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的销售模式和现状
咖啡产业发展方案

咖啡产业发展方案1. 前言咖啡产业是我国发展潜力极大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之一。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就咖啡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发展方案,以期为咖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2. 咖啡产业现状2.1 国内市场目前,我国咖啡市场逐步发展,国内各类餐厅、咖啡馆和购物中心都有咖啡销售,加上国际市场对咖啡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总的来说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2 国内生产我国目前主要咖啡品种有罗布斯塔咖啡、阿拉比卡咖啡、龙睛咖啡等,其中主要是进口的咖啡豆和现有国内产区的咖啡果实作为补充。
国内咖啡的产量较低,品质也较难保证,这也是需要改进的一点。
2.3 咖啡产业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的咖啡产业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
但咖啡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咖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咖啡品质参差不齐,无法形成品牌效应;•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市场规范,咖啡行业发展无序。
解决这些问题是咖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3. 咖啡产业发展方案3.1 加强合作与信息沟通第一个方案是加强咖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合作与信息沟通。
咖啡产业链包括咖啡树的栽培、采摘、加工、品牌销售等各环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信息沟通,以便加强合作,提高效率和品质。
加强信息沟通还可以提高咖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作和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咖啡产业的发展速度。
3.2 品质保障咖啡造就了一个美妙的艺术门类,其等级可以从豆子的样子、大小、质地等角度上进行评级。
因此,咖啡产业必须优先保证产品的品质,以创造出有趣的口感和气味体验。
同时,也需要出台监管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咖啡品质的稳定和可靠性。
3.3 聚焦品牌建设第三个方案是聚焦品牌建设。
咖啡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口味和风格。
因此,建立自己的咖啡品牌,增强产品的差异性和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咖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咖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现状分析咖啡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以下是咖啡行业的现状分析:1. 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人们对咖啡文化的认可,咖啡消费量一直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年轻人和都市白领中,咖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
2. 咖啡市场扩大:随着咖啡消费量的增加,咖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咖啡店,咖啡被广泛应用于餐厅、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中,为咖啡产品提供了更多销售渠道。
3. 咖啡品质要求提高:消费者对咖啡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更加注重咖啡的口感、产地和烘焙工艺,因此高品质的咖啡产品受到了广泛欢迎。
发展趋势分析咖啡行业在未来几年里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咖啡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1. 咖啡文化进一步普及:随着咖啡消费的不断增加,咖啡文化将进一步普及。
人们不仅仅会追求品尝美味的咖啡,还会更多地了解咖啡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 咖啡创新产品的出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咖啡行业将会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例如,冷萃咖啡、氮气咖啡和特色调制咖啡等,这些新产品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3. 线上咖啡消费的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咖啡消费将会迎来增长。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商平台轻松购买咖啡产品,这将为咖啡行业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4.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咖啡行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
从咖啡豆的种植和采摘,到咖啡杯的回收利用,都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倡导将成为咖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上是对咖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相信在未来,咖啡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和多样化的咖啡体验。
