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光学实验》专题训练(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光学实验》专题训练(含有答案)一、实验题1.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计算的u+v、成像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u+v(厘米)像与物大小比较像的虚实160.012.072.0缩小实像250.012.562.5缩小实像340.013.353.3缩小实像430.015.045.0缩小实像518.022.540.5放大实像616.026.742.7放大实像714.035.049.0放大实像812.060.072.0放大实像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1~4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关系与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
(b)根据实验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关系与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u < v。
①根据实验序号1~8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__。
①根据实验序号1~8的数据,分析比较u+v随物距u变化的情况,推测凸透镜成实像时,u+v存在___________(选填“最小值”或“最大值”),且当物距u在________范围内可以找到这个极值。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君同学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①小君将蜡烛A点燃置于玻璃板前,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人眼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小君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是_____(选填“玻璃板太厚”或“玻璃板未竖直安装”).①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将玻璃板向蜡烛A靠近时,A蜡烛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改变另一侧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a.在表中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_________.b.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靠近”或“远离”)透镜.c.如图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d.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4.小波制作了如图所示镂空的“F”字样LED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如图乙所示将发光字(图中未标)、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解析版)(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2.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3.(2019阜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_____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_____。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2.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3.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B.假如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影响司机行车安全C.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视线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行车安全4.小明以0.5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走动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相对小明的速度为m/s,若小明身高1.8m,平面镜高度小于0.9m,他在这个平面镜中(选填“能”“不能”或“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中考物理模拟题《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模拟题《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和(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暗”)(3)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B放在另一侧,在确定蜡烛B与蜡烛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在判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原来B的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选填序号: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实)像,若利用照相机把平面镜成像的情景拍摄下来,则照相机应在玻璃板(“前”或“后”)对着像进行拍照.(4)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和点燃的蜡烛A放置好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选填序号:A.整理实验器材B.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cm;(2)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能成清晰(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若保持光源在35cm处和光屏在80cm处不动,可将透镜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会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成(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为了探究“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某同学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弯曲度可以调整的水透镜。
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如图丙放置,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用注射器抽水,水透镜变薄,光屏上的烛焰像变模糊,说明在被抽水后,水透镜焦距变(选填“大”或“小”),相当于人(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矫正此视力问题,可配戴透镜。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光学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光学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爱米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图甲,其目的是;(2)爱米固定蜡烛和光屏如图甲,然后任意移动凸透镜过程中,(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3)如图乙所示,光屏应在(选填“①”、“②”或“③”)区域移动,才能得到倒立、的实像。
生活中的应用有。
(写一例即可);(4)接下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上一个老花镜,发现像变得模糊了。
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可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5)在图丙中画出两块透镜的折射光线。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5)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张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3.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左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小孔成像实验1.学习了光学知识以后,爱动脑筋的锐锐和辰辰同学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在两个空罐的底部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住罐口,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像的形状与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像的形状与有关;(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晴天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2.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他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
(如图甲所示)(1)小明在明亮的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2)图中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3)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填“上”或“下”)方向移动;小明改进方法后用“针孔照相机”再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并发现增大孔到蜡烛的距离,可观察到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小三角形的小孔,继续在同位置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5)小明和小华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华设计了图2的装置,(其中乙均为不透明卡纸),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根据如图所示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m/s ;(2)如图所示,经过调节后,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根据图中信息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3)小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20g 冰进行加热,图乙所示是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若不计热量损失,则在图象中BC 段物体吸收的热量为 J ,()32.110J/kg c ⨯⋅冰=℃;(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3cm ,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钩码总重为 N 。
2.请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a)所示,不断抽气,发现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出;(2)如图(b)所示,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3)如图(c)所示,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面平桌面上,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NO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折转。
(1)为了精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和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在纸板上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人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2)如图甲所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保持左侧纸板和人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向后折转(如图乙),此时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放置在方格纸上;(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和物的大小关系;(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处(选填“a”、“b”、“c”或“d”),若小格子边长10cm,则棋子与像的距离为cm。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光学实验(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光学实验1.如图所示是小依和小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实验。
(1)实验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纸板的像,这种现象形成的原理(选填“是”或“不是”)光的反射;(2)小钟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其目的是;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4)如图丁是小依设计的液面微变监视器,光束发射器保持不动,若光电转换接收器上的光斑从S1移向S2,则表明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反射角(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1)选用白色光屏的作用是:;(2)实验时如果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你的操作是:,此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此时∠BON ∠AO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果将AO向O N靠近,则OB会向靠近;如果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光路是的;(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3.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中考光现象典型试题(含答案)

1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 .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2“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A .B .C.D.3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 . 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 . 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D .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5、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6.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
当一束激光AO 由空气斜射人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7.舞蹈演员站在平面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m/s 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 的速度运动8. 图5 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 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9.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ﻩ B.医用“B 超机”ﻩC .验钞机ﻩﻩﻩD .夜视仪10.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2.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3.(2019阜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_____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_____。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2.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3.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B.假如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影响司机行车安全C.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视线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行车安全4.小明以0.5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走动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相对小明的速度为m/s,若小明身高 1.8m,平面镜高度小于0.9m,他在这个平面镜中(选填“能”“不能”或“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5.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
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6.如图,S是点光源,S'是S通过平面镜形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入射光线SA对应的反射光线。
考点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老师让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天花板上亮着的日光灯并上下移动,直到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得到清晰的日光灯的像,此时用刻度尺测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近似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
(3)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这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4)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按图中(选填“A”“B”或“C”)观察方法可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近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3.(2019淄博)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
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
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考点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2.小芳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焦距没有手臂长的凸透镜,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看远处的物体,她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可能是虚像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3.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4.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5.(2019娄底)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7.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并标出它的焦点。
备战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参考答案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答案】C【解析】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与桌面不垂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 说法正确;在较暗的环境中,蜡烛比较亮,射向平面镜的光线较多,反射光线较多,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多,感觉蜡烛的像比较亮,所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说法正确;寻找蜡烛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C说法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说法正确。
2.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答案】反射不变【解析】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3.(2019阜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_____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_____。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答案】(1)光的反射(2)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在B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B侧观察,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6)相等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答案】D【解析】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本人的距离为60cm+60cm=120cm。
2.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答案】A【解析】看鞋的过程如图所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中△ABC≌△ABD,进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应指向鞋子的虚像。
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A正确;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B错误;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C错误;若人保持直立离“试鞋镜”远一些,像也会离“试鞋镜”远一些,根据△ABC≌△ABD可知,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D错误。
3.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B.假如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影响司机行车安全C.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视线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行车安全【答案】B【解析】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会使司机看到车内物体形成的虚像,妨碍司机的视线,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4.小明以0.5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走动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相对小明的速度为m/s,若小明身高 1.8m,平面镜高度小于0.9m,他在这个平面镜中(选填“能”“不能”或“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答案】0 不能【解析】小明以0.5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走动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相对小明的位置不变,故相对他的速度为0;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小明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即0.9m,而该平面镜的高度小于0.9m,所以小明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