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卡片汇总8-9
高中文言知识识记卡片

DAY1·词类活用识记卡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4 4兴: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4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滕王阁序》4鲤:孔鲤,名作状,像孔鲤一样廊腰缦回。
《阿房宫赋》4腰:名作状,像腰一样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4 4 4 4蜂房:名作状,像蜂窝水涡:名作状,像水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4 4 4贤:形容词,德才兼备→名词,德才兼备之人少:形容词,年轻→名词,年龄小的人长:形容词,年长→名词,年长的人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4幼:形容词,幼小→ 名词,幼儿过秦论。
《过秦论》4过:过失,指出过失,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4 4帝王:称帝称王,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4乱:混,作乱之事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4大:与“小”相对,重大意义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4 4外、内: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在家里。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4却:使……退却;击退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五人墓碑记》4重:重要意义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4 4 4直:笔直,笔直的枝条密:繁密,繁密的枝条正:端正,端正的枝条以夭梅病梅为业。
《病梅馆记》4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4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悦DAY2·偏义复词识记卡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 4偏取“异”义昼夜勤作息4 4偏取“作”义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 4偏取“入”义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4 4偏指“姥”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4 4 4 4偏指“母”、“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4 4偏取“远”义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4 4偏指“骑”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 4偏取“国”义去来江口守空船4 4偏义在“去”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4 4偏义在“巷”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4 4偏义在“归”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4 4偏取“失”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憩)4 4偏取“劳”义DAY3·通假字识记卡片(一)共其乏困4通“供”,供给秦伯说4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4通“智”,明智夫晋,何厌之有4同“餍”,满足今老矣,无能为也已4通“矣”,语气词,“了”图穷而匕首见4通“现”,出现秦王还柱而走4通“环”,环绕卒起不意4通“猝”,突然今日往而不反者4通“返”,回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通“斑”,花白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通“途”,道路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通“毋”,不要偭规矩而改错4通“措”,措施何方圜之能周兮4通“圆”,圆形忳郁邑余诧傺兮4通“悒”,忧愁苦闷进不入以离尤兮4通“罹”,遭受芳菲菲其弥章4通“彰”,明显,显著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通“性”,资质,禀赋輮以为轮4通“煣”,用火使弯曲合从缔交4通“纵”,合纵,南北联合倔起于阡陌之中4通“崛”,突起赢粮而景从4通“影”,影子外连衡而斗诸侯4通“横”,连横,东西联合张良出,要项伯4通“邀”,邀请令将军与臣有卻4通“隙”,隔阂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通“背”,违背,背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通“早”,早一点,早些时候DAY4·通假字识记卡片(二)距关,毋内诸侯4通“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4通“纳”,接纳,让……进来置之坐上4通“座”,座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通“否”,不这样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4通“熟”,仔细地趣舍万殊4通“趋”,往,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4通“晤”,面对面冯虚御风4通“凭”,凭借山川相缪4通“缭”,环绕,盘绕云销语霁,彩彻区明4通“消”,消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通“授”,传授长乐王回深父4通“甫”,古代男子在名字后加的美称于嗟鸠兮4通“吁”,语气词士之耽兮,犹可说也4通“脱”,解脱隰则有泮4通“畔”,岸、边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4通“奁”,梳妆镜匣蒲苇纫如丝4通“韧”,柔软而结实列缺霹雳4通“裂”,分裂一尊还酹江月4通“樽”,酒杯夙遭闵凶4通“悯”,忧患零丁孤苦4 4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常在床蓐4通“褥”,草褥子,草席小知不及大知4 