咖啡行业现状分析

咖啡行业现状分析咖啡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近年来咖啡行业蓬勃发展。
本文将对咖啡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咖啡行业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咖啡消费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人们对于咖啡的品质和口味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速溶咖啡,而是追求更加精致的手冲咖啡或者特色咖啡。
此外,年轻一代对于咖啡的喜爱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将咖啡视为一种社交或生活方式的象征。
其次,咖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咖啡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种咖啡品牌和咖啡店纷纷涌现。
除了国际知名品牌如星巴克、雀巢等,更多的本土咖啡品牌也在咖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提供多样化的咖啡选择,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咖啡市场线上线下结合,更多的咖啡品牌通过电商渠道扩大了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了竞争。
第三,咖啡行业的供应链越发成熟。
咖啡豆作为咖啡饮品的核心原料,其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和运输,各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此外,咖啡制作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咖啡师能够更好地呈现出咖啡的风味和特点,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咖啡设备和器具的发展也为咖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大大提高了咖啡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咖啡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
首先,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咖啡企业的成本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环境问题和可持续性的关注也对咖啡行业提出了要求,消费者对于咖啡的产地、种植方式和社会责任等因素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电商渠道的发展也在改变着咖啡行业的销售模式和消费习惯,咖啡企业需要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
综上所述,咖啡行业目前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带动了市场的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的加剧和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咖啡行业的供应链越发成熟,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可持续性问题也需要格外关注。
咖啡企业应该继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适应和把握咖啡行业的机遇。
咖啡4p营销策划方案

咖啡4p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1 市场概述咖啡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高品质咖啡的需求不断增加,咖啡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咖啡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咖啡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
而中国是当前全球咖啡市场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15%。
1.3 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咖啡市场竞争主要由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地咖啡品牌共同参与。
国际品牌如星巴克、雀巢等,在中国市场拥有高度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
本地品牌如瑞幸咖啡等则依靠低价策略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
1.4 市场机会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特色咖啡的需求与日俱增。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咖啡的口感、起源、烘焙程度等细节,追求个性化的咖啡体验。
此外,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端咖啡消费的接受度不断增加。
二、产品策略2.1 产品定位本产品定位为高端特色咖啡,力求打造一种独特的咖啡体验。
我们将提供多种口味的精选咖啡豆,并引入创新烘焙工艺,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满足。
同时,以提供优质、新鲜的咖啡为己任,保证咖啡质量。
2.2 产品特色为了创造独特的产品特色,我们将引入一些特殊的咖啡口味,并结合当地的风味和特色,开发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咖啡产品。
