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咖啡行业生存状况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咖啡行业报告

中国咖啡行业报告

中国咖啡行业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行业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崛起。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咖啡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一、中国咖啡行业现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超过15%,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咖啡市场之一。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口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咖啡市场也逐渐崛起。

2.消费习惯逐渐改变。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他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化消费体验。

咖啡因其浓郁的口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年轻人社交和休闲的首选。

同时,随着咖啡文化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在家中自行冲泡咖啡,咖啡消费习惯也在悄然改变。

3.品牌竞争激烈。

中国咖啡市场上,国际知名品牌如星巴克、雀巢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本土咖啡品牌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经营,逐渐赢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新兴的咖啡品牌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给传统咖啡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二、中国咖啡行业发展趋势。

1.高端市场迅速崛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咖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咖啡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在一些大城市,高端咖啡品牌的门店数量不断增加,高端咖啡市场潜力巨大。

2.本土品牌崭露头角。

中国咖啡市场上,本土咖啡品牌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经营,逐渐赢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一些本土咖啡品牌以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口味特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本土咖啡品牌在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未来有望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咖啡文化深度融合。

随着咖啡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和理解不断加深。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茶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饮品的象征,茶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占据不可取代的位置,也正因为如此,咖啡这种初尝觉的口感苦涩的饮品令国人敬而远之,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交流的增多、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国内咖啡师水准的提升,国人更能够体验到优质咖啡的浓厚香醇,西方的商品及消费习惯也慢慢被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咖啡饮品。

根据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咖啡行业的发展将达到自清朝咖啡传入以来的高峰。

一、咖啡行业市场格局分析从我国咖啡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看,在速溶咖啡领域,外资品牌的国产产品在中低端细分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雀巢、麦斯威尔等咖啡巨头市场份额超过80%。

而以后谷咖啡和春光食品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咖啡企业正处在从原豆种植和粗加工到自有品牌咖啡成品的转型期,目前,产品深加工能力还比较低,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在产品价格和销售规模上难以与外资品牌直接竞争。

而高端细分市场则主要被外资品牌的进口产品所占据图表1:2013-2017年我国咖啡产能产量趋势图表2:2013-2017年我国咖啡成本价格毛利趋势图表3:2013-2017年我国咖啡需求量分析图表4:2013-2017年我国咖啡供应量需求量供需关系分析图表5:2013-2017年我国咖啡市场份额预测图表6:2013-2017年我国进口量出口量消费量趋势中国市场主要速溶咖啡品牌价格在现磨咖啡领域,外资品牌的进口产品仍然主宰这高端细分市场。

而以咖啡小镇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咖啡企业通过进口世界各地的精品咖啡豆,然后在国内进行烘培、包装和销售。

其产品在中低端细分市场上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并逐步扩张份额。

中国市场主要现磨咖啡品牌价格在咖啡连锁领域,以上岛咖啡为代表的本土咖啡企业凭借其先入优势和渠道优势在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依靠其品牌形象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后来居上,在“一线城市”和“意式咖啡”这个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017饮品发展报告发布 行业迎来史上最大洗牌

2017饮品发展报告发布 行业迎来史上最大洗牌

2017饮品发展报告发布行业迎来史上最大洗牌作者:师丽丹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2期近期,《2017年中国饮品生态发展报告》发布,真实描述了2017年的饮品行业发展生态。

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饮品店开店18万家,闭店18万家;咖啡馆开店数明显减少,关店数猛增,关店数高于开店数;奶盖茶与水果茶系列产品线成为茶饮消费的两大主力……饮品行业大洗牌整个中国饮品市场,饮品店主要集中在中部城市、东部沿海城市。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人均GDP达到了1.5万美元-2.5万美金的规格,这意味将会实现一次新型的消费升级,消费者未来对于非必需消费品的需求将会逐渐加大。

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饮品店开店18万家,闭店18万家;2015年下半年开始关店数逐渐增加,2016年下半年开始开店数有所减缓。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更多从业者逐鹿,竞争激烈;资本助力,大量资金涌入,市场机遇与危险并存;跟风进入市场现象严重,忽视商业基本功。

从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饮品店开店数不断增长。

2016年上半年,行业还是一路高歌,到2016年下半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出现一个很大的变化。

美团点评研究院餐饮研究中心负责人宋杨表示,目前整个饮品市场,不再像过去20年前是一小撮人的生意,而是更多的人进来,新型的思维定义这个行业的发展。

2010年以后,大量的资本涌入餐饮市场,必将给行业带来很大的海浪,促使行业向前发展,这也导致一些人半路出家冲入这个市场进行拼杀,最后成为“血淋淋”的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饮品店门店数增长乏力的同时,厦门、福州等二线城市在2017年4月的同比增长达到29%。