4通“智”,才智,聪明此小大之辩也4通“辨”,区别御六气之辩4通“变”,变化而征(取信)一国4通“耐”,能耐北冥有鱼4通“溟”,大海DAY5·通假字识记卡片(三)拜送书于庭4通“廷”,朝廷召有司(有关官员)案图4通“按”,审察,察看而母立于兹4通“尔”,你、你的皆不幸早世4通“逝”,去世,死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4通“以”远具时(应时)羞之奠4通“馐”,美味食物敛不凭(临)其棺4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4通“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4通“毡”,毛织的毡毯空自苦亡人之地4通“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4通“现”,显现因泣下霑衿4通“襟”,衣襟与武决别4通“诀”,诀别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4通“已”,已经技盖至此乎4通“盍”,怎么膝之所踦(支撑),砉然向然4通“响”,象声词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4通“缮”,拭擦骑皆伏曰4通“服”,心服乌江亭长檥船待4通“舣”,使船靠岸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4通“促”,催促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通“毋”,不要与可没于陈州4通“殁”,死早缫而绪4通“尔”,你鼓瑟希,铿尔4通“稀”,稀少莫春者,春服既成4通“暮”,晚。
高中语文一轮词语类复习必须掌握得八个知识卡片

高中语文一轮词语类复习必须掌握得八个知识卡片卡片一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研究——研讨损伤——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轻视——蔑视——藐视词义范围由大到小的近义词组年华——年岁年代——年月风俗——风尚书籍——书事情——事件——事故时代——时期战争——战役——战斗广阔——宽阔出现——涌现——呈现卡片二不能带宾语的成语置若罔闻、耳濡目染、视而不见、津津乐道、发扬光大、妄自菲薄、侃侃而谈限于否定句的成语等闲视之、混为一谈、天高地厚、无时无刻、吹灰之力、望其项背不能作定语的成语胡言乱语、当务之急、责无旁贷、燃眉之急。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①不足为训.(准则)②不刊.之论(更改)③久假.不归(借)④危.言危.行(正直)⑤七月流火.(火星)⑥屡试不爽.(差错)⑦一文不名.(占有)⑧哀而不伤.(悲伤)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⑩犯而不校.(计较)⑪一傅.众咻(教导)⑫差.强人意(稍微)⑬安土重.迁(不轻易)⑭细大不捐.(抛弃)⑮春意阑珊....(知音难觅)..(衰落,将尽)⑯高山流水⑰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卡片四括号内的字词赘余,应删除①(故意说得)闪烁其词②(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③(人民)生灵涂炭④(对自己)妄自菲薄⑤(显得)相形见绌⑥难言之隐(的苦衷)⑦(感到)习以为常⑧忍俊不禁(地笑起来)⑨(许多)莘莘学子⑩(目前的)当务之急⑪(正)方兴未艾⑫(难得的)空谷足音⑬(很)弱不禁风⑭(替他)为虎作伥⑮(背地里)阳奉阴违⑯(让人)贻笑大方⑰(心里一直)耿耿于怀⑱(独自)孑然一身对象误用的多种情形1.人、物不分如“特立独行”只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又如:【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前者用于物,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常用来形容人。
【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前者用于形势;后者用于人。
【盛气凌人/咄咄逼人】前者只用于人;后者还可用于气势。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前者用于人;后者用于人或物。
初中语文 知识卡片

常式句与变式句汉语有一定的语序。
这种按正常语序组合的句子就是常式句。
如:“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达到强调,突出某一句子成分的效果,颠倒原有语序,这类句子就是变式句。
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强调行动,放在“人们”的前面,表达人们反抗心情的急迫。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嫩嫩的,绿绿的本来是用来修饰“小草”的,但却把它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强调“小草”的生机和色泽。
如果我们把语序还原为常式句,如刚才的例句,我们可以表述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吧!”“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
”但这样就不如变式句表述生动,有力。
人物对话言为心声。
人物言语反映人物的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
在人际交往中,对话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羚羊木雕》中有母女对话、父女对话、同学对话……随同神态和语气,“妈妈”的“严厉”和坚决,女儿的“激动”和委屈,“爸爸”的“平静”和“不可抗拒”,“好朋友”的“仗义”和纯真,生动地显现出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思想、不同年龄特征,“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在阅读和写作中,人物对话是表现人物、推动情节的重要手段。
倒叙在记叙文中,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这叫顺序,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叙述方式。
有时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把先发生的事放到后面说,后发生的事放在前面说,这就形成倒叙。
文章从今天写起,倒叙往事,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环境描写《“诺曼底”号遇难记》多次写到大雾。
“诺曼底”号和“玛利”号发生碰撞,大雾是原因之一,这里写大雾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船长在“阴惨惨的薄雾”中沉入大海,写大雾不仅渲染了现场的悲壮气氛,也表现了船长忠于职守的英雄品质。
小说里的环境描写常常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作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考点梳理
一、词语解释
•锦囊妙计:比喻妙计,妙策。
•独具匠心:形容做事胸有成竹,能够遇事决断。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刀法等极有力量,入画极有神韵。
二、生字词
•递:一次接着一次地传送或送交。
•户枢不蠹:形容家中一切安全,门窗紧闭,无虫蛀侵害。
三、诗词理解
《咏桂枝》
桂花为一种馥郁的花卉,具有特殊的香气,也是中华文化中的象征之一。
•铮铮铁骨气了:形容人心坚强,不畏艰险。
•高踞昆岭:这里形容桂树生长在高山之上。
四、短文阅读
《小桔灯》
“小桔灯”的故事是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一,讲述了一个小孩和她的小桔灯经历
