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解剖学脉管系统基础理论(7)
解剖学基础第七章脉管系统题库

解剖学基础第七章脉管系统题库1.右心室的入口是() [单选题] *A.主动脉口B.肺动脉口C.左房室口D.右房室口(正确答案)E.冠状窦口2.右心室的出口是() [单选题] *A.主动脉口B.肺动脉口(正确答案)C.左房室口D.右房室口E.冠状窦口3.心的正常起搏点是() [单选题] *A.房室结B.房室口C.窦房结(正确答案)D.房室束E.浦肯氏纤维4.二尖辨(左房室辨)附着于() [单选题] *A.主动脉口B.肺动脉口C.左房室口(正确答案)D.右房室口E.冠状窦口5.临床上常作为静脉穿刺的静脉有() [单选题] *A.头皮静脉B.手背静脉网C.足背静脉网D.肘正中静脉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6.心室射血时,应发生() [单选题] *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B.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C.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D.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正确答案)E.以上都有不是7.心脏的兴奋起源于() [单选题] *A.窦房结细胞(正确答案)B.结间束细胞C.房室结细胞D.房室束细胞E.浦氏纤维细胞8.胸导管收集的范围() [单选题] *A.下半身与左上半身的淋巴(正确答案)B.左半身的淋巴C.下半身与右上半身的淋巴D.上半身的淋巴E.右侧上半身的淋巴9.心外形结构中,连有出入心的大血管的结构是() [单选题] *A.心尖B.心底(正确答案)C.前室间沟D.冠状沟E.膈面10.在左侧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1~2cm处可触及搏动 [单选题] *A.心底B.肺C.心尖(正确答案)D.冠状沟E.胃11.属于主动脉弓的直接分支的是() [单选题] *A.右锁骨下动脉B.椎动脉C.肾动脉D.左颈总动脉(正确答案)E.腹腔干12.临床上,测量动脉血压的听诊部位位于() [单选题] *A.腕掌侧面上方,桡骨茎突的前内侧B.臂中部的内侧C.指根掌侧面D.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正确答案)E.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肌腱的外侧13.发出分支分布到胃的动脉是() [单选题] *A.股动脉B.髂内动脉C.腹腔干(正确答案)D.锁骨下动脉E.面动脉14.心包腔是位于的腔隙。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7章 脉管系统

一、心
2.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左前下,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1)右心室流入道:入口为右房室口,口周有纤维环,环上附三 片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 作用为防止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入右心房。 (2)右心室流出道:是右心室向左上延伸的部分,呈漏斗形又称 动脉圆锥。出口为肺动脉口,口周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 袋状瓣膜,称肺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进入肺动脉的血液再返流 回右心室。
一、心
(二)心腔结构 心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间有
房间隔,心室间有室间隔。 1.右心房:位于心的右上份,腔大壁薄,主要结构有右心耳、 梳状肌、卵圆窝等。 (1)入口:有三个,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分别导入上、 下半身和心本பைடு நூலகம்的静脉血。 (2)出口:一个,即右房室口,通向右心室。
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第一节 概述
三、血管吻合
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可 借血管支相连,形成血管吻合。
(一)动脉吻合 缩短循环,调节血液量
两条动脉干之间借交通支相连,如大脑动脉环 领近的多条动脉分支常吻合成动脉网,如关节网。 动脉末端或分支间吻合成动脉弓,如空肠动脉弓等。
2.心底 指向右后上方,连有出入心的 大血管 。
3.两面 (1)前面: 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 (2)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 膈面。 4.三缘 (1)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2)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3)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 成。 5.三沟 (1)冠状沟:心表面的环形沟,是 心房和心室的心表分界。 (2)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前 面的分界线。 (3)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后 面的分界线。
壁极薄的血管。 4.静脉:静脉是将血液带回心脏的血管。
解剖学-第七章 脉管系统 第三节 动脉

2、静脉
与同级动脉比较
① 管径大、管壁薄、管腔 大而不规则; ② 三层分界不清; ③ 中膜薄,外膜厚; ④ 管径大于2mm的有凸 向管腔的静脉瓣。
静脉瓣: 内膜向管腔折叠 形成,防止血液逆流。
静脉
结构特点
腔大、壁薄、腔不规则 内、外弹性膜不明显, 三层分界不清 中膜平滑肌少,排列稀疏 外膜比中膜厚,含纵行平滑肌束 静脉瓣 (valve of vein)
血管壁结构:
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有些动脉)
中膜 弹性膜和平滑肌等 外膜 疏松结缔组织
(含营养血管、神经等)
1.内膜 (1)内皮 (2)内皮下层 (3)内弹性膜
1.内皮 2.内弹性膜 3.中膜 4.外膜
图16 小动脉模式图
图 10 大 动 脉 模 式 图
2.中膜 其厚度及结构成分与血管种类有关。
名 称 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 微动脉
管 径 >10 mm 1-10 mm 0.3-1 mm <0.3 mm
内 内皮
有
有
有
有
内皮下层 较厚
较薄
极薄
无
膜
内弹性膜
不明显
明显
有
无
平滑肌
中 膜 弹性膜
10-40层 40-70层
3-10层
1-2层 无
外 外弹性膜 膜
不明显
明显
无
无
别名
弹性动脉 肌性动脉 肌性动脉
脉管系统
解剖学基础
第七章 脉管系统
第三节 血管 一、血管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二、肺循环的主要血管 三、体循环的主要血管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一、了解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二 、了解肺循环的血管 三 、理解体循环的动脉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脉管系统