2.3 产品创新我们将不断引进新的咖啡产品,包括冷萃咖啡、特色拿铁、特色手冲咖啡等。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咖啡相关的产品,如咖啡杯、咖啡豆研磨器等,以丰富消费者的咖啡体验。
三、价格策略3.1 价格定位考虑到咖啡市场的竞争激烈,我们将采取中等价格定位策略,既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咖啡的需求,又能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2 促销活动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我们将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如限时特价、买二送一等。
此外,我们还计划与相关合作伙伴进行联合促销,如与来自当地艺术品牌合作,提供艺术展览和咖啡品尝活动。
探究云南咖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探究云南咖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引言随着咖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咖啡产业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中国的咖啡产业领军地区,云南的咖啡产业一直备受关注。
云南省位于中国南部,海拔较高,气候适宜,适合咖啡生长,云南的咖啡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探究云南咖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旨在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云南咖啡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云南省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不仅有大面积的咖啡种植基地,还有完备的咖啡加工设施和相对成熟的咖啡产业链。
据统计,目前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已达到30万亩,产量近10万吨,占据了中国咖啡产业的半壁江山。
2. 产业结构云南咖啡产业主要分布在昆明、普洱、临沧等产区。
普洱地区以其优质的咖啡种植环境和丰富的咖啡种植资源,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咖啡产区之一。
而昆明则是中国咖啡产业的重要集散地,咖啡的加工、贸易、销售等环节发展较为完善。
3. 产品质量云南咖啡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品质,备受市场欢迎。
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认可,还出口到了一些国际市场,如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
特别是云南的特色咖啡,如云南普洱咖啡、波尔多莱咖啡等,更是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4. 产业问题尽管云南咖啡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需求问题,由于国内咖啡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云南咖啡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品牌建设问题,云南咖啡业品牌知名度不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薄弱,急需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二、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策略1. 增加种植面积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咖啡的需求不断增加,云南咖啡产业应该加大咖啡种植面积,特别是优质咖啡的种植。
应该加强对咖啡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咖啡产量和品质。
2. 提升产品质量云南咖啡产业应该加强对咖啡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咖啡生产的科学化程度,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3. 加强品牌建设在国内市场,云南咖啡产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国内咖啡行业背景介绍资料

国内咖啡行业背景介绍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文化也逐渐深入人心,国内的咖啡行业迅猛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国内咖啡行业的背景及相关资料。
一、咖啡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的咖啡市场持续火爆,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咖啡消费量为330亿杯,同比增长30%。
而2020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之一。
二、咖啡市场发展前景虽然国内咖啡市场规模巨大,但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每人年咖啡消费量还相对较低,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这也意味着国内咖啡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咖啡文化认知不断提升,对咖啡品质和体验的追求逐渐增强,高水准的咖啡消费需求成为市场趋势。
三、咖啡行业创新与发展在咖啡消费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咖啡行业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趋势。
首先是咖啡店连锁化。