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小孩和小桔灯之间存在着互相帮助、理解与守护的关系。
这个故事体现了对友谊和善良的强调。
五、名句背诵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出自《木兰诗》,意思是天生我材不可迅,必有所用。
通过这句诗句,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六、阅读理解
章节选取
•选取散文《鲁迅小传》中的一个片段进行理解和阐释。
七、笔记整理
•整理学习笔记,重点梳理课文和诗文内容及要点。
八、拓展知识
•了解有关桂花和灯笼的相关知识,帮助加深学习。
以上内容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考点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卡片

倒叙: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
记叙 入胜。 顺序
插叙: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羚 羊木雕》《爸爸的花儿落了》 补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使读者恍然大悟。《智
记叙
取生辰纲》
议论: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的 句子用 用在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 在记叙 用在结尾,一般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 文中
点睛的作用。 用在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常见的象的特点
说明 顺序 说明 说明 方法 说明文 语言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 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 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 ①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准确,科学, 严谨,真实,周密,简练明确;
②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 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多考以事物为线索,注意文章的标题。《羚羊木雕》 《风筝》
线索 以人物所见所闻为线索。《最后一课》
注意双线结构,明线和暗线。《爸爸的花儿落了》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环境 描写 ③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埋伏笔
④帮助塑造中心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肖像
描写
正面 语言 描写 动作
(三)文意的概括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八单元复习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卡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月牙泉风景区内。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
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誉。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一、听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1.月牙泉古称()。
A.药泉B.沙井C.清泉2.月牙泉自()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
A.秦代B.汉代C.唐代3.月牙泉内生长有()。
A.眼子草和轮藻植物B.水葫芦和轮藻植物C.眼子草和蓝藻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撵.走(liǎn)踪.迹(zōnɡ)垫.子(diàn)旗帜.(zhì)B.覆.盖(fù)宴.会(yàn)挽.留(wǎn)冲.劲儿(chònɡ)C.永恒.(hénɡ)睫.毛(jié)神圣.(shènɡ)千丝万缕.(lǚ)D.港.口(ɡǎnɡ)抚.弄(fǔ)仪.式(yí)生拉硬拽.(zhuài)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ɡuāi qiǎo tànɡ shǒu liū bīnɡ jiǎo yā tiǎn shí()()()()()kuí huā shòu xiǎo bà xiūzì sī hū xiào ()()()()()2.根据拼音写字词。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八单元复习卡【精华版】

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熟背、默
课文回顾写——古诗、单元日积月累、重点 课文。
按课文内容填空中,有些会考
王戎
查到对课文作者的了解,对重点语 句的理解,以及名句的活学活用。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西门豹
尊重科学
蔡桓侯
病死
射箭能手
飞卫
基本功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ACD
√
√ √
不是。他是想让官绅害怕,使他们再也不敢坑害百姓,还要让百姓明白事实真相。
字词句过关
漂浮
派 娶媳妇 淹没
豹
逼 唯一
字词句过关
维
唯
谁
童
竟
竞
局部结构 不同
猴
候
侯
浇
饶
绕
声旁相同
形旁不同
形近字辨析题——
第一、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发现词语正确搭配。
第二、探源辨识法,探究其形成汉字时的特定意义。
第三、组词辨识法,通过组词检验是否正确。
第四、口诀辨识法,把细微差别编成口诀。
字词句过关
C
√
√
意思是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
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 词语辨析题——
第一、把握词语大意,但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清
秀
凛凛
眉目
字词句过关
明
皓
容光
亭亭
精悍 童颜 老态
老态龙钟 威风凛凛
亭亭玉立
字词句过关
有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李子长在路边 上,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初中语文知识卡片整理(3)