• 3.下肢的淋巴结
• 股沟浅淋巴结、股沟深淋巴结
• 4.胸部的淋巴结
•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 5.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淋巴结
• 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 和肠系膜下淋巴结
• 胃的淋巴回流途径
• 6.盆部的淋巴结
• 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 子宫的淋巴回流
• (二)心的外形 • 心近似前后稍扁倒置的圆锥体,大小稍大
于本人拳头。 • 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三条浅沟。 • 胸肋面、膈面 •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冠状沟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脉管系统
• (三)心腔结构 • 借房间隔、室间隔分为4个腔。同侧心房借
方式口与心室相连。 • 右心房 • 右心室 • 左心房 • 左心室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脉管系统
• 二、淋巴管道 • (一)毛细淋巴管 • 淋巴管道的起始部,最细小,分布广泛,通透性比
毛细血管大 • (二)淋巴管 • 由毛细淋巴管丛汇成,管壁有瓣膜,有深浅两种。 • (三)淋巴干 • 由淋巴管汇成,共9条:左、右颈干,左、右锁骨
下干,左、右支气管纵膈干,左、右腰干,肠干 • (四)淋巴导管 • 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脉管系统
• 三、淋巴结和主要器官的淋巴引流 • (一)淋巴结 • 是淋巴管向心行进过程中必经器官,有淋巴
结门,成群分布 • (二)人体各部的淋巴结及主要器官的淋巴
引流 • 1.头颈部的淋巴结 • 下颌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
巴结 • 2.上肢的淋巴结 • 主要位于腋窝内,分5个群 • 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脉管系统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脉管系统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 7第七章 脉管系统

〔一〕血管的外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口径最小,平均为8um左右,仅能通过一个红细胞,管 壁也最薄,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毛细血管壁薄,通透 性大,管中血流缓慢,有利于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 物质交换。
注意的是毛细血管在组织内有很多分支,相互连接成毛细 血管网。而分布在肝、脾、内分泌腺等处的毛细血管,管腔扩 大,称为血窦。
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肱动脉:
• 桡动脉: 沿前臂桡侧下行。前臂
远端位置较浅,是临床上触 脉部位。分支营养前臂和手。 • 尺动脉:
沿前臂尺侧下行。分支营 养前臂和手。
上肢的动脉
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分三段)
肱动脉
平桡骨 颈处分出
桡动脉、尺动脉
掌浅弓、掌深弓
左心室
升主A
主A弓 胸主A 腹主A 髂总A (〔左右)〕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上腔静脉 2、主动脉 3、肺动脉 4、下腔静脉 5、冠状动脉 6、肺静脉
1
2
3
6 5 4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肺动脉 2、主动脉 3、上腔静脉 4、下腔静脉 5、后室间沟 6、肺静脉
12 3
6 5
4
二、心的结构
心腔内部结构:
1.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2. 右心房(三尖瓣)
3. 右心室
1.头颈静脉血
颈内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2.上肢静脉血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3.胸部静脉血
奇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2. 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下腔静脉是下腔静脉系的主干, 也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干。它收集下肢、骨盆腕和腹腔内的器官 、骨盆壁和腹壁等处的静脉血〔相当于主动脉腹部及其分支所营 养的区域〕。门静脉是沟通消化系统的重要静脉。
脉管系总论