从星巴克、雀巢到 costa,国内外知名咖啡品牌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并通过大规模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快速渗透到各个城市。
其次是特色咖啡文化的兴起。
各种特色主题咖啡店如雕梁画栋的欧式咖啡馆、文艺气息的精品咖啡店等纷纷涌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创新体验。
此外,咖啡生产和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国内越来越多的咖啡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咖啡品质和口感,推出更多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四、咖啡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咖啡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咖啡消费者的认知和教育问题。
相比于传统饮品,咖啡文化的普及度仍然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对优质咖啡的认知和接受。
因此,加强咖啡文化教育和普及,提高消费者的咖啡消费意识非常重要。
其次是咖啡行业竞争激烈。
大量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中国展开竞争,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咖啡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因此,拥有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是中小咖啡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咖啡市场的新零售模式及规模化发展潜力

中国咖啡市场的新零售模式及规模化发展潜力一、中国咖啡市场现状随着国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咖啡市场在中国迅速崛起。
根据中国咖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0亿元,增长速度几乎是每年30%。
咖啡连锁品牌店数量迅速增加,成为市场中的主要力量。
中国咖啡市场也在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二、新零售模式在中国咖啡市场中的应用1. 线上零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咖啡零售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可以在家中就能购买到各种口味的咖啡豆、咖啡粉或者速溶咖啡。
线上咖啡品牌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更好地满足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需求。
而且,线上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咖啡品牌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
2. 线下体验店线下体验店是一种将传统零售与新零售相结合的模式。
消费者可以在这里品尝到高质量的咖啡,并了解咖啡的种类、制作方法、产地故事等。
通过线下体验店,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咖啡文化,同时也增加了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线下体验店也可以成为咖啡品牌的社交场所,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
3. 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是一种新型的零售模式,在咖啡市场中也逐渐被应用。
自动售货机可以将高质量的咖啡带到人们的身边,实现随时随地的便捷消费。
自动售货机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咖啡选择。
三、规模化发展潜力分析1. 市场容量大中国人口众多,对咖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咖啡的消费意愿也在增强。
中国咖啡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潜力巨大。
而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也逐渐被开发,为咖啡市场的扩大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2.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追求品质生活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高品质、特色化的咖啡成为了消费者追逐的对象。
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人们对咖啡的品质和口感要求更高,这也为咖啡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中国咖啡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咖啡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咖啡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中国咖啡产业现状
1. 咖啡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国内咖啡行业增速有所加快,市场潜力大。
2. 咖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16年,市场研究公司Mintel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咖啡市场已超过500家竞争对手,市场竞争加剧。
3. 技术创新和品牌传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越来
越多的咖啡企业都加强了技术创新以及品牌传播,以满足上市市场的需求。
二、发展对策:
1.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咖啡行业可持续发展。