从具体的品类来看,咖啡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开店数明显减少,关店数猛增,关店数高于开店数;奶茶果汁店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开店数“一路高歌”,2016年上半年达到顶峰,但2016年下半年关店数猛增,2017年“居高不下”,2017年下半年开店数高过关店数。

中国咖啡连锁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咖啡连锁市场调查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咖啡连锁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近十年来咖啡店纷纷在国内各大城市的街头涌现,尤其是随着星巴克、上岛等数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进入,市场上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

咖啡的消费群体逐渐成长壮大,咖啡文化正在内地城市逐渐形成,而且每年国内的咖啡消费市场还在持续扩大。

虽然目前国内人均咖啡消费量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中国的咖啡市场有着巨大的增值空间。

咖啡店在以茶为主要饮品的国家中初步站住了脚,进一步说明咖啡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

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饮用速溶咖啡的频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优势阶层的生活方式。

可以预见,随着大陆经济的繁荣昌盛,追求这种彰显性消费的民众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将走进咖啡店。

目前,在我国咖啡行业中,比较知名的咖啡连锁系统有星巴克、上岛、米萝、迪欧、两岸、名典、老树、新岛,真锅、blenz coffee、spr coffee、costa coffee等,其中以意式咖啡美式风格为经营模式的星巴克规模最大。

中国市场仅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就有2000多家咖啡店的市场容量。

统计显示,拥有500万人口的芬兰,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为100万包。

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如今咖啡年消费量仅为20万-40万包。

从这一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而同时中国潜在的咖啡消费者约为2亿至2.5亿人,这已与目前世界第一大咖啡消费国美国的市场不相上下,来几年中国有望成为全世界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

总体来说,由于中国市场巨大,咖啡消费增长前景看好,中国在世界咖啡业扩大需求的总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中国咖啡连锁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2017-2020年)认为,在2015年中国咖啡连锁店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排名中,星巴克占据C-BPI排名第一的位置;上岛咖啡连锁店第二名;左岸咖啡连锁店第三名;名典咖啡语茶咖啡连锁店第四名;半岛咖啡连锁店第五位;科斯塔咖啡连锁店排名第六位;西提岛咖啡连锁店排名第七位;香啡缤咖啡连锁店排名第八位。

中 国咖啡行业的研究报告

中 国咖啡行业的研究报告

中国咖啡行业的研究报告咖啡这玩意儿,在咱中国可越来越火啦!从以前的稀罕物,到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瞅见的咖啡店,这变化可真是不小。

就说我家小区门口的那条街吧,以前只有一家小小的奶茶店。

可这两年,居然新开了两家咖啡店。

其中一家装修得特别温馨,每次路过,都能闻到那浓郁的咖啡香。

店里的老板是个挺年轻的小伙子,特别热情。

有一回我进去点了杯拿铁,他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咖啡机,一边跟我唠嗑。

他说,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早上上班前来一杯提提神,或者周末的时候来店里坐坐,享受一下悠闲的时光。

咱们来看看中国咖啡行业这些年的发展。

首先是市场规模,那可是一路飙升啊!以前,大家可能对咖啡的了解还停留在速溶咖啡上,像什么雀巢、麦斯威尔。

但现在,各种各样的咖啡品牌层出不穷,什么星巴克、瑞幸、Costa 等等,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以前,喝咖啡可能更多的是白领阶层、商务人士。

可现在,学生党、上班族、甚至退休的大爷大妈们也开始尝试喝咖啡。

我有个朋友,他家孩子正在上高中,每天晚上写作业累了,就会冲一杯咖啡提提神。

再说说咖啡的种类。

除了传统的美式、拿铁、卡布奇诺,现在还有各种创意咖啡,什么生椰拿铁、厚乳拿铁、桂花酒酿拿铁,听着名字就让人想尝尝。

而且,购买咖啡的渠道也越来越多。

除了去咖啡店,还能在超市买到罐装咖啡、在网上买到各种咖啡豆和咖啡粉,自己在家动手做。

我就试过自己在家用摩卡壶煮咖啡,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煮出来的咖啡香气扑鼻,喝上一口,满满的成就感。

咖啡文化也在中国逐渐兴起。

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咖啡文化节,吸引了大批的咖啡爱好者。

在这些活动上,你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咖啡,还能学习到咖啡的冲泡技巧和品鉴知识。

不过,中国咖啡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说,咖啡豆的供应还比较依赖进口,国内的咖啡豆种植和加工产业还有待发展。