故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l~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心底cardiac base
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组成。
上、下腔静脉分别从上、下注入右心房; 左、右肺静脉分别从两侧注入左心房。 后面隔心包后壁与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等毗邻。
两面
前面(胸肋面)朝向前上方 约3/4由右心房、室,1/4由左心室构成。
脉管系总论及概述 Circulatory system
郑州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组成
心
心血管系统
动脉 血液在其中循环 毛细血管 静脉
脉 管 系 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淋巴管道
淋巴系统
Lymphatic System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淋巴液向心流动
功能
1、运输功能;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3、内分泌功能; 4、参与免疫机能。
左 心 房
右上肺静脉—— 收集右肺上、中叶的血液 右肺下静脉—— 收集右肺下叶的血液 左上肺静脉—— 收集左肺上叶的血液 左下肺静脉—— 收集左肺下叶的血液
脉管系统--动脉
(二) 体循环的静脉
■
心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
心脏
头颈部 上半身 上肢 胸部 (心、肺除外) 腹部
■
■
下腔静脉系 门静脉系
下半身 盆部 下肢
■
流入道 (以室上嵴为界) 纤维环 右房室口 三尖瓣 三尖瓣 腱索 复合体 乳头肌 壁:肉柱 隔缘肉柱
■
流出道 动脉圆锥 纤维环 肺A口 肺A瓣 壁:光滑
左心房Left atrium
左心耳 左心房窦 肺静脉口
左房室口
左心室Left ventricle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的功能
血液运输
心脏:将血液泵送到全 身各处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 送到全身各处
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 处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 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 输送到细胞,同时将二 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免疫功能
01
淋巴管:运输 淋巴液,参与
免疫应答
02
淋巴结:过滤 淋巴液,清除 病原体和异物
01
静脉:将血液从 全身各处输送回 心脏的管道,压 力较低,血流速 度较慢
03
淋巴管:将淋巴 液从组织输送回 血液的管道,参 与免疫系统的功 能
05
02
04
动脉:将血液从 心脏输送到全身 各处的管道,压 力较高,血流速 度快
毛细血管:连接 动脉和静脉之间 的管道,是血液 与组织进行物质 交换的主要场所
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D打印血管
01
3D打印技术 在血管研究
中的应用
02
3D打印血管 模型的制作
和研究
03
3D打印血管 在临床医学
中的应用
04
3D打印血管 的未来发展
趋势
谢谢
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治疗方法,通过利
01
用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来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
干细胞疗法在脉管系统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
02
潜力,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干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干细胞的来
03
源、分离、培养和移植等方面。
干细胞疗法在脉管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 04 尚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
演讲人
目录
01. 脉管系统的组成 02. 脉管系统的功能 03. 脉管系统的疾病 04. 脉管系统的研究进展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七章脉管系统