要
积极利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咖啡行业
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全产业链的建设。
除了把咖啡的销售业务
发展好,还要重视产地溯源、品牌传播等服务和
技术创新,完善整个产业链体系。
3. 注重科技支持。
开发咖啡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加强农业技术改造,研究咖啡加工工艺,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4. 积极发展咖啡文化旅游。
咖啡企业要积极发展咖啡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体验式购物等,让消费者从体验咖啡的品质开始,拥抱咖啡文化。
5. 提高咖啡的营养价值。
要从营养学的角度,研究更多更有价值的咖啡,提高咖啡营养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行业的销售模式和现状全球咖啡行业的现状咖啡作为全球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大宗商品(纽约期货交易所-阿拉比卡;伦敦期货交易所-罗布斯塔),它在单一粮食类目和饮品类目中,占全球第一。
(图 | 近期咖啡原料价格走势)连续三年阿拉比卡种咖啡期货价格持续走低,而人工成本在逐年增加,非品牌类原料咖啡豆生存力堪忧。
近5年各产国阿拉比卡咖啡的产量排名,中国排第9 位,总产量为13.2万吨。
排名第一的是巴西——273万吨,我国与巴西的产能相比,相差了十倍还不止,而这个产能数据仅是阿拉比卡的(巴西为全球第二大罗布斯塔生产国)。
(图|近5年阿拉比卡咖啡产量排名;数据来自美国USDA)如上图示,哥伦比亚产量位列全球阿拉比卡种第二,在产区定位上它是最值得我国云南咖啡产区追求和学习的对象,首先哥伦比亚咖啡的平均质量和平均价格要比我们的更优,其次他们的产能是我们的5-6 倍。
(图|近5年全球总咖啡产量;数据来自美国USDA)包含罗布斯塔在内,巴西一年的总产量是343万吨,越南是179万吨,哥伦比亚是88万吨,其中哥伦比亚和我国云南一样只产阿拉比卡种而不产罗布斯塔种,我国咖啡总产量为13.2 万吨,排名全球第13位。
(图|世界咖啡产区国与主要消费国分布图)如上图示,橙色部分属于赤道区域环境较好的咖啡种植地带,白色部分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咖啡消费国,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欧洲——266万吨,是目前云南咖啡出口最多的一个区域。
从单一国家来说排名第一的是美国——151万吨,亚洲排名第一的是日本——49万吨,中国大陆消费量为18.7万吨,位居世界排名第九。
(图|近5年各咖啡消费国的消费量;数据来自美国USDA)中国咖啡产业的现状中国是一个集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一体的国家,而作为生产国,它的产能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
以普洱为例,普洱市政府的规划是咖啡的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万亩,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种植面积只有67万亩,而这67万亩的种植和产能状况,根据不同公司和个人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能力的不同,其数据增减起伏很不稳定。
再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云南保山产区,它曾是云南咖啡的第一大产区,但是近几年它的总体产能和质量下滑的比较严重,所以如今普洱是我国云南的第一大产区同时也是质量最好的,刚结束的第三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成绩前12名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普洱,其中孟连县的成绩尤为突出。
(图 | 本届生豆大赛前十二名排名;数据来自云南咖啡交易中心)中国咖啡产区实则分为3个省——云南省、海南省和台湾省,其中云南省和台湾省种植阿拉比卡种,海南省主要种罗布斯塔种,全国产量中云南省的占比超过90%,换句话说,云南咖啡也可以等同于中国咖啡。
中国咖啡产业化的历史较短,虽然云南咖啡最早是在大理由传教士传进来种植的,有100 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真正的产业化只有30年,即1988年到现在,而在这30年中,普洱咖啡的种植和发展差不多就是中国咖啡的缩影,“雀巢”的种植推广功不可没。
我国咖啡消费数据中占比最多的是速溶咖啡,“雀巢”为中国的咖啡产业做了许多贡献。
(图 | 普洱咖啡产区航拍)云南咖啡产业的现状1、产业配套齐全但产业链不完善目前云南包括艾哲咖啡在内有几家接近于全套产业链的企业,即从种植、生豆加工、熟豆烘焙、咖啡店运营、国际贸易到培训,虽然功能布局涉及整条咖啡产业链的供应和服务,但是在管理上仍需要做规范化合理化的改进及加强。
2、种植处理加工需要规范化、合理化我国的咖啡师们在世界舞台上已经有了许多傲人的成绩,中国的咖啡也因此受到了多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咖啡整条产业链是很长的,除了咖啡师之外,烘焙师、生豆生产环节的管理人员再到基地种植的农艺师等上游各个方面水平差异还是非常大,这也是造成目前国产咖啡即使出现了打分较高品质较好的精品豆,但是产量不大,难以复制扩大规模的主要原因。
3、产业设备配套不专业中国是个粮食大国,其中大米的生产设备和咖啡的生产设备在很多地方有共通之处,只需在某些细节上做调整即可投入生产,所以我国目前用于咖啡加工分级的设备大多是国产的。
相较于非洲来说,虽然非洲有咖啡历史、品种以及劳动力成本低等一些条件优势,但是我国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远胜于非洲,但比巴西、哥伦比亚等国的专业设备相对差一些。
(图|赛纳咖啡艾哲咖啡生豆加工设备)4、专业人才水平高低差异大我们的同行有时会在咖啡生豆加工分级的环节,出现整套生产线上个别设备与别的设备产能效果不匹配的情况,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所以告诉有跟云南产区买过生豆的同行或朋友们,其实这并不是设备的原因,更多是生产线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不足造成的质量差异,总结来说就是我们的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差异很大。