XX知识卡片整理(3)八年级第一学期1、形容词的重叠形式p4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为了准确、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我们常常使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表示语义程度加深或传达喜爱的感情色彩。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有AA式,如:高——高高,红——红红,慢——慢慢,ABB式,如:红一一红彤彤,滑一一滑溜溜,亮一一亮晶晶等。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AABB式,如:老实一一老老实实,清楚一一清清楚楚,漂亮一一漂漂亮亮;AB式,如:冰凉——冰凉,滚烫——滚滚烫等。
少数双音节贬义词重叠还有“A里AB式:,如:慌张一一<里慌张,糊涂一一糊里糊涂,小气一一小里小气等。
形容词还有一些生动的组合形式,如:黑一一黑不溜秋,傻一一傻不楞登等。
冰心非常善于运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语言活泼而情意深长。
你注意到了吗?请用心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动词的重叠形式p10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来,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动态的一种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有:AA式(后一个音节念轻声),如: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A 一A式,如听——听一听,问一一问一问,唱一一唱一唱;A 了A式,如算一一算了算,摸一一摸了摸,跳一一跳了跳。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有AB式(后两个音节念轻声),如:学习---- 学习,讨论 --- 讨论。
此外,两个意义有关联的单音节动词也可以使用重叠形式AABB,表示这两个动作重复进行,如:拆洗拆拆洗洗,缝补缝缝补补。
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推敲p34« xx话》xx:(xx)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爱在人间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p4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为了准确、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我们常常使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表示语义程度加深或传达喜爱的感情色彩。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有AA式,如:高——高高,红——红红,慢——慢慢,ABB式,如:红——红彤彤,滑——滑溜溜,亮——亮晶晶等。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AABB式,如:老实——老老实实,清楚——清清楚楚,漂亮——漂漂亮亮;ABAB式,如:冰凉——冰凉冰凉,滚烫——滚滚烫滚烫等。
少数双音节贬义词重叠还有“A里AB式:,如:慌张——慌里慌张,糊涂——糊里糊涂,小气——小里小气等。
形容词还有一些生动的组合形式,如:黑——黑不溜秋,傻——傻不楞登等。
冰心非常善于运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语言活泼而情意深长。
你注意到了吗请用心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动词的重叠形式 p10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来,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动态的一种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有:AA式(后一个音节念轻声),如: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A一A式,如听——听一听,问——问一问,唱——唱一唱;A了A式,如算——算了算,摸——摸了摸,跳——跳了跳。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有ABAB式(后两个音节念轻声),如:学习——学习学习,讨论——讨论讨论。
此外,两个意义有关联的单音节动词也可以使用重叠形式AABB,表示这两个动作重复进行,如:拆洗——拆拆洗洗,缝补——缝缝补补。
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第二单元面对逆境推敲 p34《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注:【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第二单元面对逆境推敲 p34《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注:【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孟子语录 p37(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译文】得到正义,帮助的人就会多;失掉正义,帮助的人就少。
(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公孙丑下》)【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第三单元宋词集萃(下)典故 p44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一句用的是班超的典故。
《后汉书》记载,班超为人有远大志向,在家孝顺勤谨,辛苦操劳。
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长期抄写,劳苦不堪。
有一次,他扔下手中的笔,感叹道::“大丈夫应该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一辈子在笔砚之间忙碌呢”“投笔从戎”的典故即出于此。
陆游借用班固希图封侯的理想来表达自己年轻时报效国家的壮志。
在诗词中引用历史上的故事,或借用古籍中的词句,叫作“用典”,这些被引用的历史故事或古籍中的词句,就叫作“典故”。
使用典故,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手法。
使用典故能够增加表达的内涵,增添语言的厚重感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地球,我们的家园科学小品 p69科学小品是文艺性的说明文,它以文学的语言传播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融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篇幅短小精炼,语言通俗生动,把科学的道理融于艺术表现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科学小品常撷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揭示其生存、发展的规律,以小见大,提高人们的科学认识。
科学小品能紧跟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及时普及科学知识,让人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文化的紧密联系。