而且,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小型的咖啡店可能面临着生存压力。

但总体来说,中国咖啡行业的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咖啡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咖啡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咖啡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饮品,近年来在我国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咖啡行业在我国的市场潜力巨大。

本报告将从财务角度对咖啡行业进行分析,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咖啡行业概况1. 市场规模: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咖啡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且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 消费群体:我国咖啡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和00后。

他们追求品质生活,注重消费体验,对咖啡品质和品牌有一定要求。

3. 市场竞争:我国咖啡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包括国际品牌、本土品牌以及新兴品牌。

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财务分析1. 收入分析(1)收入构成:咖啡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咖啡产品销售、咖啡设备租赁、咖啡店加盟费等。

(2)收入增长率:近年来,我国咖啡行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

其中,咖啡产品销售占比最大,其次是咖啡设备租赁和加盟费。

2. 成本分析(1)成本构成:咖啡行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租金、水电费、设备折旧等。

(2)成本控制:为降低成本,企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a. 优化供应链,降低原材料成本;b.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c. 优化门店布局,降低租金成本;d. 节约能源,降低水电费;e. 优化设备管理,降低设备折旧。

3. 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咖啡行业毛利率较高,一般在30%以上。

其中,咖啡产品毛利率最高,其次是咖啡设备租赁和加盟费。

(2)净利率: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咖啡行业净利率保持在10%以上,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4. 资产负债分析(1)资产负债率:咖啡行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一般在40%以下。

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负债风险较小。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咖啡行业流动比率一般在2以上,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国内咖啡市场逐渐兴起。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星巴克、雀巢、可口可乐等国内外知名咖啡品牌。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咖啡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今后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二、消费人群分析1.年龄层次:年轻人是咖啡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因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追求品味。

中老年人群对咖啡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2.地域分布:大中城市的消费人群更倾向于咖啡消费,而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咖啡消费人群相对较少。

三、消费行为特点1.消费场所:咖啡馆是最受欢迎的咖啡消费场所,其次是快餐店。

消费者更喜欢在氛围舒适、环境优雅的咖啡馆中享受咖啡。

2.消费频次: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年轻人。

经常咖啡馆消费的人群每周至少两到三次,有的甚至每天都会去喝一杯咖啡。

3.消费金额:大部分消费者每次消费的金额在20-50元之间,少部分消费者会选择高端咖啡品牌,每次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上。

四、市场竞争1.国际品牌:星巴克是国内咖啡市场的领导者,它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助力其市场份额的扩大。

其他国际品牌如雀巢、可口可乐等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2.国内品牌:随着国内咖啡市场的兴起,一些本土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

如咖啡陪你、自久咖啡等,他们经过品牌推广和市场运作,逐渐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五、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增加:随着消费者对咖啡需求的增加,国内咖啡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预计今后几年内,咖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潜力巨大。

2.品牌日益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咖啡时更注重品牌,国际品牌的知名度和品质优势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信任和选择。

品牌力值得各公司重视。

3.咖啡文化传播:国内咖啡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对市场发展非常重要。

提供更好的咖啡文化体验,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加入咖啡消费的行列。

4.咖啡产品创新:不同口味、规格和包装的咖啡产品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咖啡店、时尚饮料加盟店等饮品行业成为了需要投资人士和创业者看好的行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7中国特许加盟投资景气调查报告》显示,在最被看好的特许加盟行业中咖啡以及饮品行业的得票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综合来看,大品牌连锁店具有品牌优势,经营模式的优势,在运营过程中大品牌更加成熟,管理到位、运营模式到位、资金到位这些重要原因,决定了知名品牌占领市场的主导位置,近些年咖啡行业也经历了激励竞争,新的连锁品牌快速崛起,一些老品牌咖啡店却在竞争中失去光彩,传统模式咖啡店占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小,小店自然也被连锁品牌所代替,充满个性的咖啡馆分流了部分消费者。

其实咖啡市场各个品牌的经营模式和定位不同,因此也决定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多数的消费群体会因为不同的消费目的选择不同的咖啡品牌店面。