5、没有本土自主强大的产业品牌我们欠缺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本土相对强大或健康的品牌,就算有也主要集中在咖啡店领域,涉及到烘焙、生豆这些领域的著名品牌相对就会少很多,更不要说整条咖啡产业的品牌。
情怀与现实1烘焙工厂和烘焙工作室(图|艾哲咖啡烘焙工厂)业务量大相对的质量与利润的平衡精品化烘焙高利润与相对饱和的产量现实业务量不稳定价格战导致质量下降精品化与商业化并存利润低于预期,效益不高作为烘焙工厂,经营者都希望烘焙业务量大、质量稳定、利润相对较高至少做到收支平衡的状态;烘焙工作室则更多的追求精品化的烘焙,希望有较高的利润和相对饱和的产能。
然而现实情况是业务量不稳定,很可能今天你接一个大单,明天后天就没事干了,随着自烘咖啡店和烘焙工作室的越开越多,相互之间难免会有同质竞争,于是有些烘焙厂不得不在采购环节降低生豆的成本来确保自身的利润,最终的结果是,价廉物美的咖啡生豆是不常见的,导致部分的烘焙工厂或工作室的出品质量下降。
对于生存状况相对好一点的烘焙工厂和工作室,精品化和商业化的烘焙是共存的,虽然利润低于预期,收益也没到理想状态,但起码解决了生存问题。
2咖啡馆(图 | 艾哲咖啡科恩店)精品高品质梦想中的生活方式现实商业品质不稳定高投入、高风险 焦灼的内心咖啡店的现实就是商业化但品质不稳定。
说到商业化,其实星巴克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对象,他们的出品稳定、管理标准化。
星巴克在普洱有一个采购公司,为了追求稳定性,他们在对咖啡生豆采购后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分级,虽然星巴克的烘焙风格对于一些追求精品化的同行来说有些嗤之以鼻,但是我们应该认可星巴克在商业化和标准化上的追求和做法。
(图 | 上海星巴克甄选烘焙工厂)有些咖啡店选择了较高的投入 ——考究的装修、高配的设备,但是如果你选择好一些品质的 咖啡豆加上店内出品技术的稳定,那么 3万的机器和 15万的机器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是 没有那么大的区别的。
而那些选择高投入的精品咖啡店最终会因为情怀和现实的差距, 造成 投资运营的高风险, 使店面的管理者或项目的负责人产生焦灼的内心, 导致一个不那么好的 结局。
3 咖啡庄园和生豆贸易商|云南咖啡庄园日晒场; Photoby 苏程程)种植管理技术高 劳动力成本 高曝光度 高质量 高价格 现实 技术欠缺劳动力管理不合理 服务不到位 品质管理有偏差 价格不理想如今国内咖啡行业的发展, 实际上中上游是付出了诸多努力的。
然而中上游目前也处在一个 尴尬的时期,比如对豆种的 “取舍”问题,很多种植业的老前辈们一直想替换掉卡蒂姆,因为 卡蒂姆是阿拉比卡种和罗布斯塔种嫁接而成的品种, 当初选择它主要是为了做速溶咖啡的原 料,目的是追求高产量、 相对稳定的品质,它有很好的抗病虫害能力。
传统的原生种固然品 质好,但是它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极端气候能力相对较差, 再者,如果将现成种好的卡蒂姆 咖啡树砍掉了去种原生种,代价其实是很大的,因为对于咖啡的种植行业来说,3年之内是不会投产的,丰产就需要更长了。
现在云南政府包括一些农科院正在做关于咖啡种子的培育、试验工作,如果没有长达 10年20年的技术及数据积累, 根本无法评估我们现在所做品种更 换工作是对还是错,所以现实是我们咖啡种植庄园的很欠缺必要的管理。
(图|临沧凌丰咖啡的种植基地;Photoby 苏程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劳动力成本都在上升,很多行业老前辈觉得劳动力成本过高, 但李冠霆认为是劳动力管理不合理的问题,岗位不明确,技术积累差, 流动性强,造成人工成本和产 出的不匹配。
如今的“劳动力”已不仅仅代表干体力活,还应该附带一定的专业技术,技术的投入和收益应该成正比。
(图|西双版纳共语咖啡,咖农正在采摘鲜果; Photoby 苏程程)当初产区的建立是为了服务像 “雀巢”、“星巴克”那样的大公司,庄园主们已经习惯了 “卖货(图 情怀就是整一个集装箱的卖”,如果换成了“1公斤零售的卖”,即使每公斤可以赚5元,但是你卖了10公斤的生豆,总共也只赚了50元,而老外一买就是一个集装箱起,虽然每公斤只赚 5毛,但是那毕竟是21吨的货柜,21000 公斤呢!就是存在这样的偏差,所以庄园主们或国内的生豆贸易商在向国内转型的时候适应不了,导致服务不到位,造成有时国内买家直接跟产区庄园主买豆子的时候,会遇到样品和实际收到的货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有些庄园主连基本的售后服务都做不到。
(图|庄园主正在对采摘后的咖啡鲜果做处理;Photoby苏程程)其实很多庄园主也很想让生豆品质稳定,现实可能是在他传达想法给生产线的时候,由于员工培训不足而造成品质出现偏差,后又因为品质批次管理的原因,造成生豆价格的浮动。
普洱当地有一些庄园无论品质、价格都不错,但是都免不了遇到无法量产的问题,如果有买家是开连锁店的,一支豆子他需要5吨10吨的,他们就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咖啡豆等级“金字塔”我国的咖啡生豆分级以三个等级的咖啡品质为代表,组成了咖啡豆等级“金字塔”。
商业豆以A级生豆为代表,多用于速溶咖啡原料和磨粉豆原料(连锁奶茶店)。
将商业豆比作我国咖啡生豆金字塔的塔基,这类咖啡豆拥有品质相对较低、利润低、数量大、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多以工厂的采购较多。
普洱一年的商业豆数量为4-7万吨,全云南省产量在8万-13 万吨,是可以满足全年供应需求的,所以商业豆是整个产业生存的基础。
高级商业豆以AA级生豆为代表,多用于意式咖啡原料和低端单品豆原料,一般打分在79-81分不等。
将高级商业豆比作我国咖啡生豆金字塔的塔身,它拥有品质适中、利润中等、数量大、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它是产业升级转型的核心,产品实用性较好。
精品豆以AAA级生豆为代表,目数较大且颗粒均匀,大部分由人工挑选,多用于精品咖啡的出品和中高端单品豆原料。
将精品豆比作我国咖啡生豆金字塔的塔尖,它拥有品质高、利润高、数量稀少(无法做到全年供应)、抗风险能力较差等特点,它是产业未来品牌化的突出点,产业明星产品。
我国的生豆分级标准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所有生产者认可的生豆分级系统。
艾哲咖啡的分级标准是:13-16目为A级;17目以上的且瑕疵率在8%以下的为AA级;17 目以上且瑕疵率为5%以下为AAA级,这个级别的产量大约会控制在总产量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