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患者常表现出代谢率加快、心率增快、情绪波动等症状。
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内分泌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内分泌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1. 内分泌系统概述
-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调节和协调多个生理过程的重要系统之一。
-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内分泌激素组成。
- 内分泌腺体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
2. 垂体与垂体激素
- 垂体位于脑下垂体底部,分为前叶和后叶。
- 垂体激素包括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
- GH促进生长发育,TSH调节甲状腺功能,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3. 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3和T4)。
- 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蛋白质合成。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4. 胰岛与胰岛素
- 胰岛位于胰腺内,主要由胰岛素细胞和胰高血糖素细胞组成。
- 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5. 肾上腺与肾上腺素
-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分为髓质和皮质。
- 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调节体内应激反应。
-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参与调节体液平衡和代谢。
6. 甲状旁腺与甲状旁腺激素
-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周围,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
- PTH调节血钙水平,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常见的甲状旁
腺疾病。
以上是内分泌学考试的重点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经膜受体介导随把产生调节效应. 甲状腺激素
为含碘酪氨酸缩合物; 具有亲脂性; 以与运载蛋白结合的形式在血中运输; 半衰期长;
主要经核受体介导作用.
⑵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种类繁多,来源广泛 激素分子大,水溶性强;经膜受体转导信号产生调
19
三、激素作用的特征及其机制
㈠ 激素作用的特征
1、信息传递作用
生理生化过程加强或减弱, “信使”,不添成分,不供能
2、高效能放大作用:
通过启动细胞内多层次信号转导程序,形成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C内酶:促放大
AC:Adenylate cyclases PKA:protein kinase A
3、激素间相互作用
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 如:月经周期中激素分泌的月节律。
ACTH分泌的日节律
24
血浆激素水平的脉冲式和日周期性变化
昼夜时间
25
6、代谢
在肝脏或靶组织内失活或排泄, 不断从体内消失。
26
(二)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及其机制
Mechanisms of Hormone Action
㈡ 激素( Hormone )
1、概念:
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的生 物活性物质。(化学信使)
2、分类:
⑴胺类激素(amine hormones) ⑵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⑶脂类激素
⑴胺类激素(amine hormones):
胺类激素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肾上腺素等
醇) 胎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生长激素(hCS) 其他部位:前列腺素类(PGs)、血管紧张素(Ang)、瘦素(Lp)、食欲素
2、功能:调节机体功能活动
新陈代谢、生殖、生长、发育及内环境稳态等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参与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体温、血压等调节,参与应 激反应等,全面整合机体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1)协同作用: 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 2)颉抗作用: 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3)允许作用:
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他的存在却为另一种 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即对另一激素起支持作用)。 例如:糖皮质激素本身对血管平滑肌没有收缩作用,但是只有在糖皮质激素存在的情况 下,儿茶酚胺才能发挥它对心血管的作用;
心血管:心房钠尿肽(A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3 胃肠道: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促胰液素、肠高血
糖素、血管活性肠肽(VIP) 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物
廿烷酸类(eicosanoids)为18、20和22碳的多不饱和脂肪 酸;包括前列腺素族(prostaglandins,PG)、血栓素类 (thromboxanes,TX)和白细胞三烯类(leukotrienes, LT)
多作为局部激素或细胞内信使作用 生物调节效应十分广泛
内分泌系统概述
经典内分泌腺
3
4
5
6
7
8
9
10
内分泌腺及所分泌的主要激素
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脂素 (LPH)、-内啡肽、黑素细胞刺激素(MSH)
神经垂体:血管加压素(VP/抗利尿激素,ADH)、缩宫素(OT) 松果体:褪黑素(MT)、8-精缩宫素 甲状腺: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降钙素(CT)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 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SS)、胰多肽(PP)、促胃液素、
节效应; 多以游离形式运输,多肽半衰期4-40min,蛋白质类
激素约为15-170min 下丘脑、垂体、甲状旁腺、胰岛、胃肠道激素多为
此类
⑶脂类激素
类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s)
均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含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结构 在细胞内很少储存,分泌与合成速率相当 在血液中多与运载蛋白结合而存在,半衰期在4-120min;主
二、激素的传递方式
㈠远距离分泌:
经血液运输到达远距离靶组织(大多数H)
㈡旁分泌:
H分泌出来后,入组织液,经扩散作用于邻近组织细胞
㈢自分泌:
H分泌后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内分泌细胞本身
㈣N内分泌:
神经cell分泌的H进入血液到达靶细胞。 激素作用的特定部位称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
激素的传递方式
血管活性肠肽(VIP)、淀粉素 肾上腺皮质:皮质醇、醛固酮(Ald)、雄激素 肾上腺髓 质: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卵巢:雌二醇(E2)、孕酮(P) 睾丸:睾酮(T)、雌二醇(E2)
“非经典内分泌”器官生成的部分激素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GHIH/ 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催乳素释放 (PrRP)、多巴胺
孕激素的生物作用需要雌激素的存在等。
4)竞争作用:
化学结构类似的激素能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
如:高浓度的孕酮能与醛固酮竞争同一受体→减弱醛固酮的效应
激素升高血糖的协同效应
23
4、特异性: 左图→
取决于C上有无特异性受体
5、节律性分泌:呈脉冲式分泌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 律,由生物钟决定的。
调节新陈代谢:参与调节组织细胞的物质中间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维持机体的 营养和能量平衡,为各种生命活动奠定基础
维持生长发育: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成熟,参与细胞凋亡过程 等,确保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
调控生殖过程:调节生殖器官的成熟发育和生殖的全过程,维持生殖细胞的生 成直到妊娠和哺乳过程,维护个体生命绵延和种系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