有些咖啡店以商务为主,有些咖啡店以休闲娱乐为主。

有些咖啡店经营模式是主营咖啡,有些咖啡店是咖啡+饮品+简餐的模式,适合年轻人、小资等比较时尚的人士经常喜欢去的地方。

咖啡店品牌效益可以让你拥有忠实的顾客,顾客不仅仅是为了喝一杯咖啡还有就是看重的品牌效益,将咖啡店品牌视作时尚的象征,这点上星巴克咖啡就做的非常到位,身边的朋友常常远途跋涉到一家星巴克喝咖啡,重点不在于这杯咖啡上,而在于置身于星巴克咖啡店中这种时尚与享受的感觉,因此开一家咖啡店品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中小投资创业者而言刚刚立足于咖啡行业中,选择一个符合自己资金条件,但是又有品牌效益的咖啡店非常困难,国际知名咖啡店加盟困难,资金有限,这时候国内兴起的品牌咖啡渐入人们的视线,比如像是啡域咖啡(coffee zone) 加盟这些在全国逐渐发展的连锁店面,正有着日益扩大的势头,随着咖啡行业的发展,啡域咖啡(coffee zone)也在行业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品牌知名度逐渐扩展,并在全国开起了连锁加盟的模式,大型的餐饮企业连锁项目,经验与质量与国内外知名咖啡品牌相比也毫不逊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国咖啡行业生存状况报告
这是咖啡最坏的时代,这是咖啡最好的时代。

根据《咖门》与《美团点评研究院》推出第一期饮品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在2016年,中国的咖啡馆数量突破了10万家。

在体验消费时代,在客群年轻化迭代的今天,从未有一个新的品类,如此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它是一个符号,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个充满朝气的新兴行业。

其消费市场年增长率高达16%,数倍于世界平均水准。

但同时,咖啡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倒挂,新客群的画像特殊性,以及新技术的迭代和冲击......在这片广袤的、消费习惯复杂的土地上,作为一种泊来品,咖啡从未遇到过出如此失衡多变、迭代迅速的市场生态。

竞争激烈、洗牌速度加剧、开店容易赚钱难,成为咖啡馆主们的普遍感受。

在行业风起云涌诡谲多变之际,我们希望能为行业提供一些值得信赖的工具。

一、咖啡馆大爆发:
数量突破10万,行业洗牌加剧
咖啡馆“大爆发”
全国咖啡馆突破10W数量,2016年全年负增长,下半年行业出现新一轮洗牌。

▲年中小幅增长,下半年出现行业洗牌
结论
2016年咖啡馆数量,年中略涨,但全年净闭店率较高,达到13.5%。

咖啡馆数量变化呈抛物线形,年中小幅增长,下半年行业进行新一轮洗牌。

原因分析
1)咖啡市场基础薄弱
2)非商业驱动的个体创业者,忽视商业基本功
3)细分市场供需不匹配
咖啡馆城市排名
上海咖啡馆数量最多,闭店率最低,运营水平最高
▲16个城市咖啡馆数量变化
▲16个城市咖啡馆数量排名
数据分析
1、数据提取的16个城市均为负增长,平均闭店率高达14.1%;
2、跌幅最低的是上海3.0%,最高为成都25.4%,北京为14.7%;
3、北上广深4个超一线城市咖啡馆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5.7%。

二、产品热力图:
30块是标准价,最受欢迎的是“经典款”
▲咖啡产品排名及价格
▲16个城市最受欢迎产品排名数据分析
1、拿铁是绝对的“大众情人”
16个数据提取城市中,15个第一名是拿铁。

只有厦门是例外,那里的年轻人最喜欢的是一种叫“红茶玛奇朵”的饮品。

2、消费者依然对糖、奶充满热爱
无奶无糖的美式咖啡,几乎要跌出榜单。

牛奶+咖啡+糖的组合,大众接受度最高。

3、星巴克客单最高
4、烘焙类最受欢迎的是提拉米苏和松饼
在16个主要城市数据中,松饼出现在8个城市的最热品类榜上。

5、明信片仍然受欢迎
在16个城市中,明信片出现在天津、武汉、大连三地最受欢迎的产品之列。

三、用户画像:
“拯救”咖啡馆的,是年轻的女人
▲咖啡馆消费客群的年龄及性别占比
结论:
1、只有女人才能拯救咖啡馆
在用户画像统计中,咖啡馆的女性消费者占7成;
2、年轻人是主力军,贡献了75%的消费
20-35岁的人群,贡献了75.3%的咖啡消费。

2016年,80后和90后突破4亿人大关,成为咖啡消费的主力军;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中产阶层人数超过1亿,到2030年将会超过2.5亿。

这一现象的出现,将给中国消费结构带来历史性的变化。

在商业上讨好年轻
人是正确的选择。

四、品牌榜单:
巨头制霸榜单,精品咖啡仍有机会
▲咖啡品牌全国线上销售排名
结论:
1、传统巨头品牌,依然制霸流量
以星巴克、漫咖啡为代表的传统连锁品牌,在门店流量上依然领先于其他门店。

2、精品咖啡出现逆袭机会
做精品咖啡的质馆,单店平均流量排名第一,逆袭传统巨头星巴克;
3、部分巨头品牌疲软
无论从品牌流量,还是单店平均流量来看,来自英国的Costa与麦当劳旗下的麦咖啡,都意外垫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