(1) 颈外动脉
沿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上行,在腮腺实质 内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两个终支。
1)甲状腺上动脉
2)面动脉
咬肌前缘绕下颌骨处,
可摸到搏动。
面部出血,此处压迫
止血。
上颌动脉
3)颞浅动脉
枕动脉
颧弓根部,可摸到搏动。 头前外侧部出血,此处 压迫止血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4)上颌动脉
外面的一层浆膜, 即浆膜心包的脏层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心
室间隔的大部分由心 肌构成,称肌部;其 上部靠近心房处,有 一缺乏心肌的卵圆形 区域,称膜部,是室 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心
(二)心的传导系统
位于心壁内,由特 殊分化的心肌纤维 构成,具有产生和 传导兴奋,控制心 的节律性活动的功 能 包括 窦房结(正常 起搏点)、房室结 、房室束、左束支 、右束支 、浦肯野 纤维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血管
(二)血管壁的结构
1.动脉 管腔横断面呈圆形,其管壁较厚,由内向外 依次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 (1)内膜 最薄,由内皮及其外面的少量结缔组织 构成 (2)中膜 最厚,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构成。 大动脉中膜以弹性纤维为主,因其有较大的弹性又称 弹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中膜以平滑肌为主,均可 称肌性动脉 (3)外膜 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小血 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难点:
心腔4个瓣膜的名称和作用
《解剖学基础》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组成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包括:心、动脉、 毛细血管和静脉
1.心 是血循环的 动力器官,分四个 心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脉管系统
一、脉管系统
1. 脉管系统的定义:是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
2.脉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3.脉管系统的功能:不断地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
时又将组织代谢产物运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内
分泌器官产生的激素也由脉管系统运送;参与机体的免疫机
制。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Heart 心:血液流动动力;由四个腔构成
Artery 动脉:从心脏出发的血管
Veins 静脉:回到心脏的血管
Capillary 毛细血管:血液和组织交换场所
2.血液循环:
1)、定义: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2)、两个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右心房。
其特点:流程长,流经范围广,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的静脉→左心房。
其特点:流程短,血液只经过肺,主要功能是给血液加
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3.心
1)、心的位置: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其2/3在身体正中矢状切面的左侧,1/3在右侧。
2)、心的外形:心象倒置的圆锥体,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条沟。
心尖:圆钝、游离,朝左前下,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其搏动。
心底:朝右后上。
两面:胸肋骨(前面)、膈面(下面)。
三缘:左缘、右缘、下缘。
四条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交汇成房室交点。
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汇合处为心
尖切迹。
3)、心腔结构:心共有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室
房相通,室室、房房隔开。
右心房
入口: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口)
出口:右房室口
右心室
入口:右房室口
出口:肺动脉口
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
左心房
入口: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
入口:左房室口
出口:主动脉口
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
纤维环、尖瓣、腱索、乳头肌是心内血液定向流动的重要装置,血液顺流时开放逆流时则关闭各口。
4)、心的构造:
①心壁:
●心内膜:薄而光滑的内皮细胞;
●心肌层: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室肌发达
●心外膜:浆膜。
②心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织构成,位于心壁内;
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兴奋冲动,维持心搏的正常节律。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根部的心外膜深面。
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的心内膜深面。
房室结将
窦房结传来的冲动短暂延搁后传向心室,以使心房收缩
后再开始心室收缩。
房室束又称为His束:其在室间隔膜部下缘分为左、右束支。
左、右束支分散成蒲肯野纤维丛至心室肌纤维。
③心的血管:
营养心壁的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发自主动脉起始部;左冠状动脉:
供血范围为左半心、窦房结、房室结、室间隔前2/3、部
分右室前壁;右冠状动脉:供血范围为右半心、室间隔
后1/3,部分左室后壁、窦房结、房室结。
心静脉:大部分汇集到冠状窦;冠状窦:位于冠状沟的后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以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心前静脉:起于右室前壁,
注入右心房;心最小静脉:直接注入心各腔。
④心的神经:心受交感神经核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⑤心包:分外面的纤维心包和内面的浆膜心包。
浆膜心包又分紧贴心外表
的脏层(心外膜)和移行至纤维心包内表的壁层,脏、壁层间为
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作用:减少心脏搏动的摩擦。
5)、血管的分类、结构与分布:
①动脉:引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动脉分布:器官外动脉分布规律:呈左右对称性;每一大局部均有动脉
主干;躯干动脉分壁支、脏支;动脉与静脉、神经构成血管
神经束;多居身体屈侧、深部或安全隐蔽处运行;以最短的
距离到达器官;其口径和分支数与器官的形态功能一致。
器
官内动脉分布规律:实质性器官的动脉多呈放射型分布;空
腔性器官通常呈横行或纵行分布。
:
⏹动脉结构
内膜: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薄而光滑
中膜:管壁环形平滑肌和弹性膜,有弹性和收缩性
外膜:结缔组织
⏹动脉分类:
大动脉:中膜厚,主要由弹性膜构成,又称弹性动脉
中动脉:中膜由平滑肌构成,又称肌性动脉
小动脉:中膜为1-4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又称外周阻力动脉
②静脉:引导血液流向心脏的血管
ⅰ.特点:管壁薄,管腔较大,有静脉瓣。
ⅱ.静脉瓣:半月状的向心脏的小袋,防止血液倒流
ⅲ.静脉体系: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ⅳ.体循环的静脉分浅、深两类;浅静脉间多吻合称静脉网,深静脉在
某些器官周围或壁内吻合成静脉丛。
ⅴ.静脉血流缓慢,压力较低,血容积是动脉的两倍以上。
ⅵ.几种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窦为颅内两层硬脑膜之间形成的腔隙;
板障静脉位于颅顶诸骨板障内,它参与脑血
流量的调节;
骨松质为人体的巨大血库,与周围静脉广泛
交通。
ⅶ.静脉回流的因素:静脉瓣顺流开放逆流闭合、肌肉收缩时的挤压、
伴行动脉的搏动、吸气时胸腔扩大及心舒张
时心房形成的负压等,都能促使静脉回流。
ⅷ.静脉管壁也是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其中膜弹性纤维及平滑肌
少,故管壁薄且弹性和收缩性小。
③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管径细(1-2细胞)、管壁薄、有
较高的通透性。
6)、体循环的血管
①主动脉: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主动脉的凸侧从右至左
依次发出头臂干、左劲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②全身各大局部动脉主干:劲总动脉→头颈,锁骨下动脉→上肢,胸主动
脉→胸部,腹主动脉→腹部,髂外动脉→下肢,髂内动脉→盆
部。
7)、淋巴系统
1.组成:
①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管壁薄,通透性好;
淋巴管:有瓣膜,与静脉类似
淋巴干:9条
淋巴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
②淋巴组织
③淋巴器官:组成: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
淋巴结:阻截和清除进入淋巴管道的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
瘤细胞,阻止病变扩散。
2.淋巴的形成: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部分物质和液体渗出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大部分被毛细血管吸入血液,小部分液体和一些大分子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液)。
淋巴沿淋巴管道向心回流,经淋巴结过滤最后注入静脉。
3.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辅助静脉血向心回流;回收蛋白质;防御作用。