第五单元心灵诗语哲理诗 p92哲理诗是诗人表达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感悟与理解的一类诗歌。
它往往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飞来峰》(“莫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等等,都是含有哲理的有名诗句。
第六单元为学有道孔子和孟子 p10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人。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曾游说诸侯,企图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当时的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孟子的学说没有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颜氏家训 p104《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全书共20篇,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第七单元戏剧天地台词 p122台词是构成一个剧本的基石,是剧本不可或缺的因素。
没有台词,就没有剧本,没有人物冲突,更没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剧中的人物,或称之为角色,必须通过台词才能表达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
可见,台词在剧本中的重要性。
《陈毅市长》的故事情节就是在台词中展开的,陈毅和齐仰之的性格特点也是通过台词表现出来的。
还有一些台词,演员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能领悟得到它的含义,这就是“潜台词”。
潜台词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
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陈毅市长》中齐仰之身上的“酸性”说法与陈毅口中的“碱性”说法就有着丰富的潜在意义。
“酸性”、“碱性”除了化学学科术语的含义外,还表达了某些知识分子自命清高的弱点和共产党人能团结一切力量的气概。
后一层意思就潜含在“酸”、“碱”的言谈中。
戏剧冲突 p130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戏剧冲突的表现方式主要有:首先,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称外部冲突。
《虎门销烟》中林则徐与义律的冲突就属于此种类型。
其次,表现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或称内部冲突。
第三,表现人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戏剧冲突要求尖锐、激烈;高度集中;曲折多变。
戏剧正是通过戏剧冲突,让矛盾的双方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激烈的斗争,使观众一直处于期待之中。
话剧 p137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欧洲各国统称戏剧。
中国早期话剧产生于1907年,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
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
第八单元外国短篇小说选读小评论 p154读完一篇作品,你会为其深刻的主题、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鲜活的形象所感动,有时你也会向同学或朋友推荐这些作品,这就自然要谈到对作品的评论。
对初中学生来说,能从感想出发,自选一个角度、一个细部发表看法,就已经符合要求,姑且称之为“小评论”。
要完成对一篇作品的小评论,首先应认真阅读作品,力求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理解是评论的前提。
其次,评论一篇作品要学会选取角度,评论的点不妨小一些,但要集中、鲜明,不必面面俱到。
评论的角度可根据个人的感受来定,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进行议论。
如《变色龙》一文,人物、动作、对话、情节发展都可以选作评论的角度。
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细化,如“评奥楚蔑洛夫的脱衣与穿衣”、“评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变化”等。
第三,小评论要紧密结合作品,以作品为例阐述观点,不要泛泛而谈。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p160在小说中,作者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激化矛盾,最后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却又符合生活实际,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构思效果,因为打破了固有的思维轨迹和条条框框,给读者一种拓展、想象、认同的愉悦感觉。
欧·亨利是擅长于创作这类故事结局的能手,如《二十年后》等。
其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得此殊荣,得益于他的构思奇巧而又顺乎自然的结尾艺术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祖国在我心中小说的细节 p6小说一般以塑造人物为基本目标,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活动及事物的细微环节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小动作或细微的生活情节,往往可以深刻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这就是“细节描写”。
小说的细节,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有人把小说的主题比喻成小说的“灵魂”;把结构比喻成小说的“骨骼”;把细节比喻成小说的“血肉”。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成功的细节描写造就了小说“丰满的躯体”。
《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的衣着描写就是一个细节:“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个细节表现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中郑重其事的心理活动,刻画了人物坚贞爱国的生动形象。
第四单元散曲小唱散曲 p61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剧,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之用,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